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5.36.268
摘 要:该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等对浙江省宁波、温州、台州等地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学校体育教育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提出要加大经费投入和检查力度、建立声誉考核机制、加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和健康管理的对策要求。
关键词:中学生 体质健康 影响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2(c)-0268-02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1]。青少年体质堪忧的话题,在网络上已成为热点,搜索百度,相关文章达37万多篇。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最近连续3年的调查数据显示,甬台温三个地区的中学生体质健康综合排名全省倒数。青少年体质的下降与体育锻炼不足有直接关系。有学者统计,我国仅有8%的初中生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高中生为10.5%,每天锻炼2 h的学生只占6.3%,这些数据都远低于美、日等国的同类学生[2]。因此,分析和研究宁波、温州、台州地区中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寻找提升中学生体质的路径和方法,对于提升全省中学生身体素质具有典型和示范意义。
该文基于文献资料研究、实地调查研究等方法,以宁波、温州、台州3个地区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健康管理视野和学校体育教育角度研究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和促进政策。
1 浙江省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从2007年起,浙江省教育厅实行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建立了市、区县、学校三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网络和公布制度,形成以生源市和生源高中学校为单位排序并向社会公布的“倒逼机制”。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各地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努力加大课程教育改革,初步扭转了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指标连续下降的趋势。从近年来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重点高中学生体测排名靠前。从近年来全省高中学校体质健康测试总分平均值的排名来看,前10名基本上是浙江省省重点高中。如,2014年排名前10位的中学分别是:杭州学军中学、萧山中学、义乌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富阳中学、余杭高级中学、温州中学、慈溪中学、余姚中学、镇海中学。从中学所在地来区分,因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同,农村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城市学生相比,虽差距在不断地缩小,但仍有一定差距。二是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地区排名。杭、嘉、衢、3个地区学生体测的平均分和合格率连续2年排名浙江省前3位,而甬、台、温、3个地区中学生体测的平均分和合格率都排在全省倒数后3位。3是从中学生体测的指标看,速度(50 m跑)、柔韧(坐位体前屈)、爆发力(立定跳远)和耐力素质(1000/800 m跑)等项目测试成绩较好,2年各项目合格率普遍在80%以上,且2014年比2013年有提高趋势[3]。但是力量素质项目(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得分相对较低,2013年合格率为50.23%,2014年合格率为55%,这是当前学生体质健康素质的一块短板。此外,根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学生群体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学生视力不良率继续增高且低龄化趋势明显。
针对甬台温三地高中的实地调查及对重点高中的对比分析,下面主要分析影响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学校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
一是学校领导对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尤其是校长的教育理念对一所学校体育工作影响很大,我国中学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校长对教师有人事决定权,决定体育教师编制与配置,对学校的经费有支配权,对办学的方向有决策权。所以,校长重不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一般而言,校领导越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素质越好。从浙江省学生体质健康学校排名情况看,之所以省重点中学学生体质健康排名靠前,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省教育厅向社会公布排名的倒逼机制,而重点中学的校长更重视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因此,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二是体育教育师资水平、课程、场地和经费等也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对于一般学校而言,他们更注重追求升学率目标,导致学校挤占体育课时和压缩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同时,这些学校面对有限的办学经费,在学校支出经费结构时也很难关照到体育场地建设,投入体育教育和活动的经费少。另外,由于学校实际上对学生安全承担“无限责任”,使得学校在体育教育上不是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而是坚持“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在学校体育教育上的异化,使得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安全隐患是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心中的痛。总之,这就造成体育教育的马太效应,好的学校体育教育越来越好,差的学校体育教育越来越差。三是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营养膳食影响体质健康。如,父母不重视致使自控能力较差学生空闲时间被手机、网络游戏所占,致使体质健康下降。当前,中学生最大的营养问题是膳食结构不合理,所以,造成“性早熟”和肥胖人数比较较高,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对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有着不利影响。
2 促进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分析
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是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等多方面因素。该文主要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从学校教育和健康管理角度出发,探求促进中学生体质健康的解决之道。这是因为学校体育教育在推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性的作用,中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而学校的体育教育又具有时间和质量上的保证。
2.1 加大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和检查力度
当前我国教育投入占GDP总量刚达到4.3%,但还存在区域不平衡、结构支出不合理等问题。为此,要加大对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并且确保将教育经费优先用于改善落后地区学校体育场地、课外活动场所,要将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塑胶化列入政府工程。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把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并随公用经费提高而逐步增加,确保学校体育经费支出按一定比例增加,加大对经费投入情况的督促检查力度,促使这些经费和有关法律法规在学校得到真正贯彻落实,使健康第一的理念得到真正实施。 2.2 建立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声誉激励机制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及校长的教育理念对学校体育工作影响巨大。根据博弈论,若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和校长只重视短期利益,不注重其自身的声誉,在短期内可能获得最大化利润暨升学率或其他指标的提升,但从中长期看却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此,要建立一套基于负责人声誉激励的机制,把行政主管部门和校长的职务升迁、工作待遇与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实际成效挂钩,使其行为符合公共利益。