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选择湖南新邵县区内流动人口,自2011年7月针对影响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的因素展开调查,并对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4处流动人口聚集地,流动人口共993人,<15岁的小儿105人。主要来自本县及周边地区。散居622人,占62.6%;聚居371人,占37.4%。80人中,过去1年有感染性腹泻或感冒等疾病者32人。其中存在共用牙刷、水杯,生吃食品、喝生水、随地大小便宜等生活习惯30人,占93.8%;未患病组48人,存在不良习惯2人,占4.2%。两组不良生活习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周岁以下儿童接种率为75%。结论 针对影响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加强政府管理,职能部门责任划分,行健康、卫生知识宣教、从根本上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影响因素;研究
近年来,改革开放政策不断发展和完善,公众的生活状态也发生了较大转变,务工形式呈多元化,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大批涌入经济发达地方或高铁等建筑工地,除推动本地的建设外,在传染病的防控方面也产生了较大的难度。因流动人口多在居住密集,健康、卫生意识淡薄,生活习惯、文化水平存有差异,免疫情况不一,法定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使防控更具棘手性,甚至出现传染病暴发现象,对公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是对流动人口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控制的关键[1]。本次研究选择湖南新邵县区内流动人口,自2011年7月针对影响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的因素展开调查,并将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旨在为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湖南新邵县区内流动人口聚集地共4处,行现场调查工作,暂住地或标准工作单位流动人口至少在30人以上为聚集地选择标准,随机在各个聚集地对不同家庭的流动人口抽取20人行开展问卷调查,共选择80人,7岁以下小儿行免疫史调查,共40人。
1.2 方法 对流动人口的生活场所行现场观察,对流动人口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入户调查,对全区相关传染病疫情的资料进行查阅。调查问卷包括流动人口生活工作情况、流动人口聚集地的基本状况、医疗服务情况、疾病发病情况、儿童免疫规范接种疫苗的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本聚集地状况 本次调查共4处流动人口聚集地,流动人口共993人,<15岁的小儿105人。主要来自本县及周边地区。散居622人,占62.6%;聚居371人,占37.4%。
2.2 生活服务状况 聚集地多采用自来水,或井水与自来水的混合用水共3处,单纯采用井水1处。食堂共建2家。食堂无防蝇、防鼠、防尘等相关措施,卫生设施落活,无保洁餐具的相关设施。公共厕所共建3处,随地大小便现象存在的聚集地家庭1个,存在卫生死角2处。
2.3 健康状况 80人中,过去1年有感染性腹泻或感冒等疾病者32人,其中存在共用牙刷、水杯,生吃食品、喝生水、随地大小便宜等不良生活习惯30人,占93.8%。未患病组48人,存在不良习惯2人,占4.2%。两组不良生活习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流动人口中,流行病学特点、人口学特点、社会学特点是对传染病防控工作造成影响的主要障碍。从制度性障碍方面分析,我国建国以来采取的户籍管理制度,其除个有登记的基本功能外,同时还为政府对公共资源的配置提供了数据支持,医疗卫生服务是依照户籍性质和数量实施配置的重要公共资源,未对流动人口的实际需要进行考虑,严重存在共求失衡[2]。
另外,政策性障碍也为主要影响因素,政策因素主要为:①管理职责和分工:流动人口在我国各个省市县中的直接管理权部门存在差异,包括卫生、工商、劳动、公安等,使管理部分职责不明,未尽到管理工作的职责[3]。②管理方式:以往对流动人口管理多采用简单收费的方式,基本对收费的权力在封闭的情况下运行,即使实际工作与居委会、街道等有关单位直接相关,但也较难在利益再分配当中参与,未完全调动社会管理的积极性。③卫生系统服务能力不足:卫生防疫机构、医疗机构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防疫人员未足够编制,奖励制度不明,经费不足,使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④政策不完善:传染病处理、报告,疫情记录,未对发病地卫生防疫机构的责任进行明确。⑤防控措施缺乏有效性:传染病患者中部分缺乏强制性管理措施,漏报或漏诊病情,使性病、肝炎在流动人口中占有较高发生比例。⑥城市管理:不能及时应用建设或规划的土地,通常造成土地临床开发集中带,有大量流动人口聚集,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得不到完善,如垃圾收集场、厕所供给水等,使环境出现脏乱差,导致传染病的发生[4]。
