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发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即如课标所指出“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应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合理利用”“优势”等关键词即说明,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对于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作用,包括其优势与缺点,均应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以此为基础,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才会取得应有的效果。
【关键词】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正视信息技术与网络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一)积极作用
没有人会否认阅读对于写作的激发与素材积累作用,经典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即是对这一作用的经典概括。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源会很多,它在激发学生写作思维的同时,也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即如通过百度文库、中国知网、我爱作文网等,学生会很容易找到感兴趣的阅读文章。同时,学生的阅读记录、随笔、感悟等,在本质上也是写作的多种形式之一,也方便随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提交、展示,并在与他人的交流、沟通中获得来自同伴、教师或他人的指点和帮助等。在这一意义上,借助网络平台的作文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写——在两者之间,存在着更大的互动性。这种互动,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得以随时进行,便于其他学生通过教师针对某一具体教例的具体的评点而获得有关写作的即时指导等。
(二)消极作用
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提供了表达的便利性,也带来了表达的随意性。这种随意,表现在网络语言上,呈现一种“汉字 数字 符号 外文 其他”的杂糅与混合模式。因而,多有不符合规范的语言表达情形出现。例如有学生想说“我要睡觉”却写成“51zzzz……”对于不熟悉网络语言者,很难理解其含义,这就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也就背离了写作教学的初衷。更进一步,隐藏在屏幕后面的表达,因少了规则,包括语言规则、道德规则和法律规则等的束缚,对于学生的心理与情感,也会带来庸俗化的冲击,如基于懒惰心理的写作抄袭现象。尽管有针对抄袭的网络检测软件存在,但它在增加教师教学困难的同时,也无法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现象。毕竟借助网络平台求助、枪手代写等现象也是广泛存在而无法完全检测出的。
二、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学生的表达意愿和兴趣是进行写作的第一原动力。为激发这一动力,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将某些抽象的语言文字做形象的描述,则会使写作主题变得具体、感性和富有感染力。如教学七年级上册朱自清的《春》时,正值秋天,此时即可指导学生写和“秋”有关的文字,如秋风、秋雨、秋思等。在写作之前,教师可借助网络平台收集并向学生展示诸如相关秋景的图片、名家名作中有关“秋”的文字、论述,或者引导学生自主通过诸如前述网站寻找相关素材,这都会让学生以视觉的丰富感知为停靠点,从而产生针对秋天的感悟、思想等,进而激发出学生的一定的表达欲望以付诸笔墨。认真审视这一过程,实质是一个有关写作兴趣的激发的情境创设过程。有了情境,有了兴趣,以及表达的欲望,学生的笔下才会灿若桃花,从而在“眼处心生句自神”(元好问语)的基础上,使寫作成为如罗兰所谓“一个人认识真理之后的独白”。自然,这一过程中,也就不会出现抄袭等不应出现的现象。
(二)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写作教学中的充分互动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课堂中,教师个人无法与多名学生随时展开实质性的交流,且在教学所涉的很多方面,如讲评过程的反复性、写作素材的无限量提供、优秀习作的展示、信息反馈的及时性等,无法及时、顺利实现。而借助网络平台,教师可对平台进行一定的设计,如设置习作讲评、资料素材、写作问答、习作提交与展示、建议与回复等栏目,学生就可以随时根据所需从相应栏目下获得所需或帮助,尤其是通过习作讲评视频的反复播放或者讲评文字的反复观看,可以很好地对自己的写作实践起到纠偏与正向的作用。
(三)利用网络平台,更新写作评价的模式
在学生的写作实践中,从“读书破万卷”到“下笔如有神”中间必然会经历一个有关写作的“选材——构思——表达”过程,尤其是语言的表达,诚如陆机之名言“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想得好,不一定会写得好;即是说,学生要将写作构思落笔成文,必要依赖一定的写作技巧,尤其是对语言的组织与推敲。所以,在网络环境下的写作教学过程中,第一,教师必要指导学生通过一定的途径,如QQ群、微信群、聊天室等,就某一问题进行一定的讨论,以在讨论过程中借助他人的力量实现对诸如思路、语言等的梳理;第二,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或习作提交做及时的评价与修改指导,方便学生在教师及时的信息反馈情形下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这对于学生的写作意愿与写作动力的持久延续,也是一种很好的支持和鼓励。第三,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就某一习作进行点评并对这些点评进行指导,以使学生在写作练习者的身份下同时具有“志愿教师”的角色。学生的这种角色,既会满足自己的评点意愿,也会对其他同学起到一定的帮助,同时也会在无形中促进自身写作技能的提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中,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作用会有更加深入的渗透与融合。对教师而言,则必要对其作用保持着清醒的认知,才会使自己的教学策略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编辑:郭恒)
