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学生在拳击教学中的心理障碍和对策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拳击是一项风靡全球的技击类运动项目,不仅具有极强的技击性、观赏性,同时,对参与者的身心素质、意志品质以及德行修养均有重要的促进与培养作用。本文主要分析试析大学生在拳击教学中的心理障碍和对策。
  在進行拳击教学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学生对于对战练习存在心理障碍,这是拳击选项课常见的现象,不过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解决,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
  1 拳击教学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1.1怕被击中
  拳击经常因激烈紧张而在赛场上受伤,所以学生们在实战过程中对拳击有片面的理解,所以害怕自己也会受伤,在此之前,如果有过拳击受伤的历史,就会更加害怕,害怕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因为害怕被对方击中,所以在对战时总是表现出站在离对方最远的地方,尽量避免与对方身体接触,看起来很混乱,完全发挥不出适当的水平,教育效果也很差。
  1.2怕被打败
  拳击是一项胜负分明的体育运动。在大战过程中,很多学生因为自尊心不允许在同学面前失败,所以担心被打败。同时失败也让人想起过去自己失败的情况。所以更害怕在同学老师面前被打败。这种心理不仅使学生更加投入到大战练习中,还使学生忘记如何正常战斗。
  1.3自身运动能力差
  一些学生过去由于运动不足或身体状况,运动能力下降,练习对战时反应慢,身体的反击能力弱,受不了对方的攻击,同时自己的拳头力量弱,任何拳击动作都不规范,不能有效地击中对方,学拳击也比别人的节奏慢,所以在大战前对自己没有自信,久而久之就会这样。
  2 消除心理障碍的对策
  2.1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法在拳击中也被广泛应用,包括自我暗示放松法、自我理由放松法、意识放松法、音乐训练调节放松法等多种心理训练方法。在拳击的宽松训练过程中,将这种心理训练法与其他松散训练法结合运用,可以有效提高拳击的效率。拳击运动员不仅要在运动过程中重视自己的技术训练,还要重视宽松的训练。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加合理有效同时提高拳击手的拳击效力。在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平衡和情绪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压力往往是内部活动的拳击手,渴望赢下比赛,过分考虑成功或失败、竞争环境、陌生的地方,恐惧情绪急躁、紧张,战争—疲劳或骄傲,所有游戏的影响表现在现场。
  2.2促进学生拳击技能与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发展取向的确定不仅要与教学目标相契合,同时,还要与社会发展的形势高度适应。立德树人是当下及未来我国教育体系发展的核心目标,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相对于普通大学生拳击教学而言,因其课程属性的要求,使得培养学生基本技术、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增加我国拳击人口数量,促进学生拳击技能与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成为拳击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因此,在立德树人育人观的引导下,将普通大学生拳击教学的发展取向确定为拳击基本技能与德行素养的均衡发展,不仅有助于普通大学生拳击教学实用性与适应性的全面提升,还能够为促进学生实现“德才兼备”提供重要的保障。全新发展取向的定位,对于全新的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
  2.3有效推进普通大学生学生的情感发展
  情感是一个人对于别人和自己的行为举止、思维意图的要求所产生的内心体验。体育情感是伴随体育认识而出现的内心体验。一般来说,体育运动中的各种事件和参加比赛的言行凡符合自己的道德认识,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在运动训练和竞赛中,拳击运动员和教练员体验到的满意、安慰或羞愧、内疚等情感,往往是建立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判断和评价的基础上的。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时体验到的荣誉感、责任感、义务感、自豪感等均属体育情感。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将这种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自己对体育运动比较擅长的话,也会赢得仰慕,为自己情感发展铺路。当客观事物以一定方式影响人的时候,人就会进行认识并产生相应的态度和体验,表现出明显的赞同或反对、愉悦与愤怒、乐观与悲观等两极性特征。所谓态度就是一种相对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的情感倾向,它是个体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外化出的对生活中的不同事物和问题的认识,并可用语言表现出来的观点,因此态度的成分将明显包含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信念。大学生拳击教学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感认知与统一,双方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学生全程参与、内心体验、形成态度、构建价值观的成长全过程。
  3 结束语
  作为普通大学生体育教学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强调对学生德行素养的培养是其必须要履行的社会责任,因此,确定“立德树人”的发展取向,确保学生德行与技能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与社会价值。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体育运动学校)
其他文献
文章从鸿山遗址博物馆的特性入手,从遗址类博物馆的共性和鸿山遗址的特性出发,探寻博物馆城市文化空间建设,从博物馆定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博物馆创意营销、博物馆考古联
瞄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河南省基础教研室提出了打造四有体育课堂。并明确指出运动兴趣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核心动力,是学生积极参加与体育锻炼最直接的诱因,更是提高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健康行为”的着力点。本文通过分析中学的心理特征,以及中学生养成运动兴趣的实践意义。为中学生体育课堂中运动兴趣的培养提供策略。  为了落实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河南省基础教研室在分析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和学校体育教
期刊
21日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渑池鹿寺西遗址考古发掘出42座春秋时期墓葬,其中墓葬的器物组合和形制与洛阳徐阳墓地的中小型墓葬基本一致。考古队据此判断应为春秋时期的戎人墓葬。  该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天池镇鹿寺村。2020年7月至12月,河南文物部门对鹿寺西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共清理墓葬123座,灰坑197个,二里头时期凌阴1个。  通报称,墓葬是本次发掘的重点,其中春秋时期墓葬
在跨文化传播的背景下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武术的发展和革新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新的诉求。武术的发展必然是离不开海内外的传播与交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武术是如何对体育强国的建设产生重要时代责任的。研究提出,跨文化传播是武术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方法,武术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为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做出贡献。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一带一路”作为促进世
期刊
羽毛球是一项比较简单操作和易掌握的体育运动项目,在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中学生也会接触到,在体育课程中羽毛球项目成为学生体育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学生通过学习羽毛球,可以增加学生的灵活机变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文章分析了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为教师在后期教学中提供适当的参考意见。  随着我国教育部门对体育课程的改革,以往的羽毛球教学已不能
期刊
南唐二陵是新中国成立后发掘的第一个帝王级别的陵墓,随着时间推移,陵墓内外环境变迁及材质老化等影响了文物本体建筑的健康。为了对南唐二陵文物本体结构稳定性进行有效监控
摘 要:社会教育已成为当今博物馆的第一大功能,文物讲解有助于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现代社会的信息接收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也对传统的文物讲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物講解不能局限于文物基本信息的介绍,还需要增加艺术性和趣味性,使文物讲解的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文章从讲解方式和内容的艺术性与趣味性出发,概述了文物讲解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讲解;艺术性;趣味性  随着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青铜器的冶铸和使用是我国悠久古国文明中重要的一页,商、西周、春秋也被史学家们称为“青铜时代”。然而
摘 要:文物活化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应加强认知与解读,做好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文章从灌南县文物总体情况、文物保护初见成效、文物保护存在的有关问题、加强文物保护传承利用的建议四个方面对灌南县文物保护现状及传承利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文物;保护现状;传承利用  灌南县有2000多年历史,境内拥有不少独特的文化遗产。目前灌南县活化文物的意识还较为薄弱,没有充分认识到文物活化对于城市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