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熙壬:近代追求中国复兴之梦的先驱之一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che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说中山先生生前最后一帧立于人群之中的照片,是1924年12月4日,应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电请北上,在天津张园与欢迎人士的合影。时隔90年,岁月沧桑,淘尽多少风流人物,凝视这张也算流传甚广的照片,当年能跻身于影像中的达官贵人留下姓名者又有几人欤?即使照片中与中山先生并肩居中而立的中年人,问起常人多半也不知其为何许人也。
  我偶然听姻外婆范亚维骄傲地聊起,才恍然知晓那就是她的父亲、时任国会非常会议主席的范熙壬。姻外婆是我见过的最有名媛气质的女人,虽然认识时她已年过八十,仍然妙语珠玑、风采照人。她心中那个完美而优雅的父亲形象,也颇让人心生好奇,于是抽空阅读了一些范熙壬的遗稿和相关历史文献,倾听一些亲戚、学者的叙述,大致了解了一点他的生平事迹。
  父子同榜,共促戊戌新政
  范熙壬字任卿,生于1878年,原籍湖北黄陂,15岁中秀才,翌年考入两湖书院,主修史学,兼治辞章训诂。
  两湖书院系1890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所创办,带有从旧式书院到新式学堂的过渡性特征,是一种新式书院。专业分经、史、舆地、算学四门,后又增设格致、兵法、体操等课。每月朔日(初一)为官课,又称“朔课”;望日(十五)为分教师课,又称“望课”。在范氏后人保存至今的课卷中,有一份范熙壬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二月所作朔课课卷,题为《东晋南宋之兵何以能强说》。此题乍看之下纯粹是谈陈年往史,却因东晋、南宋都是“夷狄”为祸最烈之时,联系到晚清遭列强环伺的形势,便具有了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范熙壬乡试中举。有趣的是,其父范轼在多年应试不第后亦以46岁高龄秋闱获捷,这一父子同榜的新闻在当时颇为轰动,甚至光绪帝也为他们“颁赐”了御笔亲题的“父子同科”金匾。翌年春闱赴京,范轼通过会试、殿试,得中进士,而范熙壬落榜。为此,范轼曾作七律一首,内有“文章始信非憎命,造物何曾弃不材”句,既是自贺,也是对儿子的慰勉。以前听姻外婆回述这段往事,我曾不由想起《儒林外史》中周进与范进的故事。不过毕竟时代不同了,1898年在近代史上是著名的戊戌变法之年。那年春天,清廷在德国胁迫下签订《中德胶澳租界条约》,这一丧权辱国的条约21年后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而在当时即曾让赴京赶考的举子们激愤不已。范氏父子也没有置身事外。在父亲授意下,范熙壬主动联络福建举人林旭,交谈之下,一拍即合。随即由闽、鄂举人率先行动,湘、苏、皖、桂举人纷纷跟进,向都察院递交奏章,希望朝廷能拒绝签约,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对于正在试图变法维新的光绪帝来说,举人们的这番爱国言行无疑是对他的一种支持和促进。
  但这次人数众多的“公车上书”最终未被慈禧掌控的朝廷采纳,以至于几个月后又与德国签订若干条约,进一步将整个胶州湾拱手让出。戊戌变法也仅仅持续了103天即以失败告终,光绪帝被软禁,康、梁出逃,谭嗣同、林旭等“六君子”遇害。范轼父子为避祸也匆匆离京南下。
  受张之洞举荐东渡扶桑, 鼓吹变法维新
