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部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根据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目标,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2015年建成了3D打印、激光雕刻等10余个专业的创客工作室,旨在深化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创新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创客工作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师徒模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品德,也拓宽了“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成长途径,成为促进教师发展、壮大师资队伍的实践平台。
一、学校师资情况
自2015年我省启动“双师型”教师认证工作后,学校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和教师自我研修等途径使得一部分专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专业骨干、专业领军人物。但是,学校的人才缺口依然存在,“双师型”教师数量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学校专业发展的需求,仍需要与企业加强合作,引入技术人才。
二、创客工作室建设情况
我校的创客工作室由各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主持,旨在打造一批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特色工作室,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四年来,数控雕刻、皮雕艺术、名师油画、轻娱影视、舞蹈、形象设计、淘宝零售等多个创客工作室相继成立,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例如,皮雕艺术工作室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的作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肯定。同时,在油画方面,工作室也和藏佳画廊、千画艺术墙绘公司建立了初步的合作关系,工作室的几届学员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
在实践过程中,学校也在不断更新观念、找准定位、强化特色,优化工作室结构,多措并举促进专业对接行业产业链,引进了南京金龙、比亚迪、优德精密、极飞无人机、深圳百马汇和圆梦之旅等一批优秀企业入校。经过多年探索,学校创客工作室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首先,校企共建承载教学、实训、研究三大功能的创客工作室。其次,校企深入合作,开发专业教材,创设“教师即师傅、课堂即车间、实训即实战”的真实教学环境。再次,实施技师与教师结对制度。最后,加强创客工作室的管理,引入企业文化氛围。
与此同时,创客工作室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研究与企业生产需求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着力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依托创客工作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课程改革,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机械部中心现代制造创客工作室打破了传统的数控实习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实现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教师在教学中所用到的加工图纸、毛坯料、加工程序来源于企业工作岗位,实现课堂与工厂、企业的无缝对接。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
(一)“双元”结构小组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创客工作室中教师的组成依照“双元”结构小组模式,既有学校的专业骨干教师,又有企业的技术能手。通过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联合授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师傅互学互教、共同成长,形成了校企联合育人新模式。例如,无人机航拍技巧课程由教师高焱和“极飞公司”的技师齐飞共同授课。无人机专业是我校的新专业,校内教师的航拍技巧明显不足,需要在合作授课过程中向企业师傅不断学习,企业师傅则可观摩教师上理论课,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授课水平,拓宽专业路径。通过几年的实践,工作室的专业教师很快成长为真正的“双师”,企业师傅的理论授课水平也大大提升。同時,部分从工作室走出的学生参加省、市技能大赛也取得了优异成绩,受到企业青睐,实现高薪就业。创客工作室实现了“名师带徒”传承作用,每个工作室都承担着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鼓励青年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这种以师带徒、以优带新的模式大大提高了我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学校通过工作室和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践行“以能力培养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创融合发展”的办学理念。
(二)校企联合育人
在课堂教学方面,学校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教师和学生的身份转换为师傅和徒弟,课堂即车间,实训即实战,强调了企业文化和企业情景的代入,进一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资源推送和反馈评价。
此外,部分专业和企业一起重构了立体化专业教材,学生通过扫码可随时随地进行线上学习,充分利用碎片化学习时间,扩宽课堂教学的空间。由我校骨干教师蒋会锋等主编的数字化教材《移动营销》《网店运营》等已于2017年9月正式出版,封丘县职业中专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已使用这两种教材。
(三)任务引领,提高教师实践技能
创客工作室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开展研究工作,围绕真实的工作项目开展实践教学。以机械专业为例,学校与昆山优德有限责任公司展开深度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网络,通过企业技师远程教学、科研研讨等形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在机械基础实操课中,学校实施真实的项目任务教学。比如,教师布置一个“鸭嘴小锤制作”的任务,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合力完成选择材料工作。教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主设计小锤的形状、尺寸,比比谁设计的锤子好看又实用。随后,教师带领学生亲手进行画线、锯、挫、攻螺纹、打光等操作,帮助学生打造出自己的鸭嘴小锤。通过项目引领,可以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责编 张德广)
