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与群众实践纵横谈(二)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1987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14年12月27日,省社科联、群众杂志社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联合召开“深化改革与群众实践研讨会”。会上,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群众杂志社、南信大、省信息中心等领导同志和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太仓市、泰兴市黄桥镇、红豆集团等6家群众工作实践基地的负责同志先后发言。现择要刊出第二期发言要点,以飨读者。
  全面深化改革与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
  周荣华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社会变革的永恒主体。然而,在全面深化改革语境下,人民群众改革主体作用的发挥面临诸多约束。分析这些约束因素,创造突破的条件,是新形势下发挥人民群众改革主体作用的前提。
  一、人民群众的改革主体地位
  改革主体是从事改革的行为主体,是制度创新者。改革主体的构成可以分为一般构成和境遇构成。一般构成是指改革中普遍存在的主体结构,即“个人、团体和政府”结构。但由于改革总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境遇条件下,主体的表现具有不同的形式,这就需要把握境遇构成。
  二、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发挥面临的困境
  当前的改革是全面深化语境下的改革。全面深化语境有两个相互联系的语义,一是全面,二是深化。所谓全面,是内容广泛、涉及面全的改革,是指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各种改革的统筹协调推进。所谓深化,是指改革的起点是在以往改革的基础上开始的,是以往改革的逻辑延伸,是以往改革的纵深展开,是以往改革的完善提升。在这一背景下,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面临诸多挑战。
  路径约束。党的十八大以前的改革是经济体制主导下的改革,其路径是自下而上、上下互动。当前的改革是全面深化语境下的改革,其路径是顶层设计。改革路径选择转换虽然是改革过程中的主动调整,但人民群众改革主体作用的发挥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动力约束。改革驱动来源于利益需求,经济体制主导下的改革,改革主体与相关利益方的利益更多的是经济利益、物质利益;全面深化语境下的改革,将经济利益、物质利益与人们的政治利益、社会利益等各种利益交杂在一起,形成更为复杂的利益结构。这种结构所铺设的利益格局由于它的路径依赖和复杂性,难以形成改革的激励机制,难以形成新的利益驱动激发力量。
  空间约束。全面深化语境下的改革是在我国法律体系已经建立的背景下进行的,法律体系是刚性的制度集合,社会主体在行为层面上的选择集合、行动程序、认知模式、行为尺度,都无法脱离、跨越法律体系所提供的范围和框架。在此背景下,人民群众改革探索的空间受到大的压缩。
  三、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发挥的现实条件
  在全面深化语境下,人民群众改革主体作用的发挥,必须正视挑战,克服改革阶段和改革环境所造成的路经约束、空间约束和动力约束,化解矛盾,创造必需的条件。
  强化主体理念。面对种种不利于人民群众改革主体作用发挥的桎梏,应该彰显人民群众是改革主体的理念,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将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理念现实化,建立改革参与机制,使人民群众成为改革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制度规制的对象。
  摆正利益关系。发挥人民群众改革主体作用,应该处理好利益问题,摆正利益关系,使人民群众具有明确的改革利益预期,通过利益载体的建设不断为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创造条件,增加相对分散状态的人民群众价值链条,建立有序的价值链结构,使改革的激励效应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
  赋予改革权力。改革是对旧制度的修正和创新,拥有一定的权力才能实现相应的目标。因此,发挥人民群众改革主体作用,需要赋予人民群众改革的权力。通过法律授权扩大人民群众权利范围,给人民群众制度创新留下应有空间。通过下放改革行为权,强化基层群众自下而上改革的主体地位,使其真正参与到具体制度的制定和改革措施的探索中来,实现制度理性和基层民众诉求的平衡与融合。□
  (作者系省信息中心主任)
  经济新常态下
  有效促进就业是深化
  改革的重要内容
  沙 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是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扩大就业战略”之后,我国关于就业的理念和实践不断深化的结果,是推动新的发展的战略抉择。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征使得以往许多问题的解决要依靠新的思路与方法,尤其是就业问题。
  一、我国就业面临总量压力较大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
  就业问题与经济增长紧密相连,就业规模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已有的规模及其增长速度,只有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才能相应地创造更多的新生就业岗位。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我国经济拉动就业能力下降。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整体产业对劳动力的依赖性下降,人员雇佣量减少。因此,虽然我国处于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正在下降,但劳动力供给的总量压力仍然很大。
  二、有效促进就业是深化改革与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
  深化改革可有效促进就业。一方面,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缺乏,反映了人才供给状况无法为产业升级提供充分的支持。另一方面,大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难,则反映了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的现实状况。
  有效促进就业是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就业是民生之本,李克强总理曾表示,“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因此,有效促进就业是实实在在地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三、经济新常态下有效促进就业的思路与对策
  发展中小企业,实现稳定就业。一是鼓励中小企业利用优势资源转型发展,引导其转型成为吸纳就业能力强和就业层次高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二是缩小中小企业与国有部门的待遇差别;三是为中小企业建立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提供金融、信息、科技、法律、产业指导等多方面的服务;四是建设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员工忠诚度。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一是改善创业环境,颁布和制定多项支持、鼓励和促进自主创业的政策;二是加强创业服务,提供创业指导和培训;三是完善创业融资制度,设立重点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四是加强政府监管,对相关部门的工作要制定严格的标准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评估。
  多方位扶持,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一是完善服务平台,将公共服务对象逐步扩大到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对农业转移人口实行分类指导、分类培训;三是加强法律宣传和引导,加强对用人单位用工的指导和管理;四是推进家庭服务业发展,落实扶持家庭服务业特别是老龄照料类服务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
