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宁历史上有过很辉煌的科举盛况,北宋时科甲连第、人文昌盛,民谚有“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之说。这里出过两个状元、54个进士、101个举人,朱熹、李纲、杨时等古圣先贤曾在此读书、讲学、著书立说。泰宁的读书氛围浓郁,文化底蕴深厚。
历史上,泰宁共出过两个状元,一个是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状元叶祖洽,另一个是宋庆元二年(1196年)的邹应龙。一个小县能出两个状元也算是件不寻常的事。
风骨严峻叶祖洽
叶祖洽(1046年~1117年)从小聪颖好学,才识卓异,18岁乡试中解元。北宋治平年间(1064年~1068年),叶祖洽游学各地,与邵武上官均(后为龙图阁侍制)同窗研读,又与游酢(后为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施景明以师友相称,共同研究时弊,切磋学问。宋熙宁三年(1070年),叶祖洽高中状元。
叶祖洽为家乡做的一个永恒贡献是请宋哲宗皇帝给了泰宁现在这个县名。
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刚中状元的叶祖洽任兵部职方司郎中。这年,正好他的同僚好友、尚书右司郎中张汝贤出任福建路按察使。叶祖洽委托他,以“天下无水不朝东”但山东曲阜孔府门前的泗河却向西流了300里所以才出了孔圣人为由,向皇帝建议:家乡归化县(蛮夷归顺王化之意)的杉溪,从县城到梅口乡向西流了30华里,也算是人杰地灵的宝地,应改归化县名。那时,泰宁也还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文风蔚然、文声鹤起,仅宋熙宁三年至九年间即出现“七年三科六进士、一状元”。元祐元年(1086年),宋哲宗赵煦准奏,将曲阜孔子阙里的府号“泰宁”赐为县名,以表示爱宠、褒扬和鼓励。
据说,叶祖洽高中状元与当时北宋年间王安石“变法”的政治斗争相关联。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神宗熙宁年间两任同平章事(宰相),实行变法,企图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
熙宁三年,正是王安石“变法”派的主要骨干吕惠卿为主考官。关于这一榜的状元的取舍,《续资治通鉴》有这样一段记载:殿廷试策时,“祖洽策言:‘祖宗多因循苟简之政,陛下即位,革而新之。’其意在投合也。考官吕惠卿列阿时者在高等,讦直者居下;刘攽覆考,悉反之。李大临、苏轼编排上官均第一,叶祖洽第二,陆佃第五。帝令陈升之面读均等策,擢祖洽为第一。……苏轼谓:‘祖洽诋祖宗以媚时君,而魁多士,何以正风化!’乃拟进士第一篇献之。”叶祖洽就是这时以支持“变法”的身份入选状元的。
他的入仕正逢王安石第一次推行新政的高峰期,很快被委以重任,奉派签书奉国军判官,继而判登闻检院,任国子监丞。叶祖洽也确实为推行新政尽了一份力。他为新政收集朝野舆论,发现、培养和推荐“变法”新人,深得王安石等“变法”派倚重。
熙宁九年(1076年)春天,朝中一些保守派大臣利用天上出现慧星这一自然现象趁机攻击新法,宋神宗对实施新法又动摇不定。王安石只好辞去宰相职位,叶祖洽也受到保守派的打击,熙宁十年他以国子监丞出任湖州知县,继而留任校书郎闲职。元丰末年至元祐初(1085年~1086年),叶祖洽才擢为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加集贤校理,进礼部郎中。
元祐年间(1086年~1094年),因宋哲宗年幼,由宣仁皇太后听政后,复用司马光、吕公著等一批守旧派大臣,废除新法。叶祖洽一再上奏牍,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维护变法,遭到守旧派的弹劾。守旧派赵君锡抓住叶祖洽参加科举殿廷试策问答卷中有“祖宗纪纲法度因循苟简,愿朝廷与大臣合谋而新之”一语,说是诽谤朝廷,要治叶祖洽的罪。当年的考官苏轼、刘攽主持公道,认为赵君锡“可以为议论乖谬,若谓之讪则不可”,帮了叶祖洽一把。但是,守旧派又以叶祖洽协助王安石制订与推行新法,官府与民争利,显然是“贪鄙无状”为理由提出弹劾。于是,叶祖洽被贬谪外放任广西刑狱,不久又改任江苏海州知县。
