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艺术教育 医学生 创新人才
时代呼唤创新人才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关键在教育。大学通过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服务于社会,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我国高校目前所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还需要极大加强。
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医学知识创新的发源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如何不断研究和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构建和实践医学院校创新人才教育体系,已成为医学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医学科学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院校在以知识为基础、创新为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使医学人才在面对未来的医学发展的挑战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艺术教育特点分析
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明确提出21世纪的合格医生除了应具备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外,还要突出增强人文精神、交流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能力,这些能力强调医学生在专业教育之外要有更广泛的文化陶冶,进而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升华人格,提高整体素质。艺术教育是对医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艺术教育以强烈的感性体验升华医学生的爱伤观念
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性学习”,它以唤起受教育者强烈的情感体验来传授知识,从而影响人的精神面貌、人格特质和思维方式。医学院校通过开设艺术课程能够拓展医学生的知识,从而使他们获得“真”;通过艺术欣赏能陶冶医学生的心灵,从而使他们接受“善”;通过艺术实践给予医学生心灵愉悦,从而使他们享受“美”。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大会发布的《爱丁堡宣言》称,人并不单单只需要科学,医学教育家必须承认和肯定全人类和人体整体对健康的需要,医学必须和其他学科,如行为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等进行对话和协调合作。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说,医师需要具备一颗清醒的头脑与一副慈悲的心肠。行医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行业,这项使命要求于医者拥有爱心、责任心、包容心。
医学作为向善的事业,具备仁爱之心是为医的基础,艺术教育以强烈的感性体验升华了医学生的爱伤观念,医学生在艺术体验中受到真善美的教育,获得爱的体验,学会爱己、爱人、爱社会,树立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意识,拥有仁心、爱心和责任心。在艺术教育的熏陶中,使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包容心得到纯化和升华,更深刻地理解和实践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誓言;在艺术教育的熏陶中,医者将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保持对病痛的深切同情,对弱者的真心怜悯,对健康的科学审视,对生命的无限敬畏,在心灵深处切实构筑起生命诚可贵的价值理念。正是艺术教育这种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升华境界的作用,挖掘出人性中的真诚、善良、美丽,将人的情感内化为医学生的精神品格,升华为崇高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在未来的医疗工作岗位上,外化为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人,用美的思想境界、完善的人格去尊重人、关爱人,成为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守护神”。
2.艺术教育以独特的求异性和艺术创作体验提高医学生的创新能力
历史上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也是由于受到了艺术和美的启迪才得以实现,那些拥有伟大成就的科学家不仅热爱艺术,而且还是出色的艺术家,他们不仅在科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在艺术上也创造出了辉煌的成就。大家所熟悉的达芬奇就既是大画家又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也都是这样的典范,他们以丰富的素养为其科学发明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创作,是心灵的倾诉,是一种有意义的精神寄托,艺术教育正是以其独特的创作方式潜移默化地提高着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不难想象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艺术实践过程中,无论是以求异求新为核心自娱性的艺术创作还是表演性的艺术创作,都将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审美想象,培养创新力,使他们在艺术创作的体验过程中充分享受创造的乐趣。创新能力的核心是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而艺术的求异性恰恰建立在对传统的扬弃上。
3.艺术教育以丰富的知识性提升了医学生的综合素养
艺术是人类知识文明的集中凝练,人类对古老文明的认识几乎都是通过艺术形式得以深化的。艺术构筑了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陪伴着人类越过历史的漫漫长河,使全世界的人们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广义的艺术交流和社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艺术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存在着明显的互补关系。一是艺术教育的特征是以个性化模式培养学生,对医学生独创性品格的形成、思想品德和心理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二是艺术教育中的技能训练对培养医学生的观察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动手能力等具有明显的帮助作用;三是艺术文化基础知识的传授能使医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促使医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为医学生的成材奠定良好的基础。四是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中求异求新的特质能促进医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医学院校实施艺术教育的途径
