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民的生活方式:以海为家,独具特色
生活在海上的蛋民,日子过得一样是有滋有味的——
居在海上,一条船就是全部家当
蛋民以船为家,往往几代人都生活居住在船上,从生到死,代代相传,就在船上完成繁衍和存续。蛋民居住的小船叫做“连家船”。连家船的结构甚为精致,每体长一般不过五六米,宽约一米二,上面有拱型的蛋篷,用以遮蔽阳光和风雨。船侧有长桨一双,作为小船在水上划行的工具;底部的船舱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的水舱用以装载鱼货,后面的空舱用来放置衣食杂物,有的船上还会养一只狗;甲板之上、蛋篷之下,小船的中部则是蛋民日常起居的唯一室内空间。有时船舱外侧还会派上用场,一侧挂着灯笼,养着几只叽叽直叫的小鸡,一侧挂着无底的篾兜,为的是便于拉撒。
关于蛋民日常生活情景,清人屈大均在其所著的《广东新语》中曾有过一段生动的描述。说蛋家的妇女一边操舵一边煮鱼,整天背着孩子,还要帮助丈夫起网摇橹、削竹搓绳,顾不上哭闹着要吃奶的孩子。蛋民们不穿鞋袜,光着脚踏波涉水,或者只穿木屐。男人不管寒冷的冬天或炎热的夏天,只有一件短袄和一条裤子,妇女三年才有机会换一条布裙。长期耕海讨食造就了蛋民健壮的体格,水上生活还练就蛋民一身好水性,尤其男人善潜水,可以潜入深水的岩穴捕捉巨鱼。妇女虽不习惯肩挑走远路,但能下水浮泅,参加船上撒网捕鱼捞虾的作业。世代的水上生活和船上劳作,已经使他们生理心理适应水环境,有的蛋民上岸后反而有“晕陆”的感觉。
另有一种半定居的方式是“蛋家棚”,即蛋民在海岸边搭建起来的简易小棚楼。一般用几根木头作蛋家棚的桩柱,用篱笆或旧船板作棚楼墙,用旧船板铺作棚楼板,用竹瓦或油毛毡盖蛋家棚的棚顶。蛋家棚的棚底离海面约两三米,棚前,安有小木梯供人上落。涨潮时,棚底下有海水浸泡,水大时尚可钓鱼,退潮后,则水位很浅。在蛋家棚内,分为饮食会客的正厅和休息的卧室,客人未经允许不能进入卧室。厅、室都很小,开有小窗,以便通风透亮,也有些蛋家棚也不分厅室。
创造生产工具,向大自然伸手的智慧
古代的生产技术极其落后,蛋民只得向大自然伸手,就地取材,制造生活和捕鱼工具。砍木削板造船,割藤取麻织网。他们用曲麻藤和野菠萝根、麻柴皮、椰子丝、剑麻、鸡藤、竹皮等物,浸泡之后捶开撕出其中纤维,轧线以后编制成结实耐用的缆绳;用石头和木、铁等原料制作铁锚,并根据各种鱼虾海产的特性,编织专门的捕捞渔网纲笼子,如:流刺网、抛网、拉地网、围网、马鲛网、白鱼罟网、鲨鱼纲、箭鱼纲、麻鱼纲、鱼笼、螃蟹笼等,名目数量之繁多,令人眼花缭乱。
蛋家人不但是逐浪捕鱼的高手,也是海上生活的艺术家。他们用木头拼接出精致犹如艺术品的扁形水斗,方便铲去船中积留的海水;用上面是木棍下边车成钟形钟口中空的水钟敲击水面发出巨大的声响,把想要从网口逃逸而出的鱼群吓退回网中;还用十字形的木棍加线绳在倒扣的海碗四面垂悬上贝壳,制作成闻风而响的叮当架,夜晚在海上顺流放网捕鱼的时候,放置在起网之处,收网之时,即使海面漆黑一团,也可以循声而去,顺利找到网头收网。还以椰壳为碗、螺壳为勺、蚌壳为瓢等等,心思灵巧之处,不一而足。
现代蛋民,旅游中的特色文化现象
如今,蛋民早已上岸定居,但传统的海上捕鱼生活以及特色的民俗文化,正在以“旅游文化”的形式被大众所熟知,广州、三亚、广西涠洲等地都有蛋民文化旅游項目想,吸引着好奇的游客感受曾经的蛋民生活方式。
