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年纪尚浅,模仿能力强,就犹如一张白纸,染苍则苍,染黑则黑。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有意识地加强师德建设,要捧出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孩子,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教育才会成功。我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略谈几点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策略,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幼儿教师 师德建设 策略
众所周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幼儿教育面对的是一群弱小、天真和懵懂的幼儿,他们年纪尚浅,模仿能力强,就犹如一张白纸,染苍则苍,染黑则黑。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有意识地加强师德建设,要捧出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孩子,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教育才会成功。我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略谈几点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策略,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关心孩子、热爱孩子,做孩子的贴心人
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必须热爱孩子,体贴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这样才能取得孩子的信任,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平日,我总是愉快地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样的爱护他们,时刻将他们的冷暖记在心上,如小班幼儿经常想家、哭脸、吵闹,我就热情地接近他们,抱一抱,亲一亲,讲故事给他们听,拿玩具给他们玩,想各种办法安慰他们,使他们感到生活在自己家里一样温暖。比如邓惠小朋友胆子最小,一直不怎么敢与别人谈话,我就利用休息时间,在班上引导其他孩子带他玩,使他变得活跃起来了。
小班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天气冷时,有的孩子将屎尿拉在裤子上,遇到这种情况,我从不责怪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洗换,同时小声地叮嘱他们:"下次要拉尿时,早点上厕所,不要弄得慌慌张张……"孩子们感到老师谅解他,体贴他,紧张的情绪也就消除了。
由于我把自己真挚的爱倾注到了孩子身上,孩子在生活上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困难,或遇上什么高兴的事,都愿意跟我讲,把我当成自己的亲人,甚至有些孩子还特意从家里带来喜爱的糖果,悄悄地塞在我的口袋里.一再邀请我到他们家做客,这一切,更使我感到生活在孩子中是十分幸福的。
二、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整洁的好环境
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良好的环境可以促使孩子们健康成长。搞好环境卫生是我十分注意的地方。每天清晨,我把教室内外的环境打扫得一干二净,把门窗擦得干净明亮,同时在午睡室、教室内进行空气消毒。中午带孩子进餐后,我把教室打扫好,还要给他们的餐巾消毒。孩子们午睡起床后,我照例要把门窗打开通风,整理每个孩子的被子,把寝室的地拖干净。下午孩子离园后,我还得将教室里的东西全部收拾好。除此以外,我还定时给孩子洗枕套、洗被单。虽然这些工作很繁琐,但为了孩子的健康,我从不厌倦,特别是看到孩子们一天天成长,我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
三、心甘情愿当家长的好后勤
当前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我们班里就占了80%以上,他们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因而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理解家长的心情,尽力使孩子们在园吃好、睡好、玩好、教好,使家长对幼儿园工作信得过、放得心。另外,尽量满足家长的要求,减轻他们的负担,只要我能做到的,都主动争取去做,如有的孩子生病了,需要去医院打针,我都乐意地送他们去;需要服药的,我请家长把药拿来,按时喂给孩子吃。
一天早上,王璇的爸爸送他来园时,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手,脸、衣服都弄脏了,他爸爸感到很为难,我就主动地牵他过来,帮他把手、脸洗干净,借来衣服给他换上,并请他爸爸放心去上班,下午,他爸爸来接孩子时,看见王璇一身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心里十分感激。
四、与家长加强联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父母,应该与幼儿园紧密联系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工作过程中,我定期完成"家长园地"的宣传工作。每星期一次更换"家長园地"的内容,向家长公布班级教育教学活动内容,宣传有关"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卫生保健常识"等优秀的育儿经验及幼儿园师德教育活动的相关内容等,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及学习中的表现,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并配合班级对孩子实施相应的教育,真正促进孩子们成长。
总之,在幼教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们要用语言来播种、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要用爱感染孩子,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只有不断加强师德建设,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成就!
参考文献:
[1]陈维红.从"虐童事件"看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J].现代教育信息,2013(3):26.
[2]王静.浅谈"幼儿为本"的幼儿园师德建设--由幼儿园"虐童"现象引发的思考[J].教育观察,2008(2):26.
[3]张小莲.对当前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3(4):56.
[4]胡晓芳.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3):90-92.
