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位身披羽衣的长老一边吟诵着赞歌,一边缓缓步入上海博物馆,一个期待了多年的精彩展览终于来到了上海。由上海博物馆和新西兰奥塔哥博物馆合作举办的新西兰土著毛利文化大展“毛利人的世界”终于拉开帷幕。继2009年合作举办“帝王之龙:上海博物馆珍藏展”之后,为进一步促进达尼丁和上海这两座姐妹城市的友好关系,两馆再度联手,为中国观众们呈上一场展现新西兰毛利人历史与文化的展览。
此次展览以整个新西兰最大的毛利部落——南岛的塔胡部落为中心展开,分为“长白云之乡的毛利族”、“西方文明的介入”、“塔胡人:南岛的毛利部落”、“木器”、“石器”、“玉器”、“编织物”、“骨器”和“当代毛利艺术”等10个部分,332件展品将毛利人日常的狩猎、捕钓、编织、雕刻技艺,以及和他们生活休戚相关的神圣仪式直观地演绎给观众。在毛利长老为文物祈福的咒语声中,毛利人劳动用的工具、穿的羽毛斗篷、作战用的武器都完整呈现在观众眼前,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神秘而有趣。毛利人极重视这些传家宝物,深信它们蕴藏着祖先的灵气。在上博展厅的入口处,一块漂亮的“生命石”立于中央,奥塔哥毛利咨询委员会主席马塔普拉·艾利森希望每位来参观的中国人都能抚摸一下这块来自新西兰东海岸的玉石,因为毛利人相信玉是有生命的,需要人给予它们温度,而且摸的人越多越好。据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介绍,看似离我们遥远而陌生的毛利文化,实际上却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DNA证明毛利人与我国东南沿海的越族人群很可能拥有共同祖先。而毛利人精美的玉器文化,更是与中国人十分相似。因此,此次毛利人展也可视作毛利人带着祖先的灵魂回家了。
毛利人与毛利文化
作为新西兰的土著,毛利人也来自波利尼西亚群岛的古代移民。大约在700-800年前,一次横跨南太平洋的伟大远航将乘坐双体独木舟的毛利人祖先,从传说中的神圣故乡“哈瓦基”带到了奥特亚罗瓦(毛利语意为“长白云之乡”),即今天的新西兰。他们从不同的登陆点深入内陆,形成了后来的不同部族。依靠丰富的口述文化传统,毛利人的族谱世系可追溯20多代,一些毛利老人至今仍记得祖先迁移时乘坐船只的名称,以及各船首领、祭司和舵手的名字。作为当地的世居民族,历史上的毛利人并不以“毛利”自称,直到18世纪初欧洲人来到新西兰后,当地原住民为了区别自己和欧洲人才以这个名字自居,在毛利语中“毛利”是“普通人”的意思。
在新西兰这个主要分为南岛和北岛的世界中,特殊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与各地区截然不同的生态特征,一方面使毛利社会发展出别具特色的社会结构,另一方面也为毛利人独特的宇宙观提供了想象的空间。由大航海传说、神异动物传说和开天辟地的英雄故事组成的奇幻神话,既成为毛利人精神世界的基础,也构成他们日常生活实践的准则。神话在给予毛利人生活指南的同时,也给了他们艺术创造的想象之源,使之创造出以木器、石器、玉器、骨器制品,以及大量编织纺织品为主的丰富物质文化。
新西蘭的各种生态与自然环境为毛利人准备了充足的动植物资源。木质材料首先成为土著艺术家展现创造力的载体:一些大型树种如巨贝壳杉,提供了制作独木舟、房屋雕刻、仓库和大门所必需的原料;另一些较小的树种则被用来制作小型物品,如收纳珍贵物品的船形盒、船桨、碗,以及其他需要特定木材制造的物品。据专家介绍,在毛利传统中,雕刻是由男人进行的神圣的工作,当雕刻家在进行屋舍和独木舟建造等重要工程时,要按照毛利传统举行一定规格的仪式,以此保护工匠和整个部落免受邪恶力量的伤害。此外,木雕本身也是毛利人的祖先和宇宙观的展现,一个部落的重要设施如议事厅、战船、储藏库,都点缀着本部族的特有题材以区别于其他部落。在今天,木雕依然是当代毛利艺术不可或缺的独特部分。