医学院校实施艺术教育要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还应考虑到独立医学院校缺乏综合大学的人文氛围。因此,在艺术教育的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丰富的选修课及艺术讲座扩展医学生的视野
考虑到医学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多、学业负担较重等特点,医学院校应努力开设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各类选修课,如“美学原理”“艺术概论”“西方音乐史”“音乐欣赏”“美术欣赏”“现代西方艺术欣赏”“影视艺术”等课程并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与医学专业教育的融通,打开视野,放飞思维,培养艺术特质。此外,艺术与医学交叉的课程对于医学院校的艺术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同样重要。医学院校应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加强艺术与医学相交叉的学科建设,如开设“医学美学”“艺术治疗”“艺术康复”“医学绘画”等艺术课程,从而为医学生的艺术和人文素养的增强打下坚实基础,拓展医学生的视野。
2.以生动的艺术社团实践活动加深医学生的创作体验
大力开展学生艺术社团实践活动,通过适当的艺术实践,加深医学生的创作体验。医学院校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艺术实践教育要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艺术实践。一是要积极建立艺术团,以大学生艺术团为主要活动基地,对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学生进行比较专业化的培训,从多方面培养人才,使他们成为学生艺术活动的主要力量,带动全校和院系的艺术实践活动,并定期在校级文化活动中进行艺术展演,对全校学生进行艺术熏陶。二是组建艺术类社团,采取学生艺术团与学生艺术类社团相结合的模式共同开展活动。把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艺术技能的培训,增强他们的艺术素养和能力,组建诸如吉他协会、爱乐社、大学生影迷协会等艺术类社团组织,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这类艺术社团招收的学生量大,影响面广,能够对艺术教育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3.以广泛的艺术欣赏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情怀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促进各类艺术形式和大量优秀艺术作品的涌现。作为地处北京的高校,拥有得天独厚的艺术教育资源,高质量的艺术展演、博物馆里的世界顶级展览、优秀的影视资源以及“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持续举办,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高校的艺术教育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支持学生扩大艺术欣赏的内容,创新艺术欣赏的形式,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投身到广阔的社会之中,不断提高艺术欣赏的品位和能力。
总之,医学院校要建立适合各学校性质的艺术教育模式,通过艺术课程的开设和艺术实践、艺术欣赏活动陶冶学生,使艺术教育在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责任编辑:张 雯]
时代呼唤创新人才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关键在教育。大学通过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服务于社会,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我国高校目前所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还需要极大加强。
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医学知识创新的发源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如何不断研究和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构建和实践医学院校创新人才教育体系,已成为医学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医学科学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院校在以知识为基础、创新为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使医学人才在面对未来的医学发展的挑战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艺术教育特点分析
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明确提出21世纪的合格医生除了应具备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外,还要突出增强人文精神、交流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能力,这些能力强调医学生在专业教育之外要有更广泛的文化陶冶,进而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升华人格,提高整体素质。艺术教育是对医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艺术教育以强烈的感性体验升华医学生的爱伤观念
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性学习”,它以唤起受教育者强烈的情感体验来传授知识,从而影响人的精神面貌、人格特质和思维方式。医学院校通过开设艺术课程能够拓展医学生的知识,从而使他们获得“真”;通过艺术欣赏能陶冶医学生的心灵,从而使他们接受“善”;通过艺术实践给予医学生心灵愉悦,从而使他们享受“美”。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大会发布的《爱丁堡宣言》称,人并不单单只需要科学,医学教育家必须承认和肯定全人类和人体整体对健康的需要,医学必须和其他学科,如行为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等进行对话和协调合作。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说,医师需要具备一颗清醒的头脑与一副慈悲的心肠。行医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行业,这项使命要求于医者拥有爱心、责任心、包容心。
