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一种主动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审美活动,在小学语文课程中重视阅读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自身修养,为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建立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有效阅读的方法与技能,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以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与能力。那么,如何做好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工作呢?文章对之进行了几点探讨,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一、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尤为重要,原因在于阅读是一个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如果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那么阅读教学的工作就会很难开展。因此,教师需要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阅读教学工作的切入点,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让学生爱上阅读、乐于阅读。比如说教师可以创建情境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比如说《山中访友》这篇课文,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述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展现了一副生动形象、多姿多彩的画面,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感情。教师可以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像“我仿佛变成一颗大树”让同学们自由想象自己会变成自然界的哪些景物,既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有效的阅读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尊重学生阅读体验的视角
语文是一个感情色彩丰富、充满人文特色的学科,阅读这种个性化的学习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认知能力、思维角度,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自身的独到理解感受,允许学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评价心得,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了真正的精神体验。另外教师在做到珍视学生独特感受的同时,也要将加以正确的评价和引导,避免学生存在理解的偏差。例如,在教学《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时,大部分学生都对课文有了一个正确的理解,想要向宋庆龄学习做一个守信用的人,但其中一个学生却提出想要一只文中那样的鸽子,原来他是发现了文中描写的鸽子很可爱漂亮,这是教师就需要首先赞同学生的行为,然后进一步的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重点,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你知道为什么宋庆龄宁可不要鸽子也不随父母一同出去吗?”“因为她答应了小珍要教她折花篮。”。”“是呀,在宋庆龄的眼中,要鸽子和守信用哪一个更重要呢?”“当然是守信用了。”这样既没有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又可以保证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三、加强学生阅读技能的掌握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也要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以增强学生的阅读技能,保证学生实现有效阅读。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使学生自己掌握良好的阅读技能,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是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的。因此,教师应从教材的基本知识体系上入手,明确阅读教学活动的侧重点,通过各种教学环节综合全面的培养学生理解、赏评的能力,掌握到阅读学习的本领。以《村居》这首诗为例,这一课的生字较多,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学生字,后学古诗。先以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像“拂”“纸鸢”“草长莺飞”等难点字词;然后初读全诗、读准读通;再细读全诗、逐一解词释句,弄懂诗意;最后赏读全诗、体会意境、熟读成诵。这样逐步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才能保证学生充分体会到古诗背后的内容,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真正提升。
四、丰富学生阅读学习的形式
为避免语文阅读枯燥单一的教学形式,教师应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阅读活动,不能只着眼于课堂教学上,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使学生在丰富的阅读环境中享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模式,不同的阅读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为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有价值的读物,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或者为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阅读,可以举办个人朗诵、集体朗诵的比赛活动。甚至对于课堂的阅读教学形式,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途径来丰富学生的阅读教学,如教学《白杨》时,可以運用多媒体播放白杨的图片,让学生感官体验高大挺秀、生命力顽强的白杨,水到渠成的使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刻感受建设者不畏艰苦、扎根边疆的精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阅读形式,有利于达到高效的阅读教学质量。
五、强化学生阅读感知的能力
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积累是十分重要的,语文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注重平时的积累,才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感知能力,实现“厚积薄发”的良好學习效果。一方面,教师可以对教材课文进行深入的剖析解读,使学生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并将之转化为自己的内在情感,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等,这些生动形象、富有强烈情感的重点语句。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养成摘抄积累的阅读习惯,通过积累美词佳作、名言警句,丰富自身的情感材料,还能提升自身的语言鉴赏能力。学生在阅读积累的过程中,才能拥有雄厚的情感基础,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总之,阅读作为学生获取知识、丰富情感、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重视语文阅读的教学,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以促进学生全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玉娟.如何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3(36):123.
[2]肖家清.浅谈如何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9):204.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一、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尤为重要,原因在于阅读是一个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如果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那么阅读教学的工作就会很难开展。因此,教师需要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阅读教学工作的切入点,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让学生爱上阅读、乐于阅读。比如说教师可以创建情境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比如说《山中访友》这篇课文,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述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展现了一副生动形象、多姿多彩的画面,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感情。教师可以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像“我仿佛变成一颗大树”让同学们自由想象自己会变成自然界的哪些景物,既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有效的阅读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尊重学生阅读体验的视角
语文是一个感情色彩丰富、充满人文特色的学科,阅读这种个性化的学习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认知能力、思维角度,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自身的独到理解感受,允许学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评价心得,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了真正的精神体验。另外教师在做到珍视学生独特感受的同时,也要将加以正确的评价和引导,避免学生存在理解的偏差。例如,在教学《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时,大部分学生都对课文有了一个正确的理解,想要向宋庆龄学习做一个守信用的人,但其中一个学生却提出想要一只文中那样的鸽子,原来他是发现了文中描写的鸽子很可爱漂亮,这是教师就需要首先赞同学生的行为,然后进一步的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重点,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你知道为什么宋庆龄宁可不要鸽子也不随父母一同出去吗?”“因为她答应了小珍要教她折花篮。”。”“是呀,在宋庆龄的眼中,要鸽子和守信用哪一个更重要呢?”“当然是守信用了。”这样既没有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又可以保证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三、加强学生阅读技能的掌握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也要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以增强学生的阅读技能,保证学生实现有效阅读。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使学生自己掌握良好的阅读技能,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是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的。因此,教师应从教材的基本知识体系上入手,明确阅读教学活动的侧重点,通过各种教学环节综合全面的培养学生理解、赏评的能力,掌握到阅读学习的本领。以《村居》这首诗为例,这一课的生字较多,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学生字,后学古诗。先以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像“拂”“纸鸢”“草长莺飞”等难点字词;然后初读全诗、读准读通;再细读全诗、逐一解词释句,弄懂诗意;最后赏读全诗、体会意境、熟读成诵。这样逐步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才能保证学生充分体会到古诗背后的内容,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真正提升。
四、丰富学生阅读学习的形式
为避免语文阅读枯燥单一的教学形式,教师应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阅读活动,不能只着眼于课堂教学上,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使学生在丰富的阅读环境中享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模式,不同的阅读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为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有价值的读物,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或者为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阅读,可以举办个人朗诵、集体朗诵的比赛活动。甚至对于课堂的阅读教学形式,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途径来丰富学生的阅读教学,如教学《白杨》时,可以運用多媒体播放白杨的图片,让学生感官体验高大挺秀、生命力顽强的白杨,水到渠成的使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刻感受建设者不畏艰苦、扎根边疆的精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阅读形式,有利于达到高效的阅读教学质量。
五、强化学生阅读感知的能力
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积累是十分重要的,语文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注重平时的积累,才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感知能力,实现“厚积薄发”的良好學习效果。一方面,教师可以对教材课文进行深入的剖析解读,使学生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并将之转化为自己的内在情感,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等,这些生动形象、富有强烈情感的重点语句。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养成摘抄积累的阅读习惯,通过积累美词佳作、名言警句,丰富自身的情感材料,还能提升自身的语言鉴赏能力。学生在阅读积累的过程中,才能拥有雄厚的情感基础,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总之,阅读作为学生获取知识、丰富情感、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重视语文阅读的教学,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以促进学生全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玉娟.如何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3(36):123.
[2]肖家清.浅谈如何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