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向高处攀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不少于8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向高处攀登”是一个动词短语,凡是题目为动词性短语的,文章的立意已确立了。因此,作文时,不必在如何立意上下工夫,应在如何写透写深方面下工夫。怎样写透写深呢?可横向思考:只有向高处攀登,才能饱览无限风光;只有向高处攀登,才能战胜庸碌与卑微……也可这样横向思考:向高处攀登,需要雄心斗志;向高处攀登,需要敢于挑战自我;向高处攀登,需要不向艰难险阻低头的意志……
向高处攀登
吕雅文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做人,就应该向高处攀登。(俗语引题,提出论点,语言稍显平淡)
有一则报道称:植物学家对阿尔卑斯山脉的植被进行考察后发现,最近一百年以来,许多高山上的植物品种正在增加,许多山底牧场上生长的植物已经长到海拔两千米高山雪带上了,而原先雪带上的植物则超过雪带向更高处攀登,而且生命力更强了。(宕开一笔,从自然界取例,但和下文缺少衔接)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中这句话告诉人们要善于借助外物,在社会中,我们不可能总是一个人做事,总要和他人合作,借助于他人取得事业的成功。(此处引用《劝学》的句子及相关论述,不能够完全支撑论点,“借助外物”不完全等同于“向高处攀登”) 人在学习方面,只有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才能明白更多的道理,看得更远更高。事业上也是如此,必须向高处攀登,才能登上事业的高峰。陈景润立志攀登哥德巴赫猜想这座高峰,他夜以继日的演算,在简陋的房子里,只有一床一椅,小屋里堆满的满满算式的纸张。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摘下这颗数学王冠的宝珠。(陈景润的例子缺少和观点的结合)后主刘禅庸碌无能,不知上进,毫无进取之心,弄得连见识广博、智慧通天的诸葛亮也扶不起他。自诸葛亮死后,刘禅更加昏庸无道,贪图享乐,不理朝政,最后成了亡国之君。(从正反两方面证明论点)
向上攀登必须永不满足。科学家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額财富。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与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即诺贝尔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爱迪生从小被老师认为是“低能儿”,注定成不了多大成就。但爱迪生毫不气馁,在家中在妈妈的教导下,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发明了很多东西,但他不满足,一生有一千多种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仅仅观点加材料,缺少分析,文章显得很散乱,而且两个事例陈旧、重复)
向上攀登必须坚持不懈,不怕摔倒,不怕滑入低谷,一级一级地努力向上才能攀上巅峰。失败是成功之母,每次成功都是建立在无数次的失败基础上的。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推翻清朝封建王朝的革命,面对六次武装起义的失败而不气馁,最后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居里夫人经过无数次失败终于提炼出了一克镭。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改进,最终写出了脍炙人口的《简·爱》。(罗列材料,观点和材料割裂开来,且材料陈旧,无新意)
我们应不断地向上攀登,不仅要登上科学文化的高峰,还要登上精神世界的高峰。(结尾虽扣题收束,但很突兀)
病理剖析
详细评分:基础等级33分+发展等级12分=45分
这是一篇有一定深度又有一定文采的文章。观点较明确,论证结构也较清晰。但也存在明显的缺漏,具体如下:
首先,不明要求,文体感不强。文章观点摆明后,就较详细的叙述示例,或者后面的议论太少,或者仅仅是观点加材料,根本就没有把两者联系起来进行必要的分析说理。
其次,论据单一,材料陈旧化。文章在论证观点时,罗列了“诺贝尔”、“爱迪生”的例子,材料雷同,让人读来有重复、拖沓之感。
第三,论证无力,方法单一化。学生多是运用示例论证,文章往往只有观点加材料(事实),缺少分析的链条,因而论证显得干瘪无力。
美玉展示
向高处攀登
吕雅文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旅途,就是不断向高处攀登的过程。(开宗明义,语言精练)
有一则报导称:植物学家对阿尔卑斯山脉的植被进行考察后发现,最近一百年以来,许多高山上的植物品种正在增加,许多山底牧场上生长的植物已经长到海拔两千米高山雪带上了,而原先雪带上的植物则超过雪带向更高处攀登,而且生命力更强了。(宕开一笔,从自然现象取例,类比论证)
