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语文本色,还“语文味”于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再隋教授说:“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如何把语文课真正上出“语文味”?语文教师应该抛弃浮华,简单地、扎实地、轻松地教语文,并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语言美、意境美、文化美,从而唤醒童心、童真,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
  
  1.语文课要有琅琅的读书声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古人读书的这些经验之谈很有道理。小学语文教材选入课文的大多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范文。课堂是训练学生提高朗读能力的主要阵地,我们要回归文本,还课堂琅琅的读书声。我们的语文课应该以读为主,通过读来解决语感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去感悟、体味语言文字之美,用心灵和文本直接对话。
  在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中,一位老师在教学《槐乡五月》一文时,充分体现了以“读”为主,以“读”代讲的教学理念。她在读中让学生感悟出槐花的多、槐花的美以及槐花的香。在学生没有读出“醇香”的味道时,教师说:“香味我还没闻够,就散了。”学生下意识地就把“醇香”的语调拖长了,从而读出浓浓的香味来。是的,读懂不是语文课的目的,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语文的汁和味。语文不是无情物,每个字、词、句,甚至每个标点都包含着作者的感情。教师要想好自己要表达的“滋味”,再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词表达,感情朗读就不难了。如我在上袁鹰的《黄河的主人》这篇散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黄河的壮美,我先让学生说说心中的黄河,再吟诵李白、王之涣以及刘禹锡笔下有关黄河的诗句,让学生吟出“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些诗句的节奏、轻重以及诗的意蕴,在诵读中感受黄河的湍急、气势浩大,进而让学生走进文本,来到滚滚的黄河边,去感受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2.语文课要有激荡的情感味
  
  听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上课,即使心静如水的人也会不由自主地热情高涨,会情不自禁地跃跃欲试。她的课堂教学,始终追求在一种充满真情的氛围中进行。课始激情情始生,课中悟情情更浓,课终谙情情未了。
  窦老师教学《游园不值》时,她从“不值”就是“值”这个主题切入,再从意蕴入手,吟出诗人那一片怜春、惜春的情怀,吟出春天的勃勃生机。从“怜”字看出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从“扣”字品出了诗人对园主人的尊敬之情,还从“关”字感受到了诗中红杏渴望自由、向往春天的力量之美,进而让学生懂得叶绍翁“不遇中有遇”,“游园不值”就是“值”的思想。诗中有情,窦老师在解诗过程中的每一个神情、动作都传播着情感和魅力。她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智慧碰撞,她对课文的倾情投入和对课堂氛围的激情营造让人情动于心、叹为观止。
  名师真不愧为名师。窦老师的魅力是激情不老、读书一生、爱在细节、宁静致远、以写促思。正是这些法宝让她成为教育界一颗璀璨的明星,在语文教育界光芒四射,同时又鞭策和勉励着教育界的同仁们。
  
  3.语文课要上得扎扎实实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理解、感悟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语文不仅仅要重视人文性教育,也不可忽视对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如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为了让学生领略天游峰之险,我这样说:“这里的‘抛’用得非常精妙,章武写这段话时也曾经考虑过用‘垂’‘挂’‘扔’等字,但都不满意,最后还是敲定了‘抛’字,为什么呢?”学生结合文段的语境内容,咀嚼出“抛”能表现出石梯的窄小、轻飘、陡峭的感觉,能把九百多级石梯在空中晃晃悠悠的动态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抛”字的精准与生动,也真切体验到揣摩语言文字的愉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顶天立地”,我先让学生结合课文及天游峰图说说词语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顶天立地’还可以用来形容人堂堂正正、志向远大、气概豪迈,能用这个词写一句话吗?”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到运用性的训练。从语言训练入手,教师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的练习,使学生通过训练可以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回归语文的本色课堂,上有“语文味”的课,返璞归真,让更多的生命之花尽情绽放,这是我们为师的共同追求!
  (责编 侯艳星)
其他文献
决定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而子宫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共同构成了产力。其中子宫收缩力是分娩进程中最主要的产力,贯穿
现代语言学家认为,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应该由语言的“输入”(理解、记忆)和语言的“输出”(运用)两个环节构成,如果没有语言输出,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是不可能的。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地“运用”,学生语文能力过关的主要标志也是能够熟练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因此,语言运用训练应该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然而,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运用训练由于缺少教师的指导,大多训练只是学生原有水平的
问:我在结婚前后,月经都很规则。最近,我身体没有出现其他情况,但按期该来的月经却没有来,不知是否怀孕,于是我用小瓶子装着尿液送医院做尿妊娠试验检测,结果呈阳性。三天后,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精辟的话:“不要把‘祖国’这样一些词像廉价的钱币那样塞给学生。”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如果说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那么,抓住了词语教学,就抓住了语文教学中根本的根本。小学中段,一般被称为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项目逐渐增加,要求也在逐渐提升。而词语的训练是段、篇的训练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词语教学理所当然应该成为中段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读、写、仿、用这四种
很多人一到秋天就喜欢大鱼大肉进补,这样做不但热量超标,还容易引起秋燥。不妨用水果和肉类做成"果肉"菜肴,既增添了美味,又使菜肴的营养更加全面。
问:我家祖辈居住在海南,以捕鱼为生。我听父亲说,我叔(今年42岁)年轻时曾患过恐缩症,当时该病乡镇流行,人人恐慌,气氛极为紧张,据说此症发生与迷信有关。请问恐缩症是怎么回事?
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而渗透于教学每个环节的评价,同样也应该充满生命力。教师要善于在学生与课文人物的经历相似处、思想碰撞处、情感共鸣处,用富有激情的评价语言进行“人文点染”,使课堂上真情涌动,使学生“亲临现场”,获得理解的深入、心灵的感动和情感的升华。  一、 适时引导,让学生迸发思维火花  以多元的评价标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或渠道,注重发现、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必然会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创新
目的:观察毛冬青甲素(Ilexonin,IA)对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炎性因子IL-6、M-CSF的影响,为冠脉内介入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0只,高胆固醇饲料喂养4周后随机分为3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