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2018年11月17日上午,在解放军301医院,我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院士辞世,享年101岁。
程开甲是个“学霸”。
1918年8月3日,他出生在江苏吴江盛泽镇一个经营纸张生意的“徽商”家庭。祖父程敬斋为他取名“开甲”,意即“登科及第”。
没有辜负祖父期望,1937年,程开甲考取了浙江大学物理系的“公费生”。当时与他同系的,有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先生,核武器研制奠基人王淦昌先生,数学家苏步青先生、陈建功先生。
然而,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下,彼时的浙大师生只能在硝烟弥漫中颠沛流离。“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科技落后。拯救中国的方法:科学救国。”程开甲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两行字。
1946年8月,抱着“科学救国”的思想,程开甲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师从“物理学家中的物理学家”玻恩教授——值得一提的是,玻恩教授共帶过彭桓武、杨立铭、程开甲和黄昆4位中国学生,他们日后都成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爱丁堡的4年里,程开甲疯狂汲取先进知识,每天除去吃饭、睡觉之外的时间,都埋头在课堂、实验室和图书馆里,以致同学们叫他波克(Book)。但书本上的知识,无法抵消现实中的苦闷。1948年,程开甲获得博士学位后,在老师的推荐下,入职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担任研究员,月薪750英镑。
当第一次领到薪水时,程开甲想到的,就是给坚定支持他出国留学、独自在国内抚养两个孩子的夫人高耀珊送件礼物。他来到商店,挑选了一件皮大衣。但把支票递过去结账时,老板蔑视地打量他,根本不相信黄皮肤的中国人能买得起他店里的商品,还专门打电话向银行查询。
这件事刺痛了程开甲的自尊心。
“中国人在国外没有地位,人家根本瞧不起你。我再努力,最多也只能是一个二等公民的科学家。”多年以后,程开甲回忆说,“国外你再大也是外国人。”
1949年发生的一件事,让程开甲看到了民族的希望。“那是4月的一天晚上,我正在苏格兰出差,看电影新闻片时,看到关于‘紫石英号事件’的报道。看到中国人毅然向入侵的英国军舰开炮,并将其击伤,我第一次有出了口气的感觉。看完电影走在大街上,腰杆也挺得直直的。中国过去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国家,但现在开始变了。”
1950年,程开甲婉拒导师玻恩的挽留,放弃英国皇家化工研究所研究员的优厚待遇和研究条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中国,开启了报效祖国的人生之旅。
回国前的一天晚上,玻恩教授和程开甲长谈了一次,知道他决心已定,便叮嘱他:“中国现在很苦,多带些吃的吧。”程开甲感激导师的关心,但他的行李里,除了给夫人买的那件皮大衣外,全是固体物理、金属物理方面的书籍和资料。
回国后,程开甲被安排在南京大学工作。当时,南京大学的教授很少,学校把他当作归国高级知识分子,给他定为二级教授。但他在填表时,执意不要二级,只肯领三级的薪金,他说:“国家还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我这份薪金够用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南京大学物理系决定开展金属物理研究,学校把初创任务交给程开甲。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程开甲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研究方向由理论研究转入应用研究,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系统的热力学内耗理论研究。1958年,根据国家发展原子能事业的需要,南京大学物理系决定成立核物理教研室,再次接到创建任务的程开甲再次服从组织安排,开始探索新的领域。
1960年3月的一天,正在实验室的程开甲,被请到了校长办公室。校长开门见山地说:“北京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借调你,明天就得报到。”
程开甲的新单位,是草创阶段的中国核武器研究所(后称21所),他和朱光亚、郭永怀两人一起任技术副所长。从此,科学界少了一位物理大家,而国家绝密档案中多了一个名字。
彼时,苏联专家的突然撤走,令中国的核武器研究全面陷入巨大困难中。而最初的时候,中国对核试验无论从理论还是技术上,所知几乎是空白。且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条件艰苦到计算核试验所需的大量数据,除了算盘、计算尺和仅有的手摇计算器,能依靠的,只有人脑。
那段时间,为了能尽快取得原子能技术的突破,程开甲脑袋里想的全是数据。
一次排队买饭,他把饭票递给食堂师傅,说:“我给你这个数据,你验算一下。”排在他后面的邓稼先笑着说:“老程,这儿是食堂!”
