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场简单的追思会在北京郊外的大觉寺举行。青瓦红窗的会场外,立着逝者的遗像。那是个留着平头的中年人,手指间夹着一根点燃的香烟,眼睛微微眯着望向镜头。照片下的三句话讲完了他的一生:
“马小平老师,1956年出生于湖南湘潭,2012年在深圳辞世。历任湘潭一中、东莞中学、深圳中学的语文老师。他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并铭记的好老师。”
时间是9月8日,教师节前两天。
在这位普通高中老师的追思会上,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些在教育领域极有影响力的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钱理群称马小平是所识教师中“最具全球视野,可称得上是教育家的人”。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杨东平则将他视作“布道者”、“已属稀有的人文主义教师”。
布道者
马小平并不被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所知。但在东莞中学和深圳中学,他却绝对是个“明星”。深中初中部的一个孩子,曾偷偷跑去高中部听他开设的通识课;他总是提前几分钟到教室,偶尔某次迟到,就会有学生焦虑起来,“难道今天不上语文课了?”
莞中的学生黄素珍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马小平的情景。在面向全年级的电视语文讲座里,他向学生们发问:“你们知道,东莞的工厂里,一年被机器切下来的手指可以排成多长吗?”
很多在父母保护下成长的孩子,第一次从老师那里学到“要感受他人的痛苦”。但马小平更希望学生们感受到爱。那次讲座临近尾声时,他念了一所香港中学的校训:“感觉着生命的悲哀,还愿意欢笑的,请受我深深的祝福;感觉着生命的卑微,还予以人尊严的,请受我深深的祝福……”
那时,马小平还没有生病,是个总熬夜、抽烟的工作狂。每个曾经踏进他小小书房的人都感叹,那里除了门和窗,7000多册书堆满了三面墙。他相信,只要用高三一年来应付考试就足够了。给高一、高二学生上课时,他很少使用教材,甚至不怎么看讲稿。他不在书上为学生画“知识点”,更不总结中心思想。
他反对仇恨,提倡爱和悲悯。“9·11”事件发生后,学生们都兴奋起来,“炸得好”。可马小平却显出了愤怒,他站在讲台上质问学生:“你们知不知道,死的那些都是人!”
讲授课本时,他也有不同于教辅材料的解读。许多学生都记得他课堂上的《孔乙己》。他始终关注着在一旁冷冷讲述故事的、年仅12岁的小伙计。按照常规解读,小伙计贯穿始终,“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以喜写悲,使悲更悲”。
但谈起那个孩子时,马老师却在讲台上深深叹了口气,“他还只是个孩子,却与成人社会的视角没什么不同。失去了天性的悲悯,真是悲哀。”
讲到鲁迅的《祝福》时,他也没有给课文贴上那张“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标签,反倒是让学生们写篇《与祥林嫂对话》的作文。“站在她的角度,你会怎样体验这个女人的悲哀?”马小平曾在教案里写道,自己希望学生理解她的痛苦,也尊重她的痛苦。
他在学生的一篇作文里获得了回答:“真的,当你从这样的课堂里体会到爱,感觉到爱,你就懂得了要尊重人,爱护人。你就会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会去伤害任何人。”
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同道
追思会上,黄素珍悄悄地坐在后排。她是个身材小巧、戴着眼镜的姑娘,也是让马小平最感骄傲的学生之一。尽管她其实并不曾在马老师的班里上过课。
电视讲座过后一年,黄素珍进入高二。马小平又到各班轮流进行研究性学习讲座。下课后,女生暗暗下了决心,“我一定要认识你,让你知道这个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
她只能写信,两封长信。信里写了对苏轼的思考,以及“一些少年的困惑和不合宜的修饰词”。随后,这个总是细声细语的女孩子用塑料袋将信裹起来,放在了马老师那辆早已过时的女式摩托车后座上。
十几天后,她被同学叫进语文组。马小平将自己的回信,郑重地交在她手里。他在信里剖白自己:“我上课时,只是坦诚地向你们倾诉我的思想,但是,我知道,能够理解我的人不多……我没有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精神斗士的想法,我实实在在的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因为有了你这样的学生,才使我觉得这种坚持是必要的。”
这个安静、内向、刚刚从乡镇初中考入莞中的女学生突然发现,在学生们看来很强大的老师,“其实心里藏着一种孤独”。
这并非仅是黄素珍的发现。2002年时,张庆威是莞中初中部的学生,那时他开始读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和李敖的《快意恩仇录》,有时也在学校论坛上发表些“小感悟和小感想”。一天,他在家突然接到当时兼任教导处副主任的马小平的电话:“你的文章写得太好了!我想跟你见一面!”
