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教育者

来源 :精品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wei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场简单的追思会在北京郊外的大觉寺举行。青瓦红窗的会场外,立着逝者的遗像。那是个留着平头的中年人,手指间夹着一根点燃的香烟,眼睛微微眯着望向镜头。照片下的三句话讲完了他的一生:
  “马小平老师,1956年出生于湖南湘潭,2012年在深圳辞世。历任湘潭一中、东莞中学、深圳中学的语文老师。他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并铭记的好老师。”
  时间是9月8日,教师节前两天。
  在这位普通高中老师的追思会上,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些在教育领域极有影响力的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钱理群称马小平是所识教师中“最具全球视野,可称得上是教育家的人”。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杨东平则将他视作“布道者”、“已属稀有的人文主义教师”。
  布道者
  马小平并不被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所知。但在东莞中学和深圳中学,他却绝对是个“明星”。深中初中部的一个孩子,曾偷偷跑去高中部听他开设的通识课;他总是提前几分钟到教室,偶尔某次迟到,就会有学生焦虑起来,“难道今天不上语文课了?”
  莞中的学生黄素珍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马小平的情景。在面向全年级的电视语文讲座里,他向学生们发问:“你们知道,东莞的工厂里,一年被机器切下来的手指可以排成多长吗?”
  很多在父母保护下成长的孩子,第一次从老师那里学到“要感受他人的痛苦”。但马小平更希望学生们感受到爱。那次讲座临近尾声时,他念了一所香港中学的校训:“感觉着生命的悲哀,还愿意欢笑的,请受我深深的祝福;感觉着生命的卑微,还予以人尊严的,请受我深深的祝福……”
  那时,马小平还没有生病,是个总熬夜、抽烟的工作狂。每个曾经踏进他小小书房的人都感叹,那里除了门和窗,7000多册书堆满了三面墙。他相信,只要用高三一年来应付考试就足够了。给高一、高二学生上课时,他很少使用教材,甚至不怎么看讲稿。他不在书上为学生画“知识点”,更不总结中心思想。
  他反对仇恨,提倡爱和悲悯。“9·11”事件发生后,学生们都兴奋起来,“炸得好”。可马小平却显出了愤怒,他站在讲台上质问学生:“你们知不知道,死的那些都是人!”
  讲授课本时,他也有不同于教辅材料的解读。许多学生都记得他课堂上的《孔乙己》。他始终关注着在一旁冷冷讲述故事的、年仅12岁的小伙计。按照常规解读,小伙计贯穿始终,“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以喜写悲,使悲更悲”。
  但谈起那个孩子时,马老师却在讲台上深深叹了口气,“他还只是个孩子,却与成人社会的视角没什么不同。失去了天性的悲悯,真是悲哀。”
  讲到鲁迅的《祝福》时,他也没有给课文贴上那张“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标签,反倒是让学生们写篇《与祥林嫂对话》的作文。“站在她的角度,你会怎样体验这个女人的悲哀?”马小平曾在教案里写道,自己希望学生理解她的痛苦,也尊重她的痛苦。
  他在学生的一篇作文里获得了回答:“真的,当你从这样的课堂里体会到爱,感觉到爱,你就懂得了要尊重人,爱护人。你就会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会去伤害任何人。”
  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同道
  追思会上,黄素珍悄悄地坐在后排。她是个身材小巧、戴着眼镜的姑娘,也是让马小平最感骄傲的学生之一。尽管她其实并不曾在马老师的班里上过课。
  电视讲座过后一年,黄素珍进入高二。马小平又到各班轮流进行研究性学习讲座。下课后,女生暗暗下了决心,“我一定要认识你,让你知道这个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
  她只能写信,两封长信。信里写了对苏轼的思考,以及“一些少年的困惑和不合宜的修饰词”。随后,这个总是细声细语的女孩子用塑料袋将信裹起来,放在了马老师那辆早已过时的女式摩托车后座上。
  十几天后,她被同学叫进语文组。马小平将自己的回信,郑重地交在她手里。他在信里剖白自己:“我上课时,只是坦诚地向你们倾诉我的思想,但是,我知道,能够理解我的人不多……我没有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精神斗士的想法,我实实在在的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因为有了你这样的学生,才使我觉得这种坚持是必要的。”
  这个安静、内向、刚刚从乡镇初中考入莞中的女学生突然发现,在学生们看来很强大的老师,“其实心里藏着一种孤独”。
  这并非仅是黄素珍的发现。2002年时,张庆威是莞中初中部的学生,那时他开始读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和李敖的《快意恩仇录》,有时也在学校论坛上发表些“小感悟和小感想”。一天,他在家突然接到当时兼任教导处副主任的马小平的电话:“你的文章写得太好了!我想跟你见一面!”
