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射洪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的不同的中低产田地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技术与措施。
关键词:中低产田地;改良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3411文献标识码:A
射洪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区北缘,涪江中游。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回暖早,常有春旱,夏季雨水集中,多伏旱,偶有洪涝,秋季多绵雨,冬季干燥。年降雨量908mm~993mm,年平均蒸发量9857mm~1 2651mm。主要灾害性天气是春旱,洪涝,伏旱或秋旱,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原因,加上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建设用地占用了大量的优质菜地和高产农田,复种指数的提高及高产品种集约化栽培,使土壤中镁、锌、铜、钼、硅、硼等营养元素消耗不断增加,化肥用量大幅增加,有机肥施用比例不断下降,更加剧了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缺乏,我县又是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但我县耕地面积仅364km2,而全县人口达104万,人均耕地不足333m2。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响应县委县府加快实施“金土地工程”、“沃土工程”的号召,对全县的中低产田地进行分类改良显得尤为重要。
1射洪县的中低产田地的分布及特征
中低产田是指存在一种或多种制约农业生产的土壤障碍因素且产量相对低而不稳定的耕地,由历史条件、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我县的中低产田主要分布在复兴,金家,仁和,天仙,明星镇,沱牌镇的华严村,这些中低产田的共同特征:耕作层在15cm以下,土壤质地偏砂或偏黏,排灌设施无或不完善,易受干旱和洪涝的影响。
2中低产田地的土壤特点及改良技术
根据射洪县中低产田地的情况,其土壤类型反应出的特点是:酸、沙、黏、瘦、冷。这些劣性导致土壤耕性差,作物长势不好,产量低,针对这些劣性提出改良和治理措施[1]。
21酸
(1)使用生石灰中和酸性。用量20~30kg/667m2,整地时均匀撒入。对调节土壤酸性,增强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加快养分释放,增强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减轻作物病害具一定作用;(2)种植绿肥,增加有机质;(3)增加灌溉次数,冲洗淋淡酸性物质;(4)种植耐酸作物,如水稻、油菜、红薯等抗酸和耐酸作物;(5)施用碱性肥料,如磷矿石粉、钙镁磷肥、草木灰、碳酸氢铵等。
22沙
(1)增施农家肥,增加有机质;(2)种植地下结实作物或耐旱作物,如马铃薯、红薯、花生、绿豆、黄豆等;(3)种植渔草绿肥。
23黏
(1)掺沙客土,调整泥沙比例;(2)清理“三沟”,降低水位,增加土壤的通透性;(3)增施有机肥和石灰,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协调土壤肥力四因素间的矛盾。
24瘦
(1)种植豆科作物与绿肥,坚持桔杆还田,提高土壤含氮量和有机质;(2)增施尿素类含氮高的肥料;(3)逐年加深耕作层(有条件的地方改牛耕为机耕),促进土壤熟化,并同步增施农家肥。
25冷
(1)“三沟”配套到位,常中耕松土;(2)增施农家肥和暖性肥;(3)多施磷、钾肥(冷浸田有效磷、有效钾含量低),促根壮杆;(4)实行水旱轮作,2~3年轮换1次,减少病虫草的危害;(5)水田实行窄厢抬田种植,旱地实行垄地栽培。
3中低产田地改良的措施
31加强农田的水利设施
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32普及测土配方施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通过测土,确定地力等级实行以等定产,以产定氮,以氮配磷、钾肥,重视微量元素肥的施用,克服盲目施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低产田变中产田,中产田变高产田,高产田进一步稳产。
33建立中低产田地治理的长效机制
中低产田地的改良培肥是一项周期长,费工多的农业基础性工程,随着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农业生产用地呈减少趋势,因此对中低长田地的改良应有长远规划,政府应加大力度分期分批分片进行治理,增加资金投入,制定鼓励农民改造中低产田地的奖励措施。必须坚持走生态、高产、高效、优质、安全、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把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才能获得好的改良效果和经济效益[2]。
参考文献
[1]孙云萍.中低产田改良土壤增肥增产技术[EB].中国农业推广网.
[2]方建庆.南城县中低产稻田的改良技术与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11,(11).