同时,还存在一定的操作障碍,即卫生防疫机构在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上存在问题,对流动人口的防病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如技术装备水平不够,防疫人员高学历偏低,对疫情的报道不规范,使流动人口的管理和追踪无法开展,也是对传染病防控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本组中7周岁以下儿童接种率为75%,流动人口流动性大,数量多,且素质存在差异,儿童预防接种和传染病管理方面存在难度,流动人口生活条件和经济条件通常较差,卫生保健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就诊意识差,使管理造成一定难度[5-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聚集地多采用自来水,或井水与自来水的混合用水共3处,单纯采用井水1处。食堂共建2家。食堂无防蝇、防鼠、防尘等相关措施,卫生设施落活,无保洁餐具的相关设施。公共厕所共建3处,随地大小便现象存在的聚集地家庭1个,存在卫生死角2处。政府部门需对聚集地卫生基本设施建设进行加强管理,改善流动人口卫生及居住条件,供应自来水,对无害化厕所进行修建,做好环境卫生的管理,各个部门需协调、联动的完成各个基本生活设施的评估、检查、验收,对不符合标准的要求停用和整改,对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
本次健康状况80人中,过去1年有感染性腹泻或感冒等疾病者32人。其中存在共用牙刷、水杯,生吃食品、喝生水、随地大小便宜等生活习惯30人,占93.8%。未患病组48人,存在不良习惯2人,占4.2%。故不良生活习惯与疾病发生存在密切相关性。流动人口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不断发生和流行,病例或携带者因流动的频繁性和工作的不稳定性,加上未行全程的治疗,易造成疾病的蔓延和扩散。同时流动儿童接种率较低,为相关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埋下了隐患。
综上,需针对影响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加强政符管理,职能部门责任划分,行健康、卫生知识宣教、改善卫生状况等,使流动人口传染病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从根本上改善其生活质量,为公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晓明,褚湘建.免疫规划对相关传染病发病率的影响及其效益体现[J].江苏预防医学,2010,21(1):34-35.
[2] 王瑞平,春雅丽.上海市松江区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11(24):41-43.
[3] 孙灵英.流动人口传染病防制现状与对策[J].旅行医学科学,2008,14(1):20-23.
[4] 张苹,姚经建,孙兰,等.闵行区外来流动人口传染病综合防治现况及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51-53.
[5] 刘爱平.关注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J].青岛医药卫生,2009,41(6):469.
[6] 梁飞琼,何炳欣,陈修兰.佛山市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治知识的调查与干预[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7):535-536.
【关键词】 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影响因素;研究
近年来,改革开放政策不断发展和完善,公众的生活状态也发生了较大转变,务工形式呈多元化,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大批涌入经济发达地方或高铁等建筑工地,除推动本地的建设外,在传染病的防控方面也产生了较大的难度。因流动人口多在居住密集,健康、卫生意识淡薄,生活习惯、文化水平存有差异,免疫情况不一,法定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使防控更具棘手性,甚至出现传染病暴发现象,对公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是对流动人口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控制的关键[1]。本次研究选择湖南新邵县区内流动人口,自2011年7月针对影响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的因素展开调查,并将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旨在为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湖南新邵县区内流动人口聚集地共4处,行现场调查工作,暂住地或标准工作单位流动人口至少在30人以上为聚集地选择标准,随机在各个聚集地对不同家庭的流动人口抽取20人行开展问卷调查,共选择80人,7岁以下小儿行免疫史调查,共40人。
1.2 方法 对流动人口的生活场所行现场观察,对流动人口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入户调查,对全区相关传染病疫情的资料进行查阅。调查问卷包括流动人口生活工作情况、流动人口聚集地的基本状况、医疗服务情况、疾病发病情况、儿童免疫规范接种疫苗的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本聚集地状况 本次调查共4处流动人口聚集地,流动人口共993人,<15岁的小儿105人。主要来自本县及周边地区。散居622人,占62.6%;聚居371人,占37.4%。
2.2 生活服务状况 聚集地多采用自来水,或井水与自来水的混合用水共3处,单纯采用井水1处。食堂共建2家。食堂无防蝇、防鼠、防尘等相关措施,卫生设施落活,无保洁餐具的相关设施。公共厕所共建3处,随地大小便现象存在的聚集地家庭1个,存在卫生死角2处。