当他们在办公室见面后,这位老师几乎顾不上和陌生的学生客套一番。他先是夸奖了张庆威关于刘邦、项羽的一篇文章,向他指出一些细节可以更完善。随后又引入历史,双手比划着,滔滔不绝地讲起来。
15岁的男孩有些傻眼,看着眼前表情认真、中气十足的老师。马小平每讲完一个“大话题”时,总会抽几口烟,皱着眉头,“陷入一种无能为力似的沉默”。但张庆威无法打破这种沉默,因为他几乎答不上话来。
直到整个下午的“谈话”结束,张庆威走出教学楼,晒在太阳下,却突然深吸了一口气,脑子里蹦出一句话,“日光其实很强,一种万物生长的鞭子和血!”
“我马上就想读书。”他回忆。在听马小平聊天的日子里,他密集地读到了罗素和爱因斯坦,读到了张中晓和穆旦,读到了王小波和林达,读到了林贤治和王开岭,读到了《火与冰》和《不死的火焰》。总之,“他讲过的那些书,都要找来读一遍”。
对年轻的张庆威来说,“再也没有那样担当启蒙者角色的老师”。可回忆过往,他也发现,那时的自己与老师其实是种“互相陪伴”。
在外人看來,许多同代人都无法跟上这位老师的脚步。他总是认为,教育正在变成“吞噬学生天真和童趣的怪兽”,“课堂里弥漫着空虚和无意义的气氛”,经济高速发展、对竞争的膜拜,都可能造成教育危机、道德危机。
他引述英国学者汤因比的理论:赶在灾难尚未毁灭人类以前,把能够应对这种灾难的新一代人培养出来。他还常常引用另一位教育家的话:“我们留什么样的世界,关键取决于我们留什么样的后代给世界。”
幸福的学校
除去身体力行地一个一个“帮人”外,马小平还有更大的梦想。他想要办一所让学生和老师都感到幸福的学校。
早在他大学里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时,这个念头就已经扎下根来。那位著名的苏联教育家从29岁起担任家乡所在地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帕夫雷什学校校长。在最初的时间里,他只是观察每天都发生的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
他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一个学生甚至对妈妈说:“让我们搬到一个没有学校的地方去吧!”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年轻的校长开始着手寻找。他最终发现,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制约了他们理解课本、言语表达和深入思考。
马小平开始思考,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该如何提高?在一篇文章里,他提出: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似乎过去长逾20年的时间里,他的心灵和知识就一直在为办这样一所理想中的学校而准备着。2003年,一所筹办中的学校找到了他,希望他做出全盘架构,并在未来担任校长。
那算得上马小平最快乐的一段日子。他整日沉浸在对新学校的畅想中,仅“发展构想”就写了整整19页。他编写了《教师手册》,甚至想好了厨房的陈设。
那时他还不知道,反对的声音已经出现了。有些同行评价他:“太理想主义了,只适合出点子、指路径,做具体工作是没耐心的。”
这些反对的声音并非全无道理。一位同事曾感到,马小平对形式化、机械化的东西特别痛恨。在学校行政会上听见这类语句,他会当场反驳。在担任莞中教导处副主任后,他也不止一次地说起,自己并不想做行政,“都是消磨时间,一地鸡毛”。
后来,当人们提起马小平身上的理想主义时,他们承认,“这种气质对身边的人会形成一种压力”。
当然,许多学生甚至是同事也被这种气质所吸引,成为他的追随者。现实中,他虽然仅以高三一年应对考试,但班上学生的成绩仍然不错。可他所做的语文教学改革却被另一些人看成“花架子”。他最终没能成为“帕夫雷什学校”的校长。2004年,他离开东莞,前往深圳。
到深圳后不久,马小平便被诊断为恶性肿瘤。他的头发掉了许多,只能一直戴着顶白色的贝雷帽。他走路也越来越慢,有时就连挪动半米也要耗费两秒钟。
但他还是没有放弃语文课。他的最后一届学生向婧记得,马老师仍旧坚持站在讲台上授课,只有在为学生们播放电影时,才会坐一阵。可有时坐着坐着,头便垂在胸前睡着了。另一个班的学生蒋雨蒙则提起,一次语文课之前,马老师累得在办公室里睡着了,大家都不忍心叫醒他。但没过多久,马小平还是出现在教室里。他摘下帽子,面向学生们深深鞠了一躬,“对不起,我迟到了。”
不过,当时坐在最后一排的蒋雨蒙也发现,并非所有学生都认同马老师的教学方式。一些学生拿出数理练习册,紧张地做着习题。
在得知老师患癌症后,曾经的莞中学生胡庆乐特意给他发了一封邮件,询问病情。马小平的回信里没有文字,只有一张图片——朝阳正在灿烂升起。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2年10月10日)
“马小平老师,1956年出生于湖南湘潭,2012年在深圳辞世。历任湘潭一中、东莞中学、深圳中学的语文老师。他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并铭记的好老师。”
时间是9月8日,教师节前两天。
在这位普通高中老师的追思会上,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些在教育领域极有影响力的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钱理群称马小平是所识教师中“最具全球视野,可称得上是教育家的人”。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杨东平则将他视作“布道者”、“已属稀有的人文主义教师”。
布道者
马小平并不被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所知。但在东莞中学和深圳中学,他却绝对是个“明星”。深中初中部的一个孩子,曾偷偷跑去高中部听他开设的通识课;他总是提前几分钟到教室,偶尔某次迟到,就会有学生焦虑起来,“难道今天不上语文课了?”
