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是很久很久以前,AV与IP各自过着平静快乐的生活。AV性格相对内敛专注,埋头深耕自己的良田,对于AV领域外的世界并无多大兴趣。而IP性格外向奔放,乐于到处旅游交友。有一天AV与IP相遇了,这两个性格迥异的家伙之间会发生什么……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公元纪年进入2019年。AV与IP当年的相遇,如今怎么样了?这些年又经历了哪些?
今天,本刊就特别邀请到了七位见证亲历者,一起来聊聊AV与IP的那些事。
1、IP与AV融合已经提了很多年了,您自己的切身体会认为进行的怎么样?
关点:
根据市场和客户的应用情况来看,AV over IP(IP化的AV)类的产品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AV产品。虽然大家议论的很热烈,AV over IP的产品也是层出不穷,但是实际应用仍然远远不如传统AV产品。
我的理解是AV over IP产品并没有让用户感受到特别耳目一新的功能、强大的性能、以及富有竞争力的价格。换句话说,用户使用过程中感受不到IP化AV产品与传统AV产品的明显差异性,我想这是造成AV over IP不能颠覆传统AV的主要原因。不过在一些安装与维护的特殊环境中,AV over IP会较传统AV产品具有一定优势。
陈泉涌:
关于IP和AV的融合,AV出现在先,IP出现在后,所以融合是从IP出现开始的。IP网络设计的初衷就是传输数据,只要将内容数据化,IP网络天生就能传送AV内容。现在说的融合是AV向IP进行融合。
在专业AV领域,我们谈的更多的是超低延时实时传送AV信号,以及高保真地传送越来越高分辨率的内容。在一些领域,尤其是音视频流媒体为基础的领域,比如视频会议、协同工作、安防等领域,IP/AV融合已经成为主流方案。
这些领域里,IT管理对AV内容涉入较多,所以融合进展比较好。在另外一些领域,比如调度、会议、展览展示等,目前IP/AV融合还相对较弱。这些领域IT管理对AV内容的涉入少,融合的需求较弱,发展也比较慢。
吴泽昕:
AV领域IP化已经发展很多年了。单拿音频领域IP化举例,近8年发展速度相当快。2013年我发表过一篇论文,内容是讲基于IP网络的音频传输在现场演出中的应用。那时候Dante和Ravenna刚刚提出,能支持Dante网络的音频设备屈指可数,而现如今主流品牌的音频设备几乎都可以支持Dante网络。
并且随着A E S 6 7协议的发布,Dante、Ravenna、AVB几个不同厂商研发出来的IP层网络传输方式都可以互联互通。可见IP层的音视频传输已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且一定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2、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您认为IP与AV融合有着怎样的变化?
关点:
软件公司與硬件公司将会随着AV over IP产品的逐步普遍应用变得界限更加明显。很多AV公司将会逐步变为软件公司或者服务公司,硬件公司将会逐步变少,硬件产品的功能将会越来越缺少差异性,这使未来的AV公司将会更多的通过软件为不同行业用户提供专业AV解决方案。
陈泉涌:
考虑到IT设备和软件方案供应商的整体能力高于传统AV设备供应商,尤其在信号传输、内容管理和调度、信号可视化等方面,IT领域已经非常成熟,AV相应的设备和工程市场份额可能发生转移。
至于终端显示设备,和技术融合没有大的关系,显示设备制造商对大型IT方案设备商的依赖度可能提高。这个趋势近来逐渐显现,大型项目越来越多的被运营商、大型IT方案供应商,大型安防方案供应商等获得。
目前大型安防厂商已经从产品层面把AV系统作为整体方案的一部分进行提供,安防的整体方案已经在信号传送层面进行了IP化。如果信号处理全面IP,对现有AV集成商不是个有利因素。
吴泽昕:
IP与AV的融合在最近3年内被接受程度大大提高,用户从一开始的不信任网络传输,到慢慢接受,再到最近很多项目中用户指明一定要用IP网络传输的系统。尤其在固定安装市场,现在很多产品的接口只有一根网线。因为基于IP层传输有很多先天优势,包括可以通过网线供电,可以与现有网络共存。这从技术层面上让系统的集成变得非常简单,所以很多集成商也非常愿意做IP化的AV系统。
3、从技术角度来看,您认为近年来IP与AV融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关点:
最初的安防监控类的视频编解码IP技术简单移植到专业AV市场,并结合IP化的KVM形成了一些坐席和分布式系统。随着对显示能力逐步提高的要求,有些厂商通过修改部分视频编解码IP技术,并结合市场的商用IP交换机,推出一些1G带宽的AV over IP产品,既基本保证了显示能力,又可以通过普通交换机组织AV over IP的网络架构,保持成本与传统AV具有同等的价格竞争力。
