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美国及欧洲经济面临较大的下滑危险。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本文通过对我国外贸出口主要特点的分析,浅析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产生的各种影响,并提出当前形势下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 出口 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F752.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1—0028—0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状况的联系日益密切。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形势动荡加剧,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需求急剧萎缩,我国的外贸出口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尽管2008年我国外贸出口总额达14285.5亿美元,同比增长17.2%,贸易顺差2954.7亿美元,同比增长12.5%,但是,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明显加强,从2008年11月份开始我国外贸进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据西方主要经济体预计,世界经济会在未来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总体呈现衰退趋势,由此造成的我国外需下滑压力进一步加大。
1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基本特点
1.1 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出口增速前高后低,总体增速回落。加工贸易出口受到显著影响。2008年,我国一般贸易出口额略低于加工贸易出口额,但出口增速快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出口6625.8亿美元,同比增长22.9%。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而同期,加工贸易出口6751.8亿美元,同比增长9.3%,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下降11.7个百分点。
1.2 美国、日本、欧盟继续保持我国三大主要贸易伙伴国地位,但受金融危机影响,对美国、欧盟出口出现较大放缓。2008年,我国对日本出口1161亿美元,同比增长13.8%,高于去年同期2.4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2929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近10个百分点;对美国出口2523亿美元,同比增长仅为8.4%,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6个百分点。
1.3 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0%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速较去年同期出现大幅回落。2008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7906.2亿美元,增长13.6%,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近10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55.3%;同期,占我国出口总值18%的国有企业出口2572.3亿美元,增长14.4%,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集体、私营企业及其他企业出口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增速较同期出现大幅回落。2008年该类企业出口3807亿美元,增长27.9%,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11.3个百分点。
1.4 机电产品出口增速下降。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逐渐起稳。200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229.3亿美元,增长17.3%,比上年回落10.3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57.6%。受2008年8月份起国家连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率等的利好政策的刺激,部分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趋于平稳。如2008年纺织品行业的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同比增长4.1%,比上年回落16.8个百分点;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6.6%,较去年同期加快1.6个百分点。
2 金融危机下,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的主要困境
2.1 欧美等主要国际市场需求急剧萎缩,新兴市场开发阻力加大。近几年来,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成为我国出口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高达60%,金融危机下主要市场的需求萎缩直接引发国内产能相对过剩。而在新兴国际市场开发方面,由于资金匮乏、人才短缺、同类产品竞争激烈、缺乏对新兴市场政治和经济环境的足够了解以及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短期内出口企业无法开发出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外需求市场。同时,在国内市场开发方面,由于大多数出口企业长期从事外贸出口,在市场开发、交易规则,结算方式等多方面也遭遇到重重阻力。
2.2 全球经济发展减弱背景下,国际贸易摩擦日渐增多。据统计,近几年,我国每年困各类贸易壁垒而损失数百亿美元。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来自于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俄罗斯,而这几个国家和地区也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市场需求的萎缩更会加大上述地区或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在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包装材料、卫生指标等多个方面和层次上的要求,由此引发的相关贸易摩擦必将增加,企业产品出口难度进一步加大。
2.3 出口收汇面临多重风险。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下行风险的加大,企业出口应收帐款坏账风险加大。一旦进口方流动资金紧张或者破产,出口企业则很可能无法按期足额收回货款。甚至收不回货款,形成新的呆账、坏账。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的纵深发展,一些国家的货币汇率在较短时间内即发生了较大的波动,即使企业按时足额收回货款,也承担了较大的汇率波动损失。且在此种情况下,企业出口商品维持原有价格水平已很难在本币大幅贬值的国家保持竞争优势。部分企业的商品不得不大幅降价以维持原有客户和市场。
2.4 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提高,难度加大。相对于大型国有出口企业资金储备相对充裕而言,绝大多数的出口企业均面临着企业后备发展流动资金不足的窘境。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下,银行仍然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前一阶段的从紧货币政策使相当一部分中小型贸易出口企业发展处于瓶颈状态。即使在目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前景不容乐观。银行对放贷对象也有所选择,设置了诸多门槛要求。中小企业在银行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为发展只能谋求其他渠道筹集资金。融资成本必然提高。
