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地面工程配套情况,按照“治水先行、井网完善、配套工艺、精细管理”的思路,在低渗油藏桩8块实施老油田一体化治理。根据渗透率差异分区优化井网井距,部署新井,恢复老井,完善与恢复注采井网。突出沙河街组油藏水质改善,辐射周边低渗透区块,油水联动,改善老区开发效果,通过治理实现低渗透油藏注入水井口水质达标和高渗高液量油藏降污减排的双重目的。
[关键词]低渗油藏 渗透率差异 一体化 水质改善
中图分类号:TE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9-0311-01
1 治理单元概况
长堤油田桩1块位于济阳坳陷东北部,长堤披覆潜山构造带的中部,东、西边界为长堤断层和五号桩断层,整体上表现为西低东高的单斜构造,内部断层较发育。桩1块纵向上发育多套含油层系,平面上沙河街组油藏全区展布,东营组与馆陶组油藏主要在北部发育,本次一体化治理方案主要针对东营组和沙河街组进行调整和治理,区域面积7.25平方千米,覆盖地质储量550万吨。沙河街组油藏构造复杂,内部断层发育,油藏埋深2700-3100米,为中孔低渗需人工水驱的低渗油藏。
经过多年开发,暴露出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东营组油藏纵向上含油小层多,但生产井点少,基本为单层单井生产,导致现有生产井网对储量控制程度只有40.5%;二是东营组油藏边底水发育,直井开发含水上升快;三是沙河街组油藏井网不完善,现有井网制程度只有44.1%,表现为中南部动态井网瘫痪,急需完善、恢复和治理,北部生产井点少,井控程度低。
2 一体化要点
本次一体化治理是在老区综合调整方案的基础上,为强化老区稳产基础和地面工程配套,确保长期、稳定开发而设计的,主要包括:
2.1 老区综合调整
针对东营组油藏井网对储量控制程度低、边底水油藏直井开发含水上升快的问题,设计在4个主力层进行水平井整体调整,并结合油藏开发特点开展边外注水实验,消化富裕污水。针对沙河街组油藏储量控制程度低、动态井网不完善,以主力层Es3X21为主,根据平面渗透率差异性,分别对桩8、桩171、桩1-18、桩4-2等四个井区通过部署新井,进行井网完善。
2.2 老区综合治理
针对桩1块沙河街组油藏存在的储量控制程度低,受储层低渗、低产低效、报废闲置井、井下事故及上返浅层井多,储量失控严重,现有井网控制程度仅44.1%,一体化方案主要是加大水井转注、增注和油井扶停力度,增加注水井点,同时油井进行层系归位,建立和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油水井利用率。东营组油藏重点通过治理高含水井,提高单井产能,改善开发效果。
3 主要做法
3.1 改善水质,油水联动,改善老区开发效果
一是加强室内评价试验,研究污水结垢机理,评价污水软化前后对储层的堵塞程度,优选水质软化药剂配方,为水质软化处理指标提供了科学依据,改善了水质软化处理效果,降低生产运行成本。二是采取软化+精细过滤处理工艺,该工艺突破了传统的油田水处理工艺模式,提出了一种对水进行离子调整,从而改变水性,处理油田注入水的新思路。通做到地下问题在地面解决,即污水在注水过程和地下的结垢问题在地面解决,通过加入调节PH值和加入助沉剂,使水中Ca2+、Mg2+、Fe2+、S2-形成沉淀和污水含油、悬浮物等在污水处理中除去,满足不同地层对注入水质的要求,改善注水水质,使污水水性处于腐蚀结垢的最低点,减缓污水对整个注水管网及注水井的腐蚀结垢,通过配套玻璃钢污水供水管线,实现源头-井口-油藏水质稳定达标,满足油藏水质要求,延长水井的作业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田的整体开发效果。三是针对沙河街组油藏水质改善,达到A1级别,辐射周边低渗透区块,油水联动,改善老区开发效果。通过治理实现低渗透油藏注入水井口水质达标和高渗高液量油藏降污减排的双重目的。目前南部井区桩8、桩8-9已经注入A1级软化水质,水井注入压力保持稳定略有下降,平均吸水指数略有上升。
3.2 根据渗透率差异,采取分区治理
随着油藏开发阶段的推进,把握区块的剩余油分布规律,挖掘井间剩余油,恢复损失的动用储量,这一系列难题越来越难以攻克。借一体化治理契机,对桩1块自投入开发以来的动态规律进行了分阶段、分井组的精细梳理与总结,在把握区块开发规律、摸清单元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储层渗透率差异,将全区划分为桩8、桩171、桩1-18、桩4-2等4个井区,在治理油井的同时,恢复长停水井,增加注水井点,改变原来有井无网的模式,充分完善和建立注采井网,从而提高桩1块的开发效果。在治理油井上,充分开拓思路,针对桩171井区储层低渗特点,充分分析桩5-2井生产历史,对该井实施小规模压裂,使该井在停井十四年之后重获新生。
4 结论及认识
一是地层能量充足与否是低渗油藏开发效果的至关重要因素。桩1东营-沙河街组一体化方案受注水工作量滞后影响,新井虽然投产初期产量较高,但地层能量不足,递减较快,下步水井工作量实施后,开发效果将会进一步改善。二是必須把把水质配伍性和“一体化”治理作为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有效措施。低渗透注水先看水质是否合适,要治理先看地面系统、工艺技术是否配套,这样才能体现效果。三是通过桩1一体化治理项目的实施,实现了五号桩、长堤油田16个低渗注水开发单元水质达标,扩大了水质软化技术的应用规模,有效地减少了井下管柱腐蚀和油藏结垢问题,突破了传统的油田水处理工艺模式,完善了高温低渗油藏的水质处理工艺。
