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高年级词语教学的丰盈化策略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hengwa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指出:“无论阅读还是作文,首先要的是字词。”的确,不管是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字词依然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根本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效地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有时候抓住课文中的一两个关键词语,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翻开统编本第三学段的语文教材,我们发现,较之前两个学段,教材新增汉字500个,绝大部分的重点词语以词语表的形式出示。这些词语,大部分由熟字组成。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相比,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对这些熟字字形的学习和词语的掌握,不是学生最大的问题。因而,学习这些词,已经不能仅仅限于字形的学习和表面意义的理解上。让一个词语立体起来,丰盈其本身的内涵,成了高年级词语学习时最大的需要。课标也明确指出:第三学段学生要达到“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也就是说,高年级对于词语的学习,注重的是对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恰当意义的探寻,强调的是领悟的过程,关注的是体会表达效果,而不是一个词语本身的意义。
  然而审视当前高年级的词语教学,源于理解的偏差,还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浮光掠影。把词语教学看成是阅读教学的一个点缀,教学过程可有可无。课堂上教师或者避过词语直奔课文内容,或者简单地让学生读一读。字词教学已然处于弱化、简化、僵化的状态。长此以往,学生对于语言的领悟力将会越来越贫瘠,语文思维越来越僵化,词语的“感性世界”将与学生渐行渐远。王尚文教授曾指出,在小学阶段,语感培养中最重要的,就是字感,就是对词语的领悟力。在高年级也是如此。
  剔肉存骨。把原本丰富、灵动的词语组合视为纯粹的语文知识,教得一丝不苟,枯燥单一地分析,从字音到字形到字义进行科学准确的诠释。一些教师甚至要求学生照搬、照抄、照背参考书或词典对词语的解释,显得呆板,缺乏生命活力。于是,词语的理解,不再生动具体,而成了抽象的理性认识。
  “抄”字当先。抄写的确是积累词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对于词语教学,仅仅是一遍又一遍地让学生进行抄写,应付所谓的言语积累的课标要求,这种“抄”字当先的教学方法,其实是把词语看成一个僵化的典型工具,而不考虑词语背后的意义、意蕴和情味,已然走入了词语教学的另一个误区。这样低效、机械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学中教师引领缺失的无为状态。更不必谈学生在学完词语后,在脑子里还能沉淀多少东西了。
  我们知道,中国的汉字是表意文字,其“集形、音、义于一身的特性,非常适应汉民族望文生义的理解习惯和依形联想的思维方式,体现了整体性、稳定性、直感性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每一个方块汉字,都具备其自身的音韵美、形象美、情意美,承载着浓浓的文化味。词语亦然!因此,在教学中,只有“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圣陶语),词语才能真正走入学生的言语世界,丰盈学生的心灵。在高年级的词语教学中,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该选择怎样的策略呢?笔者以为,“还原”就是高年级词语教学有效的丰盈策略。
  一、文化勾连,还原词语的理趣美
  如前所述,汉语中的每一个汉字都有着一个美丽的文化故事,而由汉字组成的每一个词语,貌似平常的静止的符号,背后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文化内涵。对于第三学段而言,学生对词语的认知和理解如果仅仅限于词典中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因而,在词语教学中,我们要挖掘展现汉字本身的文化特性,给学生建立起一种能够触发联想的联系,开辟通向汉字审美世界的通道,还原词语的理趣美,诱导激发学生对词语美感的喜悅感、惊讶感。
  如孙世梅老师上《秋天的怀念》一课时,抓住“瘫痪”和“憔悴”这两个词,充分利用“字形藏理,字音通意”的规律,从字形的构成上去发现字义的文化内涵,又从情理的层面对“瘫痪”和“憔悴”进行文化的勾连,唤醒了词语的理趣美。于是,“瘫痪”“憔悴”就成了有形有体、有说有笑、有喜怒哀乐的文化意蕴的载体。同时,教师又充分利用这两个词的文化内涵,串联了文意。
  师:仔细观察这几个字是怎么写成的,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每个词中两个字的部首都是一样的。
  “瘫痪”都是病字旁,“憔悴”都是竖心旁。
  师:还有补充吗?
  生:“瘫痪”会给身体带来不便,所以里面是个“难”字。因为焦急就会憔悴,所以“焦”加个竖心旁就是“憔”字。
  师:真是个善于发现、善于联想的孩子。
  “瘫”字是病字旁加了一个“难”字,是哪个“难”?
  生:困难的“难”。
  师:还可以组成什么词?
  生:艰难。
  师:很好,这个字还是个多音字。除了
  “nán”,还读什么?
  生:“nàn”,灾难的“难”。
  师:同学们,让我们想象一下,21岁的小伙子,双腿忽然瘫痪了,生活何其艰难啊!对这样一个年轻人而言,这何尝不是一场——
  生:灾难!
  师:“瘫痪”是说文中的“我”病在腿上。“憔悴”是说文中的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疼在心上啊!