莞中的学生黄素珍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马小平的情景。在面向全年级的电视语文讲座里,他向学生们发问:“你们知道,东莞的工厂里,一年被机器切下来的手指可以排成多长吗?”
很多在父母保护下成长的孩子,第一次从老师那里学到“要感受他人的痛苦”。但马小平更希望学生们感受到爱。那次讲座临近尾声时,他念了一所香港中学的校训:“感觉着生命的悲哀,还愿意欢笑的,请受我深深的祝福;感觉着生命的卑微,还予以人尊严的,请受我深深的祝福……”
那时,马小平还没有生病,是个总熬夜、抽烟的工作狂。每个曾经踏进他小小书房的人都感叹,那里除了门和窗,7000多册书堆满了三面墙。他相信,只要用高三一年来应付考试就足够了。给高一、高二学生上课时,他很少使用教材,甚至不怎么看讲稿。他不在书上为学生画“知识点”,更不总结中心思想。
他反对仇恨,提倡爱和悲悯。“9·11”事件发生后,学生们都兴奋起来,“炸得好”。可马小平却显出了愤怒,他站在讲台上质问学生:“你们知不知道,死的那些都是人!”
讲授课本时,他也有不同于教辅材料的解读。许多学生都记得他课堂上的《孔乙己》。他始终关注着在一旁冷冷讲述故事的、年仅12岁的小伙计。按照常规解读,小伙计贯穿始终,“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以喜写悲,使悲更悲”。
但谈起那个孩子时,马老师却在讲台上深深叹了口气,“他还只是个孩子,却与成人社会的视角没什么不同。失去了天性的悲悯,真是悲哀。”
讲到鲁迅的《祝福》时,他也没有给课文贴上那张“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标签,反倒是让学生们写篇《与祥林嫂对话》的作文。“站在她的角度,你会怎样体验这个女人的悲哀?”马小平曾在教案里写道,自己希望学生理解她的痛苦,也尊重她的痛苦。
他在学生的一篇作文里获得了回答:“真的,当你从这样的课堂里体会到爱,感觉到爱,你就懂得了要尊重人,爱护人。你就会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会去伤害任何人。”
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同道
追思会上,黄素珍悄悄地坐在后排。她是个身材小巧、戴着眼镜的姑娘,也是让马小平最感骄傲的学生之一。尽管她其实并不曾在马老师的班里上过课。
电视讲座过后一年,黄素珍进入高二。马小平又到各班轮流进行研究性学习讲座。下课后,女生暗暗下了决心,“我一定要认识你,让你知道这个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
她只能写信,两封长信。信里写了对苏轼的思考,以及“一些少年的困惑和不合宜的修饰词”。随后,这个总是细声细语的女孩子用塑料袋将信裹起来,放在了马老师那辆早已过时的女式摩托车后座上。
十几天后,她被同学叫进语文组。马小平将自己的回信,郑重地交在她手里。他在信里剖白自己:“我上课时,只是坦诚地向你们倾诉我的思想,但是,我知道,能够理解我的人不多……我没有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精神斗士的想法,我实实在在的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因为有了你这样的学生,才使我觉得这种坚持是必要的。”
这个安静、内向、刚刚从乡镇初中考入莞中的女学生突然发现,在学生们看来很强大的老师,“其实心里藏着一种孤独”。
这并非仅是黄素珍的发现。2002年时,张庆威是莞中初中部的学生,那时他开始读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和李敖的《快意恩仇录》,有时也在学校论坛上发表些“小感悟和小感想”。一天,他在家突然接到当时兼任教导处副主任的马小平的电话:“你的文章写得太好了!我想跟你见一面!”