医学作为向善的事业,具备仁爱之心是为医的基础,艺术教育以强烈的感性体验升华了医学生的爱伤观念,医学生在艺术体验中受到真善美的教育,获得爱的体验,学会爱己、爱人、爱社会,树立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意识,拥有仁心、爱心和责任心。在艺术教育的熏陶中,使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包容心得到纯化和升华,更深刻地理解和实践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誓言;在艺术教育的熏陶中,医者将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保持对病痛的深切同情,对弱者的真心怜悯,对健康的科学审视,对生命的无限敬畏,在心灵深处切实构筑起生命诚可贵的价值理念。正是艺术教育这种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升华境界的作用,挖掘出人性中的真诚、善良、美丽,将人的情感内化为医学生的精神品格,升华为崇高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在未来的医疗工作岗位上,外化为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人,用美的思想境界、完善的人格去尊重人、关爱人,成为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守护神”。
2.艺术教育以独特的求异性和艺术创作体验提高医学生的创新能力
历史上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也是由于受到了艺术和美的启迪才得以实现,那些拥有伟大成就的科学家不仅热爱艺术,而且还是出色的艺术家,他们不仅在科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在艺术上也创造出了辉煌的成就。大家所熟悉的达芬奇就既是大画家又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也都是这样的典范,他们以丰富的素养为其科学发明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创作,是心灵的倾诉,是一种有意义的精神寄托,艺术教育正是以其独特的创作方式潜移默化地提高着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不难想象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艺术实践过程中,无论是以求异求新为核心自娱性的艺术创作还是表演性的艺术创作,都将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审美想象,培养创新力,使他们在艺术创作的体验过程中充分享受创造的乐趣。创新能力的核心是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而艺术的求异性恰恰建立在对传统的扬弃上。
3.艺术教育以丰富的知识性提升了医学生的综合素养
艺术是人类知识文明的集中凝练,人类对古老文明的认识几乎都是通过艺术形式得以深化的。艺术构筑了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陪伴着人类越过历史的漫漫长河,使全世界的人们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广义的艺术交流和社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艺术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存在着明显的互补关系。一是艺术教育的特征是以个性化模式培养学生,对医学生独创性品格的形成、思想品德和心理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二是艺术教育中的技能训练对培养医学生的观察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动手能力等具有明显的帮助作用;三是艺术文化基础知识的传授能使医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促使医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为医学生的成材奠定良好的基础。四是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中求异求新的特质能促进医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医学院校实施艺术教育的途径
医学院校实施艺术教育要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还应考虑到独立医学院校缺乏综合大学的人文氛围。因此,在艺术教育的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丰富的选修课及艺术讲座扩展医学生的视野
考虑到医学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多、学业负担较重等特点,医学院校应努力开设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各类选修课,如“美学原理”“艺术概论”“西方音乐史”“音乐欣赏”“美术欣赏”“现代西方艺术欣赏”“影视艺术”等课程并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与医学专业教育的融通,打开视野,放飞思维,培养艺术特质。此外,艺术与医学交叉的课程对于医学院校的艺术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同样重要。医学院校应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加强艺术与医学相交叉的学科建设,如开设“医学美学”“艺术治疗”“艺术康复”“医学绘画”等艺术课程,从而为医学生的艺术和人文素养的增强打下坚实基础,拓展医学生的视野。
2.以生动的艺术社团实践活动加深医学生的创作体验
大力开展学生艺术社团实践活动,通过适当的艺术实践,加深医学生的创作体验。医学院校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艺术实践教育要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艺术实践。一是要积极建立艺术团,以大学生艺术团为主要活动基地,对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学生进行比较专业化的培训,从多方面培养人才,使他们成为学生艺术活动的主要力量,带动全校和院系的艺术实践活动,并定期在校级文化活动中进行艺术展演,对全校学生进行艺术熏陶。二是组建艺术类社团,采取学生艺术团与学生艺术类社团相结合的模式共同开展活动。把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艺术技能的培训,增强他们的艺术素养和能力,组建诸如吉他协会、爱乐社、大学生影迷协会等艺术类社团组织,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这类艺术社团招收的学生量大,影响面广,能够对艺术教育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3.以广泛的艺术欣赏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情怀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促进各类艺术形式和大量优秀艺术作品的涌现。作为地处北京的高校,拥有得天独厚的艺术教育资源,高质量的艺术展演、博物馆里的世界顶级展览、优秀的影视资源以及“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持续举办,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高校的艺术教育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支持学生扩大艺术欣赏的内容,创新艺术欣赏的形式,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投身到广阔的社会之中,不断提高艺术欣赏的品位和能力。
总之,医学院校要建立适合各学校性质的艺术教育模式,通过艺术课程的开设和艺术实践、艺术欣赏活动陶冶学生,使艺术教育在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