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附和心理”是一种顺应型的心理倾向,也可以说是心理上的一种偏态现象。它的主要特点是随波逐流,独立思考性差,自主学习意识薄弱,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影响。
在数学课上,小学生的“附和”现象较为普遍,其表现是:1.语言表达上的“附和”:回答问题学着说,慢“半拍”;2.实践活动上的“附和”:动手操作模仿做,滞后行。这种心理现象的影响面也是极广的。一是反映在教师的设疑发问过程中“怕说错,怕说不完整,怕挨老师的批评,怕遭同学的嘲笑”的害怕害羞心理,导致学生思维僵化,或是出现一名学生说了算,其他同学“一把调”,人云亦云,就是另有想法的其他同学,也不想发表异议,而是附和大多数人的意见,重复应答,导致思维同化;二是反映在小组合作讨论过程中,围绕一两道思考题或者完成一项操作实践活动,同学之间不是思维的碰撞、启发和补充,而是个别学生抢着说,争着做,大多数同学则观望等待,甚至有机可乘,无所用心,一旦有人发现了什么,大家便异口同声,抢着“报喜”。如此下去,可想而知:一部分思维活跃,反映为有疑义的学生,会无形中受到挫伤和抑制,因为他们得不到适应他们表演的舞台或表现的机会;另一部分思维迟缓,反映为有困惑的学生,无法争夺那仅有的一点空隙而去质疑问难,只好听其自然,随声附和。因此,整个课堂呈现的活动方式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无疑成了单枪匹马,孤军奋战;师生之间的交往、合作势必成了一唱一和的“二人转”。很明显,课堂突出的问题是“附和心理”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扼杀了学生创新的萌芽,这也是当今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大障碍。
仅从数学学科角度讲,帮助小学生矫治课堂“附和心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应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入手,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创设问题情境,尽心架起“异想天开”的渡桥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引發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生活实例,设计数学小课题,促使他们处于对新知识的渴求状态,从而把学习变成一种需求,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当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讨论:“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2厘米,宽减少2厘米。所得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的面积相比,结果还是一样吗?”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一部分学生只根据条件的表象,得出结果是一样的。另一部分学生虽然觉得这个答案不对,但一下又不知该怎样说明,看着老师,迫切想获得正确结果。这正是启迪学生心灵智慧的最好时机,教师便引导他们举例说明,得出正确答案后,教师进一步提问:“按照这样的变化,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兴趣更浓,继续探索,得出“所得到的长方形周长都相等”,“长与宽的差越小面积越大”,“当长与宽相等时,便成了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整个过程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情绪高涨,大胆积极想象,既获得了知识,发现了规律,又获得了探索知识的方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提供表现机会,尽情开放“说长道短”的通道
一是课堂教学实行民主化。让每个学生都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真诚地鼓励学生,允许发表不同意见,提倡不同意见的争鸣,要帮助他们消除疑虑,耐心倾听学生意见,不要随意打断他们的思路,这样就有利于新见解的出现。例如:第九册数学期末复习有这样一题:果园里栽了148棵桃树,( ),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先补充条件再解答)这是一道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好题目,教者可启发学生:这一题可补充多种不同的条件,看谁想得多,说得好!一番话激发了学生解题热情,同学们积极投入到创造状态中。
二是课堂竞争富有挑战性。把竞争机制引入数学课堂之中,向小学生渗透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意识,可对小学生学习数学起到激励作用。因此,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创造各种表现机会,如:同台竞技,生生比试,师生答辩等。激烈的竞争,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广阔的活动空间里,充分表现自己和尽情地体验成功的乐趣,使他们感悟到“只要努力,就有机会”。
三、注重实践活动——尽力搭建“大显身手”的平台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
空间。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操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思考,有助于学生产生与众不同的创新萌芽。如:低年级认识人民币后,我们在课堂上开展了“小小商店”的实践活动,学生自备各种小商品和各种纸币,制作价签,扮演“售货员”与“顾客”的角色。学生积极性高涨,纷纷拿出准备的纸币去参与购买,个个都显得很有经济头脑,很有经济意识。这样的教学活动既使学生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也使学生掌握了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更可贵的是加强了综合能力的运用。学生的实践过程是思维得到解放的过程,也是创新意识得到激发的过程。
总之,教师要善于启发,设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索和努力去发现“新的知识”,去创造新的知识“增长点”。只要教师的预设科学,对课堂生成注意把握和调整,学生的“附和心理”现象就能自然走向消失。■