  当他们在办公室见面后,这位老师几乎顾不上和陌生的学生客套一番。他先是夸奖了张庆威关于刘邦、项羽的一篇文章,向他指出一些细节可以更完善。随后又引入历史,双手比划着,滔滔不绝地讲起来。
  15岁的男孩有些傻眼,看着眼前表情认真、中气十足的老师。马小平每讲完一个“大话题”时,总会抽几口烟,皱着眉头,“陷入一种无能为力似的沉默”。但张庆威无法打破这种沉默,因为他几乎答不上话来。
  直到整个下午的“谈话”结束,张庆威走出教学楼,晒在太阳下,却突然深吸了一口气,脑子里蹦出一句话,“日光其实很强,一种万物生长的鞭子和血!”
  “我马上就想读书。”他回忆。在听马小平聊天的日子里,他密集地读到了罗素和爱因斯坦,读到了张中晓和穆旦,读到了王小波和林达,读到了林贤治和王开岭,读到了《火与冰》和《不死的火焰》。总之,“他讲过的那些书,都要找来读一遍”。
  对年轻的张庆威来说,“再也没有那样担当启蒙者角色的老师”。可回忆过往,他也发现,那时的自己与老师其实是种“互相陪伴”。
  在外人看來,许多同代人都无法跟上这位老师的脚步。他总是认为,教育正在变成“吞噬学生天真和童趣的怪兽”,“课堂里弥漫着空虚和无意义的气氛”,经济高速发展、对竞争的膜拜,都可能造成教育危机、道德危机。
  他引述英国学者汤因比的理论:赶在灾难尚未毁灭人类以前,把能够应对这种灾难的新一代人培养出来。他还常常引用另一位教育家的话:“我们留什么样的世界,关键取决于我们留什么样的后代给世界。”
  幸福的学校
  除去身体力行地一个一个“帮人”外,马小平还有更大的梦想。他想要办一所让学生和老师都感到幸福的学校。
  早在他大学里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时,这个念头就已经扎下根来。那位著名的苏联教育家从29岁起担任家乡所在地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帕夫雷什学校校长。在最初的时间里,他只是观察每天都发生的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
  他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一个学生甚至对妈妈说:“让我们搬到一个没有学校的地方去吧!”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年轻的校长开始着手寻找。他最终发现,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制约了他们理解课本、言语表达和深入思考。
  马小平开始思考,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该如何提高?在一篇文章里,他提出: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似乎过去长逾20年的时间里,他的心灵和知识就一直在为办这样一所理想中的学校而准备着。2003年,一所筹办中的学校找到了他,希望他做出全盘架构,并在未来担任校长。
  那算得上马小平最快乐的一段日子。他整日沉浸在对新学校的畅想中,仅“发展构想”就写了整整19页。他编写了《教师手册》,甚至想好了厨房的陈设。
  那时他还不知道,反对的声音已经出现了。有些同行评价他:“太理想主义了,只适合出点子、指路径,做具体工作是没耐心的。”
  这些反对的声音并非全无道理。一位同事曾感到,马小平对形式化、机械化的东西特别痛恨。在学校行政会上听见这类语句,他会当场反驳。在担任莞中教导处副主任后,他也不止一次地说起,自己并不想做行政,“都是消磨时间,一地鸡毛”。
  后来,当人们提起马小平身上的理想主义时,他们承认,“这种气质对身边的人会形成一种压力”。
  当然,许多学生甚至是同事也被这种气质所吸引,成为他的追随者。现实中,他虽然仅以高三一年应对考试,但班上学生的成绩仍然不错。可他所做的语文教学改革却被另一些人看成“花架子”。他最终没能成为“帕夫雷什学校”的校长。2004年,他离开东莞,前往深圳。
  到深圳后不久,马小平便被诊断为恶性肿瘤。他的头发掉了许多,只能一直戴着顶白色的贝雷帽。他走路也越来越慢,有时就连挪动半米也要耗费两秒钟。
  但他还是没有放弃语文课。他的最后一届学生向婧记得,马老师仍旧坚持站在讲台上授课,只有在为学生们播放电影时,才会坐一阵。可有时坐着坐着,头便垂在胸前睡着了。另一个班的学生蒋雨蒙则提起,一次语文课之前,马老师累得在办公室里睡着了,大家都不忍心叫醒他。但没过多久,马小平还是出现在教室里。他摘下帽子,面向学生们深深鞠了一躬,“对不起,我迟到了。”
  不过,当时坐在最后一排的蒋雨蒙也发现,并非所有学生都认同马老师的教学方式。一些学生拿出数理练习册,紧张地做着习题。
  在得知老师患癌症后,曾经的莞中学生胡庆乐特意给他发了一封邮件,询问病情。马小平的回信里没有文字,只有一张图片——朝阳正在灿烂升起。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2年10月10日)
其他文献