当他们在办公室见面后,这位老师几乎顾不上和陌生的学生客套一番。他先是夸奖了张庆威关于刘邦、项羽的一篇文章,向他指出一些细节可以更完善。随后又引入历史,双手比划着,滔滔不绝地讲起来。
15岁的男孩有些傻眼,看着眼前表情认真、中气十足的老师。马小平每讲完一个“大话题”时,总会抽几口烟,皱着眉头,“陷入一种无能为力似的沉默”。但张庆威无法打破这种沉默,因为他几乎答不上话来。
直到整个下午的“谈话”结束,张庆威走出教学楼,晒在太阳下,却突然深吸了一口气,脑子里蹦出一句话,“日光其实很强,一种万物生长的鞭子和血!”
“我马上就想读书。”他回忆。在听马小平聊天的日子里,他密集地读到了罗素和爱因斯坦,读到了张中晓和穆旦,读到了王小波和林达,读到了林贤治和王开岭,读到了《火与冰》和《不死的火焰》。总之,“他讲过的那些书,都要找来读一遍”。
对年轻的张庆威来说,“再也没有那样担当启蒙者角色的老师”。可回忆过往,他也发现,那时的自己与老师其实是种“互相陪伴”。
在外人看來,许多同代人都无法跟上这位老师的脚步。他总是认为,教育正在变成“吞噬学生天真和童趣的怪兽”,“课堂里弥漫着空虚和无意义的气氛”,经济高速发展、对竞争的膜拜,都可能造成教育危机、道德危机。
他引述英国学者汤因比的理论:赶在灾难尚未毁灭人类以前,把能够应对这种灾难的新一代人培养出来。他还常常引用另一位教育家的话:“我们留什么样的世界,关键取决于我们留什么样的后代给世界。”
幸福的学校
除去身体力行地一个一个“帮人”外,马小平还有更大的梦想。他想要办一所让学生和老师都感到幸福的学校。
早在他大学里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时,这个念头就已经扎下根来。那位著名的苏联教育家从29岁起担任家乡所在地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帕夫雷什学校校长。在最初的时间里,他只是观察每天都发生的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
他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一个学生甚至对妈妈说:“让我们搬到一个没有学校的地方去吧!”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年轻的校长开始着手寻找。他最终发现,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制约了他们理解课本、言语表达和深入思考。
马小平开始思考,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该如何提高?在一篇文章里,他提出: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似乎过去长逾20年的时间里,他的心灵和知识就一直在为办这样一所理想中的学校而准备着。2003年,一所筹办中的学校找到了他,希望他做出全盘架构,并在未来担任校长。
那算得上马小平最快乐的一段日子。他整日沉浸在对新学校的畅想中,仅“发展构想”就写了整整19页。他编写了《教师手册》,甚至想好了厨房的陈设。
那时他还不知道,反对的声音已经出现了。有些同行评价他:“太理想主义了,只适合出点子、指路径,做具体工作是没耐心的。”
这些反对的声音并非全无道理。一位同事曾感到,马小平对形式化、机械化的东西特别痛恨。在学校行政会上听见这类语句,他会当场反驳。在担任莞中教导处副主任后,他也不止一次地说起,自己并不想做行政,“都是消磨时间,一地鸡毛”。
后来,当人们提起马小平身上的理想主义时,他们承认,“这种气质对身边的人会形成一种压力”。
当然,许多学生甚至是同事也被这种气质所吸引,成为他的追随者。现实中,他虽然仅以高三一年应对考试,但班上学生的成绩仍然不错。可他所做的语文教学改革却被另一些人看成“花架子”。他最终没能成为“帕夫雷什学校”的校长。2004年,他离开东莞,前往深圳。
到深圳后不久,马小平便被诊断为恶性肿瘤。他的头发掉了许多,只能一直戴着顶白色的贝雷帽。他走路也越来越慢,有时就连挪动半米也要耗费两秒钟。
但他还是没有放弃语文课。他的最后一届学生向婧记得,马老师仍旧坚持站在讲台上授课,只有在为学生们播放电影时,才会坐一阵。可有时坐着坐着,头便垂在胸前睡着了。另一个班的学生蒋雨蒙则提起,一次语文课之前,马老师累得在办公室里睡着了,大家都不忍心叫醒他。但没过多久,马小平还是出现在教室里。他摘下帽子,面向学生们深深鞠了一躬,“对不起,我迟到了。”
不过,当时坐在最后一排的蒋雨蒙也发现,并非所有学生都认同马老师的教学方式。一些学生拿出数理练习册,紧张地做着习题。
在得知老师患癌症后,曾经的莞中学生胡庆乐特意给他发了一封邮件,询问病情。马小平的回信里没有文字,只有一张图片——朝阳正在灿烂升起。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2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