在数学课上,小学生的“附和”现象较为普遍,其表现是:1.语言表达上的“附和”:回答问题学着说,慢“半拍”;2.实践活动上的“附和”:动手操作模仿做,滞后行。这种心理现象的影响面也是极广的。一是反映在教师的设疑发问过程中“怕说错,怕说不完整,怕挨老师的批评,怕遭同学的嘲笑”的害怕害羞心理,导致学生思维僵化,或是出现一名学生说了算,其他同学“一把调”,人云亦云,就是另有想法的其他同学,也不想发表异议,而是附和大多数人的意见,重复应答,导致思维同化;二是反映在小组合作讨论过程中,围绕一两道思考题或者完成一项操作实践活动,同学之间不是思维的碰撞、启发和补充,而是个别学生抢着说,争着做,大多数同学则观望等待,甚至有机可乘,无所用心,一旦有人发现了什么,大家便异口同声,抢着“报喜”。如此下去,可想而知:一部分思维活跃,反映为有疑义的学生,会无形中受到挫伤和抑制,因为他们得不到适应他们表演的舞台或表现的机会;另一部分思维迟缓,反映为有困惑的学生,无法争夺那仅有的一点空隙而去质疑问难,只好听其自然,随声附和。因此,整个课堂呈现的活动方式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无疑成了单枪匹马,孤军奋战;师生之间的交往、合作势必成了一唱一和的“二人转”。很明显,课堂突出的问题是“附和心理”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扼杀了学生创新的萌芽,这也是当今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大障碍。
仅从数学学科角度讲,帮助小学生矫治课堂“附和心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应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入手,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创设问题情境,尽心架起“异想天开”的渡桥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引發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生活实例,设计数学小课题,促使他们处于对新知识的渴求状态,从而把学习变成一种需求,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当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讨论:“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2厘米,宽减少2厘米。所得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的面积相比,结果还是一样吗?”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一部分学生只根据条件的表象,得出结果是一样的。另一部分学生虽然觉得这个答案不对,但一下又不知该怎样说明,看着老师,迫切想获得正确结果。这正是启迪学生心灵智慧的最好时机,教师便引导他们举例说明,得出正确答案后,教师进一步提问:“按照这样的变化,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兴趣更浓,继续探索,得出“所得到的长方形周长都相等”,“长与宽的差越小面积越大”,“当长与宽相等时,便成了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整个过程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情绪高涨,大胆积极想象,既获得了知识,发现了规律,又获得了探索知识的方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提供表现机会,尽情开放“说长道短”的通道
一是课堂教学实行民主化。让每个学生都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真诚地鼓励学生,允许发表不同意见,提倡不同意见的争鸣,要帮助他们消除疑虑,耐心倾听学生意见,不要随意打断他们的思路,这样就有利于新见解的出现。例如:第九册数学期末复习有这样一题:果园里栽了148棵桃树,( ),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先补充条件再解答)这是一道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好题目,教者可启发学生:这一题可补充多种不同的条件,看谁想得多,说得好!一番话激发了学生解题热情,同学们积极投入到创造状态中。
二是课堂竞争富有挑战性。把竞争机制引入数学课堂之中,向小学生渗透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意识,可对小学生学习数学起到激励作用。因此,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创造各种表现机会,如:同台竞技,生生比试,师生答辩等。激烈的竞争,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广阔的活动空间里,充分表现自己和尽情地体验成功的乐趣,使他们感悟到“只要努力,就有机会”。
三、注重实践活动——尽力搭建“大显身手”的平台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
空间。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操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思考,有助于学生产生与众不同的创新萌芽。如:低年级认识人民币后,我们在课堂上开展了“小小商店”的实践活动,学生自备各种小商品和各种纸币,制作价签,扮演“售货员”与“顾客”的角色。学生积极性高涨,纷纷拿出准备的纸币去参与购买,个个都显得很有经济头脑,很有经济意识。这样的教学活动既使学生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也使学生掌握了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更可贵的是加强了综合能力的运用。学生的实践过程是思维得到解放的过程,也是创新意识得到激发的过程。
总之,教师要善于启发,设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索和努力去发现“新的知识”,去创造新的知识“增长点”。只要教师的预设科学,对课堂生成注意把握和调整,学生的“附和心理”现象就能自然走向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