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度,这使得虽然目前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却导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本文首先对社会保障的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内涵进行介绍,然后进一步指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最后指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选择的模式。
[关键词]农村 社会保障 问题 模式选择
一、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内涵
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体系法》中记录着社会保障体系,这也成为其最早出现的地位。当时,社会保障体系被直接翻译成为社会安全。由于该词较为简明地表达了意思,因此,社会保障一词逐步被国际劳动组织接受并在一系列的公约、文件等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该词一直被沿用到现在。
在我国,过去的社会保障主要由几个方面组成,即劳动保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等。总的来说,社会保障主要是指国家通过一系列的立法规定,通过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一系列的再分配的过程.最终形成了专门的基金,从而对于生活上有困难的社会成员进行各种物质上的帮助,以此来保证整个社会的稳定的一系列的制度等的总称。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基本保障体系与补充保障体系两大部分。前者主要是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福利四个方面的内容;后者主要是指单位补充保障、社会互助保障、个人储蓄保障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存在具有重大的意义与必要性,主要可以体现大以下五个方面:
(一)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去解决“三农”问题,不断地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而在这个过程中,降低农民自身的风险是最为关键的因索。更进一步地说,降低农民风险的最根本、有效的办法是给予农民均等的国民待遇,使他们能够像城市居民一样平等地去享受社会保障。从这里可以看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会加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二)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
所谓农民就是专门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主体。然而,由于目前市场的竞争以及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加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强有力的施行,这进一步使得农户居民的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等,最终使农民家庭保障功能不断地降低;与此同时,由于受之前的城乡二元制原有体制的强有力的制约,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面向的对象是城市里的居民,而专门针对农村居民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未能够得到建立,而值得注意的是,障农村居民的最为基本的生活、医疗才是最终实现整个社会和谐与稳定重要方面。
(三)促进社会公平的需求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广大农民只能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而这种制度本身就拉大了整个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距离,从这里可以看出,这种做法的本身就不会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公平与稳定。与此同时,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并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进化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然,都应该成为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的对象。
(四)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只有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够保持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就目前而我,我国的城乡居民的生活还不断地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比如失业的风险、疾病的风险等。与此同时,当农民工的台法权益受到侵害之时,他们往往不能够与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到平等的社会保障的权利,而这种现象是越来越严重;还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农村的平均收入还很低,加上医疗条件相对较差,这导致我国近年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民的整体比例正在不断上升,同时,伴随着全国上下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扩大,农民自身去抵御风险是很弱的,可以说,他们时刻都处于贫困的境地。因此,必须通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来维持整个社会的稳定。
(五)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
如果占整个社会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收入增长非常缓慢,并且缺少相应的社会保障,那么这种现象必然导致对未来的整体性的预期与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能够建立一个整体的社会保障体系,那这将直接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解除农民的问题,最终增强农民对于未来的信心、增加他们对于消费的信息,最终使得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成为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有利保证。
三、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非常必要,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仍然需要看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所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
(一)农村土地制度不健全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土地产权制度是国家,而农民所有的只是占用土地的使用权;与此同时,我国目前的土地流转基本上是没有市场的,从整体的角度来说,一级市场由国家进行控制,而进一步的二级市场也不允许农民的进入,这使得他们在土地交易中的权利始终是被剥夺的。
(二)农村社会保障筹资水平难以提供有效保障
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然采取的是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策略,同时国家还会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我国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中,他们大多往往采用的是人均负担10元的缴费制度;而最低保障金则主要来源于乡镇企业的大力支持。然而,这样的方式就相当于设置了一个较高的准入门槛,社会保障产生了一个严重冲突:越是需要保障、需要救助的贫困地区、低收人人群,越无法加入并享受到社会保障。
(三)农村与农民社会保障法规、制度缺失
现阶段,《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是唯一一部对我国的农村五保进行规定与管理的法律,除此之外,我国再也没有一部法律对此进行规定。而这种法律的缺少则又给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保障管理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等问题。
(四)户籍制度充当社会福利保障分配工具
就目前而言,二元户籍制度将居民区从形式上划分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然而,国家对拥有“非农业户口”的城镇居民建立一系列的、非常全面的保障体系,对他们而言,社会保障、就业、住房、教育等各方面的都会受到很好的待遇;可是,拥有“农业户口”的居民的社会福利主要靠自己解决。总而言之,在目前这种户籍约束的情况下下,农民工不仅仅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吃、住、就业、医疗等问题,还需要不断地去承担农业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成本。
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模式选择
针对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列举了三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选择的模式。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以借鉴社会保险型模式。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A.现收现付制;B.完全积累制;c.部分积累制。而在这三制度中,现收现付制主要是通过以近期横向收支平衡作为相应的指导而进行的基金筹集模式,而这种模式能够成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以借鉴的模式。
(2)农村医疗保障可以分为农村公共卫生、农村合作医疗及农村补充医疗等三个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模式设计,这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A.农村公共卫生制度是整个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B.农村合作医疗作为农村医疗保障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充分地借鉴福利国家型模式和社会保险模式。
(3)农村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项目可以借鉴福利国家型模式,也就是说,通过以政府为直接责任主体.将提供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作为政府的法定责任。既然《社会保险法》已颁布,那么农村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就应当长期化、稳定化。