  戊戌变法中推行的新政大都夭折,却有一项未曾废止,那就是兴办不久的京师大学堂仍在艰难运行,直到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校舍图书设备均遭毁坏,才被迫停办。1902年冬,学堂恢复,先设速成、预备两科。速成科分仕学馆和师范馆,预备科分政科及艺科。吏部尚书张百熙出任管学大臣。其时范轼因曾在“两宫西狩”时有所建言,得重返北京,先供职兵部武选司,后出任江西抚州知府。范熙壬随父赴京后也获任内阁中书,这时便以京官身份报考京师大学堂仕学馆,随即以初试、复试均获第一的成绩成为学堂恢复后的首届入学生。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据知在北大档案馆中还保存着百余年前的《钦定大学堂章程》,但当年考生的试卷恐怕已是片纸无存。难得的是,名列首届第一的范熙壬的复试试卷经过精心装裱,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其后人手中。这是因为,民国时期曾任教育部次长的傅岳棻系范轼门生,曾为恩师撰《范眉生先生传》。经范熙壬商请,他让人从前清旧档中找出试卷交给了原作者。我有幸获睹这份试卷。令我大感惊奇的是标题:《张居正毕士马克优劣论》。毕士马克现在通译为俾斯麦。显然,这是一个属于比较政治学范畴的考题。且不说在晚清文人中知晓西方政治者不多,即使现在,比较政治学在我国仍是一门处于起步阶段的学科,那么,上世纪初的学堂怎会开出这样的试题呢?唯一合理的解释是,经过八国联军入侵和辛丑条约签订,人们痛定思痛,正迫切地想从前朝、从西方寻觅救国之途,而朝廷也正在推行所谓“新政”。再看范熙壬的试卷,通篇谈的是16世纪明朝首辅张居正与19世纪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在全然不同的时代地域推行的改革实践和成功经验,最后落脚到晚清现实——
  吁嗟乎!沧海横流,亭亭岛屿;风雨如晦,嘐嘐鸡鸣。吾中国今日安得而有张居正、毕士马克者?
  将强国之梦的实现寄托在个别改革人物的出现,不免显得幼稚、虚幻,而从中透出的焦虑、热切,还是令人感动的。
  1903年,张百熙上书奏请选派学生留洋,范熙壬以成绩优异且受张之洞举荐而被选中,由此成为首批由中国高校派遣出国的留学生。范熙壬留学的目的地为日本,而真正负笈东瀛已是1904年。他就读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见过一张他留学时摄于东京的照片,与以前见过的鲁迅等人的留日照片不同,他穿的也是学生装,却没有将辫子剪去,而是盘在头顶上,我想这可能与他同国内政坛仍有联系相关。事实上1907年他毕业回国省亲时,即曾随张之洞赴京,继而参与资政院的筹建,并在法律修订馆参与修订民法、刑法、商法及民事、刑事诉讼法;1908年又重赴日本,入京都帝国大学学习法律,1909年毕业。
  关于他的留学生活,最值得一提的是1906年在东京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份翻译杂志《新译界》,自任总理(即社长兼总编),另有编辑、校对各5人、职员若干人。创刊号上登有林则徐、德国诗人歌德的画像和范熙壬撰写的发刊词。发刊词先追溯汉唐时期印度及中国僧人对佛经的翻译、明正德至清康熙年间西方教士对西学的译述,而后谈到《新译界》的办刊方法与目的。方法有二:“一曰维持吾国固有之文明,以求合于世界,为世界所认同者则存之,否则去之;一曰拣择世界最新之学理,以输入于吾国,为吾国所适宜者则取之,否则弃之。”目的有八——   一、变吾国政法界为极良政法界;
  二、变吾国文学界为绝妙文学界;
  三、变吾国理学界为最精理学界;
  四、变吾国实业界为至足实业界;
  五、变吾国教育界为完美教育界;
  六、变吾国军事界为强大军事界;
  七、变吾国外交界为灵敏外交界;
  八、变吾国时事界为光荣时事界。
  文章对上述八界有具体的分类和祝祷。譬如将“政法”分为政治、经济、法律,将“文学”分为哲学、宗教、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将“理学”分为天文、地质、人种、博物、理化、数学,等等。祝祷均为四言八句,譬如对“政法界”即“预作祷词”曰:“维天生民,君为民立。失众失国,大同乃吉。民不可侮,天不可欺。荦荦东邻,是我之师。”末句很明白地表达了希望中国能走类似日本明治维新的道路。
  《新译界》在日本留学生界广受支持,先后担任译述者近50人。又因译文内容新颖而切实际,颇受读者欢迎,除东京外,在国内诸多城市如京、津、沪、汉、渝以及保定、南昌、宜昌等地均有代售点。目前,在一些大城市图书馆中还能查到当年的刊物。
  从支持共和到拥戴孙中山