还有些厂商推出10G带宽的AV over IP产品,使显示性能达到与传统AV产品相同,应用于大屏幕、高分辨的场所。
吴泽昕:
音频领域的网络化其实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Cobra Net等基于第二层网络的音频传输占据了市场很长一段时间,并且在固定安装和会议系统领域也有很强的应用性,但是也有自身的弊端,比如设置的复杂、设备名称的不可视化等。
于是澳大利亚几个喜欢音乐和演出的网络工程师为了解决这些弊端研发出了Dante网络。从最一开始单纯的协议到Dante转换卡,再到各大品牌调音台、无线话筒等原生支持Dante网络,直到现在Dante音频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的高度普及化(很多固定安装或者文旅项目中音频系统中已经见不到一根模拟卡农线了),音频IP化在飞速发展。
4、您认为IP化的推进动力主要来自于客户的需求?IT厂商的威胁?还是AV厂商技术升级的需要? 关点:
IP主要的推进动力来自客户的需求。特别是在数据可视化、分布式坐席系统、远程协作系统方面,客户的需求较之过去呈现出较大增长。这些客户的特点是具有高频率的变化需求,面对这种需求,AV over IP很有优势。它具有灵活的扩展性,仅通过软件的更新即可完成用户不同使用场景需求,甚至是完成不同行业客户的不同需求,这给AV的IP化带来很强的推动力。
陳泉涌:
技术发展的驱动因素必须首先需要来自用户使用价值和体验的提升。融合的驱动因素之一是AV内容的数字化、摄像头的IP化、媒体内容的存储介质从模拟走向数字文件和流媒体等。
IP/AV融合有助于用户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自己的AV数字资产,以及设备的部署和管理。在用户需求和技术发展的驱动下,从厂商到集成商的供应链条需要提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IP技术最大优点就是价格低廉的设备广域部署能力,IP/AV融合主要推动力就来自于此,以及对流媒体的可视化和管理需求。
吴泽昕:
我觉得这三种原因都有,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厂商的技术升级和客户的需求,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当厂商在研发新产品之前有了对客户需求的了解,在产品上市之后有了客户的应用和接受,才会有AV行业IP化的向前推进,二者可以说是互利互惠。其次可以说动力是来自IT厂商,但算不上威胁,应该说是共同发展。
从会议系统领域来看,近几年随着网络视频会议的普及,Skype、Bluejeans等厂商在大力发展网络会议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随着音质和画质的提高,对信号的输入输出端的品质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促进了音视频厂商对网络化设备研发上的投入。
5、您认为IP化是AV的必由之路吗?
关点:
IP化应该是AV的必由之路,随着5G的到来,硬件的统一化,IP化的AV产品功能将会更多的通过各种应用软件呈现出来,AV信号将会通过IP网络连接任何的终端、任何的网络;另外,IP化的AV也符合IoT的发展方向,即万物互联。
陈泉涌:
IP技术的基本设计理念是标准、开放、低成本,这个体系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作为基础技术已经遍布每个角落。随着5G、AI等技术的大力发展,AV内容的数字化将是一个基本需求。
只有数字化才可能被传输、存储和计算,以及可管理。在信号内容的数字化基础上,我认为IP化是必由之路。
吴泽昕:
IP化一定是AV的必由之路,2013年我写了篇论文里就预言基于IP层的网络传输在未来一定是一个趋势。
6年的时间里,AV行业IP化已经实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会是IoT的时代。对于AV行业来说也不会例外。
小结
通过几位见证人的描述,我们可以强烈的感受到AV与IP已经发展到浓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法割舍的深入阶段。如果说二者初始的邂逅是一种偶然,那么随后的相融相伴则是一种必然。
融合期间的磕磕绊绊,并没有成为二者分道扬镳的理由,反而促进了彼此的相识相知。AV与IP,一个是专而精、纵深力强、强调品质,另一个是广而博、覆盖面广、包容性强。
二者恰好可以互补,成就各自优势,在深度、广度、宽度等多个角度全面发展,实现市场共赢,为AV行业带来更为广阔和更具潜力的发展未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公元纪年进入2019年。AV与IP当年的相遇,如今怎么样了?这些年又经历了哪些?
