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生产具有较低毒性和较高生物活性的新型有机铬(Cr3+)补充剂,提高小米麸皮的附加值,本实验将小米麸皮SDF与铬(Cr3+)进行螯合,以螯合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与响应面结合的方法,对螯合工艺进行优化;运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比较螯合前后的结构变化,并测定螯合前后SDF体外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制备SDF-Cr(Ⅲ)最佳条件为CrCl3质量浓度7.2 mg/mL、质量比2.2∶1、反应pH 8.6、反应温度73℃,在此
【机 构】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E0206300),黑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资助项目([2018]4号),“三纵”基础教育(ZRCPY202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生产具有较低毒性和较高生物活性的新型有机铬(Cr3+)补充剂,提高小米麸皮的附加值,本实验将小米麸皮SDF与铬(Cr3+)进行螯合,以螯合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与响应面结合的方法,对螯合工艺进行优化;运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比较螯合前后的结构变化,并测定螯合前后SDF体外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制备SDF-Cr(Ⅲ)最佳条件为CrCl3质量浓度7.2 mg/mL、质量比2.2∶1、反应pH 8.6、反应温度73℃,在此
其他文献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引领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它将全方位渗透经济社会、生产生活,“智连”工厂与工厂、工厂与消费者,由此带来整个经济环境、经济活动和人们生活的根本变化。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变革环节,网络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关系到所有产业技术升级和不断迭代。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未来的制造业只能通过智能化的生产创造价值,运用智能去创建更灵活的生产程序、支持制造业的革新以及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全麦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等,以全麦制品代替精制主食有助于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小麦的品种、颗粒大小等因素均会影响全麦制品的血糖生成指数(GI)和食用后的血糖反应,主要与原料及加工过程中淀粉结构的变化有关。因此,在保证全麦制品感官、食用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全麦制品的GI值是有效提升全麦制品营养功效品质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全麦营养及加工方式对消化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以期为全麦粉及其制品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邹江林,博士,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激光焊接制造物理基础、激光焊接制造技术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近年来,邹江林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企业委托横向课题,在激光制造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针对不同含水率的玉米烘干过程中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影响玉米品质的问题,本研究选取玉米的电导率、脂肪酸值、淀粉得率为玉米品质关键指标,研究了烘干温度、烘干时间、玉米初始含水率3个因素对玉米品质的影响。为使实验数据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烘干过程模拟实际烘干作业工艺,采用烘干-缓苏-烘干-缓苏-烘干-缓苏的方式。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玉米烘干参数进行分析、优化。实验表明:响应面分析所得模型预测误差小于10%,可以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影响玉米品质的显著性顺序为烘干温度>烘干时间>初始含水率;通
机械力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体在机械力作用下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交叉学科,已成为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且在材料合成和食品加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机械力化学的发展历史及产生机理,然后对其在材料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重点分析了淀粉改性中机械力对淀粉的颗粒结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影响及其对淀粉功能特性的影响。在未来研究中应加强对机械力化学的产生机理及其对材料精细结构和淀粉的颗粒、晶体和分子结构的影响研究。
采用原位观测结合质构仪研究稻谷加工过程中糙米籽粒受挤压力时的力学-结构特性,分析压距等因素下糙米籽粒的挤压作用过程。结果表明:糙米所受的挤压力随压距的增大而增大,在外力冲击下,籽粒内部产生抗压应力,随之产生裂纹。粳米籽粒存在脆性,先产生裂纹,在挤压力增大之后,裂纹扩展,最后籽粒断裂;籼米和连糯籽粒脆性更明显,在产生裂纹后,短时间裂纹扩展,籽粒迅速断裂;速率对粳米所受挤压峰值力无明显影响;粳米所受的挤压峰值力随籽粒含水率和温度的上升而减小,裂纹数量随浸泡时间的上升而增加,籽粒破坏程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3种
通过研究6种常用饲料原料(小麦粉、米糠、棉粕、芝麻粕、玉米蛋白粉、DDGS)的平衡水分吸附等温线,评价了修正Halsey(MHAE)、修正Henderson(MHE)、修正Chung-Pfost(MCPE)、修正3参数GAB(MGAB)、修正Oswin(MOE)等5种农产品常用的吸湿方程对这几种饲料原料平衡水分吸附等温线的拟合效果,发现小麦粉平衡水分吸附等温线:MGAB方程在15、35℃时拟合效果最好,MHE方程在25℃时拟合最好;米糠平衡水分吸附等温线:MOE方程在15、25、35℃时拟合效果均为最好;
为研究粮堆结露过程中水分迁移特点及温湿度场变化规律,将含水量12%的东北大豆放入温差15℃(冷热源分别为15、30℃)的模拟仓中储藏24 d,分析大豆粮堆不同部位水分变化、粮堆温湿度场分布及结露部位温湿度变化,揭示了大豆粮堆结露过程中温湿度变化规律、水分迁移特点。结果表明,大豆粮堆在模拟仓冷热壁温度作用下产生了温差,由此形成的微气流带动水分子迁移,聚集于低温部位,致使大豆在近冷壁面上层结露;结露部位的粮食温度下降,最后趋于稳定,平衡温度在20.6℃左右,相对湿度先降低后升高,存在一个相对湿度最小值点;储藏
为提高单甘酯的产率,采用自制碱性白土为固体碱催化剂催化甘油三酯甘油解制备单甘酯。通过XRD、FTIR对碱性白土进行了结构分析。同时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以及matlab软件进行实验的条件优化。以自制碱性白土为催化剂时,适宜的反应条件:反应时间为38.91 min,反应温度为266.8℃,催化剂用量为0.981 g/100 g三酯,甘油与三酯的摩尔比为8.91。此时单甘酯产率为74.97%。此外,碱性白土较Ca(OH)2具有产品颜色浅,二甘油含量少的优
为了解种植地点和加工精度对小米营养及安全品质的影响,选取4个种植地点的济谷19谷子,分别加工成糙米和精米,粉碎测定水分、脂肪、淀粉、黄色素、氨基酸、矿质元素硒、铁、铅、镉等指标。结果表明,种植地点对小米脂肪、淀粉、黄色素含量影响显著。加工精度显著影响小米脂肪、淀粉、氨基酸含量,对黄色素含量影响不显著;脂肪、氨基酸含量精米显著低于糙米;淀粉含量精米显著高于糙米。不同种植地点小米矿质元素硒、铁、铅、镉含量差异显著;加工精度显著影响小米铁、铅、镉含量,铁、铅、镉含量精米显著低于糙米。控制加工精度可以减少小米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