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教学“新”起来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nnn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教学除了要让学生学到基本的历史知识之外,还应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堂效率;学习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知识性、思想性、现实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与时俱进,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利用新的教学方法,让历史教学“新”起来,为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历史学习环境。
  
  提高认识,激发兴趣
  
  注重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重要性的认识。有些学生认为历史是副科,学得好坏无关紧要,把历史课作为“死记硬背”的代名词。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笔者首先和学生一起学习名人名言,如邓小平反复强调“要用我们自己的历史来教育青年”,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智慧”。告诉学生正是历史让人懂得许多道理,增长很多见识,学会怎样做人,变得更加聪明。然后,告诉学生自己学生时代学习历史的体会以及历史的趣味性,让历史逐步走进学生的心灵。经过这一过程,学生逐步提高了认识,觉得学习历史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开始重视历史课学习,确立了“我要学”的主动学习态度,使得历史学习逐步成为一种内在需求。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课堂上始终注意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反应,引领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激发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紧扣教材,丰富知识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仅仅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就历史学科而言,应适当引进与课本知识相关的、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内容。
  丰富学生的地理学和民族学知识地理学和民族学是历史学的两只眼睛。学生应对历史课本中涉及的国家、地名、民族等内容,以及某些国家的文化传统、语言、宗教信仰、政治、经济、军事状况等知识有一定了解。
  丰富乡土历史知识了解家乡的历史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感到学习历史具有实用性。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引进乡土知识,能够让学生产生亲近感,拉近学生与历史学科的空间距离。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乡土历史知识,笔者曾举办了“知安阳,爱安阳,兴安阳”历史及地理知识竞赛。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计划,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旁征博引,讲授发生在安阳的历史事件、人物、历史沿革,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丰富政治学科知识历来有“政史不分家”的说法。历史为政治提供事实依据,政治为历史提供论点,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介绍历史人物时,要从政治的高度讲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让学生分别用政治和历史学的方法回答同一问题。
  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文史相通,语文课本中的很多文章都选自史书,如《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将某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如讲述事件、生活、概念时,采用记叙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按照时间、地点、场景和情节等要素再现历史,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现实时事结合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了解历史才能正确认识现实。了解历史能够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审视现实问题。如2006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大国崛起》,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和共鸣。该片反映了人们希望中国早日强大起来的迫切愿望。那么,当今世界大国的强国之道是什么呢?17~19世纪的英国为什么能够成为“日不落帝国”?美国为什么成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二战后的日本和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其发展的秘诀是什么?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历史问题和现实的愿望。
  
  积极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活跃课堂气氛。从历史教学的特点看,一般可采用如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使其熟悉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考试。该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张弛有序的学习环境。
  该模式中,教师积极引导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十分重要。在教学中,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以任何理由减弱或否定这种作用;另一方面,还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这种主观能动性必须依靠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帮助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以往,很多教师“满堂灌”,课堂氛围过于拘谨,甚至死气沉沉。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心情受到压抑,思维活动变得僵化。历史教师只有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扬民主,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创新。要经常民主、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思想,探讨问题,鼓励学生反驳、反问、更正、补充教师的意见。让历史教学“新”起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新”起来需要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还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知识竞赛在中央电视台的益智类节目“开心辞典”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约占全部内容的70%左右。笔者在课堂上运用这种竞赛的方法,鼓励学生竞答。例如在复习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出题、回答,教师充当裁判,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知识组织竞赛试题。在这里,学生是竞赛的主人,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通过竞赛,既帮助学生复习了历史与社会知识,又培养了他们协作、互助、创新的能力。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角色,增加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角色扮演可分为即兴表演和演练型表演。让学生扮演与教材相关的角色很有意义,能够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更为贴近,让他们站在角色的立场上带着感情色彩学习教材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讲故事笔者发现,在讲授历史知识和相关史实时,适当引入一些生动的小故事,或以故事的形式表达历史事件,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还能点燃他们内在的学习热情,激发其高涨的情绪。例如在讲述了屈原和司马迁的生平与成就后,有意识地引入司马迁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引导学生对人生进行思考,领悟人生真谛。又如在讲述“科学技术的成就”时,介绍了科学家袁隆平的突出贡献,鼓励学生奋发读书,为祖国争光,为社会多做贡献。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引入生动有趣、故事性强的事例,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提高认识,领会历史的教益,学会做人。
  
  以人为本,提高教学效率
  
  教育界提出了“积极学习时间”、“学术学习时间”的概念,以及用“带任务学习时间”的百分比作为判断学习效率的依据,给出了计算课堂教学效率的公式,即课堂教学效率=学生指向学习任务紧张的智力活动(T)/实际学习时间,即课堂效率=T/45分钟。
  传统的教学,基本上是“以教为本”,即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然而,考察教学效率不应只看教师教得怎样,还应看学生学得怎样,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以及智力活动时间的长短。教师在提高课堂效率时,可作两方面努力:一是增大T值,即增加学生紧张智力活动时间;二是提高学生紧张智力活动的品位,即提高学生对教材进行智力加工的思维质量。这是从“以教为本”向“以人为本”教育观念的转变。
  让历史教学“新”起来,才能够让学生喜欢历史,享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王瑾.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J].山西教育,2006,(5).
  [2]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
  祁可前(1971—),男,河南省安阳文化艺术学校文化教研室副主任、讲师,主要从事历史课教学与研究。
  (本栏责任编辑:郝茵)
其他文献
利用电子手簿手写电子数据功能对基础地质数据进行自动化采集,实现钻孔、坑道和地质素描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及数据格式的转换、传输和基本专业计算功能。电子手簿中的电子数据
分析了高职电子类毕业设计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一套电子类毕业设计网络管理系统,并进行了网络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
本文评估了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NOAA)新发布的20世纪再分析资料(20CR)对欧亚季节环流气候平均态和气候变率及中国东部气温降水的刻画能力。结果表明:20CR再分析资料对欧亚地区四季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既要保证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耗,因此必须考虑实训教学中的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利用问题。
本文利用2007~2010年整四年最新可利用的CloudSat卫星资料,对东亚地区(15°~60°N,70°~150°E)云的微物理量包括冰/液态水含量、冰/液态水路径、云滴数浓度和有
结合分析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实施的状况,本文从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出发,展现高职英语教学评价的目标、主要问题以及评价方法的改革,进而提出形成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