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地下室的防水技术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2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实践,分析了高层住宅地下室的进水、渗漏危害,重点从设计与施工及取材等方面探讨了地下室防水施工渗漏的解决措施,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层住宅楼;地下室;防水工程;控制措施
  1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现代高层住宅楼数量急剧增长,与之相应的地下室为人们提供了方便适用的停车场所,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十分显著。然而,由于设计、施工、取材等方面疏忽,地下室的进水、渗漏危害时有发生。本文笔者结合多年来对地下室工程监理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与建议。
  2从设计方面分析地下室防水技术
  2.1 进水、渗漏成因分析
  1)建筑标高设计疏忽:地下室楼道口地面标高及通风窗口底标高,对应于室外地面或路面标高的高差值偏小(图1)。设计时忽视了特大暴雨形成的室外地面或路面滞水,从楼道口或通风窗口流进地下室内,形成积水危害,严重扰乱住户正常生活秩序。
  
  
  2)防水等级设计疏忽:住宅工程地下室的主要功能是民用停车库,设计时仅考虑地下水位制约的返潮效应,一般采用较低的三级防水标准;楼道口墙板设计,局部采用砖砌结构,墙后填土层内滞水容易透过砖砌墙体形成渗漏危害。
  3)施工缝设置疏忽:地下室通风窗口以下的墙板高度,一般在1200 mm左右(图1),在墙板上设置了施工缝,底板与墙板混凝土分二次浇筑。尽管采取遇水膨胀橡胶条或镀锌铁片止水等措施,但是新老混凝土接缝出现局部渗漏在所难免。有的地下室工程,在底板周圈设置施工缝,导致底板下面防水处理困难, 在底板上面设置防水层,因是背水面,防水功效难于发挥,局部渗漏亦不可避免。
  2.2 防水技术分析
  1)建筑标高设计:应考虑区域内历史最大暴雨时室外地面或路面的雨水淹没深度,该数据通过走访群众和查阅气象水文资料获得;再确定楼道口地面标高与通风窗口底标高,分别应高于室外地面或路面标高的合理高差数值,避免设计失误而引起地下室进水危害。
  2)防水等级设计:住宅工程地下室防水等级不得低于二级标准;基础底板厚度不得小于规范规定的厚度;基础底板与墙板迎水面均应在刚性防水层上粘贴卷材防水层,形成“刚柔相济,防控结合”的可靠防水体系,有效抑制混凝土结构开裂而形成的渗漏危害。
  3)施工缝设置:遵循“防水混凝土施工应不留或少留施工缝”的规范规定,地下室墙板高度低于2 m时不设置施工缝,基础底板与墙板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成;不宜在基础底板上留置施工缝,后浇带除外,从而减少施工缝处理难度,避免渗漏隐患发生。
  3从施工及取材等方面分析地下室防水技术
  3.1 进水、渗漏成因分析
  1)地基处理疏忽:换填土垫层或砂石垫层等施工处理时,由于施工前勘探不细,地下隐患清除不彻底;因垫层填料含有杂质、含水量失控、填料层较厚、夯压不密实等,引起基础底板沉降不均匀而出现裂缝,从而产生渗漏隐患。
  2)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疏忽:采用自拌混凝土浇筑,因未按规定比例掺防裂抗渗外加剂及填充剂、混凝土配合比与水灰比失控、振捣不密实或局部漏振,钢筋保护层失控、墙板阳角构造柱箍筋未按规定全高加密、两侧横向钢筋未能相互锚固或锚固长度不足等,导致地下室混凝土不密实或墙板阳角混凝土裂缝而形成渗漏隐患。
  3)防水层施工疏忽:防水卷材质量不合格,其断裂延伸率及抗拉强度值偏小、卷材搭接长度不足、阴阳角细部处理不到位、基层清理不彻底、界面处理剂涂刷不均匀等,导致卷材层脱落或阴阳角卷材层断裂等质量缺陷,从而形成渗漏隐患。
  4)施工缝、后浇带处理疏忽:积水排除不彻底,二期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表层乳皮、浮浆未凿除,接缝面未涂刷水泥素浆,接缝混凝土未采用提高一级的预拌混凝土浇筑或振捣不密实,预埋钢筋上的浮浆、锈迹清除不彻底等原因而形成接缝处渗漏隐患。
  5)墙后填土疏忽:采用含有碎砖的渣土回填、填土层过厚、含水量失控、夯填不密实等原因,造成墙后填土层严重滞水,滞水透过墙板形成渗漏危害。
  6)穿墙管道与混凝土墙体衔接处理疏忽:未采用止水翼环、柔性密封材料等技术措施,造成管道在混凝土墙体衔接处出现渗漏隐患。
  3.2 防水技术分析
  1)地基处理:换土垫层或砂石垫层施工前,应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认真细致地钎测勘探,探明地下墓穴、暗沟、暗管、淤泥层等隐患,然后认真彻底地清除隐患。换土垫层检测,分层采用环刀取样检测干密度和含水量合格。砂石垫层检测,分层采用灌砂法或灌水法检测干密度合格。实践证明地基处理质量合格与否,是避免基础底板裂缝渗漏的关键,不容忽视。
  2)防水层施工:基础底板与墙板迎水面防水层,选用高分子或高聚物卷材, 其技术性能满足表1要求。
  
