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中政治教学培养思辩能力的必要性
高中政治课是发挥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的作用,但是中学政治课又不应该是纯粹的只讲政治道理的学科;如果只顾及这一点,那它就会显得很单一、很干瘪,不能适应今天高中教学的现实需要。其实,中学政治课除了独具特色的德育功能外还应有其智育功能,那就是应该发挥教材自身特色的知识和能力功能。“知识”主要是政治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能力”主要是思辩能力。基本知识是政治课的基础,教师只有讲清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学生才可能凭借掌握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觉悟,政治课才能发挥出德育功能。而思辩则是联系知识和觉悟的桥梁,能够不断创新的基础。思辩能力越强,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就越多,觉悟才可能进一步提高,才更有可能去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应是中学政治课的一项重要任务。
政治课的教学时数是非常有限的,远不及数学、语文等大学科。而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心理素质等,还都不是十分成熟和完善的;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的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复杂的、急剧变化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现象扑面而来,这迫使学生要直面世界、直面人生。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处在形成之中。如果我们的学生在政治课里仅仅获得一些简单的概念和结论,甚至有些结论是或然性的,而没有得到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那他们的知识是相当肤浅的,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觉悟就是摇摆不定的。这对于国家、对社会、对学生本人都是潜在的危险。
高中政治课所要培养的思辩能力主要是指其有自身学科特色的理解知识、归纳知识、分析知识和运用课本知识与思辩方式初步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这些能力在高中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但归纳起来,是具有政治学科特色的抽象思辩能力。简单地说,通过思辩能力的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中的问题要会“想”会“思”,对社会现象要有一个基本尺度的把握,最终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
二、教学中培养思辩能力的注意点:
1.循序渐进
学生刚进入高一,思维习惯较多的停留在形象思维方面,抽象思维能力水平还不高,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了解身边的经济现象人手,如去买衣服、买装饰品等时要讨价还价,商品有个价格标签,零用钱怎么用等,然后再过渡到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概念、观点,让学生掌握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果一开始就告诉学生“现代人要有商品意识,要学会做生意”等问题,学生未必能深刻理会。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运用书本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日常经济现象,比如分析“物价为什么要上涨”、“国家为什么要对物价进行控制”。这样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采用“形象——抽象——形象”的步骤分析社会问题,学生每次学习都有所获。对于学生提出的思辩能力的要求应循序渐进,不可“高起点”,一步到位,否则就会“低落点”。我们必须引导他们建立他们那个年龄所能接受的知识体系,提出相应的能力要求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按思维发展规律,学生一般要先学会归纳推理,再进行演绎推理。
2.讲究巧妙性、隐蔽性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思辩训练很自然的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不要在课堂上刻意训练,更不能让学生有被试验的感觉。一旦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被试验的对象,就可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思辩抵触或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在日常学习中,在无形的思辩训练中,经过自己的思考明白了某个道理或解决了某个难题,学生常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喜悦之感。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备课时花大力气,尽量把所有的思辩训练在自然中得到实施。
3.加强口头表达训练
口头表达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更高。学生既要会想,也要会讲,有条理,有层次的讲。能大胆地讲,才能进一步会想。学生要成为有政治头脑的现代人,不会准确地口头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是不行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设计有助于思维训练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回答,特别要组织好课堂讨论和即席发言。当然在有可能的情况下,用演讲形式,让学生对于一些政治要事发表看法、观点。
4.与生活材料结合
思辩训练要与日常生活、重大时事的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这样做,不仅加强了思维训练,而且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现实的意识和习惯,对学生将来走向广阔的社会打下了牢固的思维基础。政治课教学中,各种最新的现实材料,是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催化剂”,学生往往对现实的评价热情很高,尤其是与自己生活有密切联系的,而对于古板、陈旧、过时的材料常使学生产生老师的教学是老生常谈之感。政治课教学始终应该有时代气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现代意识的人,教师自己首先要有现代意识、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师要能精心筛选和组织新材料。政治课教学中要坚持“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模式,冲破课堂在时空上的限制,捕捉时代最新信息,把握社会主流意识。
5.在重要考试中体现