绍圣元年(1094年),宋哲宗亲政,重用革新派章惇,重新推行新政。叶祖洽也被召回,先后任中书舍人、给事中等要职。绍圣四年(1097年),朝廷商议追贬元祐党人。这是个非常敏感的政治话题,尤其是对王珪、蔡确的定性。叶祖洽提出对元丰年间已受处理的王珪、蔡确两人必须区别对待。他上疏哲宗说:“当先帝违豫,臣适在朝廷,亲闻士论籍籍罪珪。伏乞特下有司,正珪之罪。”哲宗不得已,只好“珪遗表恩例并行追夺,所赐宅拘收入官,追贬珪万安军司户参军。”但哲宗也因此嫌弃祖洽,认为其“不可大用”。
元符二年(1099年),中书省右正言邹浩因上奏哲宗说不应随意废孟后而立刘妃,被贬安徽新州时,睦宗宅讲书王回为邹浩送行被认为是同党也遭到坐贬。由于叶祖洽曾举荐过王回,哲宗籍此将叶祖洽贬到济州,后又徙迁至江西洪州。
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后起用革新派曾布与守旧派韩忠彦同为宰相。叶祖洽与曾布私交甚深,曾布推荐他入京。叶祖洽为吏部尚书后竭力选拔合适人才,支持曾布改革。崇宁元年(1102年),曾布被罢相,一大批变法革新派官员也都受到了罢贬。叶祖洽被列入元祐党籍,不予重用。至政和初,叶祖洽才被任命为洪州知州,继改任安徽亳州知州、加徽猷阁直学士衔。政和七年(1117年),叶祖洽卒于亳州官署。
叶祖洽死后被赐葬于建康府(今南京)宣义乡雁门。叶祖洽一生维护变法,立场坚定,不屈不挠,旧志赞叹他是“风骨严峻”之人。
邹应龙与状元岩
也许是科举文化的烙印于斯格外醒目。在泰宁这小小的“汉唐古镇、两宋名城”里,曾出现“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辉煌。而位于古城东北12公里处,有一座孕育出中国第一位岩穴状元的生态学堂——状元岩,更是浓缩诠释了中国1300多年科举制度的文明史。
状元岩是一座耐得住寂寞的山。冷清和幽远是它青青的衣裳,孤独和坚忍是它郁郁的魂魄。那日下午,踏入潜龙峡时,我便感觉到了。峡中出现一处险峻的山崖,山崖上有参差不齐、深浅不一的石阶,石径青苔斑驳,古意盎然,近千级,曲折盘旋于陡壁,一直踅入山顶一个隐秘的岩穴。那石阶称“斗米阶”,那山崖名“登云崖”,那岩穴便是“状元岩”。据说,800多年前,18岁的邹应龙一回回背着斗米,踏着古道上山,在岩穴中苦读5年。倘若真是如此,青年书生面对着冷清和幽远,心中的孤独和坚忍是否穿越了这座寂寞大山? 答案显然是确定的。如今,壮元岩的山山水水都刻上了邹应龙的痕迹。门为状元门,峡为潜龙峡,崖为晒书崖,峰为文昌顶,谷为文曲谷。连传说也是那么意韵绵远。说是山中有三位土地神,奉命保护未来的状元公读书。青年书生邹应龙常借着月光看书,每当月影逐渐西移,他的桌椅也跟着移动,不知不觉悬挂于岩穴之外,飘浮在半空之中,这下慌了三位土地神,他们一扛桌,一顶椅,一托人,累得手臂发麻,气喘吁吁,每夜如此,苦不堪言。而青年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浑然不知身外事。试想,月明星稀之夜,万籁俱寂之时,丹山碧水之上,清风寒露之间,三位须发皆白的神仙共同托举着一介青年书生,一起完成了一幅邹应龙就月读书图,何等地缥缈与神秘,令人遐思。
而山中双乳峰的由来,传说是琵琶精为色诱邹帅哥,变为风情万种的妙龄女子,袒露迷人酥胸,岂料帅哥坐怀不乱,正眼不瞧。仍是朝夕诵读圣贤书不已,琵琶精妖术不灵,大败而去,于是双乳化为双峰,警示世人。似乎在说,入山求学,就要耐得住寂寞,心无旁骛,即使“红袖添香夜读书”也不允许。唯一可以相亲的只有自然山水。那天,我们一鼓作气登上166级的换骨岭,大汗淋漓,转而步入两侧悬崖,丛生刺柏之中,山风徐来,真如脱胎换骨了一回。原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说的是无论仁者还是智者,都只能和必须让秀山丽水陶冶身性,浸润心灵。当我们对着回音谷连呼三声,山谷的回响清晰而沉重,似乎还传来悲壮的韵味,而回响之后,山川更加幽寂。
攀登状元岩的山路不就是和攀登科举之路一样吗?