此外,新西兰盛产的各种岩石与矿产,也给予了毛利人更多施展想象的空间。在毛利文化中,每种岩石都有各自的起源故事,人们根据这些故事,将不同的石料分别用来制作工具、饰品和武器,并应用于捕鱼和种植等日常生产工作。一些矿石资源的使用仅局限在其产地;另一些则成为重要的贸易品,流通于新西兰的不同地区,如尼尔森地区的页岩、梅耶岛的黑曜石、科隆曼德尔半岛的玄武岩等,这些矿石以石料和加工成品的形式在各个部落中流通。毛利人最常见的工具是石锛和石凿,它们本身即是用其他石质工具如锤石、锉石或磨石制成,其他重要的石器还有石刃、石料切割器、磨制小刀,以及用多种坚硬岩石制成的钻尖、石杵、网坠、浮标、鱼饵和锚石等。
矿产中最著名的是新西兰玉。新西兰玉密度高,硬度大,刃部又不易磨损,是制作锛和凿子等工具的理想材料;它的珍贵性和稀缺性又使之成为制作特权阶级才能持有的礼仪用钺和玉扁棍的必选材料。玉石之美也在各种吊坠和其他饰品中得以展现,其中尤以人形颈饰最为著名。还曾在2010年世博会时作为“新西兰馆”的镇馆之宝。
在精美的木雕与厚重的石器之外,通常由妇女掌握、并在家族内部代代相传的编织技艺同样承载了古老而现代的毛利文化。毛利人主要用当地特有的新西兰麻(金边剑麻)等植物进行编织,按照传统,收割剑麻前需要进行某种祈祷,所摘取的植物哪些位置能割,哪些不能割,以及用剩下的部分要怎样处置,都有大量繁琐的规定,毛利人至今仍然遵循着这套规律。毛利人最常使用的编织制品包括手编包、席子、衣物等。手编包和席子是把剑麻或者露兜树等植物的叶子分成细条以后编结而成;最典型的装饰手法是按照一定的间隔把事先染色的叶片和原色的叶片编出几何图案;用贝壳或者小刀削刮剑麻叶子的表层可以得到剑麻纤维,用这种纤维制作的斗篷过去是毛利人的主要服装,在光面斗篷的基础上加上不同的装饰物可以做成多种珍贵的毛利社会贵族阶层专用的斗篷,其中最受瞩目的是在编织时加入几维鸟细密柔软的羽毛的几维鸟羽毛斗篷,这不仅是精美工艺的代表,更是穿戴者身份的象征。
正视自身文化
1642年,荷兰航海家塔斯曼首次探险新西兰;1769-1777年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先后5次到达新西兰;1840年,新西兰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从那以后,这个遗世独立的“世外桃源”渐渐卷入了日益形成的“世界体系”,欧洲文明与毛利文明的碰撞,决定了几个世纪来新西兰社会与文化的走向,毛利文化也因此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虽然传统文化伴随着土著人口数量的起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但随着20世纪“文化复兴”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已经习惯欧洲生活的土著后裔,开始正视自身的传统文化,重视原著民的权利,深厚、坚韧的毛利文化在新世纪焕发出了新的生命。
在此次来沪展出的文物中,除了用传统毛利工艺加工制作的锛、吊坠、权杖等物品外,也有在西方人到达新西兰后,利用他们带去的金属原料和工具制成的作品。这些杂糅了各种文化特征的物质文化展品,向观众展现了历史悠久又不乏创新、传统与现代并具的毛利文化。“不远万里地来到中国,向大家介绍古老而美好的毛利文化,其原因只有一个——在今天,所有新西兰人都对毛利文化与社会习惯有着独特的尊重。”马塔普拉·艾利森不无自豪地对上海的媒体说道。
