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看到一篇报道,有人发明了一种像兔子耳朵一样的智能脑电波产品,只要戴在头上,头上的脑电波传感器就会探测并自动分析脑电波,随着人的情绪状态变化,兔子会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注意力集中时,兔子耳朵会竖起来;身心疲倦时,兔子耳朵就会垂下来。于是,有人想到可以在教育中加以运用——学生可以带着这样的设备上课,老师可以看到哪些学生上课走神,哪些学生专注。
由此,我想到前些年一些学校在做的另一件事:一些学校在教室里都安上了摄像头,学校可以实时看到每一间教室里师生的教与学状况,学校管理者只要坐在办公室里看看监控屏幕,就能了解全校的课堂教学。乍看起来,这种做法好像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也似乎提升了学校信息化水平。但从实际的效果来看,绝大多数师生都很反感这种做法,总感觉原本质朴的课堂加上这么一个摄像头,会显得不自然,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课堂,让教师产生被偷窥的感觉,也让人有一种不信任感。果然,由于这种做法存在比较大的争议,在有些学校已被叫停。的确,要了解课堂的真实状况,采用日常巡堂和随机听课等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即可,何必要大肆渲染,实行如此监控,结果是过犹不及。
想象以上两个场景,我就在想:如果未来的“人”以这样的方式存在,那么“人”的存在价值在哪里?智能设备、互联网络与“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在信息化时代,互联想与“人”的连接,到底应该遵循怎样的价值原则?
当技术越来越强大时,当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时,当我们想让学生戴上“智能兔耳朵”,甚至已经发明出可以监测学生行为的“智能座椅垫”时,我们是否想到过学生这一端的感受?他们是否有知情权和选择权?他们是否愿意在传感器面前表现真实的自我?他们是否认为脑电波的监测是在偷窥他们的秘密?我们是否在给学生强加数字镣铐?我们是“守望者”还是“监控者”?
我们已站在“互联网 教育”的门口,在“ ”號的两端,一端是技术,另一端连着的是“人”。连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永远应该是“人”,“人”才是连接的核心。如果没有对人性的洞察,没有对人性的尊重和关怀,则再高超的技术都是苍白无力的,都是没有价值的。
在僵硬的技术、冰冷的机器与人的丰富情感、人性的温暖之间,我们如何去选择和取舍,答案其实不言而喻,毋庸置疑——看得见的技术,看不见的人性——“人”,在任何时候都是第一位的!
(责任编辑 周小益)
由此,我想到前些年一些学校在做的另一件事:一些学校在教室里都安上了摄像头,学校可以实时看到每一间教室里师生的教与学状况,学校管理者只要坐在办公室里看看监控屏幕,就能了解全校的课堂教学。乍看起来,这种做法好像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也似乎提升了学校信息化水平。但从实际的效果来看,绝大多数师生都很反感这种做法,总感觉原本质朴的课堂加上这么一个摄像头,会显得不自然,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课堂,让教师产生被偷窥的感觉,也让人有一种不信任感。果然,由于这种做法存在比较大的争议,在有些学校已被叫停。的确,要了解课堂的真实状况,采用日常巡堂和随机听课等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即可,何必要大肆渲染,实行如此监控,结果是过犹不及。
想象以上两个场景,我就在想:如果未来的“人”以这样的方式存在,那么“人”的存在价值在哪里?智能设备、互联网络与“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在信息化时代,互联想与“人”的连接,到底应该遵循怎样的价值原则?
当技术越来越强大时,当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时,当我们想让学生戴上“智能兔耳朵”,甚至已经发明出可以监测学生行为的“智能座椅垫”时,我们是否想到过学生这一端的感受?他们是否有知情权和选择权?他们是否愿意在传感器面前表现真实的自我?他们是否认为脑电波的监测是在偷窥他们的秘密?我们是否在给学生强加数字镣铐?我们是“守望者”还是“监控者”?
我们已站在“互联网 教育”的门口,在“ ”號的两端,一端是技术,另一端连着的是“人”。连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永远应该是“人”,“人”才是连接的核心。如果没有对人性的洞察,没有对人性的尊重和关怀,则再高超的技术都是苍白无力的,都是没有价值的。
在僵硬的技术、冰冷的机器与人的丰富情感、人性的温暖之间,我们如何去选择和取舍,答案其实不言而喻,毋庸置疑——看得见的技术,看不见的人性——“人”,在任何时候都是第一位的!
(责任编辑 周小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