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地位在网络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有所下降,究其原因是传统媒体自身与网络媒体外因及媒介体制因素相互作用而造成的,为了巩固和继续扩大传统媒体舆论影响力,就必须突破自身劣势、挖掘自身优势,处理好与网络媒体的关系,找准成为“引领者”的途径,既要与其竞争,又要与其互动合作。
【关键词】网络媒体 传统媒体 舆论监督
西方理性主义对精英人物的影响力在舆论形成中的作用十分看重,认为是精英人物和团体的影响力给予了舆论的理性成分,是精英人物或团体造就了舆论,或者是精英人物从舆论中发现理性(时代精神)①,我国的舆论就或多或少的就受其影响。然而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及飞速发展,网络的出现给普通民众争取话语权塑造了一个崭新的平台,网络媒体的出现也为民众挖掘出了大多数人“舆论”的内涵。
近年来,由网络中形成舆论继而对现实社会中公众舆论和社会进程产生影响的事件屡屡发生,从2003年非典事件、孙志刚事件彰显网络舆论传播的力量以来,网络舆论可谓是风生水起,2008年更是网络舆论监督年。“网络舆论是公众意见与网络媒体相结合的产物”,②“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对某一焦点事态所表现出的多数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或言论。”③往往是网上发布一件热点事件,网民就一呼百应,形成浩大的舆论阵势。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地位正在受到这种由网络媒体所带来的挑战。
一、传统媒体舆论影响力下降的缘由
传统媒体在新闻舆论监督上的弱化现象,就其原因,可以从我国传媒体制下,传统媒体的自身因素和网络媒体的发展的外在因素来考量。
1、新闻媒介制度下,传统媒体新闻报道行动的滞后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不仅在经济上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精神文化方面也要求与世界接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在现代社会中,追求言论自由、舆论自由成为了其目标之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适应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我国新闻事业由单一上层建筑的性质转向了具有“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双重属性——在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同时还要自负盈亏。虽说具有双重属性,但就其制度环境而言,传媒一向被认为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其社会效益被置于首要地位,经济效益居其次,这就决定了采用“政府领导制”的管理模式,要求作为“媒介执政”的特殊机构,要具有与政府步伐步调保持严格的一致性。在2007年济南大雨事件中,我们可以窥见媒体集体失声的后果——流言四起,谣言纷飞。从舆论学的角度看,流言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形态的舆论,“它因为信息环境的阴暗难明而产生,又和人内心的期待、欲望和恐惧相连。”④在该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集中的媒体缄默和垄断性的意见发布是网上流言四起的根本原因。就在这时,网络媒体扮演了传统媒体的角色,不时地发布消息,但是,问题的关键是网络消息的发布者大部分是不明真相的民众,他们很可能将小道消息发布到网络上,甚至不排除借机故意扰乱社会秩序的有心者。由于网络传播的自由性和即时性,在正常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流言很快就纷飞四起,就像一句俗语说的那样:“大道不传小道传。”后来经官方统计公布,大雨造成34人死亡,两万多群众受灾,经济损失达15亿元人民币。这时,有关济南暴雨事件引起的舆情才得到慢慢的平息。如果说,政府早些介入,传统媒体早些报道,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那老百姓还会相信流言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2、网络的发展,网络舆论的高涨,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
传统媒体,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无论其编辑、记者是多么的才华横溢、多么的形式多样,但和受众之间永远是一种单向关系:一边只能说,一边只能听,最多的也只能通过电话进行现场交流。而网络却几乎具备了现有媒体的所有优势,可以进行双向交流,而且是即时的,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自由主动的寻求信息,互联网为受众提供了发表言论的自由空间。
舆论主体也由精英人士、专业人员走向普通公众,不再像传统媒体自上而下发布新闻那样,而是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更加贴近基层,更能反映老百姓的心声和呼声。 “草根记者”的出现更是冲击了传统媒体记者对新闻报道的优势,打破了精英人士对知识的垄断的局面。
以上由网络发展而带来的优势,我们可以看出,“人们不再一如既往的凝神聆听管理者和传媒的声音,人们在‘交头接耳’中沟通着彼此的信息,设置着社会的公共议程,质询甚至嘲笑着处于公共视野之中的领导者或者媒体”。可想而知,代表着精英人士话语的传媒媒体舆论监督地位必然会出现下降趋势。
二、传统媒体如何突破目前的现状
毋庸置疑,由于受到网络舆论的冲击,传统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显得力不从心。但是,网络舆论毕竟还处于生长期,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它还无法真正担负起舆论监督的重任。我们要看到在来势汹汹的网舆环境下,传统媒体想要实现舆论监督地位的回归,就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处理好与网络媒体的关系,找准成为“引领者”的途径,一方面与网络媒体竞争,一方面应与其互动合作。