状元岩又是一座不甘寂寞的山。藏龙卧虎是它不动声色的形体,蓄势待发是它骚动勃发的内心。那天,我们登临山顶,站在了海拔1056米的文昌顶上,远眺笔架峰,它在云雾缭绕中似乎向你飘来,就如当年等候邹应龙如椽大笔洒墨疾书之后,放入其中稍作歇息。而另一面的4座山峦,绵延起伏,如苍龙腾云驾雾,谓之“四龙出海”,俯瞰山下,5座连体山包,仿佛5只蹲伏的老虎,正蓄势铆劲,纵身而跃。此为“五虎上山”。环顾周遭,天地之间,似乎都是峰峦组成的世界,大气磅礴,跃跃欲试的山峦世界。
原来耐得住寂寞和不甘寂寞在状元岩是如此矛盾的统一。
据堪舆家说法,邹应龙读书的岩穴之上,有一条山岭,形如裸露的5趾足背,而这恰是佛的祥瑞之像。而岩穴却似一弯新月,长约50米,高不上3米,进深约7米。岩穴中间壁上镌刻“状元岩”三个摩崖大字,为清乾隆年间泰宁文人所书,此外,别无他物,显得空空荡荡。据邹氏家谱记载,邹应龙先祖是五代时的邹勇夫,官居后梁尚书左仆射兼上柱国御史大夫、威武军节度使,因“开疆建县”有功,后人称之“开泰公”。邹应龙显然出生官宦之家,但到父辈家境衰落,所以“年十八,习《春秋》,贫无书,‘三传’皆手抄”(《圹志》)。试想,一介青年书生,只身辞家入山,选择悬空岩穴栖身,孤独面对凄苦环境,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着他?也许为了家道中兴,光宗耀祖;也许为了经世报国,史册留名。而早他100多年,为泰宁夺得第一个状元的叶祖洽,应该是直接楷模。如今800多年过去,人走室空,但我似乎看到状元岩旁分明还镌刻着:“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经典语句,只是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句大多镌刻在许多世人心中。
《宋史·邹应龙传》记载:邹应龙,字景初,庆元二年(1196年)进士。历官为起居舍人,以直龙图阁权知赣州,迁江西提点刑狱。寻迁中书舍人兼太子右谕德,复兼太子左庶子、试户部尚书。后曾累任工部尚书、刑部尚书、礼部尚书,兼侍读、资政殿学士等职,又以敷文阁学士提举真原万寿宫、玉隆万寿宫及端明殿学士提举洞霄宫。淳祐四年(1244年)卒,赠少保。该传全文仅200字左右,政绩只字未提,但从罗列的一大堆职官简历表里,南宋6部中他做了4个部尚书,可见其仕途阅历之深,才干练达。而宋人赵与筹所撰《故少保大资政枢密参政邹公圹志》,对邹应龙家世、政绩倒记叙不少。提及24岁中举,次年,试礼部第一,钦点状元及第。累官中,曾以试户部尚书身份出使金国,颇有主见,这可是当年南宋王朝外交的第一等大事。他也曾数次“剿抚兼施”农民起义和流寇作乱,说明具有军事指挥才干。他还曾出任泉州知军,惩治劣迹昭著的皇族子弟和奸商,做了许多利民实事。他主持建造的泉州顺德大石桥,雄跨笋江两岸,至今依然坚固完好。嘉熙元年(1237年),时年66岁,尽管宋理宗一再挽留,他还是坚决告老还乡。73岁病逝于家乡泰宁南谷山坞。
综观邹应龙宦海生涯41年,不愧是一位凛然正气、廉洁正直、亲民为民的好官吏,也是南宋朝廷的肱骨忠臣。难怪他去世时,朝廷特为他辍朝志哀,追封并治丧。更让我惊奇的是,邹应龙去世16年后,宋理宗于景定元年(1260年)农历七月廿八日,下诏特授他为“昭仁显烈威济护国广佑圣王”。缘由是年前宋军在抵抗蒙古军侵略大战时,云彩中出现邹应龙令旗,宋军备受鼓舞,克敌大胜。至今,不少地方的广佑圣王庙香火益旺,而台北广佑圣王庙就坐落在台湾著名的风景区阳明山。
