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儿童社会化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ezi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道德行为的养成,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儿童社会化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皮亚杰指出,儿童道德的形成是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儿童在六岁以前,多是他律,慢慢才形成自律。本文从实践经验出发,小结几种教育行为是如何对幼儿进行他律慢慢让其形成自律,成为一个有道德的、能遵守幼儿园规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小朋友的。
  关键词 儿童社会化 幼儿道德行为 教师 爱 教育
  
  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是使儿童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能遵守社会规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人。其实在幼儿园里,小朋友普遍都是比较听从教师的指令的,大部分小朋友多数情况下都能按教师的常规要求去做每一件事,只是出于他们好玩、好动、好奇、自制力差、生活经验少、不会处理一些问题等儿童固有的天性,才导致不听指挥、争抢、打架等行为,同时也存在由于家庭环境教养方式不同所出现的一些霸道、攻击、内向、难自制等不良行为的幼儿,一般孩子通过教师的说教、讲道理、讲故事、榜样示范、多肯定、表扬等都能及时地改正不足之处。如果有孩子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良行为习惯,不但会直接影响班里的各项常规活动的进行还对孩子往后的成长和发展无益。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和培养的重要时期,道德行为养成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培养的重要内容。幼儿道德行为是幼儿符合一定道德标准的行为表现。所以针对幼儿道德行为常有言行脱节、易反复,行为动机与目的具有不稳定性等特点。需要对幼儿进行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统一的社会性培养。
  首先,要使教师自己的教育行为在幼儿心里真正发生作用,教师必须是真心热爱幼儿,关心尊重幼儿,希望幼儿开心快乐、聪明伶俐、健康、大胆,能与周围小朋友溶为一体。只有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只有让孩子知道老师对他的所有教育行为都是因为老师爱他,老师希望教好他,希望他学到更多东西,希望能让他也成为一个人人喜欢,人人赞誉的好孩子,希望他不必受人责怪……只有尊重幼儿的人格与自尊心,与幼儿有良好的感情,建立了平等、信任的关系,每一种教育行为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一、提出的要求要明确,并严格执行
  
  “在一个规则意识薄弱和规则随时可以被修改的环境中,很难养成儿童的规则意识,自然也不利于儿童的道德行为。” “儿童的道德教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最基本的规则意识。”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博士徐琴美如是说。3-4岁的幼儿处于情境性道德行为发展期,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认知和语言能力的提高,规则意识和判断能力有所发展,在幼儿各项活动中提出明确、严格的要求,并让幼儿意识到这些要求对他的重要性,必要性,甚至是原则性的(非这样不可的)。如安全教育的:不爬高爬低,不追逐冲撞,不玩电器、开关、插座;如礼貌教育的:见人问好,临走道别,敢于与人交谈,倾听别人说话,不说脏话,坚持说普通话;如卫生习惯教育的:饭前便后洗手,不抠鼻子,不塞东西入耳朵和鼻子,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生活习惯的:注意收拾个人衣物书包,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挑食,愉快进餐,桌面干净,安静入睡。
  严格执行各方面的要求规范了幼儿的道德行为,不仅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培养幼儿独立自信,还有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对事物的关心、恒心、耐力、坚持性等。为孩子未来学业,事业成就准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基础。
  
  二、与孩子约定或建立暗号
  
  3-4岁幼儿的道德情感很容易受情境的暗示,道德行为往往受当时刺激所制约,带有偶发性、情境性、不稳定性,是自觉性较弱的行为,他们好动、好奇又缺乏社会经验和技能,强烈的情感冲动和模仿影响常使他们言行违反规则,过失行为特别多。当孩子常常出现某种过失行为时,与孩子建立相应的暗号或来个约定,如:老师放这个音乐就收拾玩具,音乐停就要排队。
  
  三、以身作则,既做规范的执行者也做快乐的营造者
  
  教师必须知道为适应客观需要自己曾经做了些什么。以身作则是孩子直接学习的榜样。在幼儿心目中教师是最有权威的人,他们喜欢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教师对人的态度、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对幼儿有着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行为,以实际行动来影响感染幼儿。幼儿就是在模仿和重复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的。相信每个教师都会听家长说过孩子在家里是如何模仿老师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事,留心的教师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是如何重复自己的言行。所以,想所教育的孩子成为好孩子,自己首先就是一个最好的大孩子。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玩,寻找快乐也是人的天性,适当地和幼儿嬉戏、逗乐,在遵守行为规范的安全范围内,允许幼儿放松地、尽情地玩,提供给幼儿充分的空间与小朋友快乐交往及游戏,让幼儿遵守规范的同时感受到秩序的乐趣。
  