首先,与网络媒体互动合作,共同设置公众议程。网络带来的负面冲击与正面影响同样都无可避免,但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和重要网络信源的传统媒体,具有设置网络议题和引导网络舆论的能力和职责。由于传统媒体舆论场有着主导性、权威性和专业性等特点,他们做出的新闻很专业,做出的内容很专业,虽然网络舆论场有着开发性、互动性和广泛性的特征,但是其部分内容比较业余,自发性较强,情绪化较严重。从这方面上看,传统媒体的对网舆有一个重要的方向引导性。
其次,传统媒体必须注意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将舆论监督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传统媒体必须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让当事人了解真实情况,这样才可以有效阻止流言的产生,维护社会的稳定。
第三,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由发布信息的“独裁者”向解释信息的“平等者”转换。在今天,发布信息不再是传媒工作者的“专利”了,互联网建设和发展,给公众一个相互交流,获知信息的平台,不必再苦等明天报纸的出版,就可以得知最新的新闻报道。可以说在网络这个平台上,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可以成为“公民记者”中的一员。但是,我们要看到,公民记者所发布的新闻缺点在于报道只是浮于表面,只停留在对事件的简单描述上,没有对事件做深入细致的报道,甚至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凭借自身的固有成见对事件妄下评论。传统媒体可以抓住网媒中“公民记者”的这一缺点,利用其拥有专业的新闻传播人员和技术设备的优势——对事件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挖掘出一定的深度和高度,进而做出解释性的报道——发挥传统媒体权威性的优势。
结语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低迷期和矛盾凸显期,各种矛盾相互交织,不断冲突,我们如何运用好社会中的两个“舆论场”——传统媒体舆论场和老百姓的“众说纷坛”,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研究探讨的课题,就媒介性质而言,作为“媒介执政”的传统媒体要在网络舆论浪潮中,改进自身缺陷,发挥自己优势,与网络媒体互动合作,保持其领头羊的作用,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巩固其舆论监督的地位,继续扩大其舆论影响力。
参考文献
①邵培仁:《媒介舆论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01
②程莉,《从“孕妇之死”事件看网络舆论的理性化引导》,《东南传播》,2008(2)
③李琼瑶,《网络舆论的现状及引导》,《湖南行政学院报(双月刊)》,2006(2)
④蔡静,《流言——阴影中的社会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4
(作者: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9级新闻学研究生)
责编:刘冰石
【关键词】网络媒体 传统媒体 舆论监督
西方理性主义对精英人物的影响力在舆论形成中的作用十分看重,认为是精英人物和团体的影响力给予了舆论的理性成分,是精英人物或团体造就了舆论,或者是精英人物从舆论中发现理性(时代精神)①,我国的舆论就或多或少的就受其影响。然而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及飞速发展,网络的出现给普通民众争取话语权塑造了一个崭新的平台,网络媒体的出现也为民众挖掘出了大多数人“舆论”的内涵。
近年来,由网络中形成舆论继而对现实社会中公众舆论和社会进程产生影响的事件屡屡发生,从2003年非典事件、孙志刚事件彰显网络舆论传播的力量以来,网络舆论可谓是风生水起,2008年更是网络舆论监督年。“网络舆论是公众意见与网络媒体相结合的产物”,②“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对某一焦点事态所表现出的多数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或言论。”③往往是网上发布一件热点事件,网民就一呼百应,形成浩大的舆论阵势。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地位正在受到这种由网络媒体所带来的挑战。
一、传统媒体舆论影响力下降的缘由
传统媒体在新闻舆论监督上的弱化现象,就其原因,可以从我国传媒体制下,传统媒体的自身因素和网络媒体的发展的外在因素来考量。
1、新闻媒介制度下,传统媒体新闻报道行动的滞后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不仅在经济上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精神文化方面也要求与世界接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在现代社会中,追求言论自由、舆论自由成为了其目标之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适应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我国新闻事业由单一上层建筑的性质转向了具有“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双重属性——在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同时还要自负盈亏。虽说具有双重属性,但就其制度环境而言,传媒一向被认为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其社会效益被置于首要地位,经济效益居其次,这就决定了采用“政府领导制”的管理模式,要求作为“媒介执政”的特殊机构,要具有与政府步伐步调保持严格的一致性。在2007年济南大雨事件中,我们可以窥见媒体集体失声的后果——流言四起,谣言纷飞。从舆论学的角度看,流言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形态的舆论,“它因为信息环境的阴暗难明而产生,又和人内心的期待、欲望和恐惧相连。”