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学校对小学生心理发展影响的相关现状分析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ry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题的意义
  就目前社会现象,由于好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她们的交往对象都是成人,几乎都是“六加一”的家庭模式,许多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所以目前许多小孩存在的性格想象就是任性、比较固执、依赖性较强等,这也就是好多家长希望将小孩送到寄宿制学校,培养小学生独立的生活习惯,弥补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在教育方面的缺憾,相应的也减轻自身的教育压力。远离父母,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利还是弊?以及小学生是否应该住宿或者是否适合住宿?一种有争议。
  二、核心概念界定
  1.寄宿制度的概念
  寄宿制度是把处于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儿童的学习、教育、生活等基本托付给学校,这些学生除了在周末、寒暑假之外,各种学习、各种活动以及衣食住行等都在学校的范围内进行。
  2.寄宿制学校
  寄宿制学校是指学生不仅在学校学习,而且食宿等都在学校进行,这些学校必须对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全面负责,与一些走读制的学校相比,家庭教育相对的少一些,更多的转移到了学校。
  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心理健康的教育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教育。这里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以支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心理学等为基础,运用心理技术了解研究对象为为前提,通过一些心理学和相关教育学的心理调节技术为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健全个性,防止各种心理偏差,调节心理机能,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三、结果与分析
  (一)寄宿制学校的基本情况分析
  寄宿学校按所处的地域可以划分为城市寄宿学校、少数民族寄宿学校和农村寄宿学校。寄宿的形式分为私立、公立以及公办民助等多种寄宿形式。从学校的层次可以分为寄宿中学和寄宿小学等。还有根据学校封闭的情况划分为全封闭和半封闭等。全寄宿是指学生的吃住都在学校,一切活动都是由学校安排;半寄宿即也为学校的半封闭管理,是指学生不完全在学校食宿,可以部分学生在学校食宿,而部分学生放学回家吃住。
  (二)小学生情况的基本分析
  1.学校和教师对小学生的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数据分析出学生在校承担着比较大的学习压力,比较大的学习压力会间接的引起学生的情绪不稳定、伴随焦虑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教学手段,一味的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简单的强迫学生学习,可能教师伴随一定程度的强迫症,这与学生面临的自我同一性和自我角色冲突,因为在这个生活环境中小学生更加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
  2.家庭成员对寄宿学校不同的目的
  通过家长会调查访问中发现家长选择寄宿学校的目的有:一是想在学校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吃苦精神、善于交往等能力;二是部分家长对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良好的师资力量;三是父母一般都比较忙上班一族,没有太多的时间的去照顾孩子,再加上双亲年迈不方便,寄宿学校也就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喜爱。家长选择寄宿学校的目的调查——以青海西宁市阳光小学为例。
  家长选择寄宿学校的目的 N=216
  选择目的
  选择人数
  百分数(%)
  培养孩子的能力
  93
  43
  没有太多的时间
  71
  33
  学校条件的吸引
  52
  24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培养小学生能力方面的选择人数是93人,占总人数的43%;没有太多时间的选择人数是71,占总人数的33%;学校条件吸引的选择人数52人,占总人数的24%。通过数据可以显示出大多数家长还是希望在寄宿学校培养孩子的能力,占到第二位的是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孩子,所以愿意送到寄宿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的方面的最少,说明家长对一般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师的师资力量是比较满意的。
  经过访谈了解到,寄宿制的生活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个人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提高,在寄宿学校毕竟有老师督促和监督学生学习,但是也应该配合家庭对学生的关爱,不让学生在心理上受创,就算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也很难塑造一个人健全的人格和阳光的心态。家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性格特征。
  四、结论与建议
  第一,建立寄宿小学的家校联系方式。
  第二,重视家庭教育。
  常言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个温暖、守信、和睦、积极向上的家庭,可造就孩子健康的心理。所以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有放矢的进行正确的教育,对孩子不过分的溺爱,也不过于的严厉。家长的言行举止特别重要,要求孩子做到自己首先做到,正如:“孩子是站在父母肩膀上的,父母能走多远,孩子就能走多远,父母有多高,孩子就有多高”。充分体现了“子不教,父之过”、“身教大于言传”的道理。