  1906年,清廷在内外压力下,宣布“预备立宪”;接着开始筹建资政院,“预立上下议院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范熙壬于1909年留学期间,曾奉命考察日本帝国议会制度及上下两院运作情形,毕业回国后即在资政院任一等秘书官兼机要科科长,又兼速记学堂教务长和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教习,为未来的议院培养速记员和法政人才。他一心想为“立宪”奉献自己的所学所得,但朝廷并不真想实行类似西方的议会制,钦定的“宪法大纲”仍是竭力维护君主独裁,资政院也只是一个御用机构,与西方的议院无法相提并论。这就使他一面为推行宪政而不遗余力,一面又为目的难达而失望彷徨。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很快站到支持共和这一边。这里,除了对清廷的失望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与革命党人的关系。在“中共党史网”关于范熙壬的介绍中,说他留日期间曾加入同盟会。我不清楚这一说法的依据,但我知道,他与黄兴是两湖书院的校友;留日之后,又与宋教仁建立友谊,在后者日记中即有“访范熙壬,邀其任杂志事也”的记载,说明他与旅日革命党人、与同盟会都有交往,所以一旦获闻武昌首义的捷报和孙中山回国的消息,响应共和就成为他必然的选择。
  他被同样拥护共和的在京人士推为代表,立即南下。由于战事造成道路阻隔,他没有赶上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典礼,但受到了孙的亲切接见。他抵达南京后,即住在黄兴官邸,其间曾与宋教仁探讨后者正在起草的《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该大纲于《临时约法》施行之日废止)。之后他返回湖北,旋即被黎元洪任为武昌军政府总务一等秘书。1913年,他在湖北选区以高票当选为众议院议员。从这时起直到1927年李大钊遇害,他基本上在北京参与议会运作。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议会,有过“解散——复会——再解散——再复会——再解散”的几度折腾,上演过“贿选”的丑剧,而具体到议员,各人的表现是很不一样的。就范熙壬而言,坚持民主法治、建设富强之国始终是他的梦想与追求。所以,当国会还能开会议政时,他总是希望能恪尽一个民意代表的职守。譬如对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善后大借款”、“金佛朗案”等,他就曾分别提出质询和弹劾。据说当他为“金佛朗案”直斥政府的卖国行径时,被指斥和弹劾的财政总长王克敏恼羞成怒,曾拿起一方砚台向他掷去,幸而躲避及时,未受伤害。而当1925年6月,汉口发生英军枪击示威群众的惨案后,他又曾以国会议员身份返乡请愿,力促湖北省长萧耀南对英强硬交涉。此事在当时汉口《新闻报》等媒体均有报道,并为两年后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英租界打下了基础。
  1923年曹锟以5000元一票的高价贿选总统,孙中山领导的广州政府立即发出通电声讨。一批议员坚决抵制,范熙壬便是反对贿选最力最坚定的议员之一。为避武力挟持,他与拒贿议员们先至天津,然后纷纷南下,准备在上海召开议会,与北京对抗。而盘踞北京的直系军阀,为了凑足法定人数,在支持曹锟的众议院议长吴景濂运作下,以重金劝诱在沪议员返京,这些人中也有经不起利诱而陆续北返者。而范熙壬不仅不为所动,还致信吴景濂,对这位昔日好友动之以情,晓以大义,劝其改邪归正。信较长,现摘录几段如下——
  ……现在保曹一方,明设机关,贿买选票,种种丑声,喧腾报纸。两院同人相率引去,避焉若浼。乃我兄独力拥护,不惜牺牲国会之名誉及同人之政治生命,以为之殉。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熙壬与兄旧同砚席,私交素笃,不愿吾兄为武人所利用,自损令望,且损民国建立以来为国效力之成绩;尤恐国会二字,因此次政潮从而销蚀,而国家根本大法亦随武人之颐指气使,蹂躏无余……
  ……熙壬之心,本以全国人民多数之心为心……兄若听熙壬所陈,翻然改计……亦未始非全国转祸为福之一种机会,吾兄其有意乎?