今天,本刊就特别邀请到了七位见证亲历者,一起来聊聊AV与IP的那些事。
1、IP与AV融合已经提了很多年了,您自己的切身体会认为进行的怎么样?
关点:
根据市场和客户的应用情况来看,AV over IP(IP化的AV)类的产品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AV产品。虽然大家议论的很热烈,AV over IP的产品也是层出不穷,但是实际应用仍然远远不如传统AV产品。
我的理解是AV over IP产品并没有让用户感受到特别耳目一新的功能、强大的性能、以及富有竞争力的价格。换句话说,用户使用过程中感受不到IP化AV产品与传统AV产品的明显差异性,我想这是造成AV over IP不能颠覆传统AV的主要原因。不过在一些安装与维护的特殊环境中,AV over IP会较传统AV产品具有一定优势。
陈泉涌:
关于IP和AV的融合,AV出现在先,IP出现在后,所以融合是从IP出现开始的。IP网络设计的初衷就是传输数据,只要将内容数据化,IP网络天生就能传送AV内容。现在说的融合是AV向IP进行融合。
在专业AV领域,我们谈的更多的是超低延时实时传送AV信号,以及高保真地传送越来越高分辨率的内容。在一些领域,尤其是音视频流媒体为基础的领域,比如视频会议、协同工作、安防等领域,IP/AV融合已经成为主流方案。
这些领域里,IT管理对AV内容涉入较多,所以融合进展比较好。在另外一些领域,比如调度、会议、展览展示等,目前IP/AV融合还相对较弱。这些领域IT管理对AV内容的涉入少,融合的需求较弱,发展也比较慢。
吴泽昕:
AV领域IP化已经发展很多年了。单拿音频领域IP化举例,近8年发展速度相当快。2013年我发表过一篇论文,内容是讲基于IP网络的音频传输在现场演出中的应用。那时候Dante和Ravenna刚刚提出,能支持Dante网络的音频设备屈指可数,而现如今主流品牌的音频设备几乎都可以支持Dante网络。
并且随着A E S 6 7协议的发布,Dante、Ravenna、AVB几个不同厂商研发出来的IP层网络传输方式都可以互联互通。可见IP层的音视频传输已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且一定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2、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您认为IP与AV融合有着怎样的变化?
关点:
软件公司與硬件公司将会随着AV over IP产品的逐步普遍应用变得界限更加明显。很多AV公司将会逐步变为软件公司或者服务公司,硬件公司将会逐步变少,硬件产品的功能将会越来越缺少差异性,这使未来的AV公司将会更多的通过软件为不同行业用户提供专业AV解决方案。
陈泉涌:
考虑到IT设备和软件方案供应商的整体能力高于传统AV设备供应商,尤其在信号传输、内容管理和调度、信号可视化等方面,IT领域已经非常成熟,AV相应的设备和工程市场份额可能发生转移。
至于终端显示设备,和技术融合没有大的关系,显示设备制造商对大型IT方案设备商的依赖度可能提高。这个趋势近来逐渐显现,大型项目越来越多的被运营商、大型IT方案供应商,大型安防方案供应商等获得。
目前大型安防厂商已经从产品层面把AV系统作为整体方案的一部分进行提供,安防的整体方案已经在信号传送层面进行了IP化。如果信号处理全面IP,对现有AV集成商不是个有利因素。
吴泽昕:
IP与AV的融合在最近3年内被接受程度大大提高,用户从一开始的不信任网络传输,到慢慢接受,再到最近很多项目中用户指明一定要用IP网络传输的系统。尤其在固定安装市场,现在很多产品的接口只有一根网线。因为基于IP层传输有很多先天优势,包括可以通过网线供电,可以与现有网络共存。这从技术层面上让系统的集成变得非常简单,所以很多集成商也非常愿意做IP化的AV系统。
3、从技术角度来看,您认为近年来IP与AV融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关点:
最初的安防监控类的视频编解码IP技术简单移植到专业AV市场,并结合IP化的KVM形成了一些坐席和分布式系统。随着对显示能力逐步提高的要求,有些厂商通过修改部分视频编解码IP技术,并结合市场的商用IP交换机,推出一些1G带宽的AV over IP产品,既基本保证了显示能力,又可以通过普通交换机组织AV over IP的网络架构,保持成本与传统AV具有同等的价格竞争力。
还有些厂商推出10G带宽的AV over IP产品,使显示性能达到与传统AV产品相同,应用于大屏幕、高分辨的场所。
吴泽昕:
音频领域的网络化其实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Cobra Net等基于第二层网络的音频传输占据了市场很长一段时间,并且在固定安装和会议系统领域也有很强的应用性,但是也有自身的弊端,比如设置的复杂、设备名称的不可视化等。
于是澳大利亚几个喜欢音乐和演出的网络工程师为了解决这些弊端研发出了Dante网络。从最一开始单纯的协议到Dante转换卡,再到各大品牌调音台、无线话筒等原生支持Dante网络,直到现在Dante音频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的高度普及化(很多固定安装或者文旅项目中音频系统中已经见不到一根模拟卡农线了),音频IP化在飞速发展。
4、您认为IP化的推进动力主要来自于客户的需求?IT厂商的威胁?还是AV厂商技术升级的需要? 关点:
IP主要的推进动力来自客户的需求。特别是在数据可视化、分布式坐席系统、远程协作系统方面,客户的需求较之过去呈现出较大增长。这些客户的特点是具有高频率的变化需求,面对这种需求,AV over IP很有优势。它具有灵活的扩展性,仅通过软件的更新即可完成用户不同使用场景需求,甚至是完成不同行业客户的不同需求,这给AV的IP化带来很强的推动力。
陳泉涌:
技术发展的驱动因素必须首先需要来自用户使用价值和体验的提升。融合的驱动因素之一是AV内容的数字化、摄像头的IP化、媒体内容的存储介质从模拟走向数字文件和流媒体等。
IP/AV融合有助于用户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自己的AV数字资产,以及设备的部署和管理。在用户需求和技术发展的驱动下,从厂商到集成商的供应链条需要提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IP技术最大优点就是价格低廉的设备广域部署能力,IP/AV融合主要推动力就来自于此,以及对流媒体的可视化和管理需求。
吴泽昕:
我觉得这三种原因都有,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厂商的技术升级和客户的需求,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当厂商在研发新产品之前有了对客户需求的了解,在产品上市之后有了客户的应用和接受,才会有AV行业IP化的向前推进,二者可以说是互利互惠。其次可以说动力是来自IT厂商,但算不上威胁,应该说是共同发展。
从会议系统领域来看,近几年随着网络视频会议的普及,Skype、Bluejeans等厂商在大力发展网络会议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随着音质和画质的提高,对信号的输入输出端的品质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促进了音视频厂商对网络化设备研发上的投入。
5、您认为IP化是AV的必由之路吗?
关点:
IP化应该是AV的必由之路,随着5G的到来,硬件的统一化,IP化的AV产品功能将会更多的通过各种应用软件呈现出来,AV信号将会通过IP网络连接任何的终端、任何的网络;另外,IP化的AV也符合IoT的发展方向,即万物互联。
陈泉涌:
IP技术的基本设计理念是标准、开放、低成本,这个体系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作为基础技术已经遍布每个角落。随着5G、AI等技术的大力发展,AV内容的数字化将是一个基本需求。
只有数字化才可能被传输、存储和计算,以及可管理。在信号内容的数字化基础上,我认为IP化是必由之路。
吴泽昕:
IP化一定是AV的必由之路,2013年我写了篇论文里就预言基于IP层的网络传输在未来一定是一个趋势。
6年的时间里,AV行业IP化已经实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会是IoT的时代。对于AV行业来说也不会例外。
小结
通过几位见证人的描述,我们可以强烈的感受到AV与IP已经发展到浓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法割舍的深入阶段。如果说二者初始的邂逅是一种偶然,那么随后的相融相伴则是一种必然。
融合期间的磕磕绊绊,并没有成为二者分道扬镳的理由,反而促进了彼此的相识相知。AV与IP,一个是专而精、纵深力强、强调品质,另一个是广而博、覆盖面广、包容性强。
二者恰好可以互补,成就各自优势,在深度、广度、宽度等多个角度全面发展,实现市场共赢,为AV行业带来更为广阔和更具潜力的发展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