经过无数次的研究、推算、验证,程开甲在国内首次估算出原子弹爆炸时弹心的压力和温度,为原子弹的总体力学计算提供了依据。
仅用一年多,程开甲就带领团队完成了第一次原子弹试验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
1962年,中央部署在两年内实施第一次原子弹爆炸试验,钱三强等领导决定,兵分两路:原班人马继续原子弹研制,另外组织队伍,进行核试验准备。程开甲听从国家安排,放弃自己最熟悉的理论研究,毫不犹豫转入全新的领域:核试验!“我一次又一次地改变我的工作,一再从零开始创业,”程开甲曾回忆说,“但我一直很愉快,因为这是祖国的需要。”
试验方案由程开甲等4人牵头起草,“当时我们的技术和试验条件几乎都是空白,主要靠程开甲牵头,其他人都不太懂,是在他的领导下工作。”成员之一,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原副所长、中科院院士吕敏说。
中国的第一次核试验,原定是进行空投试验,但是容易带来测量和瞄准上的困难。
在一次讨论核爆炸方式时,周恩来问如果直接空爆,数据能否取得下来?程开甲提出,应该以百米高塔上爆炸的地爆方案,代替原本的空投方案。爆炸方式由此确认。
吕敏回忆,当时程开甲牵头制定计划、研究试验有什么要求、需要测量什么、找什么单位、找什么仪器。他们在全国找到100多家单位提供支持,“我们到哪里都是要人给人、要东西给东西,都不要代价的,全国都支持。” 在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新疆罗布泊马兰红山核试验基地,短短兩年时间,程开甲召开了近两百次任务会,制定了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总体方案,研制了原子弹爆炸测试所需的1700多台仪器和设备。
美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铁塔只有30多米高,而罗布泊的这座铁塔设计为102米高,但当时中国还没有一座百米以上的铁塔,最高的铁塔是广州90米高的对外广播发射塔。
没有任何资料,工程技术人员只有从西方公开发表的文章和照片中寻找一些启发。“铁塔的设计是参考了法国杂志上的一张照片后,做出了自立式塔架方案。”中国核试验基地第一任司令彭继超说。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5分钟后,核弹爆炸成功的消息通过电话线传到了北京,当总指挥张爱萍向周恩来总理报告“原子弹已按时爆炸,试验成功”时,毛泽东却异常冷静地指示:是不是真的核爆炸,要查清楚。
法国第一次核试验没拿到任何数据,美国、英国、苏联第一次核试验,只拿到很少的数据,而程开甲带队研制出的1700多台仪器设备,全部拿到了测试数据,其中97%的测试仪器,所记录的数据完整、准确。根据这些数据,程开甲给了张爱萍一个肯定的回答:“这次爆炸是核爆炸,爆炸当量为2万吨。”
很快,一份证明确实是原子弹爆炸的详细文字报告,经过多方专家之手送到基地指挥部,又报到了北京。
毛泽东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让周恩来当晚在接见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职人员时,提前宣布了这一喜讯。消息一出,举国欢庆。
正如核爆成功第二天,周恩来在向二届人大常委会做报告时所说的:“随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现在是应该扫除一切自卑感的时候了。”
1967年6月,中国首颗空投氢弹试验成功,程开甲提出改变投弹飞机的飞行方向,保证了飞机安全;1969年9月,首次平洞地下核试验成功,程开甲设计的回填堵塞方案,确保了工程安全;1978年10月,首次竖井地下核试验,程开甲研究设计的试验方案获得成功……
至1996年7月30日暂停核试验,中国总共进行了40多次核试验,而其中,程开甲主持决策了30余次——每次核试验任务,程开甲都会到最艰苦的一线去检查指导技术工作,甚至要到最危险且放射性最高的“爆心”,“看看爆炸后爆心是什么样子的”。他说这叫“深入虎穴”。
与之对应的,是他为专心于核试验任务,曾把一家人从江南水乡迁到戈壁深处,隐姓埋名度过了20多年的“罗布泊时间”。
在近乎隐身的“罗布泊时间”中,寂寞时便望一望住地附近的苍茫景色成了程开甲鲜有的消遣,“我住的地方有一棵很高的树,抬起头来看看树,帽子都会掉下来。”
而基地后勤部部长任万德忆及程开甲的工作之勤勉,也曾说起一个小故事:一次,他将一碗面条热了又热反复上桌,而“他(程开甲)就在那里计算”;第二天,任万德睡醒后见程开甲睡在被黄沙覆了一层的军用被子下,而面条却还在桌上放着,丝毫未动,上面也有了一层沙土。