泰宁人津津乐道的还是邹应龙连中“二元”之盛举,24岁州试得中解元(举人第一名),25岁以《谅阴不亲策》钦点状元及第。泰宁政协文史委和泰宁邹应龙文化研究会合编的《状元宰辅邹应龙》一书,还收集了中国历代文状元、状元宰辅和连中二元状元统计表,在南北宋300多年间,共出状元118人,连中二元22人,官至宰辅25人,可见邹应龙在中国古代科举之路上的凤毛麟角,风光荣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邹应龙中状元6年后,邹氏家族涌现出9名举人,其中5名进士。据统计,宋代泰宁共登进士23名,可以说迎来了科举盛世。泰宁学宫也是在这背景下兴建的。800多年来,邹氏家族兴旺发达,百万后裔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并有大批军政、工商、科技、文艺界精英。实乃邹氏家族之幸,泰宁故乡之荣。这应该与泰宁厚重的科举文化、独特的状元之路的影响分不开的,那就是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
我对《圹志》中描写邹应龙容貌气质的一段话很感兴趣:“公风神俊迈,眉目如刻画。半言片简,皆超然有尘外趣,而简静深厚,不求人知。”特别是气质中的超然尘外,我想一定是在那耐得住寂寞又不甘寂寞的绝壁岩穴中炼成的。唯有禀受山川磅礴之气,风月灵秀之气,天地浩然之气,一代状元公才能百炼成钢。
邹应龙与状元岩,山因人而彰显,人因山而扬名,这应该是一种永恒的对应。
历史上,泰宁共出过两个状元,一个是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状元叶祖洽,另一个是宋庆元二年(1196年)的邹应龙。一个小县能出两个状元也算是件不寻常的事。
风骨严峻叶祖洽
叶祖洽(1046年~1117年)从小聪颖好学,才识卓异,18岁乡试中解元。北宋治平年间(1064年~1068年),叶祖洽游学各地,与邵武上官均(后为龙图阁侍制)同窗研读,又与游酢(后为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施景明以师友相称,共同研究时弊,切磋学问。宋熙宁三年(1070年),叶祖洽高中状元。
叶祖洽为家乡做的一个永恒贡献是请宋哲宗皇帝给了泰宁现在这个县名。
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刚中状元的叶祖洽任兵部职方司郎中。这年,正好他的同僚好友、尚书右司郎中张汝贤出任福建路按察使。叶祖洽委托他,以“天下无水不朝东”但山东曲阜孔府门前的泗河却向西流了300里所以才出了孔圣人为由,向皇帝建议:家乡归化县(蛮夷归顺王化之意)的杉溪,从县城到梅口乡向西流了30华里,也算是人杰地灵的宝地,应改归化县名。那时,泰宁也还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文风蔚然、文声鹤起,仅宋熙宁三年至九年间即出现“七年三科六进士、一状元”。元祐元年(1086年),宋哲宗赵煦准奏,将曲阜孔子阙里的府号“泰宁”赐为县名,以表示爱宠、褒扬和鼓励。
据说,叶祖洽高中状元与当时北宋年间王安石“变法”的政治斗争相关联。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神宗熙宁年间两任同平章事(宰相),实行变法,企图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
