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良性淋巴组织增殖症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gl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19岁,因乏力1个月,咽痛伴发热1周入院,伴有上腹胀,进食少,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黑便,查体:体温38.5℃,营养状态中等,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睑结膜中度苍白,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腹部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其他文献
患者男,72岁,因右上腹胀痛伴发热1周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上腹及腰背部胀痛不适,呈进行性加重,伴发热,无畏寒、恶心、呕吐,无解陶土样大便。既往有Ⅱ型糖尿病病史6个月余,胆管癌病史2个月余,1个月前因胆总管下段癌、重度梗阻性黄疸行胆总管金属支架置入术(图).术后黄疽指标逐步下降.腹部胀痛不适明显缓解。
目的探讨消化道黏膜或黏膜下病变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发热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自2009年11月至2012年4月间270例因消化道黏膜或黏膜下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患者的相关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以下相关因素:(1)患者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呼吸系统等其他慢性病史,吸烟史、过敏史、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情况、白细胞计数。(2)病变相关因素:病变位置、病变大小、
食管结核十分罕见,诊断非常困难,误诊率极高,近年来有增多趋势,可能与对该病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结核病高危人群增多有关。我们收集了我科近2年收治的5例表现为黏膜下病变的食管结核患者的资料,分析总结其超声内镜特征及诊断方法,旨在提高对食管结核的认识,减少误诊。
患者女,42岁,主因上腹不适伴黑便2周入院。入院后体检:体温36.5℃,心率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轻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肝脾未触及肿大,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示:白细胞5.2×109/L,皿红蛋白92g/L,血小板295×109/L。肝肾功能无明显
拉曼效应(Raman effect)于1928年由印度科学家Raman首次发现,当单色光定向通过透明物质时,会有一些光受到反射,散射光的光谱大部分与入射光波长相同,而小部分波长会发生偏移,这种波长发生偏移的光谱统称为拉曼光谱(Raman Spetrum);而这种单色光被介质分子散射后频率发生改变的现象,就是拉曼效应。
患者女,77岁。因“反复腹痛、大便次数增多1年”于2013年3月18日入我院消化内科。患者十余年前有胆囊切除史、胃溃疡穿孔后胃大部切除史、阑尾切除术史、多次结肠息肉电凝电切术史。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未闻及异常。腹软,腹部可见3处手术瘢痕。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1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是指直径10mm以上、呈侧向扩展而非垂直生长的一类表浅型病变,其中包括颗粒集簇样病变及非颗粒型病变。LST内镜下易漏诊,形态多样,病理亚型较多,且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由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病学系、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年会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将于2014年6月13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在秉承消化、内镜、肝病和外科相结合以及现场直播内镜、腔镜手术操作等特色的基础上,继续开展联合、专题论坛,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困难的危重急症,病死率达36%-50%。近年来,国内外众多研究均证实早期肠内营养能显著改善SAP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拟通过制备SAP大鼠模型,于发病后12h给予肠内营养,以常见的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0)作为观察指标 ,
对标准剂量的激素反应差,或减药过程中出现症状反跳,或长期依赖激素且出现副作用的炎症性肠病称为难治性炎症性肠病,亦可称激素难治性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治疗中一旦出现激素抵抗与依赖,往往表现为炎症的慢性持续,病情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甚至出现并发症等难治现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