2.3 健康状况 80人中,过去1年有感染性腹泻或感冒等疾病者32人,其中存在共用牙刷、水杯,生吃食品、喝生水、随地大小便宜等不良生活习惯30人,占93.8%。未患病组48人,存在不良习惯2人,占4.2%。两组不良生活习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流动人口中,流行病学特点、人口学特点、社会学特点是对传染病防控工作造成影响的主要障碍。从制度性障碍方面分析,我国建国以来采取的户籍管理制度,其除个有登记的基本功能外,同时还为政府对公共资源的配置提供了数据支持,医疗卫生服务是依照户籍性质和数量实施配置的重要公共资源,未对流动人口的实际需要进行考虑,严重存在共求失衡[2]。
另外,政策性障碍也为主要影响因素,政策因素主要为:①管理职责和分工:流动人口在我国各个省市县中的直接管理权部门存在差异,包括卫生、工商、劳动、公安等,使管理部分职责不明,未尽到管理工作的职责[3]。②管理方式:以往对流动人口管理多采用简单收费的方式,基本对收费的权力在封闭的情况下运行,即使实际工作与居委会、街道等有关单位直接相关,但也较难在利益再分配当中参与,未完全调动社会管理的积极性。③卫生系统服务能力不足:卫生防疫机构、医疗机构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防疫人员未足够编制,奖励制度不明,经费不足,使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④政策不完善:传染病处理、报告,疫情记录,未对发病地卫生防疫机构的责任进行明确。⑤防控措施缺乏有效性:传染病患者中部分缺乏强制性管理措施,漏报或漏诊病情,使性病、肝炎在流动人口中占有较高发生比例。⑥城市管理:不能及时应用建设或规划的土地,通常造成土地临床开发集中带,有大量流动人口聚集,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得不到完善,如垃圾收集场、厕所供给水等,使环境出现脏乱差,导致传染病的发生[4]。
同时,还存在一定的操作障碍,即卫生防疫机构在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上存在问题,对流动人口的防病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如技术装备水平不够,防疫人员高学历偏低,对疫情的报道不规范,使流动人口的管理和追踪无法开展,也是对传染病防控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本组中7周岁以下儿童接种率为75%,流动人口流动性大,数量多,且素质存在差异,儿童预防接种和传染病管理方面存在难度,流动人口生活条件和经济条件通常较差,卫生保健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就诊意识差,使管理造成一定难度[5-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聚集地多采用自来水,或井水与自来水的混合用水共3处,单纯采用井水1处。食堂共建2家。食堂无防蝇、防鼠、防尘等相关措施,卫生设施落活,无保洁餐具的相关设施。公共厕所共建3处,随地大小便现象存在的聚集地家庭1个,存在卫生死角2处。政府部门需对聚集地卫生基本设施建设进行加强管理,改善流动人口卫生及居住条件,供应自来水,对无害化厕所进行修建,做好环境卫生的管理,各个部门需协调、联动的完成各个基本生活设施的评估、检查、验收,对不符合标准的要求停用和整改,对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
本次健康状况80人中,过去1年有感染性腹泻或感冒等疾病者32人。其中存在共用牙刷、水杯,生吃食品、喝生水、随地大小便宜等生活习惯30人,占93.8%。未患病组48人,存在不良习惯2人,占4.2%。故不良生活习惯与疾病发生存在密切相关性。流动人口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不断发生和流行,病例或携带者因流动的频繁性和工作的不稳定性,加上未行全程的治疗,易造成疾病的蔓延和扩散。同时流动儿童接种率较低,为相关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埋下了隐患。
综上,需针对影响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加强政符管理,职能部门责任划分,行健康、卫生知识宣教、改善卫生状况等,使流动人口传染病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从根本上改善其生活质量,为公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晓明,褚湘建.免疫规划对相关传染病发病率的影响及其效益体现[J].江苏预防医学,2010,21(1):34-35.
[2] 王瑞平,春雅丽.上海市松江区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11(24):41-43.
[3] 孙灵英.流动人口传染病防制现状与对策[J].旅行医学科学,2008,14(1):20-23.
[4] 张苹,姚经建,孙兰,等.闵行区外来流动人口传染病综合防治现况及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51-53.
[5] 刘爱平.关注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J].青岛医药卫生,2009,41(6):469.
[6] 梁飞琼,何炳欣,陈修兰.佛山市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治知识的调查与干预[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7):53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