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存在的民间舞蹈都有一定的历史,舞蹈起源于生活,古时候民间就有为庆祝丰收而产生了摆手舞、腰鼓等,舞蹈离不开一个地方的民间习俗与文化,而舞蹈教学从根本上来说是培养继承人,优秀的舞蹈传承下去的途径之一就是教学,那么在舞蹈教学中重视民间舞蹈的“风格性”,其教学则显得更加重要,舞蹈与歌曲一样都是属于有灵魂的艺术,需要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展现其精髓,而领悟其精髓则需要我们深入民间,了解人民的生活习惯,剖析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并将其融入每个舞蹈动作中,同时还要展现情感,如欢快或喜悦,悲伤或坚强,让人从音乐与舞蹈的搭配中可以直接感受,赋予舞蹈活力。
【关键词】教学;风格性;风俗习惯;融合创新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之所以能够繁衍至今,都是因为中国文化以各种形式得以传承,舞蹈就是其中的传承形式之一,当今重视民间舞蹈的“风格性”教学的原因也在于此,而在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现代舞也在不断崛起之中,那么如何让传统民间舞蹈得以继续繁衍下去呢?还有以何种方式发展下去呢?这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民间舞蹈“风格性”教学过程中的现状
(一)学习民间舞蹈的人员减少了
目前,据调查显示,在校舞蹈学员中学习民间舞蹈的人员明呈现减少的趋势,首先是学员自己思想有所改变了,对具有民族气息的民间舞蹈产生厌烦,想尝试新的舞蹈,这在学生群体中普遍称为“时髦”或者是“时尚”。其次,为了跟其他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语言,转而学习其他舞蹈,因为在部分人眼中落后的民间舞蹈成为“庸俗”的代名词,还有不少父母也不太看好民间舞蹈的发展前景,担心孩子将来的就业问题,所以就转而学习目前兴起的大众传媒、音乐等专业,导致近年来学习舞蹈的总人数在不断下降,进而导致学习民间舞蹈的总人数也在下降。
(二)校方在舞蹈教学中减少了民间舞蹈的课时
一方面是因为学习民间舞蹈的人数在逐年减少,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校对舞蹈教学方面特别是民间舞蹈教学方面不够重视,艺术的范围很广,它包括音乐、美术、表演、舞蹈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学校对艺术发展的重点主要放在音乐、美术、播音主持等方面,目前报考舞蹈的人数本来就在减少,校方并未对此采取相应的改变措施,反而转移注意力,增加音乐等其他艺术的扩招人数,这给民间舞蹈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随着课时的减少,而舞蹈教学的内容不变,因此上课的任务不断加重,无法照顾到细节部分,久而久之也会造成舞蹈教学的质量变差。
(三)民间舞蹈受到外来新舞种的挑战
现代舞有性感的爵士、注重节奏的街舞等,这些舞蹈选择富有动感的音乐,深受年轻人的欢迎,其次,它快速转换动作也让人感觉到帅气、富有个性,而民间舞蹈节奏较慢,有时一个动作还要停留一段时间,对于现代习惯了快节奏的年轻人来说缺乏吸引力,而且民间舞蹈学员中存在很大的问题就是性别问题,民间舞蹈男性学员几乎没有,相反现代舞有不少男生也在学,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现代舞的魅力,也反映了民间舞蹈目前艰难的处境。
(四)民间舞蹈缺乏打动人心的魅力
目前民间舞蹈缺乏打动人心的魅力,在舞蹈音乐上缺乏引起情感共鸣的音乐,同时在音乐的选择上也缺乏独特性,另一方面在舞蹈动作上缺乏创新,民间舞蹈原本就是出自民间,是一种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体现,而其舞蹈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舞蹈队形的编排与舞蹈动作的组合,一个好的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与精神的象征,还能打动人心,但现在民间舞蹈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在这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二、民间舞蹈“风格性”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间舞蹈“风格性”教学脱离实际