  四、提高幼儿对自我行为的认知能力
  
  当幼儿的不良行为造成不良后果时,让幼儿自己进行审视和述说。比如宗宗小朋友挠伤了智荣小朋友,就拉他们两个一起,请宗宗小朋友看智荣小朋友的伤口让宗宗小朋友自己说说挠成那样子痛不痛?这么做对不对?
  让幼儿对自己不良行为造成的后果负责。如对撕破图书的小朋友,除了让他说为什么撕书,撕破的书还好不好看?还要请他一起把书补好;书包乱放了,自己检查对比,自己去整理好。
  让他想一想为什么老师会单独教育他,而其他小朋友不用老师提醒?哪个小朋友是他要学习的榜样?
  
  五、适当的惩罚及持之以恒的监督和教育
  
  当幼儿的不良行为影响了某项活动的开展或对某种行为习惯形成不利时,必须给他的行为来点适当的惩罚,暂时停止活动或让该小朋友暂时停止游戏,并以此为戒,在每次活动前都进行提醒和相应教育。如玩扭扭车时,出现冲撞或速度过快或超出安全范围时,马上提醒,制止或终止活动。对不听指挥的小朋友进行教育,并提问“因为你的原因,所以不能玩扭扭车了,你有什么感觉”让他感受不良行为的后果。幼儿的行为习惯主要是通过幼儿具体、反复的生活实践和经常不断的重复来逐步完成,所以每一项行为要求都要持之以恒地贯彻和实施。
  