要明确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的责任制,将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和校长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列入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2.3 学校内部要加强体育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要加大学校体育教师培养和培训力度。首先是针对农村体育教师不足的问题,要通过“免费师范生”“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中增加体育教育专业的类别和规模,鼓励体育教师支教和结对等形式培养体育教师。其次是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组织教师体育基本功比赛和优秀课研讨展示活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是上好体育课,提升教学质量。各级学校要严格按课标开展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新形势、新技术,为学校体育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不断提升体育教育的质量,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教育模式,真正做到学生即喜欢体育又喜欢体育课。三是要大力推进课外活动锻炼和阳光体育运动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确保每天锻炼1小时。鼓励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简便易行、效果明显的运动项目,如推行早操、举行体育文化节、专项体育运动比赛等,为学生提供素质发展的条件与空间的同时,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
2.4 基于健康管理的视角加强学生生活方式指导
健康管理是针对个体及群体进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和水平,并对其生活方式相关的健康危险因素,通过健康信息采集、健康检测、健康评估、个性化监看管理方案、健康干预等手段持续加以改善的过程和方法[4]。当然,健康管理在我国还是一个新概念,公众的认知度还不高,健康管理的一些理念尚未被公众所接受,大部分认为健康管理就是针对经济收入高的人群,认为是对病人的管理。实际上,健康管理也对健康知识不足的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进行干预。因此,要鼓励各地整合资源,配备健康管理咨询师,组建健康管理讲师团,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学校老师、学生及家长的健康管理知识的普及,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学生的健康管理,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总之,各级教育系统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要求,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针对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和体育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经费投入、检查督导、声誉机制、教师队伍、课堂教学、课外锻炼、体育设施等多环节入手,加强整体设计,完善相关制度,加大改革力度,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从而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素质。
参考文献
[1] 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N/OL].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04-04.
[2] 马北北.国民体质监测显示青少年体能连续十年下降IN].中国青年报,2010-03-30.
[3]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2013年全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通报[EB/OL].http://www.zjedu.gov.cn/news/142353458736472256.html.
[4] 健康管理[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 url=f2p1DBzFotVv5yAecBHMziZd5uw9UmYiF3zXh
lFaXb4ShI5S0wqEuELUnVNotFrXT3FXv3AH7-JgqvR_cGDHtq.
摘 要:该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等对浙江省宁波、温州、台州等地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学校体育教育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提出要加大经费投入和检查力度、建立声誉考核机制、加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和健康管理的对策要求。
关键词:中学生 体质健康 影响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2(c)-0268-02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1]。青少年体质堪忧的话题,在网络上已成为热点,搜索百度,相关文章达37万多篇。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最近连续3年的调查数据显示,甬台温三个地区的中学生体质健康综合排名全省倒数。青少年体质的下降与体育锻炼不足有直接关系。有学者统计,我国仅有8%的初中生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高中生为10.5%,每天锻炼2 h的学生只占6.3%,这些数据都远低于美、日等国的同类学生[2]。因此,分析和研究宁波、温州、台州地区中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寻找提升中学生体质的路径和方法,对于提升全省中学生身体素质具有典型和示范意义。
该文基于文献资料研究、实地调查研究等方法,以宁波、温州、台州3个地区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健康管理视野和学校体育教育角度研究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和促进政策。
1 浙江省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从2007年起,浙江省教育厅实行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建立了市、区县、学校三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网络和公布制度,形成以生源市和生源高中学校为单位排序并向社会公布的“倒逼机制”。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各地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努力加大课程教育改革,初步扭转了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指标连续下降的趋势。从近年来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重点高中学生体测排名靠前。从近年来全省高中学校体质健康测试总分平均值的排名来看,前10名基本上是浙江省省重点高中。如,2014年排名前10位的中学分别是:杭州学军中学、萧山中学、义乌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富阳中学、余杭高级中学、温州中学、慈溪中学、余姚中学、镇海中学。从中学所在地来区分,因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同,农村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城市学生相比,虽差距在不断地缩小,但仍有一定差距。二是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地区排名。杭、嘉、衢、3个地区学生体测的平均分和合格率连续2年排名浙江省前3位,而甬、台、温、3个地区中学生体测的平均分和合格率都排在全省倒数后3位。3是从中学生体测的指标看,速度(50 m跑)、柔韧(坐位体前屈)、爆发力(立定跳远)和耐力素质(1000/800 m跑)等项目测试成绩较好,2年各项目合格率普遍在80%以上,且2014年比2013年有提高趋势[3]。但是力量素质项目(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得分相对较低,2013年合格率为50.23%,2014年合格率为55%,这是当前学生体质健康素质的一块短板。此外,根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学生群体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学生视力不良率继续增高且低龄化趋势明显。
针对甬台温三地高中的实地调查及对重点高中的对比分析,下面主要分析影响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学校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