【关键词】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正视信息技术与网络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一)积极作用
没有人会否认阅读对于写作的激发与素材积累作用,经典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即是对这一作用的经典概括。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源会很多,它在激发学生写作思维的同时,也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即如通过百度文库、中国知网、我爱作文网等,学生会很容易找到感兴趣的阅读文章。同时,学生的阅读记录、随笔、感悟等,在本质上也是写作的多种形式之一,也方便随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提交、展示,并在与他人的交流、沟通中获得来自同伴、教师或他人的指点和帮助等。在这一意义上,借助网络平台的作文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写——在两者之间,存在着更大的互动性。这种互动,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得以随时进行,便于其他学生通过教师针对某一具体教例的具体的评点而获得有关写作的即时指导等。
(二)消极作用
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提供了表达的便利性,也带来了表达的随意性。这种随意,表现在网络语言上,呈现一种“汉字 数字 符号 外文 其他”的杂糅与混合模式。因而,多有不符合规范的语言表达情形出现。例如有学生想说“我要睡觉”却写成“51zzzz……”对于不熟悉网络语言者,很难理解其含义,这就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也就背离了写作教学的初衷。更进一步,隐藏在屏幕后面的表达,因少了规则,包括语言规则、道德规则和法律规则等的束缚,对于学生的心理与情感,也会带来庸俗化的冲击,如基于懒惰心理的写作抄袭现象。尽管有针对抄袭的网络检测软件存在,但它在增加教师教学困难的同时,也无法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现象。毕竟借助网络平台求助、枪手代写等现象也是广泛存在而无法完全检测出的。
二、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学生的表达意愿和兴趣是进行写作的第一原动力。为激发这一动力,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将某些抽象的语言文字做形象的描述,则会使写作主题变得具体、感性和富有感染力。如教学七年级上册朱自清的《春》时,正值秋天,此时即可指导学生写和“秋”有关的文字,如秋风、秋雨、秋思等。在写作之前,教师可借助网络平台收集并向学生展示诸如相关秋景的图片、名家名作中有关“秋”的文字、论述,或者引导学生自主通过诸如前述网站寻找相关素材,这都会让学生以视觉的丰富感知为停靠点,从而产生针对秋天的感悟、思想等,进而激发出学生的一定的表达欲望以付诸笔墨。认真审视这一过程,实质是一个有关写作兴趣的激发的情境创设过程。有了情境,有了兴趣,以及表达的欲望,学生的笔下才会灿若桃花,从而在“眼处心生句自神”(元好问语)的基础上,使寫作成为如罗兰所谓“一个人认识真理之后的独白”。自然,这一过程中,也就不会出现抄袭等不应出现的现象。
(二)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写作教学中的充分互动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课堂中,教师个人无法与多名学生随时展开实质性的交流,且在教学所涉的很多方面,如讲评过程的反复性、写作素材的无限量提供、优秀习作的展示、信息反馈的及时性等,无法及时、顺利实现。而借助网络平台,教师可对平台进行一定的设计,如设置习作讲评、资料素材、写作问答、习作提交与展示、建议与回复等栏目,学生就可以随时根据所需从相应栏目下获得所需或帮助,尤其是通过习作讲评视频的反复播放或者讲评文字的反复观看,可以很好地对自己的写作实践起到纠偏与正向的作用。
(三)利用网络平台,更新写作评价的模式
在学生的写作实践中,从“读书破万卷”到“下笔如有神”中间必然会经历一个有关写作的“选材——构思——表达”过程,尤其是语言的表达,诚如陆机之名言“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想得好,不一定会写得好;即是说,学生要将写作构思落笔成文,必要依赖一定的写作技巧,尤其是对语言的组织与推敲。所以,在网络环境下的写作教学过程中,第一,教师必要指导学生通过一定的途径,如QQ群、微信群、聊天室等,就某一问题进行一定的讨论,以在讨论过程中借助他人的力量实现对诸如思路、语言等的梳理;第二,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或习作提交做及时的评价与修改指导,方便学生在教师及时的信息反馈情形下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这对于学生的写作意愿与写作动力的持久延续,也是一种很好的支持和鼓励。第三,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就某一习作进行点评并对这些点评进行指导,以使学生在写作练习者的身份下同时具有“志愿教师”的角色。学生的这种角色,既会满足自己的评点意愿,也会对其他同学起到一定的帮助,同时也会在无形中促进自身写作技能的提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中,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作用会有更加深入的渗透与融合。对教师而言,则必要对其作用保持着清醒的认知,才会使自己的教学策略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