那么,身居生物界顶峰的我们,不更应该向高处攀登吗?(过渡句,自然衔接到下文。)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这句在《劝学》中虽只是用来告诫人们要善于借助外物,但我认为这一句话从另一角度去体会,讲的是这么一个道理:要向上攀登才能有广阔的视野。(引用《劝学》语句,独辟蹊径,引入对论点的论证)人在学习方面,只有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才能明白更多的道理,看得更远更高。事业上也是如此,必须向高处攀登,才能登上事业的高峰。(简洁的议论,把例子和论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有三只小鸟一起出生,一起长大,一起从巢里飞出来,去寻找成家立业的位置。但它们飞到一座小山上时,一只鸟看到眼前的牛羊鸡鸭,就满足地落在一棵大树上。另外两只小鸟继续飞行。但他们飞到五彩缤纷的云彩上时,一只小鸟陶醉了。另一只坚信自己会飞上蓝天。于是它继续振翅翱翔,向着太阳执著飞翔……最后,落在树上的成为了麻雀,落在云端的成为大雁,飞向太阳的成为雄鹰。(运用比喻论证,形象又贴切地证明了观点)
向上攀登必须永不满足。赵小兰,入住美国总统内阁的华裔女性。她初到美国,生活非常困难,但她从未觉得困难不可战胜,后来终于在金融业取得相当成就,但她不满足现状,考取美国白宫实习生,走上从政之路,从很小的职位做起,凭着永不气馁的毅力,一步步走上白宫内阁,在美国劳工部长的岗位上,又创造了新的业绩。美国名将菲尔普斯凭着超人的天赋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在北京奥运会上独得8枚金牌。成为一届奥运会上取得最多金牌的选手。但随后,他枕于荣誉,疏于训练,还吸毒、泡吧,成绩一落千丈,成为笑柄。(赵小兰和菲尔普斯的事例一正一反,从“不满足”小分论点角度回答了怎样做到向上攀登)
向上攀登必须坚持不懈,不怕摔倒,不怕滑入低谷,一级一级地努力向上才能攀上巅峰。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电灯时,为寻找合适的灯丝,一次次地滑向失败的低谷,但他没有气馁,而是坚持不懈地一次次地向上攀登,终于找到合适的灯丝,登上了成功的峰巅。(列举并分析爱迪生的事例,从“要坚持不懈”小分论点角度论证了向上攀登的中心论点)
向高处攀登是自然界的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规律。人类社会,只有不断地向上攀登,才能有所进步,有所创新,社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不断地向上攀登,不仅要登上科学文化的高峰,还要登上精神世界的高峰。(结尾段,从道理上收束全文,从结构上呼应开头,首尾圆合)
特色简析
详细评分:基础等级38分+发展等级18分=56分
修改后的文章与原文相比较,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观点鲜明,结构条理。文章开宗明义,提出论点。从正反两面论证了人必向高处攀登的观点;然后从向高处攀登永不满足,向高处攀登必须坚持不懈等层面进行了有力的阐述,论述充分;最后扣题收束全文,水到渠成。
其次,论据充足,论证有力。文章既选取了典型事例作为论据,又有形象的比喻阐释道理,从不同的角度支撑了中心论点。文章运用了事例论证、对比论证及比喻论证相结合的方法,使论证有力,令人信服。
第三,文章恰当地引用谚语、名句,长短句交错使用,使语言活泼又不失严谨;既显示出一定的逻辑力量,又洋溢出一定的情感力量。
升格启示
近年来,高考作文在问题方面的要求由原来的“文体不限”而变为“文体特征鲜明”。这就要求学生更应注意文章的文体特征。下面,谈谈议论文怎样做到符合文体要求。
一、观点正确、鲜明。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学生所持观点要符合客观实际,不违背新社会的道德规范,不消极颓废;所持观点,在作文试题的话题范围之内,符合试题设定的议论范围,根据作文命题,选取正确的观点。并且,要做到观点旗帜鲜明,观点的提出也要灵活多变。或开门见山,或就事说理,或托物喻理,不一而足。
二、论据典型、新颖。论据是论点鲜明,说服力强的基本保障。论据要使用典型的论据,要以“用”的眼光积累素材。论据要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同时要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新鲜素材。议论文的论据可以摆事实,可以讲道理,亦可以引用名言警语,只有拿出足够的论据来,才能让读者口服心服。
三、方法恰当、得体。论证就是分析说理,是联结论点和论据的桥梁。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从正面直接进行,即用理论分析,或用事实验证的办法进行立论;也可以从反面间接进行,即用假设来证明;或用引申来揭露谬误的办法进行批驳。要想真正掌握透彻的论证,还要学会一分为二地辩证分析。