几天前,黑龙江的一位武友和我通电话,谈到他们家乡有许多青少年、孩子到关内或南方武馆、武校学习武术,其中有些人被骗,花了很多钱,也没学到真功夫,甚至被骗更严重……我在全国各地教有数千名学生,并有入室弟子百人之多,武友想让我将沈阳练武术的情况和武术门派讲一讲,让东北武术爱好者就近学习,也避免在遥远的地方受骗。  解放前中华武术的很多门派在老沈阳(奉天)都有传承,因为当时沈阳是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期刊
太祖门独流通背拳作为我国武林中的一个朴实无华的优秀拳种,从过去到如今久享盛誉,在中华武术中独树一帜。其古拙朴实、拙中见巧、简捷实用。可以说武术中越是简单、直接的招式越实用,大凡天地间之高深学术皆形简而意深,由简人繁,再由繁至简返璞归真,即大道至简。  学习太祖门独流通背拳要目的明确,即强身健体,寻求理念,防身自卫。强身健体即增强体质,祛病养生;寻求理念即在练习中不断研究拳法拳理,领悟拳学真谛;防身
期刊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是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先生之名句。他表明艺术创作的精髓乃是简捷与创新。简捷并非简单,正如古人所云“文约而意丰”。  王芗斋先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雕塑家”,将中国武术这座“雕塑”中的一切非本质的东西凿掉了。  在早期的探索实践中,芗斋先生发现传统武术套路的某些练功方法存在严重弊端和不足,一味追求招式华美和奇功异法;一些传统武术门人因循守旧,泥古不化,致使武术的理论
期刊
合一通背擒拿术以力大术狠、分筋截脉、拿反关节准而出名。陈树祯先生年届七十,许多膀大腰圆的青壮年,不但拿其不动,而且会轻而易举地被其反擒和制服。下面介绍的是陈树祯先生演练的几把常用的擒拿法:  一、小缠丝  乙方右手紧抓甲方(黑色长裤者)右手腕外侧;甲右腕上翘,左手紧扣乙手于右腕处,令其不能脱逃;甲左脚上步,同时随腰右转提左肘压于乙右肘弯处;甲右脚稍后撤,左腿屈膝微蹲带动左肘下压,同时腰向左转,至乙
期刊
姚宗勋先生1917年生于浙江,早年毕业于中国大学文学系。少年喜武,16岁拜于北京著名武术家洪绪如先生门下,苦练经年,登堂入室。1937年,归宗芗斋门下。姚先生精研拳理,刻苦练功,仅三年时间就成芗老门中之佼佼者。1940年夏,芗老在北平登报交流武学,以武会友,众多来访者皆由姚先生代师比武,未曾一负。后追随芗老学拳者,亦由姚先生代师授艺。先生功力深厚,拳理精深,深为同门师兄弟所敬仰。1941年芗老赐名
期刊
开门八极拳的“核心”为“六大开”,即顶、抱、单(掸)、提、胯、缠。  到底如何理解和解读六大开,具体到每个字:顶、抱、单(掸)、提、胯、缠,又该如何理解和解读?每个字的内涵。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一直以来,这是八极门人难以说得清的问题,虽已有几种理解和说法,但总觉得有局限,不宏观。所以有人就用自己的智慧增加了“字”,变成“八大开”、“十大开”。虽增加了“字”,但仍为“一字一招”。如此发展,与时
期刊
《太极拳知识1200问答》囊括了太极哲理、太极拳内涵及特点、太极拳文化与艺术、太极拳武德修养、太极拳养生、太极拳技击、太极拳内功及健身气功、太极拳流派、太极拳与内家拳、太极拳起源与发展、太极拳网络化等相关知识共22编;涵盖了太极拳套路、演练、基本功、基本技术动作、段位、器械、竞赛、教学、组织、社会体育、太极拳大事记等相关知识共1221个问答条目六十四万余字,具有代表性、广泛性、适应性、通俗性和科学
期刊
由黑龙江省体育总会主办、黑龙江省太极拳协会承办的黑龙江省“哈尔滨旅游”杯首届太极拳锦标赛,自2010年9月5至7日在哈尔滨理工大学体育馆举行。来自黑龙江省各市、地、县138支代表队的1889名运动员参赛,其中有1083人参加16个组别28个单项的角逐;还有1256人参加集体项目比赛。这是黑龙江省太极拳专业性竞赛史上的开篇赛事,对整体提高黑龙江省太极拳演练技术水平、促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持续发展,起到重
期刊
黑龙江省太极拳协会成立暨首届理事大会于2010年9月3日在哈尔滨市召开。大会选举产生由117人组成的常务理事会,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陶夏新当选黑龙江省太极拳协会主席,黑龙江省体育局副局长、省体育总会副主席李峰当选副主席,杨义龙当选会长兼秘书长。  大会收到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小军的贺词和中国武术协会的贺信。高小军在贺词中说:“贺黑龙江省太极拳协会成立,弘扬太极文化,传递健康快乐。”中国
期刊
说到李文奎先生的为人,他的同事是这样介绍的,同事们都认为他稳重,有主见,敬业、认真,总之一大堆优点。在淄博时,武协的白志刚老兄对我说:“老李绝对是一个好人,工作认真、勇于担当、讲义气,有人缘。他还以懂太极、谦和、礼貌,对传统武术了如指掌等好口碑闻名。”李文奎与白志刚都是淄博武协班子的成员,这些年,在“班长”焦仁芳的带领下,他们团结奋战,顽强拼搏地把淄博市的武术运动搞得有声有色,使淄博武术成为武术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