“风格性”是需要联系当地的实际,它是一种民间风俗习惯与舞蹈艺术融合的产物,目前,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人民生活是不断进步和改变的,如果舞蹈教学脱离了实际,那么舞蹈就会落后于实践,而这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学员的学习兴趣降低。
(二)民间舞蹈“风格性”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情感是舞蹈的导师,如果没有情感,舞蹈就不是舞蹈了,目前舞蹈教学中存在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不到位,那么这在舞蹈表演时就会有部分学生存在对舞蹈的精髓把握不到位,情感表现不出来,或者情感表现错误,这就会导致人们对民间舞蹈丧失信心,同时就算是同一种风格,换首音乐或换个动作,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感情,这就对学生的情感把握有了很高的要求,而现在的学生就缺乏对舞蹈情感的准确把握。
(三)民间舞蹈“风格性”教学缺乏创新
在舞蹈教学中民间舞蹈想要表现“风格性”首先就要在音乐、舞蹈动作、情感等方面进行创新,而现在的舞蹈教学中在这些方面工作做得并不理想,在音乐上仍然以传统慢节奏音乐为主,在舞蹈动作的编排和情感的融合上不能充分表达出来,而且劈叉等动作需要良好的柔韧性和舞蹈功底,这对那些没有舞蹈功底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
三、促进民间舞蹈“风格性”教学的措施
(一)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学习,深入民间生活实际
所谓“风格性”就是舞蹈要有自己的特色,而这种特色需要结合民间文化与精神,所以深入民间生活实际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深入民间实际呢?首先,舞蹈教师要带领自己的学生到民间去考察,民间风俗习惯形成于人民的实践,所以要了解人民的生活现状,以便选择适当的音乐和编排合适的动作。其次,要加强与人民的沟通,了解如今他们的精神面貌,了解舞蹈的起源,深刻理解舞蹈的内涵,以达到学生能够正确把握情感的目的。
(二)发挥学生的自我想象力,在舞蹈动作中融入情感
“风格性”的另一表现就是情感,而为了自然的表达情感,发挥想象力是很重要的,因为民间舞蹈不一定都是描述现在的生活,所以在表演舞蹈的时候要身临其境,想象着自己就是民间的人民,如在表演庆祝丰收的舞蹈时,要想象着自己是农民,在看到自己一年来辛苦的成果得到回报时候的那种溢于言表的喜悦,可以与自己辛苦学习舞蹈到获得成功的历程相结合,那么这种喜悦之情通过想象与实际经历的联系表达的会更加自然,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三)引进现代化元素,创造符合时代的新型舞蹈,打造新风格
民间舞蹈的“风格性”另一表现就是创新,让民间舞蹈与时俱进,随着现代舞的兴起,民间舞蹈在受到冲击的同时也有了交流与借鉴的机会,而在民间舞蹈的“风格性”教学中打造新风格,需要融合现代化元素,将现代化元素以传统民间舞蹈的形式展现出来,如在选择音乐上可以选择一首既快又慢的曲子,在民间舞蹈中插入适当的街舞,如春晚上小苹果与最炫民族风的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时代在发展,要求民间舞蹈进行创新。
四、小结
民间舞蹈的“风格性”教学需要联系实际生活,深入了解民间文化,体味民间艺术精髓,才能更好地展现当地的特色。同时,在音乐的选择、舞蹈动作的编排、情感的表达上面要进行适当的创新与融合,不仅要融合民间文化,还要融合现代舞,不仅要创新音乐与动作,还要创新情感的表达方式,赋予舞蹈活力,让舞蹈能够有足够的魅力去打动人心。同时民间舞蹈要招募新学生,消除舞蹈经历的歧视,为零基础的学生打造一个展现自己的舞蹈,发挥学生的个性创新能力,让他们对民间舞蹈的理解以自己的形式进行表达,为民间舞蹈融入新的活力。只有这样,才能将民间舞蹈文化以一种适应时代的新形式、新风格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潘志涛.舞动记忆 历史回眸——回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二十年[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04).