此次展览以整个新西兰最大的毛利部落——南岛的塔胡部落为中心展开,分为“长白云之乡的毛利族”、“西方文明的介入”、“塔胡人:南岛的毛利部落”、“木器”、“石器”、“玉器”、“编织物”、“骨器”和“当代毛利艺术”等10个部分,332件展品将毛利人日常的狩猎、捕钓、编织、雕刻技艺,以及和他们生活休戚相关的神圣仪式直观地演绎给观众。在毛利长老为文物祈福的咒语声中,毛利人劳动用的工具、穿的羽毛斗篷、作战用的武器都完整呈现在观众眼前,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神秘而有趣。毛利人极重视这些传家宝物,深信它们蕴藏着祖先的灵气。在上博展厅的入口处,一块漂亮的“生命石”立于中央,奥塔哥毛利咨询委员会主席马塔普拉·艾利森希望每位来参观的中国人都能抚摸一下这块来自新西兰东海岸的玉石,因为毛利人相信玉是有生命的,需要人给予它们温度,而且摸的人越多越好。据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介绍,看似离我们遥远而陌生的毛利文化,实际上却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DNA证明毛利人与我国东南沿海的越族人群很可能拥有共同祖先。而毛利人精美的玉器文化,更是与中国人十分相似。因此,此次毛利人展也可视作毛利人带着祖先的灵魂回家了。
毛利人与毛利文化
作为新西兰的土著,毛利人也来自波利尼西亚群岛的古代移民。大约在700-800年前,一次横跨南太平洋的伟大远航将乘坐双体独木舟的毛利人祖先,从传说中的神圣故乡“哈瓦基”带到了奥特亚罗瓦(毛利语意为“长白云之乡”),即今天的新西兰。他们从不同的登陆点深入内陆,形成了后来的不同部族。依靠丰富的口述文化传统,毛利人的族谱世系可追溯20多代,一些毛利老人至今仍记得祖先迁移时乘坐船只的名称,以及各船首领、祭司和舵手的名字。作为当地的世居民族,历史上的毛利人并不以“毛利”自称,直到18世纪初欧洲人来到新西兰后,当地原住民为了区别自己和欧洲人才以这个名字自居,在毛利语中“毛利”是“普通人”的意思。
在新西兰这个主要分为南岛和北岛的世界中,特殊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与各地区截然不同的生态特征,一方面使毛利社会发展出别具特色的社会结构,另一方面也为毛利人独特的宇宙观提供了想象的空间。由大航海传说、神异动物传说和开天辟地的英雄故事组成的奇幻神话,既成为毛利人精神世界的基础,也构成他们日常生活实践的准则。神话在给予毛利人生活指南的同时,也给了他们艺术创造的想象之源,使之创造出以木器、石器、玉器、骨器制品,以及大量编织纺织品为主的丰富物质文化。
新西蘭的各种生态与自然环境为毛利人准备了充足的动植物资源。木质材料首先成为土著艺术家展现创造力的载体:一些大型树种如巨贝壳杉,提供了制作独木舟、房屋雕刻、仓库和大门所必需的原料;另一些较小的树种则被用来制作小型物品,如收纳珍贵物品的船形盒、船桨、碗,以及其他需要特定木材制造的物品。据专家介绍,在毛利传统中,雕刻是由男人进行的神圣的工作,当雕刻家在进行屋舍和独木舟建造等重要工程时,要按照毛利传统举行一定规格的仪式,以此保护工匠和整个部落免受邪恶力量的伤害。此外,木雕本身也是毛利人的祖先和宇宙观的展现,一个部落的重要设施如议事厅、战船、储藏库,都点缀着本部族的特有题材以区别于其他部落。在今天,木雕依然是当代毛利艺术不可或缺的独特部分。
