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调研,考察了纪念东汉名医张仲景的医圣祠和当地月季、艾草两种特色中药材基地,强调要进一步发展中医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习总书记这次调研和重要指示,一以贯之地体现了对乡村振兴、对中医药发展的高度重视,将有力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并有力促进中药农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大力推进中药农业创新发展, 将小药苗培育成富民强国大产业, 已成为促进乡村振兴、建设健康中国、开启新征程的重要课题。
中药农业及其特征
所谓中药农业,是利用药用植物、菌物、动物等生物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中药材产品的生产活动。作为健康农业、乡村产业和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内容,中药农业的细分产业包括种业、机械化规模化栽培、适度规模养殖、产地加工、数字化应用、肥料、饲料、植保、动物保护等。
中药农业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一是基础性。中草药与人类生存密不可分。先古“神农尝百草”, 2500多年前编成的诗歌总集《诗经》就记载了130多种植物,“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 中药成为防病治病、生息繁衍的基础。由此发端的传统中药农业,历经几千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春风的催生,已然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国农业的重要分支和根基之一。中药农业不仅为中医药临床、中药工业和大健康产业提供原料支撑,也为中华医药文明和农业文明提供了传承的载体。无疑,中药农业是构建中药产业链的基础。
二是普适性。中药材无论其食药同源的历史传统,还是防未病、治已病、缓重病的功能,都决定了中药农业在人类生存生活中的必需性,具有鲜明的济世利民、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特征。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随着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全球化传播和中药资源功能的不断确认,以中医药倡导方式生活的人群越来越多,中药资源作为人类健康生活的物质基础,在健康领域的普遍价值日益增强。目前中医药已走进200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有40亿人在吃中草药及其衍生品,中药已成为全球普适性健康产品,成为世人广为知晓的、与中国美食和武术相比肩的中国文化元素。
三是生态性。中草药、药用菌类是农村绿色生物植被“大家族”的成员,只有原生态种植、仿生态种养才能保持其药性特质,个中蕴含着中华文明特有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念和丰富的生态智慧。中药材种植不仅促进生态环境修复,维护生物多样性,绿化美化农村环境,还能引导人们养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自觉建设美丽乡村,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四是高效性。中药农业产业链条长,涉及领域广,种养效益高,其加工效益更是倍增,古人即有“一亩药,十亩田”之说。安徽调查显示,全省“十大皖药”药材示范基地亩均增收在700元以上,参与农户人均收入达1万元,有的中药材基地带动贫困户人均收入在2万元以上。像大棚赤灵芝年产值,亩均增收可达一两万元,加工成破壁灵芝孢子粉,品牌产品产值可达百万元。在日本,治疗癌症的明星药——静脉注射液“天地欣”,是一种香菇提取物,每支卖到1680元,价格之高令人咋舌。
五是独特性。我国中药资源丰富独特,居全球之冠。据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我国中药资源品种共有1.3万多种,其中有上千种为中国特有品种。中药里虽有部分进口品种(如檀香、砂仁、公丁香、肉豆蔻等),但多数中药材的原产地都在我国境内(药用菌物更具优势),其生产、炮制加工及使用的基础理论、配伍方法和技术基本在我国,中药材原料出口一直占绝对优势。中药资源已成为我国在全球医药市场发展中独具特色的资源,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其国家战略性资源特性逐渐显露。
当前,中药农业正面临健康中国、乡村振兴、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全球抗疫等政策叠加的新机遇,国际国内对中药材的需求强劲。尤其是在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抗疫中医药拉动下,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食药同源的植物、菌物及其提取物成为大疫之下东西方国家人们提升免疫力的优选,进而驱动了中药材出口。据海关统计,2020年3月以来,中药材出口逆市上扬,从多年出口“最低区间”一飞冲天,出口数量、出口金额、出口均价同步节节攀升。2021年1月,中药材出口数量为12852吨,出口金额为89659千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6%、28.9%;出口均价达到6.98千美元/吨,力压茶叶、水产品,更是食用油脂、蔬菜、水果的数倍。在此背景下,中药农业发展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发展中药农业,已成为振兴中医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强劲引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准抓手,鞏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支撑,也是呼应“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路径,因此必须抓住机遇,奋发有为,大力推进中药农业高质量发展。
