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夜间急诊手术的安全问题和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9例夜间急诊手术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采取的护理对策。结果 夜间急诊手术存在手术风险大、抢救力量薄弱。结论 实施夜间急诊手术安全护理管理,在进一步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同时,防范和杜绝了一些护理薄弱环节、时段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手术安全。
【关键词】 夜间急诊手术 安全问题 护理对策
急诊手术不同于择期手术,它存在着不可预料性,病情紧急性和状况多变性三大特征,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及死亡率均高,且因为抢救时间紧迫,各项护理工作容易出现漏洞。而发生在夜间的急诊手术因为值班人员较少,抢救力量相对薄弱,组织抢救时间相对延迟,在对医疗和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增加了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1109例夜间急诊手术的安全问题,分析原因,探讨针对性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完成夜间急诊手术共1109例,其中手术例数排在前3位的为普通外科412台,妇产科316台,骨科325台。从病种分析:剖宫产、全身各类外伤、胃肠穿孔、外伤性骨折、宫外孕、急性阑尾炎、颅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等急诊手术占总数的95%。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类描述的方法,把1109例夜间急诊手术作安全问题分类描述,分析指标包括:Ⅲ类及以上手术例数;夜间呼叫护理人员加班次数;手术病人合并血源性传染病例数;其他:如手术中所需特殊器械、用物准备的不完善,手术护理记录不全等。
2 结果
在1109例夜间急诊手术中,出现频次最高者为Ⅲ类及以上手术例数,其次为夜间呼叫护理人员加班次数和手术病人合并血源性传染病例数。
3 讨论
3.1 夜间急诊手术护理安全隐患
3.1.1 夜间急诊手术风险大 急诊手术是增加手术风险的相关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一些疑难、重大手术,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均高。1109例夜间急诊手术中Ⅲ类及以上手术446例,包括妇产科291例,普通外科118例,骨科26例,其他11例。夜间急诊手术中有相当一部分危重病人起病急、进展快,如车祸伤、刀砍伤、宫外孕、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等,一些常规的术前准备没有时间也没有可能及时完成,并且其中更有些患者为饱食、醉酒状态,同时麻醉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对病人的病情有很多时候只能在急救手术过程中逐渐了解,如此因为术前准备的不够充分、手术用物准备的不够完善、疑难或重大手术手术时间长等原因,均使手术风险大大增加。
3.1.2 夜间抢救力量薄弱 1109例夜间急诊手术中呼叫护理人员加班均次为0.22次,平均时长115分钟。急诊手术时需紧急呼叫其他急救人员来院配合,一则耽误抢救时间;二则参与急诊手术人员对病情的不熟悉、手术用物准备的不完善延缓了急救手术进程;另外急诊手术病人中存在的各种未知、突发因素制约着急救流程的顺畅开展。这些原因都对急诊手术病人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很大影响。
3.1.3 增加院内感染的发生 在急诊条件下施行手术,可因术前清洁准备的不充分、病人体表存在开放性创口、参与手术者为及时抢救伤患而不规范洗手等多方面原因而增加感染机率;另一方面,创伤、出血等病人容易引起炎症应激反应,机体防御能力下降,明显增加感染的危险;为抢救患者,巡回护士频繁出入手术间,手术间门开闭次数增加,手术室空气净化效果减弱,影响了空气洁净度。
3.1.4 其他 手术护理记录不完善增加医疗纠纷的危险;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尤其是急救能力的强弱影响医护之间的协调配合;急诊病人各项信息未能及时查对及查对的不全面易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等。
3.2 护理对策
3.2.1 实行夜班弹性排班 参照日班弹性排班方法,科内护理人员夜班也实行弹性排班。具体排班中注意能力、经验、职称、年龄等的高低搭配,并根据值夜班数合理安排每月轮值夜班弹性班的次数。值夜班弹性班者当晚要求保持通讯畅通,能保证在呼叫后10分钟内赶到,有特殊情况时必须预先和护士长联系申请换班。
3.2.2 增加急诊手术缓冲区 根据手术室布局特点在手术区外围(非限制区)设立一间术前准备室,作为急诊手术前的一个缓冲区,将由绿色通道接送到手术室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在术前进行初步处理。
3.2.3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在认真做好各项查对制度的同时,要求每一个急诊手术病人均需做好手术标识,可由首诊医生或主刀医生和家属一起参与,若家属未在,可由至少两位参与该次手术的医务人员(包括主刀医生)共同做好手术标识。麻醉前、手术切皮前、手术病人离开手术室前规范做好手术安全核查工作。手术室护理人员加强护理风险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常规,规范护理操作,始终把护理安全放在首位。
3.2.4 建立信息反馈制度 科内制定夜间急诊手术病人处置流程,并不定期演练。设立信息交流本,每次遇有疑难或重大夜急诊手术后,要求参与急救人员及时做好回顾分析。同时利用发放问卷的形式定期地和手术医生沟通,了解急救配合情况,针对指出和发现的问题,每月在科室护理安全会议上反馈,征求意见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每季度收集整理,年底时总结并装订成册后收录在科室护理工作手册中,供科内成员查阅,并可作为科室护理人员分级培训内容。
3.2.5 其他 增强双向防护意识,减少院内感染发生。所有夜间急诊手术均尽量使用一次性手术用品。参与急诊手术人员加强自身防护,减少和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如有发生,立即按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规范处置。同时针对一些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科内定期组织应急处理预案的演练,提高应急能力。严格规范书写手术护理记录,同时加强和手术科室、手术医生的沟通,及时完善各项手术护理记录。在手术护理配合的同时强调注意对病人隐私的保护,杜绝医疗纠纷隐患。
4 小结
本文针对夜间急诊手术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通过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在保证流畅、高效、优质的护理配合质量情况下,提升了手术室护士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夜间急诊手术成功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纪淑香.急诊手术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0):
