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痴呆患者日益增加。因此,我们护理人员为了让老年人有一个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应给予合理的护理。笔者初步探讨了老年性痴呆的病因、表现、治疗与基础护理,为老年性痴呆的护理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早期识别;护理
老年性痴呆又称“老年性精神病”(简称AD),是指人到了衰老期,由于脑组织萎缩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智力减退和人格改变。目前,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痴呆者也越来越多。
1老年性痴呆的病因
老年性痴呆的真正病因目前还不很明确,但专家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易导致病毒和细菌的感染,而病毒感染是老年性痴呆可能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有人推测老年痴呆与免疫缺陷有关。(2)遗传。国内外诸多研究证明,老年性痴呆患者后代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所以推测此病和遗传有关。
2老年性痴呆的表现
2.1记忆力障碍早期记忆力障碍是轻度的老年性痴呆,以近记忆减退最早出现;随病情的发展记忆力障碍会日益加重, 会不认识亲人,甚至可能忘记家人的名字和自己的名字等。
2.2定向障碍老年痴呆患者病情继续发展,就会发生定向障碍。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分不清时间的早晚,有时连常见的好朋友也不认识,严重时分不清男女等。
2.3个性改变老年性痴呆患者在患病期间的个性改变很明显。如原本性格善良温和的人患病后会变的性情固执、偏激、以自我为中心等。
2.4判断理解力障碍老年性痴呆患者处于生病状态中或病情处于恶化状态中,无法正常的判断事物的好坏;无法料理日常的生活;与他人的交谈也出现了问题等。
2.5情感障碍患病初期,呆患者会出现焦虑、易激动的情绪;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自私,逐渐封闭自己;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患者表现出神情呆滞,情感淡漠,呈抑郁状态。
2.6睡眠障碍患者白天嗜睡,夜晚不眠,不为他人着想,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等。
3治疗与基础护理
老年性痴呆病目前治疗尚无特殊药物,主要有营养支持治疗,小量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等。重点是加强护理,做好一般生活照料,并根据不同的病情给予相应的护理。
3.1起居护理保持患者居住环境的卫生清洁,提供身体的营养支持,给予必要的家庭康复训练(如散步、打太极拳、读报等),对缓解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病程可起到很大的帮助。对于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到家人陪伴外出;为防止意外,应让病人随身带一张写有病人姓名、住址、联系人和病情的卡片,以便获得及时的帮助。
3.2饮食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要选择营养丰富、清淡宜口,易吞咽易消化的食物,并由专人负责照顾,为病人安排良好的进食环境,合理的膳食,保证营养入量,对老年病人的康复极为重要。
3.3睡眠护理护理人员应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如日间为其安排适当的活动,尽可能减少病人午睡时间,餐后陪病人散步;避免睡前兴奋;当病人难以入睡时,可遵医嘱给予服用弱效镇静药;病人入睡后应该不定时的巡视病房等。
3.4排泄的护理有些患者会出现间断性便秘、大小便失禁等。护理人员应该观察病人的排便情况,评估病人大小便的次数,定时督促排便;为病人提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加强散步等活动,以利于肠蠕动;制定饮水计划;病人睡前应少饮水并先排尿等。
3.5安全护理对于病人的安全护理最重要的就是避免伤害,打造安全生活空间,如尽可能少改变房间内的布置,保持房间内的活动区域整齐等。
3.6心理护理由于精神因素与老年性痴呆关系密切,做好老年痴呆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首先要注意尊重病人,给予亲切、温暖的关怀,待病人如亲人;其次鼓励病人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再次有计划地稳定与缓解患者病情;最后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预见病人的需求,在护理工作中使人满意,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7病情观察与特别护理老年痴呆病人早期除了一般精神衰老的表现以外,个性改变是最常见和最引人注目的症状。通过发现这些早期精神异常现象,可以及时进行医治,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4体会
衰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笔者认为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高低,病人生存时间的长短,与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护理人员为了让老年人尽可能减少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加强老年痴呆者的自理能力,故而及早发现并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宋燕华,于欣,马艾丽等.精神病障碍护理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 黄丽.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中外健康文摘.2010,(20)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早期识别;护理
