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分组混合光交换中的准静态时隙分配方案

来源 :光通信技术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uuu_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混合光交换设备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电路与分组混合光交换中的准静态时隙分配方案,分析了采用该方案的交换机性能,并利用Matlab软件对该方案的时隙利用率和时延性能进行了仿真。
其他文献
为了能更简便地对ONU设备的诊断功能进行远程开启关闭,通过研究ITU-T G.988协议,提出了一种新的通过OLT远程开启、关闭ONU诊断功能的方案。介绍了该方案的基础标准,详细描述
为解决传统时延测量装置测量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FPGA的高精度帧时延测量装置,描述了Y.1731帧时延测量的原理,并着重介绍了装置通过FPGA辅助进行高精度帧时延测量的设
针对目前点对点式光纤频率传输方式利用率不高和传输精度受限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大范围、远距离和多站点传输的多基地频率同步传输系统,设计了单链路分布和多链路分
针对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中的节能问题,拓展并应用节能以太网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由光网络单元(ONU)发起和终止的休眠策略。该休眠策略避免了ONU将能耗浪费在频繁的模式转换上。仿真结果表明,该休眠策略能够实现良好的节能效果,数据延时只有轻微增加。
分析了传输网络升级时引入点对点WDM系统,来承载SDH系统的合适时机;提出了SDH环和WDM环的成本构成模型,计算分析了在不同的环节点数量和不同的业务流量情况下二者的成本。通过SDH网络和WDM网络的经济性比较,指导网络规划建设SDH向WDM的发展演进。
参照ITU-T建议草案——吉比特无源光网络传输汇聚层规范(G.GPON.gtc),提出了一种支持分组业务接入的媒质接入控制(MAC)协议,并对该协议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简要介绍了对于Mesh网络中的单链路故障所采取的各种恢复技术,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在具有波长路由能力的Mesh光网络中针对于单链路故障的分布式恢复技术。通过仿真分析可知,这种新技术在恢复时间和资源利用率方面均表现出优越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