  可惜吴景濂听不进他的规劝,终于沦为“猪仔议员”之首而遗臭青史。
  曹锟垮台后,受贿议员受到通缉。未受贿的议员在参、众两院均未达到开会的法定人数,于是合组成国会非常会议,由从各省议员中选出的行政委员轮流充任主席,主持会务。1924年冬,当孙中山应邀北上时,范熙壬正担任主席,于是代表国会非常会议提前赶赴天津迎接。据知孙中山抵津当日,天气严寒,而码头欢迎者达二万余人。中山先生感国民之热诚,冒着风寒,站立船头,频频脱帽向群众答礼,随后来到张园出席欢迎大会。会上,范熙壬等代表各界致欢迎词,中山先生致答谢词,随后来到台阶上留影,这便是本文开头提到的照片。
  孙中山当时提出的“对内扫除军阀,对外取消不平等条约”,与范熙壬的追求深相契合,故在致欢迎词时即推崇孙为“国之导师”。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他又代表国会非常会议撰写祭文,内有“某等不幸,丧此导师。茫茫长夜,巨星西驰”等句,于悲悼之际再次表达了对中山先生的尊崇。   从秘密入党到营救李大钊
  “中共党史网”上,将范熙壬列为李大钊亲自介绍入党的中共党员。
  范、李两人的相识,可以追溯到1910年。那时范兼任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教习,而李是该校学生。1913年,当范在国会就袁世凯政府的“善后大借款”提出质询时,李在《言治》上发表《隐忧篇》,尖锐地指出“近宋案(宋教仁被刺案)发生,借款事起,南北几兴兵戎,生民险遭涂炭”,可以算是师生在国家大事上的首次呼应。
  由于范的议员身份,他的入党是秘密的,所以具体是在哪年加入、入党前后与李大钊有怎样的关系、参加过党的哪些活动,现在已经很难详知。听姻外婆说,1909年,当范就读于京都帝国大学时,与小他一岁的青年教师河上肇颇有交往。河上肇后来成为日共党员和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而范在其影响下,可能留学时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已有接触。姻外婆又说,范逝世后,她检点父亲留下的一箱遗稿,曾发现一些用文言翻译的《资本论》底稿,可惜经过“文革”初期的“破四旧”,这只箱子已被抄没。不过由此可以知道,范熙壬的加入中共,是有一定的思想基础的。
  近读裴高才著《为民喉舌》一书,提到范熙壬在1919年“经李大钊介绍,秘密加入中共”。这个表述似乎不太准确,因为1919年尚未建党,李大钊等发起组织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也是1920年10月才建立的。不过范熙壬的入党时间应该不会太晚,作为一个满怀复兴之梦的爱国人士,在军阀的黑暗统治中不断碰壁,转而将希望寄托于一种新的主义、新的政党,是很自然的选择。
  1927年奉系军阀执掌北洋政府大权后,反共气焰嚣张。当年3月6日,张宗昌在南京绑架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鲍罗廷的夫人;4月6日,张作霖派兵悍然进入附属于苏联驻华使馆的旧俄兵营院落,逮捕藏身院内的李大钊等共产党人,抄走了许多文件。这两件事立即遭到苏联政府的强烈抗议。同时包括杨度、章士钊及北大校长等知名人士在内的社会各界开始积极营救李大钊,范熙壬是其中之一。他在获闻消息后于4月7日至9日的三天内两度前往曾任奉军参谋长、最受张作霖倚重的杨宇霆(字邻葛)官邸,但没见到杨本人,只见到了张作霖的另一幕僚张宣(字楞生)。于是在9日深夜,他给杨宇霆写了封信。这封《致杨邻葛督军书》开头先提“踵访两次,仅晤楞生兄一面”,接着回忆了以前自己赴沈阳见张、杨,建议“联合南方以法律解决时局”的往事。
  信中主要一段原文如下——
  往事已矣,现在仍有退一步之妥协时机。党军左右交哄,枝节横生,锐气大不如前。若乘此时从世界眼光着想,消弭内争,协力对外,收回国际已失利权,勿予外人以鹬蚌相争之隙,而双方所持之政治主张,一听国民大会公决。各各约束自己所属军队,徐图刷新,编作国有。现役军人一律放下屠刀。南方主义虽新,当无不可降以相从。况南京羁鲍夫人,北京又获李大钊,左党以此二人为线索,右党即由梁燕孙、叶誉虎二人直接沟通,既可免除战祸,又可杜佛家“人死为羊,羊死为人”,互相吞噬之因果报复。此念一动,吾国内四万万人中,即可保全百分之一之生命财产。希即以此言转陈雨帅,断然行之,勿贻不可追之后悔,大局幸甚!