④在该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集中的媒体缄默和垄断性的意见发布是网上流言四起的根本原因。就在这时,网络媒体扮演了传统媒体的角色,不时地发布消息,但是,问题的关键是网络消息的发布者大部分是不明真相的民众,他们很可能将小道消息发布到网络上,甚至不排除借机故意扰乱社会秩序的有心者。由于网络传播的自由性和即时性,在正常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流言很快就纷飞四起,就像一句俗语说的那样:“大道不传小道传。”后来经官方统计公布,大雨造成34人死亡,两万多群众受灾,经济损失达15亿元人民币。这时,有关济南暴雨事件引起的舆情才得到慢慢的平息。如果说,政府早些介入,传统媒体早些报道,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那老百姓还会相信流言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2、网络的发展,网络舆论的高涨,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
传统媒体,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无论其编辑、记者是多么的才华横溢、多么的形式多样,但和受众之间永远是一种单向关系:一边只能说,一边只能听,最多的也只能通过电话进行现场交流。而网络却几乎具备了现有媒体的所有优势,可以进行双向交流,而且是即时的,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自由主动的寻求信息,互联网为受众提供了发表言论的自由空间。
舆论主体也由精英人士、专业人员走向普通公众,不再像传统媒体自上而下发布新闻那样,而是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更加贴近基层,更能反映老百姓的心声和呼声。 “草根记者”的出现更是冲击了传统媒体记者对新闻报道的优势,打破了精英人士对知识的垄断的局面。
以上由网络发展而带来的优势,我们可以看出,“人们不再一如既往的凝神聆听管理者和传媒的声音,人们在‘交头接耳’中沟通着彼此的信息,设置着社会的公共议程,质询甚至嘲笑着处于公共视野之中的领导者或者媒体”。可想而知,代表着精英人士话语的传媒媒体舆论监督地位必然会出现下降趋势。
二、传统媒体如何突破目前的现状
毋庸置疑,由于受到网络舆论的冲击,传统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显得力不从心。但是,网络舆论毕竟还处于生长期,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它还无法真正担负起舆论监督的重任。我们要看到在来势汹汹的网舆环境下,传统媒体想要实现舆论监督地位的回归,就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处理好与网络媒体的关系,找准成为“引领者”的途径,一方面与网络媒体竞争,一方面应与其互动合作。
首先,与网络媒体互动合作,共同设置公众议程。网络带来的负面冲击与正面影响同样都无可避免,但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和重要网络信源的传统媒体,具有设置网络议题和引导网络舆论的能力和职责。由于传统媒体舆论场有着主导性、权威性和专业性等特点,他们做出的新闻很专业,做出的内容很专业,虽然网络舆论场有着开发性、互动性和广泛性的特征,但是其部分内容比较业余,自发性较强,情绪化较严重。从这方面上看,传统媒体的对网舆有一个重要的方向引导性。
其次,传统媒体必须注意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将舆论监督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传统媒体必须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让当事人了解真实情况,这样才可以有效阻止流言的产生,维护社会的稳定。
第三,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由发布信息的“独裁者”向解释信息的“平等者”转换。在今天,发布信息不再是传媒工作者的“专利”了,互联网建设和发展,给公众一个相互交流,获知信息的平台,不必再苦等明天报纸的出版,就可以得知最新的新闻报道。可以说在网络这个平台上,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可以成为“公民记者”中的一员。但是,我们要看到,公民记者所发布的新闻缺点在于报道只是浮于表面,只停留在对事件的简单描述上,没有对事件做深入细致的报道,甚至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凭借自身的固有成见对事件妄下评论。传统媒体可以抓住网媒中“公民记者”的这一缺点,利用其拥有专业的新闻传播人员和技术设备的优势——对事件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挖掘出一定的深度和高度,进而做出解释性的报道——发挥传统媒体权威性的优势。
结语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低迷期和矛盾凸显期,各种矛盾相互交织,不断冲突,我们如何运用好社会中的两个“舆论场”——传统媒体舆论场和老百姓的“众说纷坛”,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研究探讨的课题,就媒介性质而言,作为“媒介执政”的传统媒体要在网络舆论浪潮中,改进自身缺陷,发挥自己优势,与网络媒体互动合作,保持其领头羊的作用,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巩固其舆论监督的地位,继续扩大其舆论影响力。
参考文献
①邵培仁:《媒介舆论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01
②程莉,《从“孕妇之死”事件看网络舆论的理性化引导》,《东南传播》,2008(2)
③李琼瑶,《网络舆论的现状及引导》,《湖南行政学院报(双月刊)》,2006(2)
④蔡静,《流言——阴影中的社会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4
(作者: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9级新闻学研究生)
责编:刘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