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说来,阳明心学倡导道德自律,反对以求福为目的的行善。然而,阳明在推进道德教化之时,却也时常告诉人们“鬼神”会根据人的善恶行为而“相之”或“殛之”,这值得引起关注。本文的主旨在于揭示三点:第一,后阳明时代的道德劝善运动与心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使其凸显出宗教性趋向;第二,将佛老的“报应”思想纳入儒家的“感应”体系中来加以重新诠释,这是晚明儒者大谈“果报”的重要思路;第三,由心学家的“自讼”实践来看,探讨“转祸为福之道”、融宗教于儒学已成为晚明思想转向的一个重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