中药农业面临的问题
历史上中药材主要依靠采集野生资源,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大力发展中药材的栽培和养殖。虽然目前仍有70%左右的中药材品种来自野生资源,但30%来自人工种养,其生产量占到了中药材供应量的70%以上。目前,全国中药材种植总面积(含野生抚育)约140万公顷,在600多种常用中药材中,近300种已经开展人工种养,近百种野生中药材人工种植取得了成功。同时,中药材品种选育也从20世纪选育的新品种不足10个,扩展至257个,涵盖91个中药材品种。分布在全国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以及依托基地的众多中药材生产经营主体,布局在全国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以及区域性的批发交易市场,加上势头正劲的线上电商市场,我国已形成全世界生产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中药农业产业体系。
尽管我国中药农业蓬勃发展,但整体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不仅与中药工业快速发展严重不适应,甚至大幅落后于我国农业整体发展水平20-30年,而且产业发展呈内卷化趋势,难以支撑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离“现代化”还有很漫长的道路。突出表现是“四低一不稳”:
一是种业水平低。我国中药材种业发展较晚,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品种培育方面,部分多基原药材种质混杂,野生种与栽培品种交叉混用,自繁自用为主,新品种选育和扩繁推广不力(良种推广率不足10%);种子产销方面,以药材生产为主、种子生产为辅,无包装或包装不规范,生产、销售活动不透明;经营管理方面,种子经营依附于药材经营,种子经营无证照,掺杂、售假仍然严重,在经营上属于“三不管”地带,全国尚无一家中药种子种苗示范企业,绝大部分中药材种子既无国家标准、检验规程与权威检验检测机构,亦无专门针对中药材种子的管理条例或办法。
二是生产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中药材生产的组织化、机械化、规范化程度低,种植仍以千家万户分散为主,机械化刚刚起步, 播种、除草、采收、清洗、干燥大部分环节依赖手工操作,按GAP严格实施规范化生产的基地不到中药材生产面积的10%。目前人工种植的200个重要品种,仅有70个左右建立了GAP基地。中药农业加工体系尚未建立,产地初加工水平落后,仓储物流等配套基础设施极度匮乏。目前中药材原料利用率低于30%,70%的剩余物被作为废料排放。至于产品的深加工更是短板,中药制剂水平远落后于日韩和我国台湾地区。
三是科技水平低。中药农业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科研成果不能有效转化应用;大部分种植户专业素养低, 对药材营养元素的需求种类、量、时期,对水分需求量、时期特点不清楚。加工方式和规格混乱,很多道地药材已经失去传统的炮制方法,采用机器和其他方式加工,损害了药材的本质,减弱了药效,以致老百姓甚至中医医生都感叹:药材姓“材”还是姓“药”,只有吃到肚里才知道。
四是市场与信息化建设水平低。产供销脱节,未形成利益共同体,传统中药材市场产品和交易方式落后,导致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问题突出。中药材生产经营的信息化网络建设滞后,电商交易规范、标准缺乏。市场信息扭曲失真,缺乏有效透明的信息指导,中药材市场“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现象周而复始,甚至道地药材也时常“皇帝女儿也愁嫁”与“凤凰卖出乌鸦价”, 影响药农增产增收。
五是中药材质量不稳定。很多地方道地意识不强,非适宜区无序引种扩种、跟风种植问题突出, 造成内在质量下降,药性减弱。很多地方药材种植套用大农业生产模式,上化肥打农药,与种庄稼没有两样。部分药农受利益驱动,缩短生长年限、非适宜季节采挖屡见不鲜,滥用生长调节剂、硫磺熏蒸屡禁不止。优质优价机制不完善, 经营主体缺乏原动力。
以上问题,已成为中药农业发展的突出矛盾,亟需用创新性思路、综合性举措,科学、有力、有序予以破解。
大力推进中药农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这为中药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中药农业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笔者以为,应着力抓好“六个提升”。
