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uihuang8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性学习已被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列为必修课程。并在部分省市试行。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①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它的开发与实施为学校、教师、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奠定了基础。②它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开发,特别是个性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统一和谐发展。”③
  
  一、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高中阶段是必须明确个性并选择将来出路的时候,这种客观上的需求使得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1、研究性学习促进自我意识独立意向的发展
  高中生已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要求独立的愿望日趋强烈。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具有很强独立性的学习活动。学生在研究课题得出的结论的过程中体会独立的乐趣与自身的价值。
  2、缓解自我意识分化的矛盾
  高中生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了“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两部分,形成了矛盾。这种分化形成了他们思维行为的主体性,产生了按照自己想法去做的需求,而这恰好是学生从事研究性学习的内趋力之一。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理论,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自己的项目,促进两部分“我”的统一。
  3、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
  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生根据自身基础自我评估,自设研究课题,依据自己兴趣,明确自身优势,凭借爱好展现自身特点,凭借自身个性,选择研究方式,展示研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个性特长即可得到开发,又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价值观的确定
  
  青年初期是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决定性时期。世界观的培养不能只归结为认识的积极性,更主要的是生活意义的问题。进一步说是怎样用社会意义的内容来充实自己的生活。研究性学习为学生开辟了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当学生将自己的精力与热情倾注在自己研究的课题上时,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体会到了生活和自身的意义。没有人会给他们明确的答案,但他们会在研究的同时,在体会到成功喜悦的同时看到自身的价值和科学的力量,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效果要远胜于教师在课堂上生硬地说教。“青年男女不是被动的教育对象,而是生机勃勃的有创造性的人,他们积极地创立自己的生活,同时还创造我们共产主义的将来。教育越能充分地考虑到青年的特点,并依靠他的志向和积极性,那么教育就将有效。”④正如列宁所说:“青年如果没有充分的独立性,他们即不能将自己锻炼成杰出的社会主义者,也不能锻炼自己去引导社会主义前进。而研究性学习就提供了这样的独立性。”
  
  三、研究性学习满足学生自治的需求
  
  高中阶段是在各方面进行探索、尝试并面临独立走向生活道路的时候,高中生的智力和个性都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因而产生了独立自主的需求,对自由的憧憬,急切地想从父母老师那里得到自由,而自己的能力又不充足。在这种欲望和能力不协调的时候,仍然要做一些能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新工作。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这样的新工作。研究性学习,学生主体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学生在研究时要独立自主,处于主人地位,因为他们要自主设立课题、选择课题、实施课题、论证课题。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更多地亲近书籍、老师、社会,有利于培养自己的独立性,满足自身独立自主的需求。
  