以广西涠洲的蛋民为例,据“涠洲”碑和《涠洲说》记载中,涠洲的居民是经过历朝历代的移民形成的。不管他们移民来到涠洲前是什么职业,但进入涠洲后因山多田少,余夫以采海为生或类珠户,都同化为蛋家了。涠洲岛是一座距离陆地约26海里的岛屿,时至今日依旧保留着传统的村落居住式生活,岛上村民多以捕鱼为生,大海给他们带来丰富的水产,而岛上日渐完善的基础建设、络绎不绝的游客,也让他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已经很难看到曾经蛋家人艰难生活的影子。
若想体验更纯粹的蛋民生活方式,则可以到距离涠洲岛9海里的一座小岛——斜阳岛。斜阳岛上至今没有通电和网络覆盖,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机械设备(目前全岛仅有两辆农用柴油三轮车,是最便捷的装载运输和游客乘坐交通工具),是一座纯粹而原始的岛屿,岛上现有居民只有数十人,居住在石屋之中,主要生活来源为捕鱼,也在岛上种植蔬菜,饲养家畜家禽,过着物质略清贫,却远离尘世的宁静生活。
蛋民,这个曾经达到百万之众的群体,在现代文明社会的浸染下,正在慢慢消失,上岸定居生活,轮船捕鱼作业,接受现代教育,进城打工谋生……一系列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让蛋民成为“活化石”一样的文化遗存,虽然以旅游项目的形式加以保护,也逐渐退化了曾经的色彩,成为当今社会中的一个装点。也许对于好奇蛋家文化的游客来说,这多少有些遗憾,但对于千百年来备受歧视的蛋家人来说,融入现代社会,是他们的必然归宿,也是生活应当给予他们的公平之路。
编辑/徐展
生活在海上的蛋民,日子过得一样是有滋有味的——
居在海上,一条船就是全部家当
蛋民以船为家,往往几代人都生活居住在船上,从生到死,代代相传,就在船上完成繁衍和存续。蛋民居住的小船叫做“连家船”。连家船的结构甚为精致,每体长一般不过五六米,宽约一米二,上面有拱型的蛋篷,用以遮蔽阳光和风雨。船侧有长桨一双,作为小船在水上划行的工具;底部的船舱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的水舱用以装载鱼货,后面的空舱用来放置衣食杂物,有的船上还会养一只狗;甲板之上、蛋篷之下,小船的中部则是蛋民日常起居的唯一室内空间。有时船舱外侧还会派上用场,一侧挂着灯笼,养着几只叽叽直叫的小鸡,一侧挂着无底的篾兜,为的是便于拉撒。
关于蛋民日常生活情景,清人屈大均在其所著的《广东新语》中曾有过一段生动的描述。说蛋家的妇女一边操舵一边煮鱼,整天背着孩子,还要帮助丈夫起网摇橹、削竹搓绳,顾不上哭闹着要吃奶的孩子。蛋民们不穿鞋袜,光着脚踏波涉水,或者只穿木屐。男人不管寒冷的冬天或炎热的夏天,只有一件短袄和一条裤子,妇女三年才有机会换一条布裙。长期耕海讨食造就了蛋民健壮的体格,水上生活还练就蛋民一身好水性,尤其男人善潜水,可以潜入深水的岩穴捕捉巨鱼。妇女虽不习惯肩挑走远路,但能下水浮泅,参加船上撒网捕鱼捞虾的作业。世代的水上生活和船上劳作,已经使他们生理心理适应水环境,有的蛋民上岸后反而有“晕陆”的感觉。
