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的大国外交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adonaargent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外交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顺应国内需求、国际形势而提出的。自其确定以来就指导中国外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就。本文简单介绍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和现实需要,以及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的大国外交重点内容,浅析了这一外交思想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习近平 外交思想 大国外交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前,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并不断的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我国呈现跨越式前进的同时,世界处于一个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形势多变的国际关系,如何处理好外交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在不断的外交探索实践中我国总结出了适合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的新的外交途径。
  一、习近平外交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外交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纪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发现大工业时代的发展顺势造就了世界市场,在世界市场里每个国家乃至每个人都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脱离其中而独善其身。“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在这样的浪潮中无产阶级革命注定要面向全世界,无法摆脱资产阶级国家,所以,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正确处理国际关系是不可避免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要联合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这样才能有力量反抗资产阶级的压迫。这些论述在当时就已经使得和平与合作的国际关系初露端倪。列宁面对一战后世界局势的变化以及俄国自身的发展需要,分析后得出要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结论。虽然是不同的社会制度,但是社会主义要想发展需要吸收借鉴资本主义有益的东西。这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出和平共处的国际关系理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形成就是充分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精华。
  (二)我国三代领导人的外交思想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我国的三代领导人的外交思想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人以前所未有的魄力提出“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三大对外方针,使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人强调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二十世纪末,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指出:“承认并尊重世界的多样性”。进入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和谐社会理念运用到外交事业上,将“和平发展道路”正式推向全世界。习近平外交思想在吸收借鉴这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外交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时代性的创新发展,使之更加贴合当代国内、国际的新形势、新发展。
  (三)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的奠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和谐”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我国的外交方针,从古至今始终坚持这一原则。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积淀中,追求“和合”既是历史传统,又是现实需要。面对世界的大变局我们既要追求和谐,同时也要追求合作。在全球联系日益紧密的当下,我们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多样性,以海纳百川的博纳胸襟面向世界敞开大门,致力于全球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外交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无法割离的文化渊源。
  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形成是国内发展需要和国际形势所需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我国在迈进新阶段稳步前进的同时也面临着多方的压力。当下,我国正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同时也要解决新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等突出问题以及突发的危机。
  另外,近年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与国际地位的提升,部分国家开始担忧中国崛起之后会走称霸路线、会威胁其自身国际地位从而反过来制约中国。甚至还出现了“大国威胁论”“醒狮论”等不切实际的传言。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在充分适应国内发展需要、国际形势所需中应运而生的。
  三、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的大国外交重点内容
  (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2013年3月的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清晰而明确地向世界进行了阐释:“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这里,习近平同志已经明确的向世界解释了什么是命运共同体,同时中国既是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也是实践者,中国在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致力于发展双边、多边外交关系,统筹全球各方利益,促进共同发展。亚洲地区命运共同体、亚太地区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都是现已取得的丰硕成果。命运共同体是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背景下进行合作共赢的一种选择,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进行合作共赢的先决条件,合作共赢又是稳固和平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前进的事业,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探索、不断克服困难、注入新思维,更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与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等方面,还包括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例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我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统筹全局、协调各方,以最快的速度布局全国,使全国上下秩序井然,并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正常的国民生产生活,这一点是全国人民乃是世界人民有目共睹的。
  (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宏伟蓝图。继2017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及2018年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确立了“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构,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来,并且“一带一路”精神已被写入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亚欧会议等重要国际机制成果文件中。据中国一带一路网公布,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多个省市进出口总值都呈增长趋势,例如,黑龙江、陕西、浙江等。即使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下,我国依托一带一路的经济支撑力依然取得不错的成果,从实际向世界展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同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联合声明中还指出,我们要持续推动高质量的“一带一路”建设,要建设健康丝绸之路;加强互联互通;推动经济恢复;推进务实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我国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方面尤其值得作为典型的是肯尼亚蒙内铁路和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以及新亚欧大陆桥的建设。这些都使得沿线国家充分享受到“一带一路”的红利,充分向世界展示了这个中国提议的可行性和对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的大国形象。目前,“一带一路”建设正在不断深入,它因地制宜,重视对沿线国家的实地研究,致力于实现与沿线国家的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一带一路”使得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越发紧密,伙伴关系越发密切,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三)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外交中越来越注重与世界上其他大国的关系、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与周边邻国的关系。近年来尤其重视中美、中俄这样的大国关系。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世界上一些大国有了危机感,开始考虑自身地位是否稳固,怀疑中国将会撼动其现有的地位。对于这样的大国关系要谨慎处理,否则很容易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动荡,甚至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我们要用新思维去看待这样的局面,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作为老牌发达国家,这样两个世界大国是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两者若发生冲突,则会造成席卷全球的影响,但是采取合作共赢的途径,则是不仅促进两国的内部发展,而且对全世界的和平发展都是有贡献的。中俄在历史上就有友好合作的背景,十八大以来,中俄友好关系持续稳步推进,相信未来的合作会朝着更深层次、更密切的方向发展。
  四、小结
  习近平外交思想作为新时代我国外交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符合国内国际双重要求,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的大国外交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重大。不仅是指导中国外事工作,使我国外交工作稳步前进,而且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具有指导价值。联系是普遍的,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家运行中每一个环节都会对整体产生影响。外交事业和平稳固,国内发展稳步前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中国将以更加高大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
  [2]贾同跃.《江泽民和谐世界思想初探》,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42页.
  [3]参见《习近平频提命运共同体,提交思考未来“中国方略”》,载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18/c-127814927.htm,上网日期2019年4月12日.
  [4]“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联合声明,中国一带一路网,2020年6月19日.
其他文献
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党建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推进中心工作的开展.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第二党支部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
期刊
摘要:外国留学生教育工作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高校教育对于文化认同教育理念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二是汉语水平不足仍然是外国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障碍;三是外国留学生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系统性联系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用以下方法:一是改进高校教育理念,关注对于外国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教育;二是加强汉语教学,特别是针对非洲、欧洲等文化隔阂较大地区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三是引导外国留学生将中国
应中华志愿者协会驻马店益商联志愿帮扶中心的邀请,5 月24日上午,驻马店市二届政协副主席、驻马店市公共关系协会会长闫超带领市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忠富、副会长李
期刊
摘要:2021年3月1日实施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回应了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对教育惩戒的概念等做了详细的规定,促使我们正视教育惩戒的“泛化”与“分化”,将教育惩戒与体罚、变相体罚区分开。做好《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落实困境的阶段性总结工作,并为之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更有利于保障规则的长远平稳运行。  关键词:教育惩戒,落实困境,对策  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
摘要:在“双创”教育背景下,高校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日益显著,但仍然存在较多不足之处。为分析影响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原因,本课题围绕样本对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了解程度、获取科技创新活动信息的途径、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原因及收获、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担任的角色等方面,.对宁波市8所高校在校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情况展开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因素主要有“认知类因素”“强化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开展中,教师通过将当前学生们对网络技术的应用情况、实际的行为习惯表现水平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效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精神、天人合一思想和理想的礼治精神积极融入到课程教育中,不仅有助于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还能达到改善校园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课程  引言: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學中
摘要: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主要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核心要义和价值意蕴这两个方面进行阐释。新时代劳动教育强调劳教结合、提升素养、综合育人。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撑,是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新时代,劳动教育,学生
志愿服务教育体系是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是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发展的内在需求.在分析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教育体系构建的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立足目前高职院校志愿服
本文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了一所高职院校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及效果,其结果显示其线上教学总体运行平稳,绝大多数学生对线上教学持积极态度且学习效果尚好,达到了预期目标.同时,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