  在这个教学片段里,我们说教师是在教词语吗?她分明在引领学生感受汉字的文化魅力。我们说教师是在提示学生注意多音字的用法吗?“生活何其艰难”“何尝不是一场灾难”。她分明是让学生在对话中感受汉字理趣的奥妙呀。我们说教师是在讲授词语的意思吗?悄然中,“瘫痪”已经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瘫痪”,“憔悴”也不是画面中那个“憔悴”的面容了。在孙老师的引领下,“瘫痪”和“憔悴”背后附着的文化意蕴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水乳交融地缠绵在一起。词义与博大精深的文化理趣就这样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课标中第三学段关于词语教学目标“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的要求,不就在这富有浓浓文化味的教学过程中达成了吗?   二、反复诵读,还原词语的音韵美
  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言语的声音能表现文字无法固定的文气,声音是心灵的释放,它比文字更能直达心灵。词语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声音读出这种表现性的情感语词,将学生主体内在的情感韵律外化,还原词语的音韵美,丰盈词语,让词语更加厚实地镌刻在学生言语生命的原野上。
  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组《词语盘点》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
  (师出示:金碧辉煌
其他文献
【内容介绍】  《百万英镑》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集,里面收录了近20篇脍炙人口的小说。这些作品生活画面感强,人物形象鲜明,从内容上说,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和人性的丑恶之处;从语言表达上说,运用了幽默和讽刺的手法,耐人寻味。其中最著名的一篇小说《百万英镑》,还被拍成了电影,曾获第77届奥斯卡的四个奖项,可谓经典中的佳作。但是,由于作品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的认知水平与作品表达的中心有
一、缘起——现实和理想有  落差  统编本教材对课外阅读很重视,从一年级开始就在每册都编排了“快樂读书吧”专栏,如表1。  纵观统计表,我们不难发现编者的编排用心——关注学情,有序提升阅读要求。  1.阅读主题在有序提升。一年级上册学拼音时,没有设置主题,激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年级下册读朗朗上口的童谣、儿歌;二年级上册读童话故事;二年级下册读儿童故事;三年级上册读童话故事,三年级下册读寓言故事,
读《珍珠鸟》(人教版五上),心中总有一种感动在流淌。文字虽是简简单单的,但其中的情感却是浓浓的,渐渐地,如花香丝丝浸润心脾。再读文章,我的注意力一次次驻足在“渐渐”上。珍珠鸟是渐渐壮大胆子的,“我”对它慢慢增加呵护,它对“我”渐渐产生信任。这一切变化,都是在“润物细无声中”渐渐进行的。于是,围绕“渐渐”,我构想展开以下几个板块的教学。  板块一:知整体,着眼 “渐渐”  本单元训练重点之一是掌握课
亚当和夏娃偷吃苹果,从而创造了人类文明;牛顿被苹果砸了一下脑袋,从而发现了地球引力的奇妙;乔布斯咬了一口的“苹果”,开辟了电脑新时代,令万人瞩目。我,与他们远不能相提并论,但,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苹果”……  接下来就是一个关于苹果的故事。  课本中有一篇关于“发现”的命题作文。据课前了解,孩子们不太会写,题材无从选择,有畏惧心理。于是,我带着两只苹果,走进了课堂。  一进教室,我就说:“今天心情舒
古诗中的名句是在后人的反复引用中得名,名句的活力也是在运用中产生并增强的。学生学好古诗不应仅仅以背诵量多为标志,更以感悟深入、运用自如为追求。因此,古诗教学尤其是古诗名句的教学应该站在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高度,突出学生的感悟和意义建构分量。从这一意义上看,小学高年级的古诗名句教学需要完整走过三个层次。  一、注重表达,还原意义  相对而言,那些被广泛传诵的千古名句从字面上看往往更显直白和浅显,诗句意
《荷叶圆圆》是一篇关于夏天主题的课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四个小伙伴对荷叶的美好感悟,体现了荷叶的美丽別致,从而突出了夏天的特色。课文语言活泼清晰,充满童真童趣,特别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激发他们的无限想象。  公开课经验甚微的我,第一次接触到“微课”这个奇妙的事物时,脑海里顿时生出了窃喜的念头:时间短了,内容少了,压力小了。可在团队备课和试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运用“组织结构图”梳理、整合有效信息,弄清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发现特点。  2. 通过听录音、读文字的方式学习名著片段,感悟名著的语言魅力,学习抓住面貌、神情、行动等一两个方面表现人物本质特点的写作方法。  3. 通过观察新闻图片、细读人物描写片段,练习捕捉人物的突出特点。  4. 关注校园生活画面,运用抓住一两个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描写一个人物。  【讨
一、缘起:“看了”就能“看见”了吗?  【案例一】  一节习作课上,为了让学生写好人物外貌,我请了一个学生当模特。课堂气氛热烈,课后,一摞作文本很快摆上了我的桌面。我兴致勃勃地批改着他们的习作,突然,一句话闯入我的眼帘:“他的鼻孔像两个山洞。”  顿时,我哭笑不得,用红笔把这句话重重划去了。  我问写下这句话的学生:“你为什么这样写呢?”  他不好意思地说:“鼻孔不就像两个山洞吗?”  噢!他看见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成语故事引出课题  师:在上课之前,请先听老师讲一个故事。从前,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商人,为了推销他的矛和盾,他夸他的盾说道:“我的盾很坚固,任何矛都刺不破。”接着,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能刺破任何盾,”有人就问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那人涨红着脸,半天回答不上来。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成语?  生:自相矛盾。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
阅读的功效是巨大的。它可以增加人的文化底气,补足人的精神元气,壮实人的立世中气,丰盈人的内在文气。母语阅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教育的核心基因,对于全面提高儿童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促进作用。无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还是《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以及小学阶段的课程标准,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儿童阅读在全国范围内的探索与实施。但就当前儿童阅读的现状来看,不少地方、学校的阅读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