熙宁三年,正是王安石“变法”派的主要骨干吕惠卿为主考官。关于这一榜的状元的取舍,《续资治通鉴》有这样一段记载:殿廷试策时,“祖洽策言:‘祖宗多因循苟简之政,陛下即位,革而新之。’其意在投合也。考官吕惠卿列阿时者在高等,讦直者居下;刘攽覆考,悉反之。李大临、苏轼编排上官均第一,叶祖洽第二,陆佃第五。帝令陈升之面读均等策,擢祖洽为第一。……苏轼谓:‘祖洽诋祖宗以媚时君,而魁多士,何以正风化!’乃拟进士第一篇献之。”叶祖洽就是这时以支持“变法”的身份入选状元的。
他的入仕正逢王安石第一次推行新政的高峰期,很快被委以重任,奉派签书奉国军判官,继而判登闻检院,任国子监丞。叶祖洽也确实为推行新政尽了一份力。他为新政收集朝野舆论,发现、培养和推荐“变法”新人,深得王安石等“变法”派倚重。
熙宁九年(1076年)春天,朝中一些保守派大臣利用天上出现慧星这一自然现象趁机攻击新法,宋神宗对实施新法又动摇不定。王安石只好辞去宰相职位,叶祖洽也受到保守派的打击,熙宁十年他以国子监丞出任湖州知县,继而留任校书郎闲职。元丰末年至元祐初(1085年~1086年),叶祖洽才擢为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加集贤校理,进礼部郎中。
元祐年间(1086年~1094年),因宋哲宗年幼,由宣仁皇太后听政后,复用司马光、吕公著等一批守旧派大臣,废除新法。叶祖洽一再上奏牍,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维护变法,遭到守旧派的弹劾。守旧派赵君锡抓住叶祖洽参加科举殿廷试策问答卷中有“祖宗纪纲法度因循苟简,愿朝廷与大臣合谋而新之”一语,说是诽谤朝廷,要治叶祖洽的罪。当年的考官苏轼、刘攽主持公道,认为赵君锡“可以为议论乖谬,若谓之讪则不可”,帮了叶祖洽一把。但是,守旧派又以叶祖洽协助王安石制订与推行新法,官府与民争利,显然是“贪鄙无状”为理由提出弹劾。于是,叶祖洽被贬谪外放任广西刑狱,不久又改任江苏海州知县。
绍圣元年(1094年),宋哲宗亲政,重用革新派章惇,重新推行新政。叶祖洽也被召回,先后任中书舍人、给事中等要职。绍圣四年(1097年),朝廷商议追贬元祐党人。这是个非常敏感的政治话题,尤其是对王珪、蔡确的定性。叶祖洽提出对元丰年间已受处理的王珪、蔡确两人必须区别对待。他上疏哲宗说:“当先帝违豫,臣适在朝廷,亲闻士论籍籍罪珪。伏乞特下有司,正珪之罪。”哲宗不得已,只好“珪遗表恩例并行追夺,所赐宅拘收入官,追贬珪万安军司户参军。”但哲宗也因此嫌弃祖洽,认为其“不可大用”。
元符二年(1099年),中书省右正言邹浩因上奏哲宗说不应随意废孟后而立刘妃,被贬安徽新州时,睦宗宅讲书王回为邹浩送行被认为是同党也遭到坐贬。由于叶祖洽曾举荐过王回,哲宗籍此将叶祖洽贬到济州,后又徙迁至江西洪州。
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后起用革新派曾布与守旧派韩忠彦同为宰相。叶祖洽与曾布私交甚深,曾布推荐他入京。叶祖洽为吏部尚书后竭力选拔合适人才,支持曾布改革。崇宁元年(1102年),曾布被罢相,一大批变法革新派官员也都受到了罢贬。叶祖洽被列入元祐党籍,不予重用。至政和初,叶祖洽才被任命为洪州知州,继改任安徽亳州知州、加徽猷阁直学士衔。政和七年(1117年),叶祖洽卒于亳州官署。
叶祖洽死后被赐葬于建康府(今南京)宣义乡雁门。叶祖洽一生维护变法,立场坚定,不屈不挠,旧志赞叹他是“风骨严峻”之人。
邹应龙与状元岩
也许是科举文化的烙印于斯格外醒目。在泰宁这小小的“汉唐古镇、两宋名城”里,曾出现“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辉煌。而位于古城东北12公里处,有一座孕育出中国第一位岩穴状元的生态学堂——状元岩,更是浓缩诠释了中国1300多年科举制度的文明史。