一、学校师资情况
自2015年我省启动“双师型”教师认证工作后,学校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和教师自我研修等途径使得一部分专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专业骨干、专业领军人物。但是,学校的人才缺口依然存在,“双师型”教师数量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学校专业发展的需求,仍需要与企业加强合作,引入技术人才。
二、创客工作室建设情况
我校的创客工作室由各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主持,旨在打造一批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特色工作室,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四年来,数控雕刻、皮雕艺术、名师油画、轻娱影视、舞蹈、形象设计、淘宝零售等多个创客工作室相继成立,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例如,皮雕艺术工作室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的作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肯定。同时,在油画方面,工作室也和藏佳画廊、千画艺术墙绘公司建立了初步的合作关系,工作室的几届学员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
在实践过程中,学校也在不断更新观念、找准定位、强化特色,优化工作室结构,多措并举促进专业对接行业产业链,引进了南京金龙、比亚迪、优德精密、极飞无人机、深圳百马汇和圆梦之旅等一批优秀企业入校。经过多年探索,学校创客工作室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首先,校企共建承载教学、实训、研究三大功能的创客工作室。其次,校企深入合作,开发专业教材,创设“教师即师傅、课堂即车间、实训即实战”的真实教学环境。再次,实施技师与教师结对制度。最后,加强创客工作室的管理,引入企业文化氛围。
与此同时,创客工作室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研究与企业生产需求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着力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依托创客工作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课程改革,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机械部中心现代制造创客工作室打破了传统的数控实习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实现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教师在教学中所用到的加工图纸、毛坯料、加工程序来源于企业工作岗位,实现课堂与工厂、企业的无缝对接。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
(一)“双元”结构小组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创客工作室中教师的组成依照“双元”结构小组模式,既有学校的专业骨干教师,又有企业的技术能手。通过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联合授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师傅互学互教、共同成长,形成了校企联合育人新模式。例如,无人机航拍技巧课程由教师高焱和“极飞公司”的技师齐飞共同授课。无人机专业是我校的新专业,校内教师的航拍技巧明显不足,需要在合作授课过程中向企业师傅不断学习,企业师傅则可观摩教师上理论课,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授课水平,拓宽专业路径。通过几年的实践,工作室的专业教师很快成长为真正的“双师”,企业师傅的理论授课水平也大大提升。同時,部分从工作室走出的学生参加省、市技能大赛也取得了优异成绩,受到企业青睐,实现高薪就业。创客工作室实现了“名师带徒”传承作用,每个工作室都承担着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鼓励青年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这种以师带徒、以优带新的模式大大提高了我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学校通过工作室和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践行“以能力培养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创融合发展”的办学理念。
(二)校企联合育人
在课堂教学方面,学校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教师和学生的身份转换为师傅和徒弟,课堂即车间,实训即实战,强调了企业文化和企业情景的代入,进一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资源推送和反馈评价。
此外,部分专业和企业一起重构了立体化专业教材,学生通过扫码可随时随地进行线上学习,充分利用碎片化学习时间,扩宽课堂教学的空间。由我校骨干教师蒋会锋等主编的数字化教材《移动营销》《网店运营》等已于2017年9月正式出版,封丘县职业中专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已使用这两种教材。
(三)任务引领,提高教师实践技能
创客工作室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开展研究工作,围绕真实的工作项目开展实践教学。以机械专业为例,学校与昆山优德有限责任公司展开深度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网络,通过企业技师远程教学、科研研讨等形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在机械基础实操课中,学校实施真实的项目任务教学。比如,教师布置一个“鸭嘴小锤制作”的任务,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合力完成选择材料工作。教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主设计小锤的形状、尺寸,比比谁设计的锤子好看又实用。随后,教师带领学生亲手进行画线、锯、挫、攻螺纹、打光等操作,帮助学生打造出自己的鸭嘴小锤。通过项目引领,可以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责编 张德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