作者简介:汪秋菊(1967-),女,汉族,现在射洪县职业中专学校任教,长期从事《作物栽培学》和《土壤肥料学》的教学和实践工作。
关键词:中低产田地;改良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3411文献标识码:A
射洪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区北缘,涪江中游。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回暖早,常有春旱,夏季雨水集中,多伏旱,偶有洪涝,秋季多绵雨,冬季干燥。年降雨量908mm~993mm,年平均蒸发量9857mm~1 2651mm。主要灾害性天气是春旱,洪涝,伏旱或秋旱,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原因,加上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建设用地占用了大量的优质菜地和高产农田,复种指数的提高及高产品种集约化栽培,使土壤中镁、锌、铜、钼、硅、硼等营养元素消耗不断增加,化肥用量大幅增加,有机肥施用比例不断下降,更加剧了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缺乏,我县又是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但我县耕地面积仅364km2,而全县人口达104万,人均耕地不足333m2。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响应县委县府加快实施“金土地工程”、“沃土工程”的号召,对全县的中低产田地进行分类改良显得尤为重要。
1射洪县的中低产田地的分布及特征
中低产田是指存在一种或多种制约农业生产的土壤障碍因素且产量相对低而不稳定的耕地,由历史条件、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我县的中低产田主要分布在复兴,金家,仁和,天仙,明星镇,沱牌镇的华严村,这些中低产田的共同特征:耕作层在15cm以下,土壤质地偏砂或偏黏,排灌设施无或不完善,易受干旱和洪涝的影响。
2中低产田地的土壤特点及改良技术
根据射洪县中低产田地的情况,其土壤类型反应出的特点是:酸、沙、黏、瘦、冷。这些劣性导致土壤耕性差,作物长势不好,产量低,针对这些劣性提出改良和治理措施[1]。
21酸
(1)使用生石灰中和酸性。用量20~30kg/667m2,整地时均匀撒入。对调节土壤酸性,增强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加快养分释放,增强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减轻作物病害具一定作用;(2)种植绿肥,增加有机质;(3)增加灌溉次数,冲洗淋淡酸性物质;(4)种植耐酸作物,如水稻、油菜、红薯等抗酸和耐酸作物;(5)施用碱性肥料,如磷矿石粉、钙镁磷肥、草木灰、碳酸氢铵等。
22沙
(1)增施农家肥,增加有机质;(2)种植地下结实作物或耐旱作物,如马铃薯、红薯、花生、绿豆、黄豆等;(3)种植渔草绿肥。
23黏
(1)掺沙客土,调整泥沙比例;(2)清理“三沟”,降低水位,增加土壤的通透性;(3)增施有机肥和石灰,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协调土壤肥力四因素间的矛盾。
24瘦
(1)种植豆科作物与绿肥,坚持桔杆还田,提高土壤含氮量和有机质;(2)增施尿素类含氮高的肥料;(3)逐年加深耕作层(有条件的地方改牛耕为机耕),促进土壤熟化,并同步增施农家肥。
25冷
(1)“三沟”配套到位,常中耕松土;(2)增施农家肥和暖性肥;(3)多施磷、钾肥(冷浸田有效磷、有效钾含量低),促根壮杆;(4)实行水旱轮作,2~3年轮换1次,减少病虫草的危害;(5)水田实行窄厢抬田种植,旱地实行垄地栽培。
3中低产田地改良的措施
31加强农田的水利设施
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32普及测土配方施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通过测土,确定地力等级实行以等定产,以产定氮,以氮配磷、钾肥,重视微量元素肥的施用,克服盲目施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低产田变中产田,中产田变高产田,高产田进一步稳产。
33建立中低产田地治理的长效机制
中低产田地的改良培肥是一项周期长,费工多的农业基础性工程,随着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农业生产用地呈减少趋势,因此对中低长田地的改良应有长远规划,政府应加大力度分期分批分片进行治理,增加资金投入,制定鼓励农民改造中低产田地的奖励措施。必须坚持走生态、高产、高效、优质、安全、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把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才能获得好的改良效果和经济效益[2]。
参考文献
[1]孙云萍.中低产田改良土壤增肥增产技术[EB].中国农业推广网.
[2]方建庆.南城县中低产稻田的改良技术与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11,(11).
作者简介:汪秋菊(1967-),女,汉族,现在射洪县职业中专学校任教,长期从事《作物栽培学》和《土壤肥料学》的教学和实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