此外,新西兰盛产的各种岩石与矿产,也给予了毛利人更多施展想象的空间。在毛利文化中,每种岩石都有各自的起源故事,人们根据这些故事,将不同的石料分别用来制作工具、饰品和武器,并应用于捕鱼和种植等日常生产工作。一些矿石资源的使用仅局限在其产地;另一些则成为重要的贸易品,流通于新西兰的不同地区,如尼尔森地区的页岩、梅耶岛的黑曜石、科隆曼德尔半岛的玄武岩等,这些矿石以石料和加工成品的形式在各个部落中流通。毛利人最常见的工具是石锛和石凿,它们本身即是用其他石质工具如锤石、锉石或磨石制成,其他重要的石器还有石刃、石料切割器、磨制小刀,以及用多种坚硬岩石制成的钻尖、石杵、网坠、浮标、鱼饵和锚石等。
矿产中最著名的是新西兰玉。新西兰玉密度高,硬度大,刃部又不易磨损,是制作锛和凿子等工具的理想材料;它的珍贵性和稀缺性又使之成为制作特权阶级才能持有的礼仪用钺和玉扁棍的必选材料。玉石之美也在各种吊坠和其他饰品中得以展现,其中尤以人形颈饰最为著名。还曾在2010年世博会时作为“新西兰馆”的镇馆之宝。
在精美的木雕与厚重的石器之外,通常由妇女掌握、并在家族内部代代相传的编织技艺同样承载了古老而现代的毛利文化。毛利人主要用当地特有的新西兰麻(金边剑麻)等植物进行编织,按照传统,收割剑麻前需要进行某种祈祷,所摘取的植物哪些位置能割,哪些不能割,以及用剩下的部分要怎样处置,都有大量繁琐的规定,毛利人至今仍然遵循着这套规律。毛利人最常使用的编织制品包括手编包、席子、衣物等。手编包和席子是把剑麻或者露兜树等植物的叶子分成细条以后编结而成;最典型的装饰手法是按照一定的间隔把事先染色的叶片和原色的叶片编出几何图案;用贝壳或者小刀削刮剑麻叶子的表层可以得到剑麻纤维,用这种纤维制作的斗篷过去是毛利人的主要服装,在光面斗篷的基础上加上不同的装饰物可以做成多种珍贵的毛利社会贵族阶层专用的斗篷,其中最受瞩目的是在编织时加入几维鸟细密柔软的羽毛的几维鸟羽毛斗篷,这不仅是精美工艺的代表,更是穿戴者身份的象征。
正视自身文化
1642年,荷兰航海家塔斯曼首次探险新西兰;1769-1777年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先后5次到达新西兰;1840年,新西兰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从那以后,这个遗世独立的“世外桃源”渐渐卷入了日益形成的“世界体系”,欧洲文明与毛利文明的碰撞,决定了几个世纪来新西兰社会与文化的走向,毛利文化也因此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虽然传统文化伴随着土著人口数量的起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但随着20世纪“文化复兴”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已经习惯欧洲生活的土著后裔,开始正视自身的传统文化,重视原著民的权利,深厚、坚韧的毛利文化在新世纪焕发出了新的生命。
在此次来沪展出的文物中,除了用传统毛利工艺加工制作的锛、吊坠、权杖等物品外,也有在西方人到达新西兰后,利用他们带去的金属原料和工具制成的作品。这些杂糅了各种文化特征的物质文化展品,向观众展现了历史悠久又不乏创新、传统与现代并具的毛利文化。“不远万里地来到中国,向大家介绍古老而美好的毛利文化,其原因只有一个——在今天,所有新西兰人都对毛利文化与社会习惯有着独特的尊重。”马塔普拉·艾利森不无自豪地对上海的媒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