2.5 流动性紧张,易使企业的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由于资金的短缺,出口企业很自然会一方面通过裁减人员。削减各种费用支出来节约有限资金。另一方面必会减少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市场开拓等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方面的资金投入。这样一来,由于缺少专业人才、技术优势和对市场的维护,企业的产品必将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原有份额,从而加大企业生存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3 当前形势下,拉动外贸出口增长的主要对策
3.1 建立健全全球市场需求分析、国际市场投资风险评级和国外进口商资信评级三个报告体系,为出口企业提供信息资源支持。
面对当前形势,单凭单个出口企业的力量无以应对错综复杂的市场变幻。建议应从政府角度整合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信息分析和研究成果,形成透明、有效的各类产品世界市场需求分析和市场投资风险评价报告体系,定期通过网站向国内出口企业公布,为企业的海外市场开发提供有力的政策性指导。同时,建议对国外进口商的资信进行集中采集和建立分级评定报告制度。对评定等级低的,直接列入黑名单,向国内出口企业预警,从而降低企业交易风险。
3.2 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统一的各类出口产品行业协会,发挥协会力量,集中处理各类贸易摩擦,提高企业在贸易摩擦争端中的应对能力。
一方面,各行业协会可以定期对本行业产品贸易摩擦案例进行分析,提高企业对商品贸易摩擦产生的主要环节、方面的了解,减少争端产生。另一方面,统一的行业协会可以客观、及时地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反应本行业企业在出口政策等方面_的需求。为国家的相关政策调整提供可靠依据,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促进行业出口的健康发展。
3.3 大力推广出口信用保险应用,提高出口企业应对货款回收风险能力。近期由于金融危机的深化和蔓延,国际贸易风险加大,部分出口企业遭受了严重损失,甚至个别企业因此陷入经营困境。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24万家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中只有数千家企业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可见除了部分企业对此项保险不甚了解外,出口信用保险的高额投保费率对多数企业来讲是一个较高的门槛。出口信用保险作为一项非赢利的政策性保险业务,应充分发挥其作用。建议采取国家补贴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费用,鼓励广大企业尤其是风险抵抗力差的中小企业参加出口信用保险,保障企业出口收汇安全。
3.4 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利用政策导向,解决中小出口企业融资困难。大力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建立专门服务于中小出口企业经营发展的银行机构,降低出口企业从银行融资的门槛要求,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和手续,切实为中小出口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加快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平衡资本市场供求。
3.5 鼓励企业加大对各类人才的挖掘与培养,促成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当前形势下,企业应通过加强对金融人才、科技人才和市场销售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帮助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开发新的销售市场,抵御和控制企业各类金融财务风险,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步入良性循环阶段。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搭建各类平台,鼓励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整合人才资源,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金融危机 出口 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F752.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1—0028—0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状况的联系日益密切。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形势动荡加剧,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需求急剧萎缩,我国的外贸出口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尽管2008年我国外贸出口总额达14285.5亿美元,同比增长17.2%,贸易顺差2954.7亿美元,同比增长12.5%,但是,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明显加强,从2008年11月份开始我国外贸进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据西方主要经济体预计,世界经济会在未来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总体呈现衰退趋势,由此造成的我国外需下滑压力进一步加大。
1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基本特点
1.1 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出口增速前高后低,总体增速回落。加工贸易出口受到显著影响。2008年,我国一般贸易出口额略低于加工贸易出口额,但出口增速快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出口6625.8亿美元,同比增长22.9%。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而同期,加工贸易出口6751.8亿美元,同比增长9.3%,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下降11.7个百分点。
1.2 美国、日本、欧盟继续保持我国三大主要贸易伙伴国地位,但受金融危机影响,对美国、欧盟出口出现较大放缓。2008年,我国对日本出口1161亿美元,同比增长13.8%,高于去年同期2.4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2929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近10个百分点;对美国出口2523亿美元,同比增长仅为8.4%,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6个百分点。
1.3 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0%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速较去年同期出现大幅回落。2008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7906.2亿美元,增长13.6%,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近10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55.3%;同期,占我国出口总值18%的国有企业出口2572.3亿美元,增长14.4%,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集体、私营企业及其他企业出口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增速较同期出现大幅回落。2008年该类企业出口3807亿美元,增长27.9%,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11.3个百分点。