郝明礼大学毕业就进了基地,他印象中的程开甲对年轻人总是耐心指导,“他说起东西不慌不忙,你问一些问题,他都带着吴江口音耐心跟你说。”
在钱绍钧记忆中,程开甲“直性子、好相处”,对下属和年轻的科研人员都很和善,但是遇到科学问题时,则非常坚持原则。“你提的想法是对的,他接受;如果他认为你不对,就很坚持。技术上非常民主,我们下级都很拥护他。”
没有带过兵的程开甲,在罗布泊,带出一支高水平人才队伍,累计培养出10位院士,以及40多位将军。
1999年9月18日,国家授予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直到这一刻,隐姓埋名40年的程开甲,才第一次走进了公众视野,而他的名字也才终于不再是秘密。
14年后,程开甲接过了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荣誉证书。
2017年,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手将“八一勋章”颁授给了轮椅上的程开甲。
“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对那些崇高的荣誉,程开甲诠释称:“功勋奖章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肯定,我们的成就是所有参加者,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们,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的。”
“我从事核武器(研究)到今天的体会是,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为人民贡献,为国家贡献。”
(许强荐自《看天下》)
2018年11月17日上午,在解放军301医院,我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院士辞世,享年101岁。
“在国外你再大也是外国人”
程开甲是个“学霸”。
1918年8月3日,他出生在江苏吴江盛泽镇一个经营纸张生意的“徽商”家庭。祖父程敬斋为他取名“开甲”,意即“登科及第”。
没有辜负祖父期望,1937年,程开甲考取了浙江大学物理系的“公费生”。当时与他同系的,有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先生,核武器研制奠基人王淦昌先生,数学家苏步青先生、陈建功先生。
然而,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下,彼时的浙大师生只能在硝烟弥漫中颠沛流离。“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科技落后。拯救中国的方法:科学救国。”程开甲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两行字。
1946年8月,抱着“科学救国”的思想,程开甲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师从“物理学家中的物理学家”玻恩教授——值得一提的是,玻恩教授共帶过彭桓武、杨立铭、程开甲和黄昆4位中国学生,他们日后都成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爱丁堡的4年里,程开甲疯狂汲取先进知识,每天除去吃饭、睡觉之外的时间,都埋头在课堂、实验室和图书馆里,以致同学们叫他波克(Book)。但书本上的知识,无法抵消现实中的苦闷。1948年,程开甲获得博士学位后,在老师的推荐下,入职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担任研究员,月薪750英镑。
当第一次领到薪水时,程开甲想到的,就是给坚定支持他出国留学、独自在国内抚养两个孩子的夫人高耀珊送件礼物。他来到商店,挑选了一件皮大衣。但把支票递过去结账时,老板蔑视地打量他,根本不相信黄皮肤的中国人能买得起他店里的商品,还专门打电话向银行查询。
这件事刺痛了程开甲的自尊心。
“中国人在国外没有地位,人家根本瞧不起你。我再努力,最多也只能是一个二等公民的科学家。”多年以后,程开甲回忆说,“国外你再大也是外国人。”
1949年发生的一件事,让程开甲看到了民族的希望。“那是4月的一天晚上,我正在苏格兰出差,看电影新闻片时,看到关于‘紫石英号事件’的报道。看到中国人毅然向入侵的英国军舰开炮,并将其击伤,我第一次有出了口气的感觉。看完电影走在大街上,腰杆也挺得直直的。中国过去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国家,但现在开始变了。”