第一,在认知站位上提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药农业发展,近几年,习总书记对发展中医药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反复强调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并多次深入一线,考察了重庆石柱黄精、江西于都富硒丝瓜、陕西柞水木耳、山西大同黄花、河南南阳月季和艾草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嘱托当地干部群众要把这些特色产业发展成大产业。我们必须深刻领悟、坚决落实习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提高对发展中药农业的政治站位,把中药农业作为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固本工程、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民生工程、促进拓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工程, 勠力同心,共同推进。还要看到,中药资源同基于海洋条件的鱼油、基于气候条件的红酒等相似, 在全球对中医认知度提升、需求量攀升的背景下,有望成为国际“健康货币”,且与石油、天然气、黄金相比,属于可持续的国家战略资源,价值更为久远。发展中药农业,关乎人类福祉、关乎长远国运、关乎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强化国家战略资源意识,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认识中药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推进中药农業高质量发展。
第二,在种业创新上提升。中药材种子的质量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必须把中药材种业创新作为中药农业的第一要务。一要加强育种和科学选种。健全道地药材良种繁育,不断开发筛选抗病强、抗逆性好、品质优、产量高的优良品种,扩大良种供应,推进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的发展。二要加强资源保护。重视各产地自然保护区内的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收集、保藏各名优品种和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好药材种群和种子资源。三要依法规范生产经营管理。由农业农村部、国家中医药局起草的《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草案)》,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抓紧出台。制订中药种子种苗标准,确保生产经营质量。鼓励中药种子加工包装,保护企业品牌权益。建立中药种子销售标签制,推行“一物一码”质量追溯。加强市场监管,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中药种子。加强中药种子种苗市场建设,尽快改变其“小、散、乱”的状况。四要鼓励中药种业科技创新。中药种子种苗科研难度高,投入大,市场小,目前育种投入和产出严重倒挂。各级财政、科技部门和中药头部企业应加大种业投入,大力组织科技攻关。鼓励产学研联合,加快促进新品种成果转化。对选育中药材优良品种,加强知识产权登记保护,调动科研人员踊跃投入种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第三,在生态种养上提升。中药农业具有典型的生态属性,能够对被破坏的环境予以修复,对未被破坏的环境予以独特的保育,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国策,符合碳达峰、碳中和的刚性要求。中药农业要坚持绿色发展,落实“不向农田抢地,不与草虫为敌,不惧山高林暗,不负山水常绿”的生态中药宣言。中药材生长具有“逆境效应”, 越是环境恶劣的地方,中药材品质往往越好。生态脆弱的脱贫地应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通过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产业,特别是仿生境栽培和养殖,不仅不会破坏生态环境,还能生产出优质道地药材。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发展”。为此,国家有关部门专门总结推荐了发展林下经济的9种模式(包括林禽、林畜、林果、林菜、林草、林菌、林药、林油、林粮、林花),实际上都是发展中药农业的有效载体。要大力推广中药材间套作栽培、轮作栽培、林下栽培、林下养殖、仿野生种养等系列生态种植模式,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栽培方式,促进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加强中药材资源循环利用,特别是做好中草药下脚料、菌物药废弃菌棒的综合利用,生产瓜果蔬生物肥料、畜禽添加饲料。一些地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药用菌下脚料和中药材,喂养灵芝鸡、灵芝鸭、中药猪、中药羊,通过种养循环,生产消费者喜爱的营养健康畜禽产品,获得了生态农产品的红利。