状元岩是一座耐得住寂寞的山。冷清和幽远是它青青的衣裳,孤独和坚忍是它郁郁的魂魄。那日下午,踏入潜龙峡时,我便感觉到了。峡中出现一处险峻的山崖,山崖上有参差不齐、深浅不一的石阶,石径青苔斑驳,古意盎然,近千级,曲折盘旋于陡壁,一直踅入山顶一个隐秘的岩穴。那石阶称“斗米阶”,那山崖名“登云崖”,那岩穴便是“状元岩”。据说,800多年前,18岁的邹应龙一回回背着斗米,踏着古道上山,在岩穴中苦读5年。倘若真是如此,青年书生面对着冷清和幽远,心中的孤独和坚忍是否穿越了这座寂寞大山? 答案显然是确定的。如今,壮元岩的山山水水都刻上了邹应龙的痕迹。门为状元门,峡为潜龙峡,崖为晒书崖,峰为文昌顶,谷为文曲谷。连传说也是那么意韵绵远。说是山中有三位土地神,奉命保护未来的状元公读书。青年书生邹应龙常借着月光看书,每当月影逐渐西移,他的桌椅也跟着移动,不知不觉悬挂于岩穴之外,飘浮在半空之中,这下慌了三位土地神,他们一扛桌,一顶椅,一托人,累得手臂发麻,气喘吁吁,每夜如此,苦不堪言。而青年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浑然不知身外事。试想,月明星稀之夜,万籁俱寂之时,丹山碧水之上,清风寒露之间,三位须发皆白的神仙共同托举着一介青年书生,一起完成了一幅邹应龙就月读书图,何等地缥缈与神秘,令人遐思。
而山中双乳峰的由来,传说是琵琶精为色诱邹帅哥,变为风情万种的妙龄女子,袒露迷人酥胸,岂料帅哥坐怀不乱,正眼不瞧。仍是朝夕诵读圣贤书不已,琵琶精妖术不灵,大败而去,于是双乳化为双峰,警示世人。似乎在说,入山求学,就要耐得住寂寞,心无旁骛,即使“红袖添香夜读书”也不允许。唯一可以相亲的只有自然山水。那天,我们一鼓作气登上166级的换骨岭,大汗淋漓,转而步入两侧悬崖,丛生刺柏之中,山风徐来,真如脱胎换骨了一回。原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说的是无论仁者还是智者,都只能和必须让秀山丽水陶冶身性,浸润心灵。当我们对着回音谷连呼三声,山谷的回响清晰而沉重,似乎还传来悲壮的韵味,而回响之后,山川更加幽寂。
攀登状元岩的山路不就是和攀登科举之路一样吗?
状元岩又是一座不甘寂寞的山。藏龙卧虎是它不动声色的形体,蓄势待发是它骚动勃发的内心。那天,我们登临山顶,站在了海拔1056米的文昌顶上,远眺笔架峰,它在云雾缭绕中似乎向你飘来,就如当年等候邹应龙如椽大笔洒墨疾书之后,放入其中稍作歇息。而另一面的4座山峦,绵延起伏,如苍龙腾云驾雾,谓之“四龙出海”,俯瞰山下,5座连体山包,仿佛5只蹲伏的老虎,正蓄势铆劲,纵身而跃。此为“五虎上山”。环顾周遭,天地之间,似乎都是峰峦组成的世界,大气磅礴,跃跃欲试的山峦世界。
原来耐得住寂寞和不甘寂寞在状元岩是如此矛盾的统一。
据堪舆家说法,邹应龙读书的岩穴之上,有一条山岭,形如裸露的5趾足背,而这恰是佛的祥瑞之像。而岩穴却似一弯新月,长约50米,高不上3米,进深约7米。岩穴中间壁上镌刻“状元岩”三个摩崖大字,为清乾隆年间泰宁文人所书,此外,别无他物,显得空空荡荡。据邹氏家谱记载,邹应龙先祖是五代时的邹勇夫,官居后梁尚书左仆射兼上柱国御史大夫、威武军节度使,因“开疆建县”有功,后人称之“开泰公”。邹应龙显然出生官宦之家,但到父辈家境衰落,所以“年十八,习《春秋》,贫无书,‘三传’皆手抄”(《圹志》)。试想,一介青年书生,只身辞家入山,选择悬空岩穴栖身,孤独面对凄苦环境,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着他?也许为了家道中兴,光宗耀祖;也许为了经世报国,史册留名。而早他100多年,为泰宁夺得第一个状元的叶祖洽,应该是直接楷模。如今800多年过去,人走室空,但我似乎看到状元岩旁分明还镌刻着:“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经典语句,只是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句大多镌刻在许多世人心中。