1950年,程开甲婉拒导师玻恩的挽留,放弃英国皇家化工研究所研究员的优厚待遇和研究条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中国,开启了报效祖国的人生之旅。
回国前的一天晚上,玻恩教授和程开甲长谈了一次,知道他决心已定,便叮嘱他:“中国现在很苦,多带些吃的吧。”程开甲感激导师的关心,但他的行李里,除了给夫人买的那件皮大衣外,全是固体物理、金属物理方面的书籍和资料。
回国后,程开甲被安排在南京大学工作。当时,南京大学的教授很少,学校把他当作归国高级知识分子,给他定为二级教授。但他在填表时,执意不要二级,只肯领三级的薪金,他说:“国家还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我这份薪金够用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南京大学物理系决定开展金属物理研究,学校把初创任务交给程开甲。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程开甲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研究方向由理论研究转入应用研究,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系统的热力学内耗理论研究。1958年,根据国家发展原子能事业的需要,南京大学物理系决定成立核物理教研室,再次接到创建任务的程开甲再次服从组织安排,开始探索新的领域。
“现在是扫除一切自卑感的时候了”
1960年3月的一天,正在实验室的程开甲,被请到了校长办公室。校长开门见山地说:“北京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借调你,明天就得报到。”
程开甲的新单位,是草创阶段的中国核武器研究所(后称21所),他和朱光亚、郭永怀两人一起任技术副所长。从此,科学界少了一位物理大家,而国家绝密档案中多了一个名字。
彼时,苏联专家的突然撤走,令中国的核武器研究全面陷入巨大困难中。而最初的时候,中国对核试验无论从理论还是技术上,所知几乎是空白。且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条件艰苦到计算核试验所需的大量数据,除了算盘、计算尺和仅有的手摇计算器,能依靠的,只有人脑。
那段时间,为了能尽快取得原子能技术的突破,程开甲脑袋里想的全是数据。
一次排队买饭,他把饭票递给食堂师傅,说:“我给你这个数据,你验算一下。”排在他后面的邓稼先笑着说:“老程,这儿是食堂!”
经过无数次的研究、推算、验证,程开甲在国内首次估算出原子弹爆炸时弹心的压力和温度,为原子弹的总体力学计算提供了依据。
仅用一年多,程开甲就带领团队完成了第一次原子弹试验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
1962年,中央部署在两年内实施第一次原子弹爆炸试验,钱三强等领导决定,兵分两路:原班人马继续原子弹研制,另外组织队伍,进行核试验准备。程开甲听从国家安排,放弃自己最熟悉的理论研究,毫不犹豫转入全新的领域:核试验!“我一次又一次地改变我的工作,一再从零开始创业,”程开甲曾回忆说,“但我一直很愉快,因为这是祖国的需要。”
试验方案由程开甲等4人牵头起草,“当时我们的技术和试验条件几乎都是空白,主要靠程开甲牵头,其他人都不太懂,是在他的领导下工作。”成员之一,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原副所长、中科院院士吕敏说。
中国的第一次核试验,原定是进行空投试验,但是容易带来测量和瞄准上的困难。
在一次讨论核爆炸方式时,周恩来问如果直接空爆,数据能否取得下来?程开甲提出,应该以百米高塔上爆炸的地爆方案,代替原本的空投方案。爆炸方式由此确认。
吕敏回忆,当时程开甲牵头制定计划、研究试验有什么要求、需要测量什么、找什么单位、找什么仪器。他们在全国找到100多家单位提供支持,“我们到哪里都是要人给人、要东西给东西,都不要代价的,全国都支持。” 在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新疆罗布泊马兰红山核试验基地,短短兩年时间,程开甲召开了近两百次任务会,制定了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总体方案,研制了原子弹爆炸测试所需的1700多台仪器和设备。
美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铁塔只有30多米高,而罗布泊的这座铁塔设计为102米高,但当时中国还没有一座百米以上的铁塔,最高的铁塔是广州90米高的对外广播发射塔。