试题应要有较高的思辩价值,要能体现思辩的基本规律。学生通过做题,既能检查出知识水平,又能检查出思辩能力。所以在出学生考试试题时,一定要创造性的发挥教师的智慧,争取在考试中让学生的思辩能力在考试中得到提高。
三、教学中培养思辩能力的训练方法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对学生思辩训练的方法非常重要,当然方法也有很多种,就个人在平时教学中的体会与总结,我觉得对学生思辩能力培养以下几个方法非常有成效。
1.采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
兴趣会使学生产生强有力的学习动机,这是进行思维训练的起点,很多人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对政治课有兴趣,才有可能带着问题向各方面搜寻信息,发现矛盾、分析矛盾,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是培养思辩能力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2.创设矛盾冲突情境,在问题解决情境过程中提高思辩能力
平铺直叙的教学使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这与现代教学理念相违背,同时对学生培养也是不利的,不能点燃思辩的火花。所谓启发学生思辩,也就是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思辩过程中的矛盾。听了很多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关注设疑置难,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以疑引思,以思解疑。常见的创设矛盾冲突情境的方法有:比较异同;提问法;反问法;故错法;案例法,即先交给学生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理去探究原因和解决矛盾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开展广泛的分组讨论等等。
3.开发教材中的思辩方式进行训练
政治课本在叙述问题时采用了多种具有典型特色的思辩方式,比如理论观点与具体材料相统一,多角度分析问题、对比法、演绎法、归纳法,等。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时,应挖掘其中的思辩方式,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训练。例如,在讲授完农业的六点作用和基础地位后,可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先分析后归纳和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并要求学生以介绍自己的学样为题进行模仿。这样做,有章可循,具体实在,学生容易接受。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思辩能力的方法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者不断发挥自我的才智了。其实要真正地上好每一节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更新观念,大胆尝试,去适应素质教育方面的要求,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能力。总而言之,学生思辩能力发展的源动力是学生在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环境和各种教育向他们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与他们已有的思想水平之间所形成的内部矛盾。进行思辩训练,培养学生思辩能力就是不断地创造条件解决矛盾的过程。
(作者单位:贵州省湄潭县湄江中学 564100)
高中政治课是发挥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的作用,但是中学政治课又不应该是纯粹的只讲政治道理的学科;如果只顾及这一点,那它就会显得很单一、很干瘪,不能适应今天高中教学的现实需要。其实,中学政治课除了独具特色的德育功能外还应有其智育功能,那就是应该发挥教材自身特色的知识和能力功能。“知识”主要是政治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能力”主要是思辩能力。基本知识是政治课的基础,教师只有讲清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学生才可能凭借掌握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觉悟,政治课才能发挥出德育功能。而思辩则是联系知识和觉悟的桥梁,能够不断创新的基础。思辩能力越强,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就越多,觉悟才可能进一步提高,才更有可能去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应是中学政治课的一项重要任务。
政治课的教学时数是非常有限的,远不及数学、语文等大学科。而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心理素质等,还都不是十分成熟和完善的;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的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复杂的、急剧变化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现象扑面而来,这迫使学生要直面世界、直面人生。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处在形成之中。如果我们的学生在政治课里仅仅获得一些简单的概念和结论,甚至有些结论是或然性的,而没有得到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那他们的知识是相当肤浅的,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觉悟就是摇摆不定的。这对于国家、对社会、对学生本人都是潜在的危险。
高中政治课所要培养的思辩能力主要是指其有自身学科特色的理解知识、归纳知识、分析知识和运用课本知识与思辩方式初步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这些能力在高中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但归纳起来,是具有政治学科特色的抽象思辩能力。简单地说,通过思辩能力的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中的问题要会“想”会“思”,对社会现象要有一个基本尺度的把握,最终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
二、教学中培养思辩能力的注意点:
1.循序渐进
学生刚进入高一,思维习惯较多的停留在形象思维方面,抽象思维能力水平还不高,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了解身边的经济现象人手,如去买衣服、买装饰品等时要讨价还价,商品有个价格标签,零用钱怎么用等,然后再过渡到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概念、观点,让学生掌握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果一开始就告诉学生“现代人要有商品意识,要学会做生意”等问题,学生未必能深刻理会。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运用书本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日常经济现象,比如分析“物价为什么要上涨”、“国家为什么要对物价进行控制”。这样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采用“形象——抽象——形象”的步骤分析社会问题,学生每次学习都有所获。对于学生提出的思辩能力的要求应循序渐进,不可“高起点”,一步到位,否则就会“低落点”。我们必须引导他们建立他们那个年龄所能接受的知识体系,提出相应的能力要求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按思维发展规律,学生一般要先学会归纳推理,再进行演绎推理。
