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字理是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的根本。在一篇课文中,生字新词可不少,我们是不可能都用字理去识字析词的,那样的话就变成了为讲字理而讲字理。所幸教师们也都意识到这些,在课堂中注意结合语境去识字析词,能随机对字词进行字理析解,注重指导理解本义以后又要自然返回具体语境中让学生理解文中义,这种教法能有效引导学生去理解文本。但同时也有老师存在疑惑:在教学一篇课文时,什么时候用字理什么时候讲字理才比较合适呢?我们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明白了在教学中,一定要学会找准文本中的“支点”,再灵活运用字理这一根本来为我们的课堂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精彩纷呈。
何谓文本“支点”呢?其实就是一篇课文中的课题、文章内容的关键词句、课文的矛盾之处、内容的“留白”、字词句的对比之处,这些“支点”就是理解课文内容最佳的着力点。教学时,我们要善于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教学的“支点”,正确利用字理教学,帮助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性。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字理教学的 “支点”一共有三个。
第一个“支点”:从课题切入
課题,即课文题目,具体来说就是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是作者要表达的,或是编者要体现的。有的文章课题就是这篇文章的“支点”,教学时,我们只要抓住这个“支点”,运用字理顺藤摸瓜,就能领悟到文章的内容,窥视到文章的思路,走进作者的内心。
开课伊始,教师激趣引入: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发明了火药、指南针,还创造了许多有趣的文字。教师板书“友”,让学生说说这个字的造字原由。一生回答道:表示两个人面对面握手,“友”的上部横撇手表示左手,下面的“又”表示右手,两人的双手紧握在一起表示友好。学生说得棒极了,教师立刻小结道:汉字真有意思,词语更有意思。如“左右”一词,怎样理解?有几个学生举左手后再举右手,肢体表达完全正确。教师又将词语放到句子里:“我左右不了你”,意思就大不相同了,这“左右”在这个句子里就是“控制”之意。
教师趁热打铁:祖国的汉字内涵丰富,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用得不好还会闹笑话,所以每个词语我们都得仔细推敲、推敲。这时教师由复习旧知自然过渡到新的词语。“我们一起来学习‘推’和‘敲’这两个汉字吧。”出示生字卡片,指名一生读准音节 tuī qiāo。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学生很快找出“推”字的左边“扌”和“敲”字右边的下面“攴”表示手拿物品,教师再适时出示“推”字的古今演变过程的课件:推→推,告诉学生,推是形声字,左“扌”表意,右“隹”表声,本意为手在物体后用力,使其前进。再出示“敲”字的古今演变课件:敲→敲,形声字,左边“高”表声,右边支同“攴”表意,意思是手拿器具敲打物体。再请学生分别用动作表演“推”和“敲”,一学生走到教室前门把门关上后再推门进来,师及时讲解:推门需要手向前发力门才打开;又让一生做敲门的动作,并告诉学生敲门需要用手去碰击,如果去朋友家玩,敲门要轻一些,表示一种礼貌。师反问学生:把“推敲”放在一起就是个词语,是不是推门敲门的意思呢?不是推敲门,那会推敲什么呢?看见学生摇头。你们想知道就阅读课文吧。看看“推敲”这词的故事由来,看看还有哪个词的意思与“推敲”意思一样?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了,便带着疑问兴致勃勃投入课文的学习中。我们上过的研讨课,切入课题这个“支点”进行字理教学的有《三顾茅庐》《滴水穿石的启示》《狐假虎威》《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负荆请罪》《谁的本领大》。
第二个“支点”: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
有的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就是解读文本的“支点”。有的课文的“支点”是一句关键的话,大多是中心句。中心句要么是在文章的开头,要么是在文末,要么是过渡句。它是文章主旨的概括,是作者内心的再现,教学中教师抓住这个“支点”,运用字理引导学生识字析词,从理解词义到句子意思,再探索到文章的思路和领悟作者的情感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这个“支点”走进文本,感悟内涵,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碰撞,擦出亮丽精彩的火花。
