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主战场。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数学,课堂的分层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增强学生考试能力等方面,阐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学数学 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标准下,既要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又不能回避学生的升学问题,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尖锐的矛盾。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效果。我根据自己的高中教学经验认为:教师必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的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增强学生考试能力等方面下功夫。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它。由于高中数学对知识的难度、深度、广度要求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不适应这种变化,数学成绩总是不如人意,甚至对数学产生厌恶感和畏惧感。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
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份,无疑地,数学课堂教学应积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和兴趣。
二、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数学
初中生升入高中后,由于教学内容加深,思维要求的提高,课堂容量的增加,教师讲解课的减少,课后自习时间的增加,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因此学生往往课堂上虽能听懂,而习题却不会解答,继而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向学生指明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让学生明确以下几点。
1.先预习后上课,先复习后作业;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复习;定期整理听课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要科学安排好时间,选择最佳学习时间和方法,合理分配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交替用脑,做到科学性、计划性、合理性和严格性。
2.要养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学习时集中了注意力,就能使神经细胞“全力以赴”,使学习的内容留下明显的痕迹,就能加深记忆。还要养成自我整理知识的习惯,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提炼的过程,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3.要在预习、听课、记笔记、作业、复习,课外学习中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思维力、观察力、阅读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特别是对每学一个知识后对自己的认知进行再认知,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对所学知识了解更加深透。
三、实施分层教学
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教师要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接受能力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组。
(2)分层备课。
(3)分层授课。
(4)分层作业。
(5)分层辅导。
四、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授课、例题讲解、巩固练习、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因素。设计课堂教学层次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教师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会学生好的考试方法
如何在考试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对每个考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它对数学成绩的影响也许是几分、十几分,甚至更多。根据我的观察与分析,以下四方面对考生解答高考数学题应有帮助。
1.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2.“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要将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尽管有些考生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译为“文字语言”,得分少得可怜。
3.快与准的关系
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而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点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
4.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
拿到试卷后,考生应将全卷通览一遍,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近年来考题的顺序并不完全是难易的顺序,因此在答题时,考生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这几年,数学试题已从“一题把关”转为“多题把關”,因此解答题都设置了层次分明的“台阶”,入口宽,入手易,但是深入难,解到底难,因此看似容易的题也会有“咬手”的关卡,看似难做的题也有可得分之处。所以考试中考生看到“容易”题不可掉以轻心,看到新面孔的“难”题不胆怯,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定能得到应有的分数。
总之,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融洽的学习气氛,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的参与,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英凯.高三数学复习精讲策略.中国教师,2008,(8)(总第63期):32.
[2]谢全苗.变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模式.中学数学,2004,(10):4.
关键词: 中学数学 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标准下,既要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又不能回避学生的升学问题,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尖锐的矛盾。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效果。我根据自己的高中教学经验认为:教师必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的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增强学生考试能力等方面下功夫。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它。由于高中数学对知识的难度、深度、广度要求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不适应这种变化,数学成绩总是不如人意,甚至对数学产生厌恶感和畏惧感。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
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份,无疑地,数学课堂教学应积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和兴趣。
二、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数学
初中生升入高中后,由于教学内容加深,思维要求的提高,课堂容量的增加,教师讲解课的减少,课后自习时间的增加,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因此学生往往课堂上虽能听懂,而习题却不会解答,继而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向学生指明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让学生明确以下几点。
1.先预习后上课,先复习后作业;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复习;定期整理听课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要科学安排好时间,选择最佳学习时间和方法,合理分配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交替用脑,做到科学性、计划性、合理性和严格性。
2.要养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学习时集中了注意力,就能使神经细胞“全力以赴”,使学习的内容留下明显的痕迹,就能加深记忆。还要养成自我整理知识的习惯,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提炼的过程,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3.要在预习、听课、记笔记、作业、复习,课外学习中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思维力、观察力、阅读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特别是对每学一个知识后对自己的认知进行再认知,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对所学知识了解更加深透。
三、实施分层教学
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教师要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接受能力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组。
(2)分层备课。
(3)分层授课。
(4)分层作业。
(5)分层辅导。
四、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授课、例题讲解、巩固练习、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因素。设计课堂教学层次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教师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会学生好的考试方法
如何在考试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对每个考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它对数学成绩的影响也许是几分、十几分,甚至更多。根据我的观察与分析,以下四方面对考生解答高考数学题应有帮助。
1.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2.“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要将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尽管有些考生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译为“文字语言”,得分少得可怜。
3.快与准的关系
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而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点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
4.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
拿到试卷后,考生应将全卷通览一遍,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近年来考题的顺序并不完全是难易的顺序,因此在答题时,考生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这几年,数学试题已从“一题把关”转为“多题把關”,因此解答题都设置了层次分明的“台阶”,入口宽,入手易,但是深入难,解到底难,因此看似容易的题也会有“咬手”的关卡,看似难做的题也有可得分之处。所以考试中考生看到“容易”题不可掉以轻心,看到新面孔的“难”题不胆怯,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定能得到应有的分数。
总之,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融洽的学习气氛,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的参与,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英凯.高三数学复习精讲策略.中国教师,2008,(8)(总第63期):32.
[2]谢全苗.变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模式.中学数学,20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