  四、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发展
  
  高中生的人际关系处于一种微妙的阶段,对于师长大多数中学生都想办法避开,对于同龄人则非常渴望与之交
  流,成为好友。“恐怕一生中在人格上受朋友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一时期。”⑤
  研究性学习特有的研究性、指导性决定了学生要经常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完成课题,加强了与师长之间的沟通,加强了相互了解。研究性学习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大家要在一起讨论课题,共同为研究中遇到的难题思考解决办法,共同查找资料,各自得出结果,最后要汇总,一起分析、讨论。这必然加强了学生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下,极易交到新朋友。而在同密友交谈的过程中,青少年在心理上获得自我解放感,同时获得由思想共鸣而产生安全感。对社会生活的信心更加强烈,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研究性学习在比较广泛的教育资源的背景下,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⑥为我们适应知识经济的到来,培养更多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解:
  ①徐桦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教师报》。
  ②、③ 熊梅:《当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教育研究》。
  ④A、B彼罗夫斯基:《年龄与教育心理学》。
  ④王世清、牛陇安:《中学生心理与调适》西北大学出版社。
  ⑥《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讨论修改稿)。
其他文献
著名学者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政治课的最大特点是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而且必须联系变动着的具体的实际。因此,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作为一名初中政治老师,必须加强自主学习、积极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保证每一位学生参与到自主探索和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去。  途径和方法是为效果服务的,要收到良好的效果,必然要有好的途径和方法。因此,我根据
期刊
《综合学习》的读读背背诗是《母爱》。在熟读了这首儿歌之后,同学们问了我一个问题:“老师,什么是‘母爱’?”我回答说:“母爱就是妈妈对你们的爱。每个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你们的妈妈也爱你们呀!”我以为这样说孩子们肯定能说妈妈如何好、如何关心他们等等。可偏偏在意料之外,学生们却一齐喊道:“我的妈妈不爱我!”我愣住了,问他们为什么。听我这么一问,大家纷纷举高了手,迫不及待地想说。  我点名史泽鑫,他说:“
期刊
对于新入学的儿童来说,学拼音是枯燥乏味的,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又少,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刻板单一地进行灌输,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我把汉语拼音教学与童话、游戏结合起来,学生便学得有趣、生动。     一、在童话的王国里学拼音    儿童都喜爱童话,因此,用童话的形式进行拼音教学,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极易被儿童接受。   1、使用童话语言。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教师使用童话语言能使他们感到亲切。
期刊
在孩子的心目中,认认真真听讲、端端正正地坐在课堂里写字,永远是正确的。可时间一长,他们便会觉得枯燥、乏味,于是开始躲避老师的目光,去寻找新的快乐。作为一名教师,总是希望能够把自己的学生教好,可面对学生如此的学习状態,开始时大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架势,谁的课堂纪律不好了,谁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了,我都会大动干戈。可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教学效果常常是事倍功半。最后常常是弄得孩子不高兴,自己也不高兴。直到一次
期刊
面向21世纪,世界教育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那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写作又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学生可以通过写作,记录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可以对身边小事作些感想,产生心灵上的触动,而这一切都可能在他们成长的历程中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写作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语言的理解和组织能力。  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当中,对于写作,大多
期刊
长期以来,人们总把智力教育放在第一位,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认为考试得高分,就是“优生”。而那些考试成绩差的学生,不管什么原因,也不管他尽了多大努力、做过多少好事,都还是被基本认为是“差生”,甚至被训斥指责或另眼相看,或被弃之无视而置。  事实上,非智力因素(包括道德思想、意志品质、法律意识、心理素质、人际交往、适应能力、生活技能等)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是非常
期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份神圣的职业,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用知识素养、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学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育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在教育的历史发展中为人师表已成为对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笔者认为,为人师表就是应做到真、善、美。    一、为人师表应做到真    “真”就是诚实、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诚实正直是“五講四美”中心灵美的核心
期刊
在德育论中,人们往往把德育方法称为小方法,而把德育模式称为大方法,其实这种称法并不完整。在美国道德教育理论家理查德·H·哈什等著的《道德教育模式》中指出:“德育模式是一种考虑教育机构中关心判断和行动过程的方式。它包括关于人们如何发展道德的理论观点以及促进道德发展的一些原则和方法。”由此,我们发现德育模式不仅是德育方法、德育手段、德育目的,也不仅是德育内容、德育理论;实际上德育模式是德育理论、德育内
期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职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  作为一名从教二十余年的教师,我在细心地、反复地读了《新时期师德的颂歌》后,深有所感、略有所悟。掩卷沉思,总是有一种“有话要说”的冲动,这种冲动慢慢地凝结,最终便成了我思想里沉淀已久的一句话:人到无求品自高。    一、不要对“尊师重教”耿耿于怀    我们不必强求或者
期刊
随着祖国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才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日益得到极大的重视。莘莘学子们怀着报效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不惜挑灯夜战,夜以继日地苦读,而课间抓紧每一秒时间学习已是司空见惯。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课间十分钟有很多同学在抓紧时间看书或写作业,以为这样可以感到充实和学到很多知识。其實这样做是很不科学的。  中学生学习之余,如果经常伸伸懒腰,能不断增加对大脑的刺激作用,使颈部血管舒畅地把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