[5]刘彦华.关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2.01
[6]王苣.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初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2009(6):83-84.
关键词:幼儿教师 师德建设 策略
众所周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幼儿教育面对的是一群弱小、天真和懵懂的幼儿,他们年纪尚浅,模仿能力强,就犹如一张白纸,染苍则苍,染黑则黑。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有意识地加强师德建设,要捧出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孩子,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教育才会成功。我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略谈几点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策略,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关心孩子、热爱孩子,做孩子的贴心人
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必须热爱孩子,体贴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这样才能取得孩子的信任,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平日,我总是愉快地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样的爱护他们,时刻将他们的冷暖记在心上,如小班幼儿经常想家、哭脸、吵闹,我就热情地接近他们,抱一抱,亲一亲,讲故事给他们听,拿玩具给他们玩,想各种办法安慰他们,使他们感到生活在自己家里一样温暖。比如邓惠小朋友胆子最小,一直不怎么敢与别人谈话,我就利用休息时间,在班上引导其他孩子带他玩,使他变得活跃起来了。
小班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天气冷时,有的孩子将屎尿拉在裤子上,遇到这种情况,我从不责怪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洗换,同时小声地叮嘱他们:"下次要拉尿时,早点上厕所,不要弄得慌慌张张……"孩子们感到老师谅解他,体贴他,紧张的情绪也就消除了。
由于我把自己真挚的爱倾注到了孩子身上,孩子在生活上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困难,或遇上什么高兴的事,都愿意跟我讲,把我当成自己的亲人,甚至有些孩子还特意从家里带来喜爱的糖果,悄悄地塞在我的口袋里.一再邀请我到他们家做客,这一切,更使我感到生活在孩子中是十分幸福的。
二、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整洁的好环境
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良好的环境可以促使孩子们健康成长。搞好环境卫生是我十分注意的地方。每天清晨,我把教室内外的环境打扫得一干二净,把门窗擦得干净明亮,同时在午睡室、教室内进行空气消毒。中午带孩子进餐后,我把教室打扫好,还要给他们的餐巾消毒。孩子们午睡起床后,我照例要把门窗打开通风,整理每个孩子的被子,把寝室的地拖干净。下午孩子离园后,我还得将教室里的东西全部收拾好。除此以外,我还定时给孩子洗枕套、洗被单。虽然这些工作很繁琐,但为了孩子的健康,我从不厌倦,特别是看到孩子们一天天成长,我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
三、心甘情愿当家长的好后勤
当前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我们班里就占了80%以上,他们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因而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理解家长的心情,尽力使孩子们在园吃好、睡好、玩好、教好,使家长对幼儿园工作信得过、放得心。另外,尽量满足家长的要求,减轻他们的负担,只要我能做到的,都主动争取去做,如有的孩子生病了,需要去医院打针,我都乐意地送他们去;需要服药的,我请家长把药拿来,按时喂给孩子吃。
一天早上,王璇的爸爸送他来园时,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手,脸、衣服都弄脏了,他爸爸感到很为难,我就主动地牵他过来,帮他把手、脸洗干净,借来衣服给他换上,并请他爸爸放心去上班,下午,他爸爸来接孩子时,看见王璇一身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心里十分感激。
四、与家长加强联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父母,应该与幼儿园紧密联系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工作过程中,我定期完成"家长园地"的宣传工作。每星期一次更换"家長园地"的内容,向家长公布班级教育教学活动内容,宣传有关"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卫生保健常识"等优秀的育儿经验及幼儿园师德教育活动的相关内容等,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及学习中的表现,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并配合班级对孩子实施相应的教育,真正促进孩子们成长。
总之,在幼教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们要用语言来播种、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要用爱感染孩子,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只有不断加强师德建设,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成就!
参考文献:
[1]陈维红.从"虐童事件"看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J].现代教育信息,2013(3):26.
[2]王静.浅谈"幼儿为本"的幼儿园师德建设--由幼儿园"虐童"现象引发的思考[J].教育观察,2008(2):26.
[3]张小莲.对当前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3(4):56.
[4]胡晓芳.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3):90-92.
[5]刘彦华.关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2.01
[6]王苣.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初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2009(6):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