《宋史·邹应龙传》记载:邹应龙,字景初,庆元二年(1196年)进士。历官为起居舍人,以直龙图阁权知赣州,迁江西提点刑狱。寻迁中书舍人兼太子右谕德,复兼太子左庶子、试户部尚书。后曾累任工部尚书、刑部尚书、礼部尚书,兼侍读、资政殿学士等职,又以敷文阁学士提举真原万寿宫、玉隆万寿宫及端明殿学士提举洞霄宫。淳祐四年(1244年)卒,赠少保。该传全文仅200字左右,政绩只字未提,但从罗列的一大堆职官简历表里,南宋6部中他做了4个部尚书,可见其仕途阅历之深,才干练达。而宋人赵与筹所撰《故少保大资政枢密参政邹公圹志》,对邹应龙家世、政绩倒记叙不少。提及24岁中举,次年,试礼部第一,钦点状元及第。累官中,曾以试户部尚书身份出使金国,颇有主见,这可是当年南宋王朝外交的第一等大事。他也曾数次“剿抚兼施”农民起义和流寇作乱,说明具有军事指挥才干。他还曾出任泉州知军,惩治劣迹昭著的皇族子弟和奸商,做了许多利民实事。他主持建造的泉州顺德大石桥,雄跨笋江两岸,至今依然坚固完好。嘉熙元年(1237年),时年66岁,尽管宋理宗一再挽留,他还是坚决告老还乡。73岁病逝于家乡泰宁南谷山坞。
综观邹应龙宦海生涯41年,不愧是一位凛然正气、廉洁正直、亲民为民的好官吏,也是南宋朝廷的肱骨忠臣。难怪他去世时,朝廷特为他辍朝志哀,追封并治丧。更让我惊奇的是,邹应龙去世16年后,宋理宗于景定元年(1260年)农历七月廿八日,下诏特授他为“昭仁显烈威济护国广佑圣王”。缘由是年前宋军在抵抗蒙古军侵略大战时,云彩中出现邹应龙令旗,宋军备受鼓舞,克敌大胜。至今,不少地方的广佑圣王庙香火益旺,而台北广佑圣王庙就坐落在台湾著名的风景区阳明山。
泰宁人津津乐道的还是邹应龙连中“二元”之盛举,24岁州试得中解元(举人第一名),25岁以《谅阴不亲策》钦点状元及第。泰宁政协文史委和泰宁邹应龙文化研究会合编的《状元宰辅邹应龙》一书,还收集了中国历代文状元、状元宰辅和连中二元状元统计表,在南北宋300多年间,共出状元118人,连中二元22人,官至宰辅25人,可见邹应龙在中国古代科举之路上的凤毛麟角,风光荣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邹应龙中状元6年后,邹氏家族涌现出9名举人,其中5名进士。据统计,宋代泰宁共登进士23名,可以说迎来了科举盛世。泰宁学宫也是在这背景下兴建的。800多年来,邹氏家族兴旺发达,百万后裔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并有大批军政、工商、科技、文艺界精英。实乃邹氏家族之幸,泰宁故乡之荣。这应该与泰宁厚重的科举文化、独特的状元之路的影响分不开的,那就是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
我对《圹志》中描写邹应龙容貌气质的一段话很感兴趣:“公风神俊迈,眉目如刻画。半言片简,皆超然有尘外趣,而简静深厚,不求人知。”特别是气质中的超然尘外,我想一定是在那耐得住寂寞又不甘寂寞的绝壁岩穴中炼成的。唯有禀受山川磅礴之气,风月灵秀之气,天地浩然之气,一代状元公才能百炼成钢。
邹应龙与状元岩,山因人而彰显,人因山而扬名,这应该是一种永恒的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