第四,在菌类药材开发上提升。人类历史证明,谁占有稀缺资源,谁就掌控社会。中药材中的菌类药材,就是我国的一种稀缺资源。作为食药用菌家族中的药用菌,其资源禀赋丰富独特,我国目前已报道食药用菌近千种,占世界第一,数量比肩植物药,多数可食可药。经临床试验,有450余种菌物具有药效。其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有200多种,显效的有50种左右。但是,我国菌物资源的现代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每年菌物药的产值尚不足当年医药总产值的千分之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食药用菌提升免疫力的功效在欧美备受关注, 美国国会还修改法案,将灵芝、桑黄等部分膳食营养补充剂纳入医保目录。我国菌类药材药出口增加20%以上,远超一般植物药。为此,要加大菌类药材开发力度,推动食药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当务之急是要加强菌类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针对我国菌物药材种质资源保护的短板,商务部、科技部于2020年8月将灵芝(赤芝、紫芝)、茯苓等16种菌类药材的菌种、菌株、纯化、培养、发酵和生产工艺列入禁止出口目录,将蛹虫草人工培植技术列入限制出口目录。在保护优势资源的同时,更应提升开发强度和利用能力。但是,目前我国“三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农业种业建设上,唯独缺少微生物(食药用菌类),不仅缺少国家级食药用菌种质资源库,国家级种业创新示范园也全部是种植和养殖类。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团队已建立西藏、祁连山、秦巴山、大别山等6大菌类资源保育区,收集保藏1万余种菌种资源和标本,应在此基础上,选点建设国家级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开展包括菌类药材在内的良种创新研发、选育繁育、转化推广,加速我国菌类药材产业开发,提升我国优势菌类药材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第五,在加工水平上提升。研究表明,农产品加工程度不同, 效益也大不同。第一层级是产地初加工,产品增值20%以上;第二层级是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增值60%以上;第三层级是共产物梯次利用,增值高达3倍以上。中药材的加工效益比一般农产品更高,但是我国中药产品出口仍然以原料为主,中药产品远落后于日韩和我国台湾地区,在全球市场份额占比仅5%,必须下气力提升中药材加工水平。在科研上,实行产学研联合攻关, 加强现代生物科技研发应用,创新改良并形成高效增值加工技术;鼓励健康饮品、中药制药企业联合研发,支持产业链向下延伸,打造国际国内市场认可的中药品牌。在产业业态上,要在道地药材产区设立精深加工专业园区或产业集聚区, 重点打造以中药饮片、中成药、保健品、化妆品、生物提取物为核心的中药材深加工综合性产业基地。菌类药材开发是朝阳产业,其提取更是生物医药的核心原料和产品,被誉为黄金产业。坐拥我国最丰富最优质菌物资源的省份如云南、甘肃、安徽等,应下决心打造千亿级菌物产业。在质量安全上,建立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用好新基建政策,支持中药企业应用“大物移云”(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和区块链、5G等技术,建设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实现重点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数字化全程可追溯;强化药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诚信守法经营。
第六,在食药同源上提升。中医药注重治未病,重视食药同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医药学实际上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以中草药入膳食是中国的养生传统,是变“病从口入” 为“病从口出”的妙方捷径。如习总书记关注过的淮南牛肉汤、沙县小吃、桂林螺蛳粉等地方小吃,无一不是中药材与食品有机结合的美食。河南周口逍遥镇胡辣汤、安徽太和板面,都含有10多种食药同源的药(菌)材。逍遥镇方便胡辣汤的生产已经达到了16家、8大系列、40 多个品种,年产值近6个亿。全鎮外出经营胡辣汤的就有4200多家,带动就业2.6万多人,年产值近5个亿。可见,食药同源为中药农业延长产业链打开了无限空间。因此,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把人们对营养、健康、绿色的追求始终放在首位,传承食药同源文化记忆,加强食药同源产品传承和创新。一要加强食药同源营养膳食品类的研发,特别是国内外都看好的菌物食品研发,鼓励产学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在开发主辅餐、快消品、调料、饮品、药妆上下功夫。如李玉院士团队研发的菌类大米伴侣、面条,菌物巧克力、冰激凌、饮品、调料包等,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二要推动食药同源农产品进药房、进厨房。日本自上世纪80年代起,允许汉方药店销售保健品、中药调料包等,全国6万家药店开展对家庭主妇的健康知识培训,使药食同源产品进入每个家庭,有效提高了国民素质。我们要在借鉴日本经验的同时,利用中医药进学校的机遇,推动中药农业、食药同源知识进课堂、进食堂。三要塑造地方小吃品牌。通过标准建设、质量管控、挖掘内涵、文宣推介,聚口碑、聚人气、聚财气,把地方小吃打造成舌尖上的知名品牌。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农研院/安徽电气工程学校,本文原载于《中国发展观察》杂志2021年第9-10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