没有任何资料,工程技术人员只有从西方公开发表的文章和照片中寻找一些启发。“铁塔的设计是参考了法国杂志上的一张照片后,做出了自立式塔架方案。”中国核试验基地第一任司令彭继超说。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5分钟后,核弹爆炸成功的消息通过电话线传到了北京,当总指挥张爱萍向周恩来总理报告“原子弹已按时爆炸,试验成功”时,毛泽东却异常冷静地指示:是不是真的核爆炸,要查清楚。
法国第一次核试验没拿到任何数据,美国、英国、苏联第一次核试验,只拿到很少的数据,而程开甲带队研制出的1700多台仪器设备,全部拿到了测试数据,其中97%的测试仪器,所记录的数据完整、准确。根据这些数据,程开甲给了张爱萍一个肯定的回答:“这次爆炸是核爆炸,爆炸当量为2万吨。”
很快,一份证明确实是原子弹爆炸的详细文字报告,经过多方专家之手送到基地指挥部,又报到了北京。
毛泽东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让周恩来当晚在接见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职人员时,提前宣布了这一喜讯。消息一出,举国欢庆。
正如核爆成功第二天,周恩来在向二届人大常委会做报告时所说的:“随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现在是应该扫除一切自卑感的时候了。”
“罗布泊时间”
1967年6月,中国首颗空投氢弹试验成功,程开甲提出改变投弹飞机的飞行方向,保证了飞机安全;1969年9月,首次平洞地下核试验成功,程开甲设计的回填堵塞方案,确保了工程安全;1978年10月,首次竖井地下核试验,程开甲研究设计的试验方案获得成功……
至1996年7月30日暂停核试验,中国总共进行了40多次核试验,而其中,程开甲主持决策了30余次——每次核试验任务,程开甲都会到最艰苦的一线去检查指导技术工作,甚至要到最危险且放射性最高的“爆心”,“看看爆炸后爆心是什么样子的”。他说这叫“深入虎穴”。
与之对应的,是他为专心于核试验任务,曾把一家人从江南水乡迁到戈壁深处,隐姓埋名度过了20多年的“罗布泊时间”。
在近乎隐身的“罗布泊时间”中,寂寞时便望一望住地附近的苍茫景色成了程开甲鲜有的消遣,“我住的地方有一棵很高的树,抬起头来看看树,帽子都会掉下来。”
而基地后勤部部长任万德忆及程开甲的工作之勤勉,也曾说起一个小故事:一次,他将一碗面条热了又热反复上桌,而“他(程开甲)就在那里计算”;第二天,任万德睡醒后见程开甲睡在被黄沙覆了一层的军用被子下,而面条却还在桌上放着,丝毫未动,上面也有了一层沙土。
郝明礼大学毕业就进了基地,他印象中的程开甲对年轻人总是耐心指导,“他说起东西不慌不忙,你问一些问题,他都带着吴江口音耐心跟你说。”
在钱绍钧记忆中,程开甲“直性子、好相处”,对下属和年轻的科研人员都很和善,但是遇到科学问题时,则非常坚持原则。“你提的想法是对的,他接受;如果他认为你不对,就很坚持。技术上非常民主,我们下级都很拥护他。”
没有带过兵的程开甲,在罗布泊,带出一支高水平人才队伍,累计培养出10位院士,以及40多位将军。
1999年9月18日,国家授予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直到这一刻,隐姓埋名40年的程开甲,才第一次走进了公众视野,而他的名字也才终于不再是秘密。
14年后,程开甲接过了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荣誉证书。
2017年,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手将“八一勋章”颁授给了轮椅上的程开甲。
“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对那些崇高的荣誉,程开甲诠释称:“功勋奖章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肯定,我们的成就是所有参加者,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们,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的。”
“我从事核武器(研究)到今天的体会是,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为人民贡献,为国家贡献。”
(许强荐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