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疾病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10年5月27—30日在上海市举办。欢迎广大医生积极投稿。参会代表可获得国家级I类继续教育学分10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疾病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10年5月27—30日在上海市举办。欢迎广大医生积极投稿。参会代表可获得国家级I类继续教育学分10分。
其他文献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6岁,因"双下肢无力4年余"于2008年5月9日入院.患者于4年前渐感双下肢无力,缓慢加重,伴小腿肿胀,夜间行走不稳.1年前于我院内分泌科就诊,诊断为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半年后,症状部分改善,仍未完全缓解,双下肢稍无力,爬楼梯较困难,走路欠平稳,体检:双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肌力Ⅳ~Ⅳ-级,双侧Babinski征(+),四肢腱反射(++)~(+++),R
肌营养不良是一组临床表型多样、基因分型复杂的遗传病,是神经分子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不同类型的肌营养不良不仅基因定位迥异,研究及认识水平差别更大,如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及Becker型肌营养不良(DMD/BMD),国外研究重点已深入到基因治疗水平,而有些新发现的类型[如肢带型肌营养不良(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LGMD)1D~H]的基因尚未克隆,更多
颈动脉支架术在治疗颈动脉狭窄中的作用已得到肯定,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如急性期脑梗死、脑出血及远期血管再狭窄等[1].近来研究认为,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凝血因子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等与颈动脉疾病及脑卒中发生密切相关。
为方便编读往来,反馈读者意见以及加强作者与编辑间的联系,现将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刊登如下。
目的 探讨成年型烟雾病缺血损伤模式与Suzuki分级的关系.方法 从南京脑卒中注册系统中提取2004年1月至2009年7月以缺血事件为首发症状的成年型烟雾病住院患者44例,其中TIA 12例、脑梗死30例及TIA与脑梗死共存2例.按大脑半球缺血事件先分为TIA组和脑梗死组,后者再按缺血损伤模式不同分为匹配的亚组[即皮质下亚组(25个半球)与皮质亚组(11个半球)、前循环亚组(29个半球)与后循环亚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公立医院,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心城区,医院分东西两个院区,为连云港市最大的综合性医院。我院神经医学中心为市一类医学重点学科,中心涵盖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危重病房、神经康复科、神经功能检查科和神经病学研究室。医院配备1.5T磁共振仪、多排CT、进口DSA等大型设备。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由CD+4T细胞介导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炎症改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病,迄今为止病因不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为MS的动物模型.起初,研究者普遍认为由白细胞介素(IL)-12诱导的辅助T细胞1(Th1)是MS发生的主要原因.然而,近来一种新型的CD4+效应T细胞,即Th17细胞的发现动摇了Th1细胞在MS中的核心地位。
临床资料 患者,男,53岁,职员.因"双耳听力丧失伴头晕10 d"于2009年9月30日入院.患者10 d前于工作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耳鸣,数小时后双耳听力丧失,无恶心,无肢体活动障碍,就诊于耳鼻喉科,纯音测听示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收入我科。
背景:后循环脑卒中占全部缺血性脑卒中的20%.急性基底动脉闭塞(BAO)的治疗策略主要是基于前循环脑卒中干预试验资料和系列病例研究,但此结果不能直接应用到BAO.例如,随机临床研究证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静脉溶栓(IVT)治疗时间窗为4.5 h;动脉内溶栓为6 h.但此结果不能直接应用到BAO,因为这些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中,BAO患者只占5%。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CIDP)是一类由免疫介导的运动感觉周围神经病,其病程呈慢性进展或缓解复发,多伴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电生理表现为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传导阻滞及异常波形离散;病理显示有髓纤维多灶性脱髓鞘、神经内膜水肿、炎细胞浸润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