2.讲究巧妙性、隐蔽性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思辩训练很自然的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不要在课堂上刻意训练,更不能让学生有被试验的感觉。一旦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被试验的对象,就可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思辩抵触或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在日常学习中,在无形的思辩训练中,经过自己的思考明白了某个道理或解决了某个难题,学生常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喜悦之感。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备课时花大力气,尽量把所有的思辩训练在自然中得到实施。
3.加强口头表达训练
口头表达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更高。学生既要会想,也要会讲,有条理,有层次的讲。能大胆地讲,才能进一步会想。学生要成为有政治头脑的现代人,不会准确地口头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是不行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设计有助于思维训练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回答,特别要组织好课堂讨论和即席发言。当然在有可能的情况下,用演讲形式,让学生对于一些政治要事发表看法、观点。
4.与生活材料结合
思辩训练要与日常生活、重大时事的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这样做,不仅加强了思维训练,而且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现实的意识和习惯,对学生将来走向广阔的社会打下了牢固的思维基础。政治课教学中,各种最新的现实材料,是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催化剂”,学生往往对现实的评价热情很高,尤其是与自己生活有密切联系的,而对于古板、陈旧、过时的材料常使学生产生老师的教学是老生常谈之感。政治课教学始终应该有时代气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现代意识的人,教师自己首先要有现代意识、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师要能精心筛选和组织新材料。政治课教学中要坚持“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模式,冲破课堂在时空上的限制,捕捉时代最新信息,把握社会主流意识。
5.在重要考试中体现
试题应要有较高的思辩价值,要能体现思辩的基本规律。学生通过做题,既能检查出知识水平,又能检查出思辩能力。所以在出学生考试试题时,一定要创造性的发挥教师的智慧,争取在考试中让学生的思辩能力在考试中得到提高。
三、教学中培养思辩能力的训练方法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对学生思辩训练的方法非常重要,当然方法也有很多种,就个人在平时教学中的体会与总结,我觉得对学生思辩能力培养以下几个方法非常有成效。
1.采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
兴趣会使学生产生强有力的学习动机,这是进行思维训练的起点,很多人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对政治课有兴趣,才有可能带着问题向各方面搜寻信息,发现矛盾、分析矛盾,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是培养思辩能力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2.创设矛盾冲突情境,在问题解决情境过程中提高思辩能力
平铺直叙的教学使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这与现代教学理念相违背,同时对学生培养也是不利的,不能点燃思辩的火花。所谓启发学生思辩,也就是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思辩过程中的矛盾。听了很多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关注设疑置难,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以疑引思,以思解疑。常见的创设矛盾冲突情境的方法有:比较异同;提问法;反问法;故错法;案例法,即先交给学生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理去探究原因和解决矛盾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开展广泛的分组讨论等等。
3.开发教材中的思辩方式进行训练
政治课本在叙述问题时采用了多种具有典型特色的思辩方式,比如理论观点与具体材料相统一,多角度分析问题、对比法、演绎法、归纳法,等。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时,应挖掘其中的思辩方式,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训练。例如,在讲授完农业的六点作用和基础地位后,可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先分析后归纳和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并要求学生以介绍自己的学样为题进行模仿。这样做,有章可循,具体实在,学生容易接受。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思辩能力的方法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者不断发挥自我的才智了。其实要真正地上好每一节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更新观念,大胆尝试,去适应素质教育方面的要求,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能力。总而言之,学生思辩能力发展的源动力是学生在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环境和各种教育向他们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与他们已有的思想水平之间所形成的内部矛盾。进行思辩训练,培养学生思辩能力就是不断地创造条件解决矛盾的过程。
(作者单位:贵州省湄潭县湄江中学 56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