另有一种半定居的方式是“蛋家棚”,即蛋民在海岸边搭建起来的简易小棚楼。一般用几根木头作蛋家棚的桩柱,用篱笆或旧船板作棚楼墙,用旧船板铺作棚楼板,用竹瓦或油毛毡盖蛋家棚的棚顶。蛋家棚的棚底离海面约两三米,棚前,安有小木梯供人上落。涨潮时,棚底下有海水浸泡,水大时尚可钓鱼,退潮后,则水位很浅。在蛋家棚内,分为饮食会客的正厅和休息的卧室,客人未经允许不能进入卧室。厅、室都很小,开有小窗,以便通风透亮,也有些蛋家棚也不分厅室。
创造生产工具,向大自然伸手的智慧
古代的生产技术极其落后,蛋民只得向大自然伸手,就地取材,制造生活和捕鱼工具。砍木削板造船,割藤取麻织网。他们用曲麻藤和野菠萝根、麻柴皮、椰子丝、剑麻、鸡藤、竹皮等物,浸泡之后捶开撕出其中纤维,轧线以后编制成结实耐用的缆绳;用石头和木、铁等原料制作铁锚,并根据各种鱼虾海产的特性,编织专门的捕捞渔网纲笼子,如:流刺网、抛网、拉地网、围网、马鲛网、白鱼罟网、鲨鱼纲、箭鱼纲、麻鱼纲、鱼笼、螃蟹笼等,名目数量之繁多,令人眼花缭乱。
蛋家人不但是逐浪捕鱼的高手,也是海上生活的艺术家。他们用木头拼接出精致犹如艺术品的扁形水斗,方便铲去船中积留的海水;用上面是木棍下边车成钟形钟口中空的水钟敲击水面发出巨大的声响,把想要从网口逃逸而出的鱼群吓退回网中;还用十字形的木棍加线绳在倒扣的海碗四面垂悬上贝壳,制作成闻风而响的叮当架,夜晚在海上顺流放网捕鱼的时候,放置在起网之处,收网之时,即使海面漆黑一团,也可以循声而去,顺利找到网头收网。还以椰壳为碗、螺壳为勺、蚌壳为瓢等等,心思灵巧之处,不一而足。
现代蛋民,旅游中的特色文化现象
如今,蛋民早已上岸定居,但传统的海上捕鱼生活以及特色的民俗文化,正在以“旅游文化”的形式被大众所熟知,广州、三亚、广西涠洲等地都有蛋民文化旅游項目想,吸引着好奇的游客感受曾经的蛋民生活方式。
以广西涠洲的蛋民为例,据“涠洲”碑和《涠洲说》记载中,涠洲的居民是经过历朝历代的移民形成的。不管他们移民来到涠洲前是什么职业,但进入涠洲后因山多田少,余夫以采海为生或类珠户,都同化为蛋家了。涠洲岛是一座距离陆地约26海里的岛屿,时至今日依旧保留着传统的村落居住式生活,岛上村民多以捕鱼为生,大海给他们带来丰富的水产,而岛上日渐完善的基础建设、络绎不绝的游客,也让他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已经很难看到曾经蛋家人艰难生活的影子。
若想体验更纯粹的蛋民生活方式,则可以到距离涠洲岛9海里的一座小岛——斜阳岛。斜阳岛上至今没有通电和网络覆盖,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机械设备(目前全岛仅有两辆农用柴油三轮车,是最便捷的装载运输和游客乘坐交通工具),是一座纯粹而原始的岛屿,岛上现有居民只有数十人,居住在石屋之中,主要生活来源为捕鱼,也在岛上种植蔬菜,饲养家畜家禽,过着物质略清贫,却远离尘世的宁静生活。
蛋民,这个曾经达到百万之众的群体,在现代文明社会的浸染下,正在慢慢消失,上岸定居生活,轮船捕鱼作业,接受现代教育,进城打工谋生……一系列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让蛋民成为“活化石”一样的文化遗存,虽然以旅游项目的形式加以保护,也逐渐退化了曾经的色彩,成为当今社会中的一个装点。也许对于好奇蛋家文化的游客来说,这多少有些遗憾,但对于千百年来备受歧视的蛋家人来说,融入现代社会,是他们的必然归宿,也是生活应当给予他们的公平之路。
编辑/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