  范熙壬写此信时,为了能让张作霖(字雨亭,故信中称“雨帅”)接受,以达到解救李大钊的目的,必定有过一番思考。他不能站在北伐军的立场说话,更不能站在共产党的立场说话,只能以这种似乎为张作霖着想的口吻,建议他通过鲍罗廷夫人和李大钊与左派联络,通过梁士诒(号燕孙)和叶恭绰(字誉虎)与右派沟通,以“消弭内争,协力对外”。而通过国民大会解决分歧,将国家推上法治轨道,则是他一贯的主张。
  当他为营救事积极奔走之际,北洋政府也在抓紧整理、翻译从李大钊藏身处抄走的文件,并陆续在报刊公布。其时范的老友、驻日公使汪荣宝回国述职,偶尔获知在查抄文件中发现了介绍范熙壬入党的材料,于是要范赶紧走避。鉴于奉系军阀疯狂“反赤”的行径,为避免迫害,范不得不携眷匆匆离京。果然,就在4月下旬,《益世报》等报纸在《官方续布党案文件目录》标题下,披露了“介绍范熙壬入C.P.(即共产党)函一件”、“另一封有叙范熙壬加入共产党事”等文件内容。
  范熙壬离京后,旋赴山西任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议,北伐结束后逐渐淡出政坛,在中国大学、民国大学等校任教授。1938年秋受重庆大学之聘,拟于武汉登舟赴渝,行前突然病逝,享年60足岁。
  范熙壬是近现代史上值得纪念更值得研究的人物。上世纪80年代,台湾经世书局影印出版《清末民初期刊汇编》,所收7种期刊中《新译界》被列为第1种。台“中央研究院”院士、史学家张玉法在为该期刊汇编所写序中,称范熙壬为“改革运动健将”,指出这些期刊的共同特征是“以宪政思想的鼓吹和宪政知识的介绍为主”。著名文化史家、武汉大学教授冯天瑜获睹《新译界》后则称道该刊“着重政法、文学、时事类译述,以达中国与世界文明互相沟通的目标,……显示了一种颇高的文化追求和炽热的爱国情怀”。(《日本明治时期“新汉语”的创制与入华》)
  范熙壬存世的诗文遗稿《敬胜阁集》已在台湾印行。闲暇研读,对于深入了解近代寻求中国复兴之梦的人的足迹,应该不无裨益。
  (作者为上海普陀产业投资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 周峥嵘
其他文献
目的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阳性率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各种类型(血培养标本、呼吸道和非呼吸道标本以及大便标本)的临床标本共5124份,将其按照2013年7
本文通过对1例胰岛素瘤误诊为冠心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胰岛素瘤为器质性低血糖的常见病因,其中胰岛B细胞腺瘤约占90%,其次为腺癌、胰岛B细胞增生,胰岛素瘤的
针对传统探测算法在高维背景统计矩阵构建过程中,没有排除目标信息影响的不足,提出基于拓展形态学的改进方法;以目标的空间尺寸信息作为辅助信息,采用拓展的形态学腐蚀滤波算
目的探讨对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
新陆中26号是巴州富全新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早中熟陆地棉品种,于2006年2月通过审定。该品种因在尉犁县、库尔勒市种植中早熟性好,2006年引种到巴州早熟棉区且末县试种,不
目的:探究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详尽研读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观测和实践,得出全面系统的诊疗诊疗总结。结论:活动期以控制炎症及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