“誓”为上下结构,上折下言。学生对下面的“言”很容易理解,认为是人说出的话为“言”,而上面的“折”就不明白了。这时我及时出示“誓”字的古文字,让学生根据字形展开想象,追索古人造“誓”字的本意:原来古人在发誓时,常常手拿枝条,发誓完后就把枝条折断,意思是如果说话不算数,自己就像这根枝条一样一折两断。所以发誓指说出自己今后不能违背的承诺。我问学生:当初九色鹿救调达,他是怎样起誓的?我再次让学生回忆九色鹿救调达后,调达叩头谢恩、发誓保密的一幕,让学生对“发誓”这个词的意思理解更到位,更领悟到调达为了发财进宫告密已经违背自己的誓言,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引出“背信弃义”这个词后,我适时引出生字“弃”进行教学。我让学生观察“弃”的字形后,我先引导他们观察“弃”的下部弄字底,表示人的双手,而上部像云不是云的字代表什么呢?我没有急着解谜底,而是出示甲骨文“ ”并分析其字形:甲骨文上面是子(婴儿),中间是其(簸箕),下面是两只手,意思是指用双手将放在簸箕里的婴儿丢弃。现在的简体字省去了中间的簸箕之形变成“弃 ”。为加深学生对这个会意字的印象,我出示一个婴儿被大人狠心从双手抛出去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
第三个“支点”:注重字词的析解对比
运用字词的析解对比进行字理教学可分几种情况:一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形近字。例如《乌鸦喝水》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句子中“渴”“喝”为生字,均是形声字,教学时可以先依据其形旁的含义理解为“渴”了就想喝水,所以“渴”用三点水表义;“喝”要用嘴巴,自然离不开“口”,对比教学后再结合语境理解其文中的意思。二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字的准确性。在《荷花》一文中,句子“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冒”值得推敲,教学时先让学生进行换字训练,把“生”或“长”放到句子中读,体会“冒” “生”“长”那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学生不能准确表达,我们适时对“冒”进行析解:下面目指眼睛,眼睛上顶着一顶帽子,故本义指帽子,因为帽子是人头顶着的,故引申为“顶着”之意,文中的“冒”说明白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中挤出来多么不易,一个“冒”不但说明荷叶的多,更能体现荷花的顽强。这样一析解,学生自然豁然开朗了。一篇文章的“支点”在那儿?这就要求我们在每教学一篇课文之前,认真去读,认真去感悟,认真去研讨:文本中的那些障碍、那些疑惑处、那些思考的兴奋点,都能成为教师教好、学生学好课文的神奇的“支点”。只要我们教学时紧扣一个个“支点”,精心设计,适时运用字理指导学生思考、感悟,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会更精彩!
何谓文本“支点”呢?其实就是一篇课文中的课题、文章内容的关键词句、课文的矛盾之处、内容的“留白”、字词句的对比之处,这些“支点”就是理解课文内容最佳的着力点。教学时,我们要善于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教学的“支点”,正确利用字理教学,帮助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性。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字理教学的 “支点”一共有三个。
第一个“支点”:从课题切入
課题,即课文题目,具体来说就是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是作者要表达的,或是编者要体现的。有的文章课题就是这篇文章的“支点”,教学时,我们只要抓住这个“支点”,运用字理顺藤摸瓜,就能领悟到文章的内容,窥视到文章的思路,走进作者的内心。
开课伊始,教师激趣引入: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发明了火药、指南针,还创造了许多有趣的文字。教师板书“友”,让学生说说这个字的造字原由。一生回答道:表示两个人面对面握手,“友”的上部横撇手表示左手,下面的“又”表示右手,两人的双手紧握在一起表示友好。学生说得棒极了,教师立刻小结道:汉字真有意思,词语更有意思。如“左右”一词,怎样理解?有几个学生举左手后再举右手,肢体表达完全正确。教师又将词语放到句子里:“我左右不了你”,意思就大不相同了,这“左右”在这个句子里就是“控制”之意。