1.4 机电产品出口增速下降。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逐渐起稳。200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229.3亿美元,增长17.3%,比上年回落10.3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57.6%。受2008年8月份起国家连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率等的利好政策的刺激,部分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趋于平稳。如2008年纺织品行业的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同比增长4.1%,比上年回落16.8个百分点;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6.6%,较去年同期加快1.6个百分点。
2 金融危机下,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的主要困境
2.1 欧美等主要国际市场需求急剧萎缩,新兴市场开发阻力加大。近几年来,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成为我国出口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高达60%,金融危机下主要市场的需求萎缩直接引发国内产能相对过剩。而在新兴国际市场开发方面,由于资金匮乏、人才短缺、同类产品竞争激烈、缺乏对新兴市场政治和经济环境的足够了解以及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短期内出口企业无法开发出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外需求市场。同时,在国内市场开发方面,由于大多数出口企业长期从事外贸出口,在市场开发、交易规则,结算方式等多方面也遭遇到重重阻力。
2.2 全球经济发展减弱背景下,国际贸易摩擦日渐增多。据统计,近几年,我国每年困各类贸易壁垒而损失数百亿美元。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来自于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俄罗斯,而这几个国家和地区也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市场需求的萎缩更会加大上述地区或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在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包装材料、卫生指标等多个方面和层次上的要求,由此引发的相关贸易摩擦必将增加,企业产品出口难度进一步加大。
2.3 出口收汇面临多重风险。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下行风险的加大,企业出口应收帐款坏账风险加大。一旦进口方流动资金紧张或者破产,出口企业则很可能无法按期足额收回货款。甚至收不回货款,形成新的呆账、坏账。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的纵深发展,一些国家的货币汇率在较短时间内即发生了较大的波动,即使企业按时足额收回货款,也承担了较大的汇率波动损失。且在此种情况下,企业出口商品维持原有价格水平已很难在本币大幅贬值的国家保持竞争优势。部分企业的商品不得不大幅降价以维持原有客户和市场。
2.4 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提高,难度加大。相对于大型国有出口企业资金储备相对充裕而言,绝大多数的出口企业均面临着企业后备发展流动资金不足的窘境。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下,银行仍然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前一阶段的从紧货币政策使相当一部分中小型贸易出口企业发展处于瓶颈状态。即使在目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前景不容乐观。银行对放贷对象也有所选择,设置了诸多门槛要求。中小企业在银行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为发展只能谋求其他渠道筹集资金。融资成本必然提高。
2.5 流动性紧张,易使企业的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由于资金的短缺,出口企业很自然会一方面通过裁减人员。削减各种费用支出来节约有限资金。另一方面必会减少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市场开拓等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方面的资金投入。这样一来,由于缺少专业人才、技术优势和对市场的维护,企业的产品必将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原有份额,从而加大企业生存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3 当前形势下,拉动外贸出口增长的主要对策
3.1 建立健全全球市场需求分析、国际市场投资风险评级和国外进口商资信评级三个报告体系,为出口企业提供信息资源支持。
面对当前形势,单凭单个出口企业的力量无以应对错综复杂的市场变幻。建议应从政府角度整合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信息分析和研究成果,形成透明、有效的各类产品世界市场需求分析和市场投资风险评价报告体系,定期通过网站向国内出口企业公布,为企业的海外市场开发提供有力的政策性指导。同时,建议对国外进口商的资信进行集中采集和建立分级评定报告制度。对评定等级低的,直接列入黑名单,向国内出口企业预警,从而降低企业交易风险。
3.2 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统一的各类出口产品行业协会,发挥协会力量,集中处理各类贸易摩擦,提高企业在贸易摩擦争端中的应对能力。
一方面,各行业协会可以定期对本行业产品贸易摩擦案例进行分析,提高企业对商品贸易摩擦产生的主要环节、方面的了解,减少争端产生。另一方面,统一的行业协会可以客观、及时地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反应本行业企业在出口政策等方面_的需求。为国家的相关政策调整提供可靠依据,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促进行业出口的健康发展。
3.3 大力推广出口信用保险应用,提高出口企业应对货款回收风险能力。近期由于金融危机的深化和蔓延,国际贸易风险加大,部分出口企业遭受了严重损失,甚至个别企业因此陷入经营困境。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24万家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中只有数千家企业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可见除了部分企业对此项保险不甚了解外,出口信用保险的高额投保费率对多数企业来讲是一个较高的门槛。出口信用保险作为一项非赢利的政策性保险业务,应充分发挥其作用。建议采取国家补贴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费用,鼓励广大企业尤其是风险抵抗力差的中小企业参加出口信用保险,保障企业出口收汇安全。
3.4 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利用政策导向,解决中小出口企业融资困难。大力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建立专门服务于中小出口企业经营发展的银行机构,降低出口企业从银行融资的门槛要求,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和手续,切实为中小出口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加快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平衡资本市场供求。
3.5 鼓励企业加大对各类人才的挖掘与培养,促成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当前形势下,企业应通过加强对金融人才、科技人才和市场销售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帮助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开发新的销售市场,抵御和控制企业各类金融财务风险,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步入良性循环阶段。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搭建各类平台,鼓励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整合人才资源,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