  完善托底安置政策,帮扶困难群体再就业。一是引导就业困难群体转变就业观念,在全社会进行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强自立的劳动就业观念教育;二是改善就业服务“软环境”以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开展就业困难群体的定向职业培训;三是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权益的法律保障,进一步制定有关保护就业困难群体、促进公平就业的法律法规;四是创造灵活多样的社区就业形式,充分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分类指导扶持。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升人力资源素质能力。一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重点深化中高职和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办学试点,开展深度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以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完全对接;二是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以弥补政府办职教形成的市场适应度低和企业办职教形成的过多考虑成本等缺陷。□
  (作者系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冷 超
其他文献
《200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租赁”一章中的个别例题,对于出租方,由于涉及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及长期应收款科目的核算和入账问题,引起了账务处理上的争议。  2008年注册会计师会计教材458页例22—5:  资料:出租方B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租赁开始日的账务处理。  第一步,计算租赁内含利率。  第二步,计算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及其现值和未实现融资收益。  最低租赁收款额+
期刊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技术隐患等现代性风险频发,全球范围内的突发事件高发、频发,各类突发事件的关联性、耦合性越来越强,给全球公共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应急管理进入常态化阶段。为此,各国都加大了应急管理的投入力度,把应急管理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的组织架构中。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各国普遍从对重大灾害应对的教训和反思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期刊
目前,国家颁布的《禁毒法》中虽提出了社区戒毒的新型矫治模式,但对其具体实践的制度系统尚未作出明确规定,导致社区戒毒工作缺乏指导及制度保障,不利于社区戒毒工作的深入和推广。社区戒毒工作只有在制度的框架下规范运行,才会保障其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构建完善的社区戒毒制度系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社区戒毒制度系统是指我国社区矫正机关为保障毒品成瘾社区矫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制定的一整套制度、规章和  准则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养老服务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从党和国家基本方略层面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大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大报告专门把老有所养作为“七有”的重要内容,强调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  江苏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也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2019年上半年,民政部在南京召开全国大城市养老服务工作会议暨全国养老服务推进
期刊
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时,针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现象,提出“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是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的重要要求。  把握传播规律,精准确定疫情防控关键点。在疫情防控中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遵循科学规律,把传染病传播规律、救治特点和疫情发生发展的客观情况、最新科研成果作为
期刊
近年来,镇江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视察时“镇江很有前途”的殷殷嘱托,坚决推动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镇江落地生根,积极运用“五突出五强化”干部选任机制,选准人、用对人,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证。  推行领导干部“政治体检”,树起具体化、可操作的“政治标尺”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对干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的要求。选拔任用干部
期刊
疫情阻击战亦是经济保卫战,中国是外贸大国,不仅产品国际化,产业链和原材料也全球化,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全局,任何一个产业、行业、企业都不能独善其身。今年3月以来,受全球疫情影响,聚集性、体验类消费行业复工难度大,制造业企业复产率逐步提升但又面临订单难,经济复苏缓慢。  由此可见,对于奋力夺取“双胜利”来说,我们还只是跑赢了“前半程”,“后半程”全球疫情下的复工复产,对于政府和企业而言才是下一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视察江苏时,擘画了“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发展宏伟蓝图。社会文明程度是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始终坚持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谋划、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着力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快形成,社会和谐、稳定而又充满生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先行
期刊
江苏地处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经过多年努力,基本消除了绝对贫困,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还有一些农户收入偏低、生产生活较为困难,一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以减少相对贫困为主要特征的新时期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繁重。实现全面小康,重点和难点在经济薄弱地区和低收入人口,如果这部分地区不跟上全省发展步伐,这部分人口不跟上城乡居民增收的步伐,那么我省全面小康就是不全面的、不合格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20
期刊
十几年之前,良好的生态与滞后的发展曾是南京市高淳区的鲜明写照。如今,生态的魅力与发展的活力在高淳正同步彰显。十多年的变化,关键在于高淳始终坚持并走出了一条以生态立区为主要战略的特色发展路子。  生态立区战略在高淳的实践  高淳生态立区战略经历了探索实践、深化完善、创新突破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3年到2007年,主要是提出并推动了“生态立县”战略的全面实施。2003年以来,高淳在认真总结过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