教师趁热打铁:祖国的汉字内涵丰富,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用得不好还会闹笑话,所以每个词语我们都得仔细推敲、推敲。这时教师由复习旧知自然过渡到新的词语。“我们一起来学习‘推’和‘敲’这两个汉字吧。”出示生字卡片,指名一生读准音节 tuī qiāo。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学生很快找出“推”字的左边“扌”和“敲”字右边的下面“攴”表示手拿物品,教师再适时出示“推”字的古今演变过程的课件:推→推,告诉学生,推是形声字,左“扌”表意,右“隹”表声,本意为手在物体后用力,使其前进。再出示“敲”字的古今演变课件:敲→敲,形声字,左边“高”表声,右边支同“攴”表意,意思是手拿器具敲打物体。再请学生分别用动作表演“推”和“敲”,一学生走到教室前门把门关上后再推门进来,师及时讲解:推门需要手向前发力门才打开;又让一生做敲门的动作,并告诉学生敲门需要用手去碰击,如果去朋友家玩,敲门要轻一些,表示一种礼貌。师反问学生:把“推敲”放在一起就是个词语,是不是推门敲门的意思呢?不是推敲门,那会推敲什么呢?看见学生摇头。你们想知道就阅读课文吧。看看“推敲”这词的故事由来,看看还有哪个词的意思与“推敲”意思一样?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了,便带着疑问兴致勃勃投入课文的学习中。我们上过的研讨课,切入课题这个“支点”进行字理教学的有《三顾茅庐》《滴水穿石的启示》《狐假虎威》《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负荆请罪》《谁的本领大》。
第二个“支点”: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
有的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就是解读文本的“支点”。有的课文的“支点”是一句关键的话,大多是中心句。中心句要么是在文章的开头,要么是在文末,要么是过渡句。它是文章主旨的概括,是作者内心的再现,教学中教师抓住这个“支点”,运用字理引导学生识字析词,从理解词义到句子意思,再探索到文章的思路和领悟作者的情感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这个“支点”走进文本,感悟内涵,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碰撞,擦出亮丽精彩的火花。
“誓”为上下结构,上折下言。学生对下面的“言”很容易理解,认为是人说出的话为“言”,而上面的“折”就不明白了。这时我及时出示“誓”字的古文字,让学生根据字形展开想象,追索古人造“誓”字的本意:原来古人在发誓时,常常手拿枝条,发誓完后就把枝条折断,意思是如果说话不算数,自己就像这根枝条一样一折两断。所以发誓指说出自己今后不能违背的承诺。我问学生:当初九色鹿救调达,他是怎样起誓的?我再次让学生回忆九色鹿救调达后,调达叩头谢恩、发誓保密的一幕,让学生对“发誓”这个词的意思理解更到位,更领悟到调达为了发财进宫告密已经违背自己的誓言,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引出“背信弃义”这个词后,我适时引出生字“弃”进行教学。我让学生观察“弃”的字形后,我先引导他们观察“弃”的下部弄字底,表示人的双手,而上部像云不是云的字代表什么呢?我没有急着解谜底,而是出示甲骨文“ ”并分析其字形:甲骨文上面是子(婴儿),中间是其(簸箕),下面是两只手,意思是指用双手将放在簸箕里的婴儿丢弃。现在的简体字省去了中间的簸箕之形变成“弃 ”。为加深学生对这个会意字的印象,我出示一个婴儿被大人狠心从双手抛出去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
第三个“支点”:注重字词的析解对比
运用字词的析解对比进行字理教学可分几种情况:一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形近字。例如《乌鸦喝水》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句子中“渴”“喝”为生字,均是形声字,教学时可以先依据其形旁的含义理解为“渴”了就想喝水,所以“渴”用三点水表义;“喝”要用嘴巴,自然离不开“口”,对比教学后再结合语境理解其文中的意思。二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字的准确性。在《荷花》一文中,句子“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冒”值得推敲,教学时先让学生进行换字训练,把“生”或“长”放到句子中读,体会“冒” “生”“长”那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学生不能准确表达,我们适时对“冒”进行析解:下面目指眼睛,眼睛上顶着一顶帽子,故本义指帽子,因为帽子是人头顶着的,故引申为“顶着”之意,文中的“冒”说明白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中挤出来多么不易,一个“冒”不但说明荷叶的多,更能体现荷花的顽强。这样一析解,学生自然豁然开朗了。一篇文章的“支点”在那儿?这就要求我们在每教学一篇课文之前,认真去读,认真去感悟,认真去研讨:文本中的那些障碍、那些疑惑处、那些思考的兴奋点,都能成为教师教好、学生学好课文的神奇的“支点”。只要我们教学时紧扣一个个“支点”,精心设计,适时运用字理指导学生思考、感悟,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