老年性痴呆又称“老年性精神病”(简称AD),是指人到了衰老期,由于脑组织萎缩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智力减退和人格改变。目前,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痴呆者也越来越多。
1老年性痴呆的病因
老年性痴呆的真正病因目前还不很明确,但专家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易导致病毒和细菌的感染,而病毒感染是老年性痴呆可能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有人推测老年痴呆与免疫缺陷有关。(2)遗传。国内外诸多研究证明,老年性痴呆患者后代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所以推测此病和遗传有关。
2老年性痴呆的表现
2.1记忆力障碍早期记忆力障碍是轻度的老年性痴呆,以近记忆减退最早出现;随病情的发展记忆力障碍会日益加重, 会不认识亲人,甚至可能忘记家人的名字和自己的名字等。
2.2定向障碍老年痴呆患者病情继续发展,就会发生定向障碍。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分不清时间的早晚,有时连常见的好朋友也不认识,严重时分不清男女等。
2.3个性改变老年性痴呆患者在患病期间的个性改变很明显。如原本性格善良温和的人患病后会变的性情固执、偏激、以自我为中心等。
2.4判断理解力障碍老年性痴呆患者处于生病状态中或病情处于恶化状态中,无法正常的判断事物的好坏;无法料理日常的生活;与他人的交谈也出现了问题等。
2.5情感障碍患病初期,呆患者会出现焦虑、易激动的情绪;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自私,逐渐封闭自己;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患者表现出神情呆滞,情感淡漠,呈抑郁状态。
2.6睡眠障碍患者白天嗜睡,夜晚不眠,不为他人着想,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等。
3治疗与基础护理
老年性痴呆病目前治疗尚无特殊药物,主要有营养支持治疗,小量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等。重点是加强护理,做好一般生活照料,并根据不同的病情给予相应的护理。
3.1起居护理保持患者居住环境的卫生清洁,提供身体的营养支持,给予必要的家庭康复训练(如散步、打太极拳、读报等),对缓解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病程可起到很大的帮助。对于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到家人陪伴外出;为防止意外,应让病人随身带一张写有病人姓名、住址、联系人和病情的卡片,以便获得及时的帮助。
3.2饮食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要选择营养丰富、清淡宜口,易吞咽易消化的食物,并由专人负责照顾,为病人安排良好的进食环境,合理的膳食,保证营养入量,对老年病人的康复极为重要。
3.3睡眠护理护理人员应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如日间为其安排适当的活动,尽可能减少病人午睡时间,餐后陪病人散步;避免睡前兴奋;当病人难以入睡时,可遵医嘱给予服用弱效镇静药;病人入睡后应该不定时的巡视病房等。
3.4排泄的护理有些患者会出现间断性便秘、大小便失禁等。护理人员应该观察病人的排便情况,评估病人大小便的次数,定时督促排便;为病人提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加强散步等活动,以利于肠蠕动;制定饮水计划;病人睡前应少饮水并先排尿等。
3.5安全护理对于病人的安全护理最重要的就是避免伤害,打造安全生活空间,如尽可能少改变房间内的布置,保持房间内的活动区域整齐等。
3.6心理护理由于精神因素与老年性痴呆关系密切,做好老年痴呆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首先要注意尊重病人,给予亲切、温暖的关怀,待病人如亲人;其次鼓励病人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再次有计划地稳定与缓解患者病情;最后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预见病人的需求,在护理工作中使人满意,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7病情观察与特别护理老年痴呆病人早期除了一般精神衰老的表现以外,个性改变是最常见和最引人注目的症状。通过发现这些早期精神异常现象,可以及时进行医治,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4体会
衰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笔者认为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高低,病人生存时间的长短,与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护理人员为了让老年人尽可能减少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加强老年痴呆者的自理能力,故而及早发现并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宋燕华,于欣,马艾丽等.精神病障碍护理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 黄丽.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中外健康文摘.2010,(20)