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对急性脑梗死近远期疗效。方法 针对入选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分参照组(单纯溶栓治疗)、试验组(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各40例,时间2018年4月至2021年8月,针对血管再通、神经功能(NIHSS)评分和远期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较治疗前NIHSS降低(P<0.05),试验组相比参照组更低,并且试验组血管再通率达82.50%,高出参照组22.50%,另外,经随访12个月试验组再梗死率(5.00%)和死亡率(2.50%)低,而参照组颇高(17.50%、12.50%)。结论 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不但改善了患者神经功能,还提高了血管再通率,另外,具有满意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阿替普酶;血管再通;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3-01
急性脑梗死主要属于神经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近年来受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存在经较高的病死率、发病率和致残率,进而给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1]。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多数学者认为[2]和脑水肿、精神因素以及血液高凝状态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溶栓疗法作为该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但其对于大动脉闭塞与心源性栓塞所致的脑卒中血管再通率低[3]。有关研究表明[4]以血管内治疗再通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文章现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对比分析单纯溶栓治疗和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的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入对象符合《中国缺血性脑血管内介入诊疗治疗》[5];急性神经功能损害重并且持续存在;脑功能体征出现超过1h,具有肢体瘫痪;通过CT检查显示颅内未有早期大面积梗死影像学表现;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存在精神障碍、恶性肿瘤以及癫痫者;合并距离远颅内出血史、颅内动脉瘤症。时间2018年4月至2021年8月,针对入选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分参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18~80岁,平均(49.39±1.47)岁,试验组20例,女性20例,年龄18~80岁,平均(49.35±1.43)岁,纳入两组急性梗死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首先,主要针对患者实施心电监护、给予氧气,以及给予强化降脂等治疗,并依据病情变化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对照组同时给予单纯静脉溶栓治疗,将阿替普酶(rt-PA)按总量10%静脉推注剩余剂量1h内静脉泵入,之后对神经评估,若出现高血压、疼痛、恶心和呕吐等情况立即停止用药,之后行使脑CT检查,另外,对血压进行监测,每1小时一次,直至24小时,同时给予降压药物,鼻饲管和导尿管以及动脉内测压管进行延迟安置,此外在给予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前复查颅脑CT。
试验组则进行开展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给予阿替普酶后送入DSA时,在局麻下利用Sedingger 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6F与8F动脉鞘,之后全身肝素化和充分评估脑血管代偿情况,导丝导引下送入6F与8FGuiding导管,其头端送至病变动脉近心端,并利用造影了解动脉狭窄/闭塞部位和程度以及侧支代偿情况,之后沿着Rebar-18导管送入Solitaire AB 支架,缓慢回撤Rebar-18导管和释放支架,留置3分钟后支架撤出体外,造影评估血管再通情况。部分急性栓塞血栓负荷大则先使用直接吸栓开通技术,再经中间导管支架取栓,最终行复查颅脑CT和抗血小板治疗。
1.3 观察指标
针对血管再通和神经功能(NIHSS)评分和远期效果进行对比。
主要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量表中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情况进行对比,其分数越低表现患者恢复越好。另外,利用TIMI血流分级标准对血管阻塞情况展开评估,以及进行随访12个月对其再梗死率和死亡率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IHSS评分结果和血管再通率
治疗后较治疗前NIHSS评分降低,试验组相比参照组更低(P<0.05),且血管再通率达82.50%,高出参照组22.50%(P<0.05),见表1:
2.2远期效果
经随访12个月试验组再梗死率和死亡率显著较低,参照组颇高,差异显赫(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起病急,且危害性大,极易出现眩晕、昏迷和头痛等症状,情况严重可出现半身不遂,甚至是死亡[6]。治療关键是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脑血流和挽救缺血半暗袋组织,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和神经血管介入治疗为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重要措施。故有研究表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溶栓治疗,有利于实现脑内缺血区域血液循环功能的重建,促使神经细胞改善,进而降低病死率。本文所使用的rt-PA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对形成的血栓纤维蛋白直接起作用,快速溶解血栓,结果显示,NIHSS评分相比治疗前降低,并且血管再通率达60.00%,但其在12个月后再梗死率和死亡率高,远期效果不佳。由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结果可知,接受治疗后NIHSS评分同样相比治疗前降低,与rt-PA相比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更优,再通率也高于其22.50%,以及在远期效果中也具有明显体现,随访12个月后再梗死率和死亡率依次是5.00%、2.500%,相比rt-PA显著较低(17.50%、12.50%)。并和杨建道[7]研究结果相似。究其原因:Solitaire AB作为一种疗效更优的新一代取栓器,对于急性脑梗死急性期起到明确恢复闭塞动脉疲血流和改善缺血区血流灌注,进而促使患者预后作用得到改善。在有经验的意识操作之下能大大提高大血管闭塞再通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其取栓优越性和安全性也得到证实,远期疗效好。与此同时,并有大量研究认为[8],机械取栓直接将血栓取出相比于溶栓治疗具有疏通血管应用时间短、使用药物量小等优势,从而有效体现出神经功能尽早恢复,还能有效降低术后颅内出血风险。
综上所述,以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更加,且安全性高,死亡率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晓辉,钟孟飞,杨志杰,等. Solitaire支架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7,17(11):793-799.
[2] 赵伟.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2019,46(7):80-82.
[3] 潘杨军,阳建国,郑银元,等. 机械取栓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效果比较[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20,19(7):677-682.
[4] 罗岗,黄祎诺,马宁,等. DRAGON评分对颅内大血管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 临床结局的预测作用[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0,17(1):32-38.
[5] 肖文,蒲晓龙,柏杖勇,等. 动静脉联合溶栓与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 河北医学,2017,23(9):1498-1502.
[6] 黄文立,宫淑杰,吴志生,等. 急性脑梗死合并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桥接治疗和机械取栓临床的效果分析[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9,36(2):147-149.
[7] 刘春梅,周俊山,张羽乔,等. 静脉溶栓与桥接治疗颅内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8,31(6):409-413.
[8] 杨建道,周永明,孟令磊,等. 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9,28(8):78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