参考文献
[1]李斌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述评[J]经营与管理,2006,(05)
[关键词]农村 社会保障 问题 模式选择
一、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内涵
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体系法》中记录着社会保障体系,这也成为其最早出现的地位。当时,社会保障体系被直接翻译成为社会安全。由于该词较为简明地表达了意思,因此,社会保障一词逐步被国际劳动组织接受并在一系列的公约、文件等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该词一直被沿用到现在。
在我国,过去的社会保障主要由几个方面组成,即劳动保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等。总的来说,社会保障主要是指国家通过一系列的立法规定,通过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一系列的再分配的过程.最终形成了专门的基金,从而对于生活上有困难的社会成员进行各种物质上的帮助,以此来保证整个社会的稳定的一系列的制度等的总称。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基本保障体系与补充保障体系两大部分。前者主要是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福利四个方面的内容;后者主要是指单位补充保障、社会互助保障、个人储蓄保障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存在具有重大的意义与必要性,主要可以体现大以下五个方面:
(一)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去解决“三农”问题,不断地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而在这个过程中,降低农民自身的风险是最为关键的因索。更进一步地说,降低农民风险的最根本、有效的办法是给予农民均等的国民待遇,使他们能够像城市居民一样平等地去享受社会保障。从这里可以看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会加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二)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
所谓农民就是专门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主体。然而,由于目前市场的竞争以及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加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强有力的施行,这进一步使得农户居民的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等,最终使农民家庭保障功能不断地降低;与此同时,由于受之前的城乡二元制原有体制的强有力的制约,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面向的对象是城市里的居民,而专门针对农村居民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未能够得到建立,而值得注意的是,障农村居民的最为基本的生活、医疗才是最终实现整个社会和谐与稳定重要方面。
(三)促进社会公平的需求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广大农民只能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而这种制度本身就拉大了整个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距离,从这里可以看出,这种做法的本身就不会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公平与稳定。与此同时,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并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进化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然,都应该成为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的对象。
(四)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只有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够保持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就目前而我,我国的城乡居民的生活还不断地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比如失业的风险、疾病的风险等。与此同时,当农民工的台法权益受到侵害之时,他们往往不能够与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到平等的社会保障的权利,而这种现象是越来越严重;还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农村的平均收入还很低,加上医疗条件相对较差,这导致我国近年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民的整体比例正在不断上升,同时,伴随着全国上下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扩大,农民自身去抵御风险是很弱的,可以说,他们时刻都处于贫困的境地。因此,必须通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来维持整个社会的稳定。
(五)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
如果占整个社会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收入增长非常缓慢,并且缺少相应的社会保障,那么这种现象必然导致对未来的整体性的预期与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能够建立一个整体的社会保障体系,那这将直接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解除农民的问题,最终增强农民对于未来的信心、增加他们对于消费的信息,最终使得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成为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有利保证。
三、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非常必要,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仍然需要看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所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
(一)农村土地制度不健全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土地产权制度是国家,而农民所有的只是占用土地的使用权;与此同时,我国目前的土地流转基本上是没有市场的,从整体的角度来说,一级市场由国家进行控制,而进一步的二级市场也不允许农民的进入,这使得他们在土地交易中的权利始终是被剥夺的。
(二)农村社会保障筹资水平难以提供有效保障
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然采取的是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策略,同时国家还会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我国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中,他们大多往往采用的是人均负担10元的缴费制度;而最低保障金则主要来源于乡镇企业的大力支持。然而,这样的方式就相当于设置了一个较高的准入门槛,社会保障产生了一个严重冲突:越是需要保障、需要救助的贫困地区、低收人人群,越无法加入并享受到社会保障。
(三)农村与农民社会保障法规、制度缺失
现阶段,《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是唯一一部对我国的农村五保进行规定与管理的法律,除此之外,我国再也没有一部法律对此进行规定。而这种法律的缺少则又给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保障管理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等问题。
(四)户籍制度充当社会福利保障分配工具
就目前而言,二元户籍制度将居民区从形式上划分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然而,国家对拥有“非农业户口”的城镇居民建立一系列的、非常全面的保障体系,对他们而言,社会保障、就业、住房、教育等各方面的都会受到很好的待遇;可是,拥有“农业户口”的居民的社会福利主要靠自己解决。总而言之,在目前这种户籍约束的情况下下,农民工不仅仅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吃、住、就业、医疗等问题,还需要不断地去承担农业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成本。
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模式选择
针对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列举了三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选择的模式。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以借鉴社会保险型模式。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A.现收现付制;B.完全积累制;c.部分积累制。而在这三制度中,现收现付制主要是通过以近期横向收支平衡作为相应的指导而进行的基金筹集模式,而这种模式能够成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以借鉴的模式。
(2)农村医疗保障可以分为农村公共卫生、农村合作医疗及农村补充医疗等三个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模式设计,这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A.农村公共卫生制度是整个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B.农村合作医疗作为农村医疗保障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充分地借鉴福利国家型模式和社会保险模式。
(3)农村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项目可以借鉴福利国家型模式,也就是说,通过以政府为直接责任主体.将提供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作为政府的法定责任。既然《社会保险法》已颁布,那么农村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就应当长期化、稳定化。
参考文献
[1]李斌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述评[J]经营与管理,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