  
  采用冷粘法或热熔法施工,必须遵循以下程序:底板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刚性防水层→界面处理剂→防水卷材层→混凝土垫层→弹线、绑扎底板与墙板钢筋→支模→浇筑底板与墙板混凝土→拆模→清理墙面、封堵对销螺栓孔→涂刷墙面处理剂→底板卷材延伸段翻贴于墙面→粘贴墙面卷材层→粘贴泡沫塑料板保护层(40 mm厚)→分层回填粘性土夯实。阴阳角增贴卷材附加层、卷材搭接长度及穿墙管道根部等细部处理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3)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提倡用预拌混凝土浇筑,严格控制配合比、水灰比与振捣密实质量,按规范比例掺防裂抗渗外加剂和粉煤灰填充剂,其性能指标见表2、3。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阳角箍筋全高加密,两侧横向钢筋相互锚固,锚固长度不小于规范规定。以上施工技术是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漏的关键,不容疏忽。
  表2 JM—Ⅲ改进型(抗裂防渗)混凝土高效增加剂技术性能表
  
  
  4)施工缝、后浇带处理:施工缝处理,前期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后浇带处理,前期混凝土龄期不少于60d。处理前先凿除混凝土表层乳皮及松动石子,清除预埋钢筋上锈迹、水泥浮渣,刷水泥素浆后再浇筑,二期混凝土振捣要密实(采用预拌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混凝土浇筑后12 h内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 d。实践表明施工缝与后浇带处理质量直接影响地下室防水效果,不容疏忽。
  5)墙后填土:先排除积水,再清除墙后扰动土、建筑垃圾等。而后选用塑性指数为10~17的粘性土回填,土料不含草根、碎石等;调查资料表明,选用合格粘性土回填与薄填多夯技术是确保回填土密实度合格,避免墙体渗漏的关键,不容忽视。
  6)管道穿墙衔接处理:水电管道穿墙衔接处,采用钢管套管及止水翼环技术,穿墙止水环与主管或止水翼环与套管衔接应连续满焊,焊后淋水试验合格;外露管道防锈防腐处理合格。PVC塑料管道穿墙时采用柔性密封衔接技术,其管道与钢管套管间隙嵌填柔性密封填料,管道内侧用法兰压紧,避免柔性密封填料溢出;管道外侧粘贴卷材防水层密封,不留接槎,增铺附加层时,应按设计与规范要求施工。
  4结语
  地下室防水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施工技术,必须综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优选防水材料,加强防水混凝土施工,对防水卷材的施工严加控制,并对特殊部位进行重点防水处理,这样才能确保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制造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为了提高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项目管理这一管理工具越来越多的被制造企业所引入,制造企业想要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
食品安全问题是由于食品质量的信用品属性引起的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所致,世界各国纷纷推行可追踪系统以增强食品安全信息的透明度,然而,我国现有的可追踪系统信息传递效率总体
1  刘晓琴是在1999年那年突然长大的。  那年开春,刘晓琴梦寐以求的两层楼房在镇里落成,粉刷完工后已是下半年。此时,婆公却生病了。开始以为是小病,到县医院一查,是胃癌晚期。半年不到,便撒手西去。  婆公去世后,刘晓琴就预感,老公詹德富肯定要捣鼓点事。还没待她细琢磨,自己的父亲,却因爬到自家树上摘柿子,不慎摔下,再没起来。  父亲下葬,一七还没过,詹德富就对她说,他已辞去镇机械厂的工作。刘晓琴听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剧烈,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增强企业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很多企业纷纷加入企业集团的行列,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企业集团将来会成为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从本质上说,企业的使命就是创造价值。作为构成企业集团的大系统的母公司、子公司,是企业集团的价值之源,那么,母公司、子公司各自为集团价值最大化的实现究竟贡献了多大价值,作为投资主体和战略管理中心的集团母公司怎样才能
摘 要:多头小直径深层水泥搅拌桩是近年发展较快的一种垂直防渗措施,因其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功效较高,价格低廉而被广泛采用. 本文笔者详细介绍了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桩防渗墙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技术要求、质量保证措施及施工质量检测等几方面,并在某堤坝防渗处理工程中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多头深层搅拌桩 工艺流程 技术要求 质量措施 质量检测  由于受历史条件和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我国大部分堤防大坝都存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