一是学校领导对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尤其是校长的教育理念对一所学校体育工作影响很大,我国中学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校长对教师有人事决定权,决定体育教师编制与配置,对学校的经费有支配权,对办学的方向有决策权。所以,校长重不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一般而言,校领导越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素质越好。从浙江省学生体质健康学校排名情况看,之所以省重点中学学生体质健康排名靠前,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省教育厅向社会公布排名的倒逼机制,而重点中学的校长更重视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因此,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二是体育教育师资水平、课程、场地和经费等也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对于一般学校而言,他们更注重追求升学率目标,导致学校挤占体育课时和压缩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同时,这些学校面对有限的办学经费,在学校支出经费结构时也很难关照到体育场地建设,投入体育教育和活动的经费少。另外,由于学校实际上对学生安全承担“无限责任”,使得学校在体育教育上不是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而是坚持“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在学校体育教育上的异化,使得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安全隐患是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心中的痛。总之,这就造成体育教育的马太效应,好的学校体育教育越来越好,差的学校体育教育越来越差。三是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营养膳食影响体质健康。如,父母不重视致使自控能力较差学生空闲时间被手机、网络游戏所占,致使体质健康下降。当前,中学生最大的营养问题是膳食结构不合理,所以,造成“性早熟”和肥胖人数比较较高,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对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有着不利影响。
2 促进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分析
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是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等多方面因素。该文主要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从学校教育和健康管理角度出发,探求促进中学生体质健康的解决之道。这是因为学校体育教育在推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性的作用,中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而学校的体育教育又具有时间和质量上的保证。
2.1 加大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和检查力度
当前我国教育投入占GDP总量刚达到4.3%,但还存在区域不平衡、结构支出不合理等问题。为此,要加大对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并且确保将教育经费优先用于改善落后地区学校体育场地、课外活动场所,要将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塑胶化列入政府工程。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把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并随公用经费提高而逐步增加,确保学校体育经费支出按一定比例增加,加大对经费投入情况的督促检查力度,促使这些经费和有关法律法规在学校得到真正贯彻落实,使健康第一的理念得到真正实施。 2.2 建立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声誉激励机制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及校长的教育理念对学校体育工作影响巨大。根据博弈论,若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和校长只重视短期利益,不注重其自身的声誉,在短期内可能获得最大化利润暨升学率或其他指标的提升,但从中长期看却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此,要建立一套基于负责人声誉激励的机制,把行政主管部门和校长的职务升迁、工作待遇与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实际成效挂钩,使其行为符合公共利益。要明确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的责任制,将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和校长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列入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2.3 学校内部要加强体育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要加大学校体育教师培养和培训力度。首先是针对农村体育教师不足的问题,要通过“免费师范生”“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中增加体育教育专业的类别和规模,鼓励体育教师支教和结对等形式培养体育教师。其次是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组织教师体育基本功比赛和优秀课研讨展示活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是上好体育课,提升教学质量。各级学校要严格按课标开展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新形势、新技术,为学校体育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不断提升体育教育的质量,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教育模式,真正做到学生即喜欢体育又喜欢体育课。三是要大力推进课外活动锻炼和阳光体育运动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确保每天锻炼1小时。鼓励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简便易行、效果明显的运动项目,如推行早操、举行体育文化节、专项体育运动比赛等,为学生提供素质发展的条件与空间的同时,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
2.4 基于健康管理的视角加强学生生活方式指导
健康管理是针对个体及群体进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和水平,并对其生活方式相关的健康危险因素,通过健康信息采集、健康检测、健康评估、个性化监看管理方案、健康干预等手段持续加以改善的过程和方法[4]。当然,健康管理在我国还是一个新概念,公众的认知度还不高,健康管理的一些理念尚未被公众所接受,大部分认为健康管理就是针对经济收入高的人群,认为是对病人的管理。实际上,健康管理也对健康知识不足的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进行干预。因此,要鼓励各地整合资源,配备健康管理咨询师,组建健康管理讲师团,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学校老师、学生及家长的健康管理知识的普及,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学生的健康管理,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总之,各级教育系统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要求,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针对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和体育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经费投入、检查督导、声誉机制、教师队伍、课堂教学、课外锻炼、体育设施等多环节入手,加强整体设计,完善相关制度,加大改革力度,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从而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素质。
参考文献
[1] 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N/OL].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04-04.
[2] 马北北.国民体质监测显示青少年体能连续十年下降IN].中国青年报,2010-03-30.
[3]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2013年全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通报[EB/OL].http://www.zjedu.gov.cn/news/142353458736472256.html.
[4] 健康管理[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 url=f2p1DBzFotVv5yAecBHMziZd5uw9UmYiF3zXh
lFaXb4ShI5S0wqEuELUnVNotFrXT3FXv3AH7-JgqvR_cGDHt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