[关键词]低渗油藏 渗透率差异 一体化 水质改善
中图分类号:TE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9-0311-01
1 治理单元概况
长堤油田桩1块位于济阳坳陷东北部,长堤披覆潜山构造带的中部,东、西边界为长堤断层和五号桩断层,整体上表现为西低东高的单斜构造,内部断层较发育。桩1块纵向上发育多套含油层系,平面上沙河街组油藏全区展布,东营组与馆陶组油藏主要在北部发育,本次一体化治理方案主要针对东营组和沙河街组进行调整和治理,区域面积7.25平方千米,覆盖地质储量550万吨。沙河街组油藏构造复杂,内部断层发育,油藏埋深2700-3100米,为中孔低渗需人工水驱的低渗油藏。
经过多年开发,暴露出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东营组油藏纵向上含油小层多,但生产井点少,基本为单层单井生产,导致现有生产井网对储量控制程度只有40.5%;二是东营组油藏边底水发育,直井开发含水上升快;三是沙河街组油藏井网不完善,现有井网制程度只有44.1%,表现为中南部动态井网瘫痪,急需完善、恢复和治理,北部生产井点少,井控程度低。
2 一体化要点
本次一体化治理是在老区综合调整方案的基础上,为强化老区稳产基础和地面工程配套,确保长期、稳定开发而设计的,主要包括:
2.1 老区综合调整
针对东营组油藏井网对储量控制程度低、边底水油藏直井开发含水上升快的问题,设计在4个主力层进行水平井整体调整,并结合油藏开发特点开展边外注水实验,消化富裕污水。针对沙河街组油藏储量控制程度低、动态井网不完善,以主力层Es3X21为主,根据平面渗透率差异性,分别对桩8、桩171、桩1-18、桩4-2等四个井区通过部署新井,进行井网完善。
2.2 老区综合治理
针对桩1块沙河街组油藏存在的储量控制程度低,受储层低渗、低产低效、报废闲置井、井下事故及上返浅层井多,储量失控严重,现有井网控制程度仅44.1%,一体化方案主要是加大水井转注、增注和油井扶停力度,增加注水井点,同时油井进行层系归位,建立和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油水井利用率。东营组油藏重点通过治理高含水井,提高单井产能,改善开发效果。
3 主要做法
3.1 改善水质,油水联动,改善老区开发效果
一是加强室内评价试验,研究污水结垢机理,评价污水软化前后对储层的堵塞程度,优选水质软化药剂配方,为水质软化处理指标提供了科学依据,改善了水质软化处理效果,降低生产运行成本。二是采取软化+精细过滤处理工艺,该工艺突破了传统的油田水处理工艺模式,提出了一种对水进行离子调整,从而改变水性,处理油田注入水的新思路。通做到地下问题在地面解决,即污水在注水过程和地下的结垢问题在地面解决,通过加入调节PH值和加入助沉剂,使水中Ca2+、Mg2+、Fe2+、S2-形成沉淀和污水含油、悬浮物等在污水处理中除去,满足不同地层对注入水质的要求,改善注水水质,使污水水性处于腐蚀结垢的最低点,减缓污水对整个注水管网及注水井的腐蚀结垢,通过配套玻璃钢污水供水管线,实现源头-井口-油藏水质稳定达标,满足油藏水质要求,延长水井的作业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田的整体开发效果。三是针对沙河街组油藏水质改善,达到A1级别,辐射周边低渗透区块,油水联动,改善老区开发效果。通过治理实现低渗透油藏注入水井口水质达标和高渗高液量油藏降污减排的双重目的。目前南部井区桩8、桩8-9已经注入A1级软化水质,水井注入压力保持稳定略有下降,平均吸水指数略有上升。
3.2 根据渗透率差异,采取分区治理
随着油藏开发阶段的推进,把握区块的剩余油分布规律,挖掘井间剩余油,恢复损失的动用储量,这一系列难题越来越难以攻克。借一体化治理契机,对桩1块自投入开发以来的动态规律进行了分阶段、分井组的精细梳理与总结,在把握区块开发规律、摸清单元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储层渗透率差异,将全区划分为桩8、桩171、桩1-18、桩4-2等4个井区,在治理油井的同时,恢复长停水井,增加注水井点,改变原来有井无网的模式,充分完善和建立注采井网,从而提高桩1块的开发效果。在治理油井上,充分开拓思路,针对桩171井区储层低渗特点,充分分析桩5-2井生产历史,对该井实施小规模压裂,使该井在停井十四年之后重获新生。
4 结论及认识
一是地层能量充足与否是低渗油藏开发效果的至关重要因素。桩1东营-沙河街组一体化方案受注水工作量滞后影响,新井虽然投产初期产量较高,但地层能量不足,递减较快,下步水井工作量实施后,开发效果将会进一步改善。二是必須把把水质配伍性和“一体化”治理作为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有效措施。低渗透注水先看水质是否合适,要治理先看地面系统、工艺技术是否配套,这样才能体现效果。三是通过桩1一体化治理项目的实施,实现了五号桩、长堤油田16个低渗注水开发单元水质达标,扩大了水质软化技术的应用规模,有效地减少了井下管柱腐蚀和油藏结垢问题,突破了传统的油田水处理工艺模式,完善了高温低渗油藏的水质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