  六、针对个别幼儿的教育
  
  由于每个幼儿情况都不一样,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思想品德状况都存在差异,因而在进行集体教育时应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
  (一)通过与幼儿与家长沟通,了解行为根源,对症下药
  如对来自乡镇的培培,三岁前一直是在镇上走街串巷地玩的,没有任何规则意识,没有什么自制力。很难专心做一件事,经常乱扔玩具,大声叫喊,制造噪音,随便走动或与小朋友追逐。与照顾他的奶奶沟通,奶奶也说:“他是这样的,很调皮的,总也叫不听。”和他谈心,问他为什么不听话,他也很老实地说:“因为我很调皮。”于是我知道他是因为别人说他是调皮的,所以他是调皮的。于是明确地告诉他:“你不是调皮,你是不记得老师说过让你做什么事,以后老师叫你的名字,你看看老师就知道做什么了,好不好?老师相信你以后也会像昊昊一样棒的!好吗?”
  (二)信任、爱和保护
  有位小朋友带来的玩具不见了,询问是谁拿时,有的小朋友又说是培培,培培马上就是一副着急委屈的样子了,问他,他也说没有拿。虽然培培爱捣蛋,但没有拿别人东西的习惯,我说:“没有亲眼看见,不能乱说,培培没有拿的,我相信他。到底是谁拿了,拿出来,老师不批评。”结果另一个小朋友拿出来了。这样的事情让培培知道老师真的相信他,爱他,慢慢地 “听话”了。
  (三)寻找、发现、及时肯定,表扬他的闪光点
  如请培培帮老师拿点东西,他做完以后,当着全班小朋友表扬他能干,能帮老师做事情。还表扬他在家里能端水拿药,叫生病的奶奶吃药。表扬他会关心摔跤的小朋友疼不疼……肯定他的优点他就会表现更多的优点。一学期下来,培培的行为习惯终于有了明显的改善。
  (四)引导幼儿学会沟通和交流
  绵绵小朋友,常被人告状“打人”、“抢玩具”,其实她并不是真的想“打人”,“抢玩具”只是她想和对方玩,可又不知怎么说,两对这样的幼儿,教师要引导她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一起玩,好吗?给你的玩具我玩一下行吗?
  (五)教给幼儿一些解决矛盾的方法
  谦让,轮流玩玩具,道歉,原谅,协商,大家一起玩等。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身为幼儿教师,在孩子身上看到他的成长,发展和变化就是自己最大的成功和收获。对每一个孩子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促之以成。”让孩子了解如何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木工造型区”是大班幼儿最喜欢的一个活动区域。根据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借助于自然物——木为主要材料开展的一切创意活动,是我们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园本特色之一。  木工活动是一个塑造形象的过程,是幼儿运用一定的木工材料和木工技能将自己的经验、印象和情感转化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多种具体艺术形象。这一转化过程本身就是创造。它是一种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要创造出可视的形象,必须
期刊
新《纲要》中,社会领域的内容和要求中也提到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可见,培养幼儿交往的重要性!实践中,我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幼儿只有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人与人的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中,才能逐步发展其心理能力和社会性。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早期教育阶段,我们就应该重视幼儿之间的人际关系,尽量减少幼儿之间的冲突。  在现实的
期刊
活动背景  动画片中的玩具一直是所有孩子们的最爱。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又迷上了战斗陀螺,积木架上的玩具,在他们手中,常常变成了能飞速旋转的陀螺。孩子们玩自制陀螺的兴致不亚于购买的陀螺玩具。为了帮助孩子充分感受自制玩具带来的乐趣,同时挖掘自制玩具所隐含的内在教育意义,我以陀螺玩具在旋转过程中有趣的变色现象为切入点,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 感受彩色陀螺在旋转过程中有趣的变色现象,愿意
期刊
语言是思维的体操,是其它一切学习的基础,幼儿期又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素养至关重要。而班级语言区的创设有利于充分激发幼儿语言活动的兴趣,满足幼儿的表演需求与表现欲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发展它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那么幼儿园老师在语言区的创设上存在哪些误区,如何解决呢?    一、语言区创设存在的误区    (一)一区多用,功能混杂  为了满足幼儿阅读、表演、讲述等语言活动的
期刊
蒙台梭利早已发现:“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不知不觉地生活在几何的世界里……”世界是变化万千,缤纷多彩的,世界上形态各异的万物都是由形形色色的图形构成,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的幼儿无时无刻不与图形打交道。从早晨睁开眼看到的门窗、地砖、电视机、空调、微波炉、书桌,到大街上的圆柱、棱台,天空中的太阳、月亮,以及造型千姿百态的各类建筑。千变万化的图形构成幼儿居住、生活和活动的空间。策略地利用环境中的“几
期刊
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由此可见,幼儿园教育评价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要了解教育评价的目的性    早期的评价理论多偏重于对活动结果的检测,如泰勒模式就是衡量活动结果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
期刊
2008年11月,我随“全国3-6岁儿童学习标准的制定”项目效度检测小组来到福建省进行抽样测查,在两周多的时间中,我们对该省的部分城市不同类型的幼儿园进行了考察。在参观了当地的一些幼儿园之后,最深切的感受就是福建的幼儿园教育有着鲜明的本土文化特色。     感受之一:地方特色的幼儿园环境  正如教育家陈鹤琴说的:“怎样的教育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 这里的幼儿园十分重视利用自然资
期刊
小班是绘画的启蒙阶段,由于小班孩子感知经验少,表象贫乏,绘画技能较低,以至于对绘画活动不感兴趣,绘画水平得不到提高。因此,笔者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新鲜的内容,新奇的形式、新颖的材料去吸引幼儿,激发他们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一、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适度、新颖的绘画内容     兴趣与好奇紧密联系,好奇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的心理就不会产生兴趣。因此,在选材上要下功夫,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
期刊
把握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是做好幼小衔接过渡教育的重要一环。从幼儿园到小学,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它包含着一系列的重大转折和变化。这也是幼儿即将迈出人生重要的一步。如何培养幼儿养成积极稳定的入学倾向性和适应性,关键在于缩短两种教育过渡的“坡度”。所谓“坡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师生关系的变化、学习环境的变化、学习形式的变化、社会要求的提高。《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
期刊
书,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是我们获取知识,伴随我们成长的良师益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利用图书、绘画和其它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认识到阅读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作用,我园开始了课题《故事教学中多元表达方式的研究》。开始选择购买图文并茂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图书,这些绘本不仅画面精美,想象逼真,而且故事内容更适合幼儿自主阅读。但在阅读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