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形式与儒学精神——在比较中寻求中国美育现代性的发展与重建

来源 :江海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ING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美育现代性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内发性的矛盾运动之中,在西学东渐与中西融合中形成了知识学形态,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学术、文化、教育机制中得以全面拓展.但是,民族语境的差异、现代启蒙的曲折,导致现代人知性意识的残缺乃至德性精神的失落.因此,借鉴其他民族的经验、变革儒学并张扬其知性精神,重塑现代民族的文化根基,是发展与重建中国美育现代性的必由之路.
其他文献
本文从20世纪中国文论的发展逻辑角度描述了中国古代文论在20世纪的窘境,分析了造成其窘境的种种原因.认为由于文学的叙事化、审美功能的多元化、审美主义的审美化,中国古代
在文学理论教学与研究的过程中,我对文学史理论的关注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砂姜黑土是皖北平原分布面积最大的土壤,该土壤排水性能不良,易受涝渍危害.在进行明沟排水系统的规划中,选择某县一个排水面积为4 km2区域作小沟、中沟和大沟的典型布置,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