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012年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项目执行情况评价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2010年-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项目开展情况,为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系统中报告的2010年-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项目实施情况,采用Excel、SPSS 13.0等软件,统计、分析项目举办天数、地点、师资、学时、培训学员及培训效果等。结果2010年-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项目40项,项目完成率87.0%;举办天数以3天-5天为主;地点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授课教师以高级职称为主;培训学员大多为中级及以下职称群体;学员普遍对培训内容比较满意。结论2010年-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项目总体执行情况良好。继续医学教育对于传染病防控意义重大,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扩大规模,加强培训的监督管理,发挥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在卫生人员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当前临床医患关系职业化技术之一的巴林特小组工作的培训需求状况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北京国际巴林特小组培训班接受培训人员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接受培训人员105人,答卷者中13人接受小组组长培训。培训结束时共回收评估问卷87份,答卷者中精神/心理专业学员35人,非精神/心理专业学员52人。组长培训班学员13人全部填写了评估问卷。学员对小组活动和演示演练( fishb
目的 探讨举办外科学技能竞赛对高等专科医学院校提高临床实践教学效果的启示。方法举办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首届外科学技能竞赛,参赛人员为临床医学专业100名学生,共分20个参赛小组,每组5名学生;赛制为初赛、复赛、决赛,采取赛道形式;竞赛内容为外科学常用技能,分为基础、综合、提高3类共18项;竞赛范围与评分标准以《临床医学实训教程》为依据。赛后统计竞赛成绩并分析结果。结果初赛10项(参赛20组),项目
目的 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探索八年制医学生合理的“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方法“早期接触临床”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按照北京大学医学部课程内容安排,为学生提供多种临床场景和医疗工作。第二阶段依据第一阶段后的学生自我设想,教师设定备选教学内容,由学生进行自由选择,自己参与设计见习内容、完成相关知识准备及小组之间的分工合作。分别在2008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63名学生两个阶段早期接触临床
目的 评价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预防医学社区实践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65名学生和49名教师为调查对象,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预防医学实践,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法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81.9%的学生认为社区实践的收获较大。社区实践加强了学生的群体和预防为主的观念,增加了学生的求知欲;45.2%的学生毕业后愿意为病人和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学
源于美国企业界的卓越绩效教育准则,是提高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该理论已经被世界各国的许多行业所接受,也同样被用于高等教育行业的质量管理,称之为卓越绩效教育准则。本文针对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结合卓越绩效教育准则( education criteria for performance ex-cellence,ECPE)的理论,构建了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并就完善ECPE模式下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