四、分析深刻、到位。议论文的论述,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如何正确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文章写作成败的关键。许多同学常犯的毛病是重事实论据而轻理论论据,两者没有有机的结合。反观成功之作,二者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写议论文还要注意对事例进行分析,将“事”与“理”有机结合起来,绝不能“以摆代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向高处攀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不少于8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向高处攀登”是一个动词短语,凡是题目为动词性短语的,文章的立意已确立了。因此,作文时,不必在如何立意上下工夫,应在如何写透写深方面下工夫。怎样写透写深呢?可横向思考:只有向高处攀登,才能饱览无限风光;只有向高处攀登,才能战胜庸碌与卑微……也可这样横向思考:向高处攀登,需要雄心斗志;向高处攀登,需要敢于挑战自我;向高处攀登,需要不向艰难险阻低头的意志……
向高处攀登
吕雅文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做人,就应该向高处攀登。(俗语引题,提出论点,语言稍显平淡)
有一则报道称:植物学家对阿尔卑斯山脉的植被进行考察后发现,最近一百年以来,许多高山上的植物品种正在增加,许多山底牧场上生长的植物已经长到海拔两千米高山雪带上了,而原先雪带上的植物则超过雪带向更高处攀登,而且生命力更强了。(宕开一笔,从自然界取例,但和下文缺少衔接)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中这句话告诉人们要善于借助外物,在社会中,我们不可能总是一个人做事,总要和他人合作,借助于他人取得事业的成功。(此处引用《劝学》的句子及相关论述,不能够完全支撑论点,“借助外物”不完全等同于“向高处攀登”) 人在学习方面,只有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才能明白更多的道理,看得更远更高。事业上也是如此,必须向高处攀登,才能登上事业的高峰。陈景润立志攀登哥德巴赫猜想这座高峰,他夜以继日的演算,在简陋的房子里,只有一床一椅,小屋里堆满的满满算式的纸张。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摘下这颗数学王冠的宝珠。(陈景润的例子缺少和观点的结合)后主刘禅庸碌无能,不知上进,毫无进取之心,弄得连见识广博、智慧通天的诸葛亮也扶不起他。自诸葛亮死后,刘禅更加昏庸无道,贪图享乐,不理朝政,最后成了亡国之君。(从正反两方面证明论点)
向上攀登必须永不满足。科学家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額财富。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与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即诺贝尔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爱迪生从小被老师认为是“低能儿”,注定成不了多大成就。但爱迪生毫不气馁,在家中在妈妈的教导下,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发明了很多东西,但他不满足,一生有一千多种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仅仅观点加材料,缺少分析,文章显得很散乱,而且两个事例陈旧、重复)
向上攀登必须坚持不懈,不怕摔倒,不怕滑入低谷,一级一级地努力向上才能攀上巅峰。失败是成功之母,每次成功都是建立在无数次的失败基础上的。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推翻清朝封建王朝的革命,面对六次武装起义的失败而不气馁,最后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居里夫人经过无数次失败终于提炼出了一克镭。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改进,最终写出了脍炙人口的《简·爱》。(罗列材料,观点和材料割裂开来,且材料陈旧,无新意)
我们应不断地向上攀登,不仅要登上科学文化的高峰,还要登上精神世界的高峰。(结尾虽扣题收束,但很突兀)
病理剖析
详细评分:基础等级33分+发展等级12分=45分
这是一篇有一定深度又有一定文采的文章。观点较明确,论证结构也较清晰。但也存在明显的缺漏,具体如下:
首先,不明要求,文体感不强。文章观点摆明后,就较详细的叙述示例,或者后面的议论太少,或者仅仅是观点加材料,根本就没有把两者联系起来进行必要的分析说理。
其次,论据单一,材料陈旧化。文章在论证观点时,罗列了“诺贝尔”、“爱迪生”的例子,材料雷同,让人读来有重复、拖沓之感。
第三,论证无力,方法单一化。学生多是运用示例论证,文章往往只有观点加材料(事实),缺少分析的链条,因而论证显得干瘪无力。
美玉展示
向高处攀登
吕雅文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旅途,就是不断向高处攀登的过程。(开宗明义,语言精练)
有一则报导称:植物学家对阿尔卑斯山脉的植被进行考察后发现,最近一百年以来,许多高山上的植物品种正在增加,许多山底牧场上生长的植物已经长到海拔两千米高山雪带上了,而原先雪带上的植物则超过雪带向更高处攀登,而且生命力更强了。(宕开一笔,从自然现象取例,类比论证)