  第三,加强保护和支持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丰富校园活动。
  寄宿学校的生活是多元性的,课堂学习、生活休闲、与教师沟通或者和同学的友好相处等对小学生的对小学生的心理影响是非常大的。
  第四,健全寄宿学校的心理咨询室的功能和职责,培训规范化的学校师资队伍。
其他文献
曾经,多媒体离我们是那么遥远,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是个熟悉的“陌生人”。不用说在农村学校了,就是在城里的学校,也只有一套设备。平时,想到多媒体上课,得看好年日,预约签单。所以,大部分老师,也只知道有那么一种可应用于教学的设备,至于实践操作,少之又少。而现在,这已不再是奢望了,每个班都配备了一套这样的教学设备,在教室就可以实现上网、演示课件和视频节目的播放,多媒体真正走进了我们的课堂,生动了课堂,丰富
期刊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教师只要遵从新课标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政治课堂“火——活”起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导入新颖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导入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本节课的质量。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如“视频导入”“故事导入”“音乐导入”等。如设计“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的导入
期刊
如何对学生进行作文的多维辅导,培养良好的写作个性呢?教学中我尝试运用了“说写结合”“师生、生生互动”的“指导、评改、交流鉴赏”一体化作文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课时 作文指导课  第一,提前一周左右告诉学生习作内容,让学生有充足时间去实践或搜集准备素材,如第六册语文第四单元的习作内容是“做绿色环保小卫士”,我提前一周把习作内容布置给学生,学生兴趣非常浓厚,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有的给
期刊
语文诗意美好,语文学习却步履维艰。根源在于高耗低效的阅读教学方式。大力推进语文教学改革,还语文学习之诗意美好,当自改进阅读教学、优化阅读教学始。  笔者依据多年在不同岗位进行的大量、深入的课堂观察与实践,就小语阅读教学“三大支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作问题剖析,求改进策略。  一、问题剖析——莫让浮云遮望眼,盘点梳理找症结  (一)教学目标方面  第一,目标缺失。教学漫无目的,按大概
期刊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化,同时它也带来了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及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变化。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有效的整合可以建构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快速灵活的获取共享资源、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凭
期刊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如果不重视个性培养,单纯强调发展创造性是没有用的。因为为个性是创造性发展的沃土,良好的个性意识和个性特征是提升幼儿创造能力的有力保障。可以说,解放个性就是在解放创造性。  研究和提倡学前个性教育,培养和保护儿童的个性意识和独特个性,其真正意义就在于释放创儿童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型人才,推动社会经济与文化快速发展。  一、个性与个性教育的界定  研究和开展学前个性教
期刊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求知的热情,使学生思维受到启迪,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就像磁石一样能够把学生牢牢吸住。”那么,对于小学低段学生来说,怎样导入才能更加有效,演绎出精彩的课堂教学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
期刊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这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一件大事。新课程标准继承和发掘了旧教学大纲的优点,在诸多方面有了创新和突破,闪出许多新的亮点。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与学之间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都是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
期刊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生理和心理都还不成熟,现实中的许多案例给我们教育者敲响了警钟,如果学生中存在的逆反心理、自卑心理、脆弱心理等不加以疏导和排除,就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教育者必须了解中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通过缓和气氛、温情感化、挫折励志等方法解开他们心中的疙瘩,以达到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  一、缓和气氛,消除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某些人的
期刊
素质教育认为,教学是一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全过程学习”的活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自主学习就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方式。它强调教学活动中学生要以自我成为主体进行学习,学生握有学习的主动权,操纵控制自己的学习。卡普捷列夫说:“自主性之所以重要,首先不是因为它在生活中有用,而是因为它符合创造的自我发展。离开自主性,就不能获得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