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一节中提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要形成语文素养,必定离不开读和写的训练,只有多读多写,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语文素养才能得到形成与发展。
那么,怎样进行读书训练呢?这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适当措施,提高读写效果。这里联系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点体会。
先说读,读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着手。从质来看,应把课文反复多读,在遍数上保证,牢固记忆,以求加深理解;从量来看,可以扩大阅读量,从篇数上保证,以求广泛涉猎,丰富知识。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是读课文。读,包括阅读和朗读。从阅读方面看,有些学生不肯深入研究课文,浮光掠影,所获不多;有些学生虽肯研究,又往往沉浸在书中,跳不出来。前者不能登堂入室,学得不扎实,后者不能融会贯通,学得不活。所以要指导学习方法,在阅读过程中要勤于动笔,如划要点、编提纲、摘语句、作批注、写心得等。例如:课文中有优美词语或关键性语句,可以用些符号把它们标出;结构较复杂的文章,可用提纲来概括其内容;佳句、警句,可以摘录下来,经常诵读;对文章某一点有所体会或看法,可作批注。这样一面读书,一面动笔,可以牢固记忆,深入理解,提高学习效果,如能长期坚持,定会有所收获,学生尝到甜头,阅读的兴趣会更浓厚。朗读,也是学好语文的一种重要手段。反复朗读,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就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朗读可形成完整的形象,不但能使人有所知,也能有所感,易于展开想象。朗读最使人产生快感,这是默读不易感受到的。朗读时,一定是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与作者心灵相通,对文章理解会更深更透。朗读还要注意字音的准确,语调要抑扬顿挫,随着文章的感情起伏跌宕,把握朗读的节奏。如此朗读,如能熟读成诵,对语言的学习有极大的好处。
其次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面很广,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结合近几年来开展的读书活动,指导学生阅读。在指导中,略加提示,或作简析,或加评点,或作比较。
二是课外自由阅读。这方面要根据学生爱好、能力等不同情况加以指导。指导时,要着眼于读书的态度、观点、方法等方面而不局限于对每本书的具体分析。课外阅读的多少跟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很大关系,所以要引导学生多读些书,特别是要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总之,多读是提高语文学习的质和量的必要措施。质,就是学得扎实些;量,就是除多读课文以外,再扩大视野,开阔心胸。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我认为也是这意思。
再说写。如果把读比成“曲不离口”的话,那么写应该是“拳不离手”了。怎样写呢?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抓好每学期的作文计划,认真指导,保证一定的数量,写一篇,有一篇的效果。
二、结合课文教学进行练习。即在教学一篇课文之后,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启发学生写些片断作文。这种片断训练包括模仿训练和想象训练。如学习《金黄的大斗笠》一文中“风雨交加”的片断后,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在风雨中的情景,写一个片断;学习《皇帝的新装》后,让学生写一个续篇,想象和夸张的色彩越浓越好。还可以练习写一些感悟,如学习了《紫藤萝瀑布》,学生受到什么启示,用一段话写下来。这种练习和教学要求相一致,从效果出发,不追求形式,不机械地要求字数,可以是几句话,也可以是一两百字。
三、是课外练笔。写作时学生的一大障碍就是无话可说,也就是无材料可写。实际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除上课外,还经常参加许多活动,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做了各种各样的事。能写的事有很多,要表达的情感很丰富。问题在于如何引导他们随时观察周围事物,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所以要提倡多动笔,要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一有空就写下来,不拘时间,不问长短,不限题材和体裁。尽量做到思想活泼,语言生动。这种练笔可以不定任务、不求数量,可多写也可少写,不作为日常的固定作业。这样学生就不会有精神负担,对写作就会感兴趣了。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的改革是多方面的。但不管怎样改,都不能撇开读和写。因此,指导学生多读多写,乐读乐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措施。至于运用什么方法指导更好,有待于我们语文教师不断地探索、研究。
(责任编辑 韦淑红)
那么,怎样进行读书训练呢?这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适当措施,提高读写效果。这里联系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点体会。
先说读,读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着手。从质来看,应把课文反复多读,在遍数上保证,牢固记忆,以求加深理解;从量来看,可以扩大阅读量,从篇数上保证,以求广泛涉猎,丰富知识。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是读课文。读,包括阅读和朗读。从阅读方面看,有些学生不肯深入研究课文,浮光掠影,所获不多;有些学生虽肯研究,又往往沉浸在书中,跳不出来。前者不能登堂入室,学得不扎实,后者不能融会贯通,学得不活。所以要指导学习方法,在阅读过程中要勤于动笔,如划要点、编提纲、摘语句、作批注、写心得等。例如:课文中有优美词语或关键性语句,可以用些符号把它们标出;结构较复杂的文章,可用提纲来概括其内容;佳句、警句,可以摘录下来,经常诵读;对文章某一点有所体会或看法,可作批注。这样一面读书,一面动笔,可以牢固记忆,深入理解,提高学习效果,如能长期坚持,定会有所收获,学生尝到甜头,阅读的兴趣会更浓厚。朗读,也是学好语文的一种重要手段。反复朗读,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就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朗读可形成完整的形象,不但能使人有所知,也能有所感,易于展开想象。朗读最使人产生快感,这是默读不易感受到的。朗读时,一定是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与作者心灵相通,对文章理解会更深更透。朗读还要注意字音的准确,语调要抑扬顿挫,随着文章的感情起伏跌宕,把握朗读的节奏。如此朗读,如能熟读成诵,对语言的学习有极大的好处。
其次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面很广,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结合近几年来开展的读书活动,指导学生阅读。在指导中,略加提示,或作简析,或加评点,或作比较。
二是课外自由阅读。这方面要根据学生爱好、能力等不同情况加以指导。指导时,要着眼于读书的态度、观点、方法等方面而不局限于对每本书的具体分析。课外阅读的多少跟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很大关系,所以要引导学生多读些书,特别是要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总之,多读是提高语文学习的质和量的必要措施。质,就是学得扎实些;量,就是除多读课文以外,再扩大视野,开阔心胸。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我认为也是这意思。
再说写。如果把读比成“曲不离口”的话,那么写应该是“拳不离手”了。怎样写呢?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抓好每学期的作文计划,认真指导,保证一定的数量,写一篇,有一篇的效果。
二、结合课文教学进行练习。即在教学一篇课文之后,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启发学生写些片断作文。这种片断训练包括模仿训练和想象训练。如学习《金黄的大斗笠》一文中“风雨交加”的片断后,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在风雨中的情景,写一个片断;学习《皇帝的新装》后,让学生写一个续篇,想象和夸张的色彩越浓越好。还可以练习写一些感悟,如学习了《紫藤萝瀑布》,学生受到什么启示,用一段话写下来。这种练习和教学要求相一致,从效果出发,不追求形式,不机械地要求字数,可以是几句话,也可以是一两百字。
三、是课外练笔。写作时学生的一大障碍就是无话可说,也就是无材料可写。实际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除上课外,还经常参加许多活动,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做了各种各样的事。能写的事有很多,要表达的情感很丰富。问题在于如何引导他们随时观察周围事物,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所以要提倡多动笔,要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一有空就写下来,不拘时间,不问长短,不限题材和体裁。尽量做到思想活泼,语言生动。这种练笔可以不定任务、不求数量,可多写也可少写,不作为日常的固定作业。这样学生就不会有精神负担,对写作就会感兴趣了。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的改革是多方面的。但不管怎样改,都不能撇开读和写。因此,指导学生多读多写,乐读乐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措施。至于运用什么方法指导更好,有待于我们语文教师不断地探索、研究。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