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卡地平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jl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下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对肺功能的影响及尼卡地平对肺I/R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16例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n=8),CPB开始时不予尼卡地平;尼卡地平组(N,n=8),CPB开始时给予尼卡地平0.02 mg@kg-1.采用大剂量芬太尼全静脉麻醉方法,麻醉诱导后行颈内静脉穿刺置入Swan-Ganz导管.分别于CPB前、腔静脉开放后5min、停机和术毕,测定并计算:肺动脉压(MPAP)、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和肺顺应性,同时采集肺动脉与肺静脉(桡动脉代替)血样,测查血气并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和肺内分流量(Qs/Qt),测定肺动、静脉TNF-α、SOD、LPO含量和中性粒细胞(PMN)计数,计算:肺内PMN滞留数(PMNa-PMNv).腔静脉阻断时间定为肺缺血时间.结果C组的肺循环指标(MPAP、PVRI)、肺功能指标(PaO2/FiO2、PA-a)O2)和Qs/Qt,在腔静脉开放后至术毕均明显恶化(P<0.05),但在N组,则无明显变化且优于C组(P<0.05).两组病人,在腔静脉开放后,肺动、静脉的TNF-α含量和PMN计数均较CPB前明显增加(P<0.05);但仅C组病人肺内PMN滞留数在腔静脉开放后5min显著增加(P<0.05),而N组病人则无明显变化,且明显低于C组病人(P<0.05).C组病人肺动、静脉的SOD活性和LPO含量在腔静脉开放后至术毕,分别呈同步性降低与升高(与CPB前水平比较,P<0.05);而N组病人肺动、静脉的SOD活性与CPB前相比则无明显变化,但肺动、静脉SOD活性均高于C组病人(P<0.05)且呈同步性.C组和N组的LPO含量变化与SOD改变相反.结论CPB下肺I/R损伤会导致肺功能损害,炎性反应介导的PMN激活在肺损伤过程中可能起主导作用;尼卡地平对由肺I/R所致的肺功能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缺血介导的抗炎作用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O3)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方法随机对照分组,连续7 d尾静脉注射As2O3,观察As2O3对荷瘤鼠的作用.结果 As2O31.5 mg@kg-1@d-1和3.0mg@kg-1@d-1组的抑瘤率分别为79.69%和78.18%;在电镜下肿瘤可见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及鞍肿瘤周围血管血栓形成;流式细胞术分析可见凋亡峰,凋亡率分别为12.6%和40.4%;未见明显造血系统功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经巴斯德温热处理后,在组织形态学方面的变化. 方法大鼠12 mm长左侧坐骨神经,进行60℃、30 min的巴斯德处理.分为处理后1周群、6周群,各群分别为15只.计算各群对照部(处理部起的中枢)、处理部以及末梢部(处理部起的末梢)中有髓轴突数、有髓轴突直径和有髓轴突面积比率,并用电生理和透射电镜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查. 结果 (1)有髓轴突数:1周群中,末梢部较对照部显著减少(P<
目的:探讨不同图型刺激条件对视神经萎缩和视神经炎时视觉诱发电位(VEP)潜时异常的影响. 方法:31例53眼视神经萎缩和14例21眼视神经炎患者接受了36%和97%两种黑白方格对比度的给撤图型刺激视觉诱发电位(P-VEP)检查.刺激方格3°12′.结果:视神经萎缩和视神经炎时两种P-VEP的P100波潜时均值均显著延长(P<0.05);潜时异常阳性率分别为75%和88%左右.但两种疾病时,两种P-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肝内结节细针活检及甲胎蛋白(AFP)轻度升高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血清AFP>20 ng/ml同时超声发现 0.9~5.0 cm肝内结节的患者41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同时行细胞学涂片和组织学切片检查.结果 41例中AFP水平>400 ng/ml者8例(19.5%),200~400 ng/ml者3例(7.3%),20~200 ng/ml者30例(73.2%
目的比较两种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 方法对1 304名18~50岁年龄组人群的血清样品用放射免疫试验(RIA)检测HBsAg、抗-HBs、抗-HBc,该3项指标均为阴性者注射重组乙肝疫苗.在注射疫苗后1年和3年时检测血清抗-HBs滴度,以观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成人接种重组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 结果成人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后均能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接种5 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年和3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肝硬化大鼠在肝功能、门静脉高压等方面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雄性SD大鼠建立肝硬化模型,随机分组,分别给予NS、rhGH (333ng/KgBW, ip, qd×7d)处理. 结果 rhGH处理前后肝硬化肝组织GHR的配体结合容量[fmol/mg,(31±4)vs.(40±7)]及其mRNA量(iOD,pixel)均显著升高(23±3)vs.(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