[2]金念.开启多媒体舞蹈教学新领域[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6).
[3]宗华,林璐.浅谈文化在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J].民族艺术研究,2007(05).
[4]葛月华.我国民族民间舞现代发展的融合性趋势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3.
【关键词】教学;风格性;风俗习惯;融合创新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之所以能够繁衍至今,都是因为中国文化以各种形式得以传承,舞蹈就是其中的传承形式之一,当今重视民间舞蹈的“风格性”教学的原因也在于此,而在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现代舞也在不断崛起之中,那么如何让传统民间舞蹈得以继续繁衍下去呢?还有以何种方式发展下去呢?这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民间舞蹈“风格性”教学过程中的现状
(一)学习民间舞蹈的人员减少了
目前,据调查显示,在校舞蹈学员中学习民间舞蹈的人员明呈现减少的趋势,首先是学员自己思想有所改变了,对具有民族气息的民间舞蹈产生厌烦,想尝试新的舞蹈,这在学生群体中普遍称为“时髦”或者是“时尚”。其次,为了跟其他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语言,转而学习其他舞蹈,因为在部分人眼中落后的民间舞蹈成为“庸俗”的代名词,还有不少父母也不太看好民间舞蹈的发展前景,担心孩子将来的就业问题,所以就转而学习目前兴起的大众传媒、音乐等专业,导致近年来学习舞蹈的总人数在不断下降,进而导致学习民间舞蹈的总人数也在下降。
(二)校方在舞蹈教学中减少了民间舞蹈的课时
一方面是因为学习民间舞蹈的人数在逐年减少,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校对舞蹈教学方面特别是民间舞蹈教学方面不够重视,艺术的范围很广,它包括音乐、美术、表演、舞蹈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学校对艺术发展的重点主要放在音乐、美术、播音主持等方面,目前报考舞蹈的人数本来就在减少,校方并未对此采取相应的改变措施,反而转移注意力,增加音乐等其他艺术的扩招人数,这给民间舞蹈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随着课时的减少,而舞蹈教学的内容不变,因此上课的任务不断加重,无法照顾到细节部分,久而久之也会造成舞蹈教学的质量变差。
(三)民间舞蹈受到外来新舞种的挑战
现代舞有性感的爵士、注重节奏的街舞等,这些舞蹈选择富有动感的音乐,深受年轻人的欢迎,其次,它快速转换动作也让人感觉到帅气、富有个性,而民间舞蹈节奏较慢,有时一个动作还要停留一段时间,对于现代习惯了快节奏的年轻人来说缺乏吸引力,而且民间舞蹈学员中存在很大的问题就是性别问题,民间舞蹈男性学员几乎没有,相反现代舞有不少男生也在学,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现代舞的魅力,也反映了民间舞蹈目前艰难的处境。
(四)民间舞蹈缺乏打动人心的魅力
目前民间舞蹈缺乏打动人心的魅力,在舞蹈音乐上缺乏引起情感共鸣的音乐,同时在音乐的选择上也缺乏独特性,另一方面在舞蹈动作上缺乏创新,民间舞蹈原本就是出自民间,是一种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体现,而其舞蹈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舞蹈队形的编排与舞蹈动作的组合,一个好的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与精神的象征,还能打动人心,但现在民间舞蹈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在这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二、民间舞蹈“风格性”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间舞蹈“风格性”教学脱离实际
“风格性”是需要联系当地的实际,它是一种民间风俗习惯与舞蹈艺术融合的产物,目前,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人民生活是不断进步和改变的,如果舞蹈教学脱离了实际,那么舞蹈就会落后于实践,而这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学员的学习兴趣降低。