那么,身居生物界顶峰的我们,不更应该向高处攀登吗?(过渡句,自然衔接到下文。)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这句在《劝学》中虽只是用来告诫人们要善于借助外物,但我认为这一句话从另一角度去体会,讲的是这么一个道理:要向上攀登才能有广阔的视野。(引用《劝学》语句,独辟蹊径,引入对论点的论证)人在学习方面,只有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才能明白更多的道理,看得更远更高。事业上也是如此,必须向高处攀登,才能登上事业的高峰。(简洁的议论,把例子和论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有三只小鸟一起出生,一起长大,一起从巢里飞出来,去寻找成家立业的位置。但它们飞到一座小山上时,一只鸟看到眼前的牛羊鸡鸭,就满足地落在一棵大树上。另外两只小鸟继续飞行。但他们飞到五彩缤纷的云彩上时,一只小鸟陶醉了。另一只坚信自己会飞上蓝天。于是它继续振翅翱翔,向着太阳执著飞翔……最后,落在树上的成为了麻雀,落在云端的成为大雁,飞向太阳的成为雄鹰。(运用比喻论证,形象又贴切地证明了观点)
向上攀登必须永不满足。赵小兰,入住美国总统内阁的华裔女性。她初到美国,生活非常困难,但她从未觉得困难不可战胜,后来终于在金融业取得相当成就,但她不满足现状,考取美国白宫实习生,走上从政之路,从很小的职位做起,凭着永不气馁的毅力,一步步走上白宫内阁,在美国劳工部长的岗位上,又创造了新的业绩。美国名将菲尔普斯凭着超人的天赋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在北京奥运会上独得8枚金牌。成为一届奥运会上取得最多金牌的选手。但随后,他枕于荣誉,疏于训练,还吸毒、泡吧,成绩一落千丈,成为笑柄。(赵小兰和菲尔普斯的事例一正一反,从“不满足”小分论点角度回答了怎样做到向上攀登)
向上攀登必须坚持不懈,不怕摔倒,不怕滑入低谷,一级一级地努力向上才能攀上巅峰。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电灯时,为寻找合适的灯丝,一次次地滑向失败的低谷,但他没有气馁,而是坚持不懈地一次次地向上攀登,终于找到合适的灯丝,登上了成功的峰巅。(列举并分析爱迪生的事例,从“要坚持不懈”小分论点角度论证了向上攀登的中心论点)
向高处攀登是自然界的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规律。人类社会,只有不断地向上攀登,才能有所进步,有所创新,社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不断地向上攀登,不仅要登上科学文化的高峰,还要登上精神世界的高峰。(结尾段,从道理上收束全文,从结构上呼应开头,首尾圆合)
特色简析
详细评分:基础等级38分+发展等级18分=56分
修改后的文章与原文相比较,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观点鲜明,结构条理。文章开宗明义,提出论点。从正反两面论证了人必向高处攀登的观点;然后从向高处攀登永不满足,向高处攀登必须坚持不懈等层面进行了有力的阐述,论述充分;最后扣题收束全文,水到渠成。
其次,论据充足,论证有力。文章既选取了典型事例作为论据,又有形象的比喻阐释道理,从不同的角度支撑了中心论点。文章运用了事例论证、对比论证及比喻论证相结合的方法,使论证有力,令人信服。
第三,文章恰当地引用谚语、名句,长短句交错使用,使语言活泼又不失严谨;既显示出一定的逻辑力量,又洋溢出一定的情感力量。
升格启示
近年来,高考作文在问题方面的要求由原来的“文体不限”而变为“文体特征鲜明”。这就要求学生更应注意文章的文体特征。下面,谈谈议论文怎样做到符合文体要求。
一、观点正确、鲜明。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学生所持观点要符合客观实际,不违背新社会的道德规范,不消极颓废;所持观点,在作文试题的话题范围之内,符合试题设定的议论范围,根据作文命题,选取正确的观点。并且,要做到观点旗帜鲜明,观点的提出也要灵活多变。或开门见山,或就事说理,或托物喻理,不一而足。
二、论据典型、新颖。论据是论点鲜明,说服力强的基本保障。论据要使用典型的论据,要以“用”的眼光积累素材。论据要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同时要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新鲜素材。议论文的论据可以摆事实,可以讲道理,亦可以引用名言警语,只有拿出足够的论据来,才能让读者口服心服。
三、方法恰当、得体。论证就是分析说理,是联结论点和论据的桥梁。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从正面直接进行,即用理论分析,或用事实验证的办法进行立论;也可以从反面间接进行,即用假设来证明;或用引申来揭露谬误的办法进行批驳。要想真正掌握透彻的论证,还要学会一分为二地辩证分析。
四、分析深刻、到位。议论文的论述,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如何正确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文章写作成败的关键。许多同学常犯的毛病是重事实论据而轻理论论据,两者没有有机的结合。反观成功之作,二者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写议论文还要注意对事例进行分析,将“事”与“理”有机结合起来,绝不能“以摆代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