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教与学;课堂品质;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8-0073-01
1.课堂“教法”和“学法”要携手同行
课堂教学中的“教”和“学”环节要同行。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环节是: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考查评定等。课堂教学教师重在关注怎么“教”和“教”什么,容易忽略学生的“学”,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环节。课堂教学的重“教”轻“学”导致了教学环节与学习环节背道而驰,无法提升课堂效益,课堂效率自然得不到提高。所以,教师在备课环节(教学设计)更要关注学生怎么学和学什么,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和调控者,通过课前设计,课中调控和课后辅导,有效抓好学生的学习环节。
革新“教”和优化“学”环节同步同行。课堂“学”是学生能动学习的过程,也是激发和挖掘学生潜能的过程。革新课堂教学要利于优化学生学法,要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帮助学生个性发展。根据学情和课堂教学内容,师生多向交流多方诱导,有效激发学生兴趣,高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巧妙将“教”和“学”有机结合。
提出问题。首先教师提出主干问题,学生据此相互提出有关“子问题”,教师适时走向学生指导点拨学生提问,梳理并整理典型“子问题”,为课堂学习和解决问题夯实准备。
多向交流。组织学生针对教师主干问题和学生典型“子问题”合组讨论,教师适时指导并积极参与各组讨论,诱导学生解决问题。在师生与生生的这种多向交流中,学生既是参与讨论的独立主体,也是合作的积极参与活动主题,在参与中获得成就而发展自己。
揭示本质。让学生明了思维过程是课堂学习的核心,通过“教”显示给学生“学”的来龙去脉,借助问题解决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师当堂答疑使学生从中领悟真谛和感受快乐,问题解决的来龙去脉既有正确的思路,也应暴露失败的思路。
反馈小结。利用不同方式组织学生把学习过程归纳反馈信息,借力颗粒归仓革新“教”和优化“学”。
2.追求数学的高品质课堂
高品质的数学课堂充分汲取了课堂教学的成功实践经验,力图革新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渗透德育教育,回归课堂本质,强化师主导生主体,活化课堂教学,淡化模式流程。
追求数学的高品质课堂,教师要着力塑造学生良好品质修养,充分挖掘课程本身的育人价值,渗透德育并传递给学生,巧妙设计发现、感悟、思考、实践和创造的机会,回归课堂并提供给学生。课堂教和学是师生携手经历绝美的风景,更是师生同心经历的鲜活生命历程,数学教师要高举“爱”和“育人”教育旗帜,让课堂焕发无限的生命活力。
追求数学的高品质课堂,教师课前设定学习目标时要结合内容系统考虑学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活化课堂教学,强化师主导生主体确保知识本质,巧妙把抽象知识活化为现实问题情境,构建学生方便接受和发现的场景,真实让学生体验建构的妙处。淡化模式流程,教学目标、内容和策略是课堂活动的内在,教学目标是核心,也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内容是载体,策略是执行过程。
3.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新课标对培养学生的基本要求,实现以知识为本转换为以人为本,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课堂教学要强化师主导生主体,让学生参与抽象过程,巧妙把抽象知识活化为现实问题情境让学生理解“抽象”,引导学生学会“颗粒归仓”,使学生自己形成数学命题和思想。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妙借情景教学,积极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提出命题,放手学生推理。指导学生掌握推理基本形式和规则,引导学生正确书写推理步骤,规范学生书写顺序和过程,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数学和生活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直观想象能力。借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直观想象能力,巧妙让学生有机数形结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想象的观点看待问题,开放课堂让学生大胆想象,不用传统模式约束学生发挥想象。
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学生的代数学习关注学生运算理解,要求学生掌握运算法则,探索运算思路和设计运算程序。
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借助数学学习培养学生数据获取、分析和知识构建能力,平时让学生注重数据搜集,整理和归类。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要重视经验积累,妙借合情推理完成课堂教学。学生核心素養培养更要重视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每堂课要有主题且能围绕学习主题组织、实施和评价课程内容,课堂教学围绕主题研究核心问题,整合多种资源,构建主题教学相关的知识境脉,在数学活动全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科品质,发展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杜陈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打造高效数学课堂[J].青海教育,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