(二)民间舞蹈“风格性”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情感是舞蹈的导师,如果没有情感,舞蹈就不是舞蹈了,目前舞蹈教学中存在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不到位,那么这在舞蹈表演时就会有部分学生存在对舞蹈的精髓把握不到位,情感表现不出来,或者情感表现错误,这就会导致人们对民间舞蹈丧失信心,同时就算是同一种风格,换首音乐或换个动作,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感情,这就对学生的情感把握有了很高的要求,而现在的学生就缺乏对舞蹈情感的准确把握。
(三)民间舞蹈“风格性”教学缺乏创新
在舞蹈教学中民间舞蹈想要表现“风格性”首先就要在音乐、舞蹈动作、情感等方面进行创新,而现在的舞蹈教学中在这些方面工作做得并不理想,在音乐上仍然以传统慢节奏音乐为主,在舞蹈动作的编排和情感的融合上不能充分表达出来,而且劈叉等动作需要良好的柔韧性和舞蹈功底,这对那些没有舞蹈功底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
三、促进民间舞蹈“风格性”教学的措施
(一)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学习,深入民间生活实际
所谓“风格性”就是舞蹈要有自己的特色,而这种特色需要结合民间文化与精神,所以深入民间生活实际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深入民间实际呢?首先,舞蹈教师要带领自己的学生到民间去考察,民间风俗习惯形成于人民的实践,所以要了解人民的生活现状,以便选择适当的音乐和编排合适的动作。其次,要加强与人民的沟通,了解如今他们的精神面貌,了解舞蹈的起源,深刻理解舞蹈的内涵,以达到学生能够正确把握情感的目的。
(二)发挥学生的自我想象力,在舞蹈动作中融入情感
“风格性”的另一表现就是情感,而为了自然的表达情感,发挥想象力是很重要的,因为民间舞蹈不一定都是描述现在的生活,所以在表演舞蹈的时候要身临其境,想象着自己就是民间的人民,如在表演庆祝丰收的舞蹈时,要想象着自己是农民,在看到自己一年来辛苦的成果得到回报时候的那种溢于言表的喜悦,可以与自己辛苦学习舞蹈到获得成功的历程相结合,那么这种喜悦之情通过想象与实际经历的联系表达的会更加自然,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三)引进现代化元素,创造符合时代的新型舞蹈,打造新风格
民间舞蹈的“风格性”另一表现就是创新,让民间舞蹈与时俱进,随着现代舞的兴起,民间舞蹈在受到冲击的同时也有了交流与借鉴的机会,而在民间舞蹈的“风格性”教学中打造新风格,需要融合现代化元素,将现代化元素以传统民间舞蹈的形式展现出来,如在选择音乐上可以选择一首既快又慢的曲子,在民间舞蹈中插入适当的街舞,如春晚上小苹果与最炫民族风的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时代在发展,要求民间舞蹈进行创新。
四、小结
民间舞蹈的“风格性”教学需要联系实际生活,深入了解民间文化,体味民间艺术精髓,才能更好地展现当地的特色。同时,在音乐的选择、舞蹈动作的编排、情感的表达上面要进行适当的创新与融合,不仅要融合民间文化,还要融合现代舞,不仅要创新音乐与动作,还要创新情感的表达方式,赋予舞蹈活力,让舞蹈能够有足够的魅力去打动人心。同时民间舞蹈要招募新学生,消除舞蹈经历的歧视,为零基础的学生打造一个展现自己的舞蹈,发挥学生的个性创新能力,让他们对民间舞蹈的理解以自己的形式进行表达,为民间舞蹈融入新的活力。只有这样,才能将民间舞蹈文化以一种适应时代的新形式、新风格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潘志涛.舞动记忆 历史回眸——回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二十年[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04).
[2]金念.开启多媒体舞蹈教学新领域[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6).
[3]宗华,林璐.浅谈文化在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J].民族艺术研究,2007(05).
[4]葛月华.我国民族民间舞现代发展的融合性趋势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