[2]冯翠兰,手术室护理隐患与预防措施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
【关键词】 夜间急诊手术 安全问题 护理对策
急诊手术不同于择期手术,它存在着不可预料性,病情紧急性和状况多变性三大特征,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及死亡率均高,且因为抢救时间紧迫,各项护理工作容易出现漏洞。而发生在夜间的急诊手术因为值班人员较少,抢救力量相对薄弱,组织抢救时间相对延迟,在对医疗和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增加了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1109例夜间急诊手术的安全问题,分析原因,探讨针对性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完成夜间急诊手术共1109例,其中手术例数排在前3位的为普通外科412台,妇产科316台,骨科325台。从病种分析:剖宫产、全身各类外伤、胃肠穿孔、外伤性骨折、宫外孕、急性阑尾炎、颅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等急诊手术占总数的95%。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类描述的方法,把1109例夜间急诊手术作安全问题分类描述,分析指标包括:Ⅲ类及以上手术例数;夜间呼叫护理人员加班次数;手术病人合并血源性传染病例数;其他:如手术中所需特殊器械、用物准备的不完善,手术护理记录不全等。
2 结果
在1109例夜间急诊手术中,出现频次最高者为Ⅲ类及以上手术例数,其次为夜间呼叫护理人员加班次数和手术病人合并血源性传染病例数。
3 讨论
3.1 夜间急诊手术护理安全隐患
3.1.1 夜间急诊手术风险大 急诊手术是增加手术风险的相关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一些疑难、重大手术,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均高。1109例夜间急诊手术中Ⅲ类及以上手术446例,包括妇产科291例,普通外科118例,骨科26例,其他11例。夜间急诊手术中有相当一部分危重病人起病急、进展快,如车祸伤、刀砍伤、宫外孕、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等,一些常规的术前准备没有时间也没有可能及时完成,并且其中更有些患者为饱食、醉酒状态,同时麻醉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对病人的病情有很多时候只能在急救手术过程中逐渐了解,如此因为术前准备的不够充分、手术用物准备的不够完善、疑难或重大手术手术时间长等原因,均使手术风险大大增加。
3.1.2 夜间抢救力量薄弱 1109例夜间急诊手术中呼叫护理人员加班均次为0.22次,平均时长115分钟。急诊手术时需紧急呼叫其他急救人员来院配合,一则耽误抢救时间;二则参与急诊手术人员对病情的不熟悉、手术用物准备的不完善延缓了急救手术进程;另外急诊手术病人中存在的各种未知、突发因素制约着急救流程的顺畅开展。这些原因都对急诊手术病人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很大影响。
3.1.3 增加院内感染的发生 在急诊条件下施行手术,可因术前清洁准备的不充分、病人体表存在开放性创口、参与手术者为及时抢救伤患而不规范洗手等多方面原因而增加感染机率;另一方面,创伤、出血等病人容易引起炎症应激反应,机体防御能力下降,明显增加感染的危险;为抢救患者,巡回护士频繁出入手术间,手术间门开闭次数增加,手术室空气净化效果减弱,影响了空气洁净度。
3.1.4 其他 手术护理记录不完善增加医疗纠纷的危险;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尤其是急救能力的强弱影响医护之间的协调配合;急诊病人各项信息未能及时查对及查对的不全面易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等。
3.2 护理对策
3.2.1 实行夜班弹性排班 参照日班弹性排班方法,科内护理人员夜班也实行弹性排班。具体排班中注意能力、经验、职称、年龄等的高低搭配,并根据值夜班数合理安排每月轮值夜班弹性班的次数。值夜班弹性班者当晚要求保持通讯畅通,能保证在呼叫后10分钟内赶到,有特殊情况时必须预先和护士长联系申请换班。
3.2.2 增加急诊手术缓冲区 根据手术室布局特点在手术区外围(非限制区)设立一间术前准备室,作为急诊手术前的一个缓冲区,将由绿色通道接送到手术室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在术前进行初步处理。
3.2.3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在认真做好各项查对制度的同时,要求每一个急诊手术病人均需做好手术标识,可由首诊医生或主刀医生和家属一起参与,若家属未在,可由至少两位参与该次手术的医务人员(包括主刀医生)共同做好手术标识。麻醉前、手术切皮前、手术病人离开手术室前规范做好手术安全核查工作。手术室护理人员加强护理风险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常规,规范护理操作,始终把护理安全放在首位。
3.2.4 建立信息反馈制度 科内制定夜间急诊手术病人处置流程,并不定期演练。设立信息交流本,每次遇有疑难或重大夜急诊手术后,要求参与急救人员及时做好回顾分析。同时利用发放问卷的形式定期地和手术医生沟通,了解急救配合情况,针对指出和发现的问题,每月在科室护理安全会议上反馈,征求意见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每季度收集整理,年底时总结并装订成册后收录在科室护理工作手册中,供科内成员查阅,并可作为科室护理人员分级培训内容。
3.2.5 其他 增强双向防护意识,减少院内感染发生。所有夜间急诊手术均尽量使用一次性手术用品。参与急诊手术人员加强自身防护,减少和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如有发生,立即按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规范处置。同时针对一些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科内定期组织应急处理预案的演练,提高应急能力。严格规范书写手术护理记录,同时加强和手术科室、手术医生的沟通,及时完善各项手术护理记录。在手术护理配合的同时强调注意对病人隐私的保护,杜绝医疗纠纷隐患。
4 小结
本文针对夜间急诊手术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通过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在保证流畅、高效、优质的护理配合质量情况下,提升了手术室护士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夜间急诊手术成功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纪淑香.急诊手术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0):
[2]冯翠兰,手术室护理隐患与预防措施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